 
			 
				基本信息
書名: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定價:35.00元
作者:杭晶波,周謙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7600848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精裝
開本:6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選收詞條30000餘條,多為膾炙人口、運用廣泛的經典歇後語、諺語、俗語或慣用語。各詞條均有解釋。這些語言元素或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或言簡意賅、寓意深刻,學習和掌握這些熟語,對於人們提高語言、文學修養,尤其是豐富自身的語匯是十分必要的。這本書自2007年齣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我們約請原作者對其進行瞭修訂,增刪瞭一些詞條,對釋義進行瞭完善,以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
目錄
第2版說明 
版說明 
凡例 
詞目首字音節索引 
詞目首字筆畫索引 
詞典正文
作者介紹
杭晶波,畢業於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中國語言係副教授;主要從事比較語言學的研究與教學。曾參與編纂《漢語諺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小學生諺語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署名竇康)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在我日常的寫作和錶達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以前在撰寫一些需要更具“煙火氣”或“文化底蘊”的文字時,總感覺詞匯量有餘,但“神韻”不足。自從有瞭這本書,情況大為改觀。它提供瞭一種精準的“調味品”,讓我知道在特定的語境下,使用哪一句古老的俗語或諺語,能達到四兩撥韆斤的修辭效果。而且,它對不同詞語之間細微差彆的辨析,非常到位。例如,某幾條意思相近的歇後語,究竟在感情色彩、使用場景上有什麼微妙的區彆,書中的注釋就解釋得清清楚楚,避免瞭望文生義或用錯場閤的尷尬。這種精細化的指導,對於任何追求語言精確性的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它教會瞭我,真正的“信手拈來”,是建立在深厚積纍和清晰理解之上的,這本書無疑是構建這種積纍的最佳階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帶著一絲古典韻味的質感,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編纂者對文化傳承的敬畏之心。紙張的選用也相當考究,觸感細膩,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年代久遠的俚語,也能看得字跡分明,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從整體的排版布局來看,編者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信息層級劃分得非常清晰,檢索起來毫不費力。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每一條詞條的注釋,不僅給齣瞭齣處和基本釋義,還常常附帶瞭相關的曆史背景或文化語境的延伸解讀,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民俗文化史。翻閱的過程中,總能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寶藏”——那些在日常交流中早已被淡忘的俏皮話,仿佛一下子又鮮活瞭起來,充滿瞭生活的氣息和智慧的火花。這種對細節的執著,體現瞭齣版社一貫的高水準,也讓作為讀者的我,在學習和使用過程中充滿瞭愉悅感,物超所值。
評分我是在準備一個關於傳統口頭文學的學術報告時偶然接觸到這本書的,起初隻是抱著查閱資料的目的,沒想到竟然成瞭我案頭必備的“鎮山之寶”。與其他同類工具書相比,這本書的收錄廣度與深度都達到瞭一個驚人的平衡點。它並非僅僅羅列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而是大量挖掘瞭地方性、甚至一度瀕臨失傳的特定群體用語。比如,那些舊時行業行話裏蘊含的精妙邏輯,或者特定地域的方言俚語,都被細緻地考證和記錄瞭下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解釋某些歇後語時,並非簡單地給齣“前半句是比喻,後半句是解釋”的結構分析,而是深入探討瞭其形成過程,甚至追溯到古代的某個典故或民間故事。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極大地提升瞭這本書的參考價值,對於任何希望深入瞭解漢語文化肌理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本繞不開的經典之作,值得反復咀嚼,細細品味其內在的文化張力。
評分作為一名中文母語使用者,我總有一種衝動去探究那些我們日常掛在嘴邊的短語究竟是如何演變而來的。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這份近乎“考古”般的好奇心。它最大的魅力在於其生動性。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與韆百年前的先人們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很多詞語,比如那些描述天氣、農事或者人情世故的諺語,其背後隱藏的集體記憶和生存智慧,通過這本書得到瞭最直觀的呈現。我喜歡它那種“講故事”的敘述方式,哪怕是枯燥的詞條解釋,也被賦予瞭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特彆是關於那些已經被現代漢語稀釋瞭原意的慣用語,作者群似乎用一種非常溫和但堅定的筆觸,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語言背後的曆史厚度。每次翻閱,都能帶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智慧寶庫的大門,讓人對我們共同的語言遺産産生更深的敬意和責任感。
評分我必須得說,編纂這樣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工具書,其工程量和難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我非常好奇編纂團隊是如何剋服語料搜集、考證校對、以及保持版本更新的挑戰的。從這本書的呈現來看,它體現齣的是一種近乎“匠人精神”的堅持。麵對浩瀚的漢語口頭錶達體係,能夠保持如此高的準確率和時效性,實在難能可貴。我注意到,相較於一些舊版工具書,這次的更新在網絡流行語的收錄上也有所側重,雖然篇幅不多,但體現瞭對語言動態發展的關注,使得這部傳統典籍沒有陷入“古董”的窠臼,而是在與時俱進。對於學術研究者而言,它提供瞭可靠的基準綫;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它則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文化讀物。這本書的齣版,不僅豐富瞭漢語工具書的陣營,更是在守護我們民族語言的鮮活記憶,我對此錶示由衷的贊嘆和感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