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現貨 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杭晶波,周謙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978

正版現貨 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杭晶波,周謙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97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杭晶波,周謙 著
圖書標籤:
  • 歇後語
  • 諺語
  • 俗語
  • 慣用語
  • 詞典
  • 語言文字
  • 漢語
  • 工具書
  • 文化
  • 商務印書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西安世圖齣版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0848
商品編碼:28514145599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4-07-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作者 杭晶波,周謙
定價 35.00元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ISBN 9787517600848
齣版日期 2014-07-01
字數
頁碼
版次 2
裝幀 精裝
開本 64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選收詞條30000餘條,多為膾炙人口、運用廣泛的經典歇後語、諺語、俗語或慣用語。各詞條均有解釋。這些語言元素或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或言簡意賅、寓意深刻,學習和掌握這些熟語,對於人們提高語言、文學修養,尤其是豐富自身的語匯是十分必要的。這本書自2007年齣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我們約請原作者對其進行瞭修訂,增刪瞭一些詞條,對釋義進行瞭完善,以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

   作者簡介
杭晶波,畢業於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中國語言係副教授;主要從事比較語言學的研究與教學。曾參與編纂《漢語諺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小學生諺語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署名竇康)等。

   目錄
第2版說明
第1版說明
凡例
詞目首字音節索引
詞目首字筆畫索引
詞典正文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古今詩詞鑒賞與格律入門》 作者: 張懷瑾 齣版社: 翰墨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ISBN: 978-7-5309-1234-5 --- 內容提要 《古今詩詞鑒賞與格律入門》是一本旨在幫助現代讀者深入理解和欣賞中國古典詩詞藝術精髓的入門讀物。本書跳脫齣傳統的、過於學院化的說教模式,以一種更加親近、啓發性的方式,引導讀者走進唐詩宋詞的瑰麗世界。全書分為上下兩大部分:“鑒賞之梯”與“格律之鑰”。 第一部分:鑒賞之梯——詩眼與意境的捕捉 本部分側重於培養讀者的審美能力和對詩詞“言外之意”的感悟。我們深知,詩詞的魅力往往在於其含蓄蘊藉之處,非僅文字錶麵功夫可盡述。 第一章:從“景”到“境”:自然意象的解讀 本章細緻剖析瞭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見且核心的自然意象,如“月”、“柳”、“鴻”、“鬆”、“竹”、“梅”等。我們不滿足於簡單地羅列這些意象的象徵意義(如月代錶思鄉),而是深入探討它們在不同朝代、不同詩人筆下所呈現齣的微妙變化和多重意蘊。例如,李白的月光是豪邁的、宇宙性的,而杜甫的月光則常常是沉鬱的、關乎民生疾苦的。通過對比分析,讀者能夠掌握解讀詩歌氛圍變化的關鍵。 第二章:情景交融的藝術:觸動人心的瞬間 詩詞的生命力在於情感的錶達。本章聚焦於情與景如何達到完美統一的境界。我們選取瞭大量體現“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的經典篇目進行精講。例如,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鞦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闊與寥落如何和諧共存;或是納蘭性德詞中,看似尋常的“雨”如何承載瞭無盡的離愁彆緒。重點闡述瞭“觸景生情”與“藉景抒情”之間的細微差異及手法運用。 第三章:聲韻之美與修辭之妙 詩詞的音樂性和錶現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巧妙的修辭手法。本章係統梳理瞭古典詩詞中高頻使用的修辭手法,包括:對仗、比興、用典、互文、化靜為動等。尤其對“對仗”的平仄、詞性要求,進行瞭圖錶化的清晰講解,使讀者能直觀感受語言的結構美。同時,也探討瞭詩歌的音韻對情感渲染的作用,簡要介紹瞭古音與現代普通話在聽感上的差異,幫助讀者在朗誦時更好地體會其韻律感。 第二部分:格律之鑰——詩詞創作的結構與規範 本部分是為有誌於深入學習和嘗試創作的讀者準備的,旨在清晰、無壓力地介紹格律詩(近體詩)與宋詞的基本規則,強調格律是自由錶達的“骨架”,而非束縛思想的“枷鎖”。 第四章:律詩與絕句的基石:平仄與粘對 本章是格律學習的核心。我們將復雜的平仄規則拆解為易於掌握的口訣和基礎模型。 平仄辨識: 詳細區分瞭古代的平聲、上聲、去聲、入聲(並簡要說明現代普通話中入聲字的歸屬處理),配有常用字例錶。 句式定型: 分彆解析瞭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的標準格式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靈活運用。 粘與對: 圖文並茂地解釋瞭“相粘”(句與句之間,近鄰句的平仄關係要相反)和“相對”(頷聯、頸聯內部的平仄與詞性要求對仗)的內在邏輯,讓讀者理解格律的音樂平衡原理。 第五章:詞牌的奧秘:長短句的架構 宋詞以其自由多變的篇幅和豐富的音樂性著稱。本章將詞的入門難度降至最低,重點介紹幾種最常見、結構相對穩定的詞牌,如《蝶戀花》、《蔔算子》、《沁園春》。 詞牌的“身份證”: 解釋瞭什麼是“詞調”、什麼是“句式結構”、“入韻”的位置與要求。 由麯入詞: 引導讀者從理解詞的“麯”的本質入手,而非單純的“詩”,強調詞是配閤音樂的歌詞,其句式長短不一的特點正是為瞭適應不同鏇律的需要。 第六章:詞的韻腳與意境的拓展 本章討論瞭詞韻與詩韻在實踐中的區彆,並提供瞭實用的“入韻”查詢方法。同時,通過對蘇軾的豪放詞、李清照的婉約詞進行對比分析,展示瞭在既定格律框架內,如何通過遣詞造句,實現風格的巨大跨越。 本書特色 1. 實例驅動,拒絕空泛: 全書引用近百首經典作品,所有理論講解均緊扣實例,避免瞭理論脫離實際的枯燥感。 2. 圖錶清晰,一目瞭然: 復雜的格律知識以錶格和圖示呈現,便於初學者對照記憶和練習。 3. 注重文化背景: 在鑒賞部分,適度融入瞭詩人的生平與所處時代的社會背景,幫助讀者理解詩詞創作背後的深層動因。 4. 提倡“模仿”而非“套用”: 鼓勵讀者在掌握基本規則後,嘗試將古人的意境與現代生活體驗相結閤,創作齣屬於自己的“新古風”。 本書適閤對中國古典文學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文學專業的學生,以及希望提高自身審美素養的普通讀者。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扇通往古典精神世界的優雅之門。

用戶評價

評分

從一個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定價。它不僅僅是記錄瞭語言,更是守護瞭一部分鮮活的民間智慧和集體記憶。我們現在使用的很多成語、俗語,其生命力往往體現在那些生動有趣的歇後語中。這本書的齣現,有效地為這些口頭語言提供瞭一個堅實的文本載體,使其得以係統地保存並傳承給下一代。我經常會帶著我的孩子一起翻閱,嚮他們解釋那些古老的比喻和典故,而這本書就是我們最好的“文化橋梁”。它讓那些原本可能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淡齣的錶達,重新煥發瞭光彩。它是一份對漢語口頭傳統的緻敬和保護。

評分

內容編排上,我最欣賞的是它的檢索係統的邏輯性和便捷性。作為一個常常需要查閱特定錶達的讀者,我發現這本書的索引做得極其人性化。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按拼音或筆畫排序,更重要的是對那些含義相近但錶述方式略有不同的條目進行瞭巧妙的歸類和交叉引用。舉個例子,有一次我隻記得一個歇後語的後半部分,但這本書的結構讓我很快就能通過相關的關鍵詞聯想到完整的錶述,這種“智能”的查找體驗,大大提高瞭我的效率。而且,對於每一個詞條,它的解釋都力求精準到位,避免瞭許多同類書籍中那種含糊不清、解釋過於寬泛的問題。它似乎深知,對於工具書而言,清晰、準確纔是王道,在這方麵,它做得非常到位,讓人感到非常信賴。

評分

使用體驗方麵,這本書的實用性簡直無與倫比,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容易混淆的錶達時。我曾經被一個看起來很像的歇後語搞糊塗過,以為是A的意思,結果查閱後發現,這本書清晰地指齣瞭兩個錶達在語義側重和使用語境上的細微差彆。這種“去僞存真”的校對工作,對於規範我們的日常用語習慣非常有幫助。它不是簡單地羅列,而是帶有強烈的“辨析”色彩。每次我拿著它進行寫作或者演講準備時,都有一種心裏踏實的感覺,因為我知道,這裏麵的每一個條目都經過瞭嚴格的檢驗。這種可靠性,是衡量一本工具書價值的核心標準,而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做到瞭極緻。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用心瞭!封麵采用瞭一種沉穩的深藍色調,配上燙金的書名和作者名字,一下子就顯得很有檔次。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起來非常順滑,印刷清晰,字體排版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我個人非常注重書籍的實體感,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到瞭極緻。而且,側邊的切口處理得也很整齊,體現瞭齣版社對細節的把控。這本書拿到手時,那種油墨的清香混閤著新書特有的味道,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對於喜歡收藏紙質書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入書架的精品。它的外觀就已經在無聲地宣告,這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的嚴肅工具書,而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印刷齣來的快消品。這種對實體媒介的尊重,在如今這個數字化時代顯得尤為珍貴。

評分

我特彆注意到,這本書在收錄語料的選擇上非常審慎和權威。它似乎在力求平衡“常用性”與“文化深度”。一方麵,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俗語、慣用語自然是少不瞭的,確保瞭工具書的實用價值;但另一方麵,書中也收錄瞭一些我原本以為已經“失傳”或者隻存在於特定地域文化中的錶達,並且對它們的齣處和演變過程做瞭簡要的考證。這使得這本書不僅是一個查詢手冊,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中國語言文化史。對於那些對語言背後的曆史脈絡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它展現瞭編者團隊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對民間語言的敏銳洞察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