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
心理学家、百万书作家武志红诚心之作!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生命!全彩增订!送给千万年轻人心智开启读物!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孤独感背后心理机制,帮助我们看到关系的真实样子,用爱照亮彼此生命。
作者:武志红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定价:45.00元ISBN:9787511373472
高倍速阅读法:将阅读效率提升10倍以上的全新学习方法
一本打开全脑思维,让阅读更高效的书。快速学习训练经典著作。结合影像阅读法+全脑思维,行动派“PhotoReading超速阅读课”指定用书。随书附赠21天学习卡,随时记录下你的阅读心得。
作者:[美]保罗·R·席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定价:42.00元ISBN:9787508674094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坐镇美国心理类榜10年,累计印量180万册,比尔·盖茨撰文 颠覆传统成功学观点,影响美国校园教育的创新理念
作者:[美]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 译 者 楚祎楠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定价:49.80元ISBN:9787210096528
娱乐至死
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20年经典作品
作者:(美)波兹曼 著,章艳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定价:38.00元ISBN:9787508648286
目录
为何越爱越孤独
娱乐至死
终身成长
高倍速阅读法
内容介绍
为何越爱越孤独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
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好的方式去对待他。
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极具人气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洞悉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帮助你看见关系的真实样子,打破横亘在人与人之间那堵自恋的墙,结束权利与控制的游戏,让真爱和自由重新回到家人、爱人之间。使自恋变为自爱。
能“救人”的心理医生固然不错,但*重要的,还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武志红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终身成长
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生和职业目标。
德韦克揭示的成功法则已被很多具有发展眼光的父母、老师、运动员和管理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做出改变,人们能以*简单的方式培养对学习的热情,和在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压力。
高倍速阅读法
如果你也希望:
就能轻松看完一本书
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
提高记忆力、让注意力更集中
考前准备更高效
发掘自我潜能、过上更快乐的生活
在《高倍速阅读法》这本书中,这些都可以实现。掌握PhotoReading高速阅读法,像拍照一样一秒看完一页,轻松摄入书本所有的精华,便等同于掌握了高效的资讯处理术。无论是短期备考的大量书目,还是待处理的堆积如山的商业文件,抑或是希望通过阅读挖掘天赋和才能,你都能轻松应对。
《高倍速阅读法》是一本用科学的方法教会人们自主阅读的书。作为美国联邦快递、IBM、苹果电脑等大企业用于培训员工的*强商务工具,影像阅读法推翻了旧有的被动式阅读方法。通过利用人类左脑的分析和理论思考能力、右脑的理解和创造能力,高倍速阅读法鼓励人们抱着明确的目的去阅读,并将阅读具体拆分成为五个步骤:准备、预习、影像翻阅、复习、激活,以此突破大脑强大的潜意识,唤醒记忆力和理解力。
掌握影像阅读法后,还可以结合同主题阅读、团队激活、直接学习等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些技巧不仅能够帮助你提高效率,还是提升个人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并将为你的人生带来十分惊人的改变!
《正版新书现货 有书共读2018年6月书单套装》这个书单,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几本书,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远足。每本书都像是精心挑选的地图,指引着我探索不同的思想领域。我尤其喜欢“有书共读”这个概念,它让我觉得,阅读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可以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前行,分享彼此的感悟和收获。 2018年6月的书单,似乎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又蕴含着永恒的智慧。我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想象,当时的读者们是如何讨论这些话题的,他们又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感,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这个书单的组合非常有巧思,几本书之间既有独立性,又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仿佛在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讨论,但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提供多维度的思考。 我最享受的是,当读完一本书,带着其中的思考去阅读下一本书时,会产生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感。这种知识的叠加和思维的碰撞,让我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充满乐趣。它让我明白,好的书单不仅仅是罗列优秀的作品,更是精心设计的阅读路径,它能够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去挖掘更深层的意义。通过这个书单,我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共读”,如何从群体智慧中汲取养分,如何将阅读变成一种更具互动性和社会性的活动。
评分《娱乐至死》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好几个月,每次拿起都有一种被戳中痛点又无可奈何的感觉。尼尔·波兹曼真是个预言家,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洞察了信息爆炸和媒介演变对人类思想的侵蚀。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不是在批判具体的某一种娱乐形式,而是剖析了“娱乐”本身是如何成为一种无形却强大的意识形态,它如何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反思自己:我是在主动学习,还是在被动接受?我获取信息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仅仅为了消遣?尼尔·波兹曼提出的“电视文化”的概念,在如今这个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贴切。我们沉迷于碎片化的信息,追求即时的满足感,而那些需要耐心、需要专注、需要深度理解的内容,却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这本书让我开始警惕那种“知道了很多,却什么都没真正理解”的状态,它促使我去审视自己的信息消费习惯,去寻找那些能够引发思考、能够触及灵魂的读物。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波兹曼并没有简单地否定技术,而是强调了媒介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他并非鼓吹回到过去,而是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要认识到媒介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的。这本书就像一剂清醒剂,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媒体的关系,也让我开始更审慎地选择我要阅读的内容,以及我如何去消化和理解它们。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思考”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娱乐至死”的诱惑,恰恰在于它让我们觉得思考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评分《越爱越孤独》这本书,让我对“爱”和“孤独”这两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以为,拥有亲密关系就能驱散孤独,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有时候,越是渴望爱,越是容易陷入更深的孤独。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他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空心病”描绘得淋漓尽致,那种精神上的隔阂和情感上的疏离,让我感同身受。 书中最让我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连接方式的同时,反而感觉更加孤单?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热闹的圈子,但这种连接往往是浅薄的、碎片化的,无法真正满足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作者深入剖析了这种“社交性孤独”,它不是因为没有人陪伴,而是因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连接,缺乏被理解和被看见的体验。 这本书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我是否在用一些表面上的交往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我是否真的有勇气去展露真实的自己,去与他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它提醒我,真正的亲密关系,需要的是坦诚、需要的是付出,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接纳。这本书并不提供简单的解决方案,它更多的是引导读者去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去理解孤独的根源,并尝试去建立更健康、更深刻的情感连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爱有了更成熟的理解,也对如何与他人相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高倍速阅读法》这本书,对我这个阅读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阅读速度不够快,很多好书因为时间限制而搁浅,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实用的解决方案。作者并没有提倡“快餐式”的阅读,而是强调在保证理解效率的前提下,提升阅读速度。这让我觉得非常靠谱,因为它不是为了“快”而牺牲“深”。 书中介绍的方法,比如“扫读”、“跳读”以及如何利用眼球的运动来提高效率,都让我眼前一亮。一开始我还有些怀疑,觉得这么读会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按照书中的指导去实践,我发现我的理解力并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更专注于关键信息而有所提升。作者还强调了“主动阅读”的重要性,比如在阅读前设定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以及阅读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些方法都极大地增强了我的阅读效果。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让我认识到,阅读速度是可以被刻意训练的,而不是天生的。通过系统的练习,我真的感觉自己的阅读效率有了质的飞跃。以前需要花费两三天才能读完的书,现在可能一天就能轻松搞定,而且还能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对我来说,意味着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广泛的领域,让我的知识储备和视野都得到极大的拓展。这本书绝对是提升学习效率和自我投资的利器。
评分《终身成长》这本书,就像一本心灵鸡汤,但它又比一般的鸡汤更具实践性和启发性。它真正触动我的是,书中反复强调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区别。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天赋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证明了我们的能力和才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坚持来不断提升的。 书中最让我受益的部分,是关于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具体方法。它不只是告诉你“要有成长型思维”,而是教你如何去识别固定型思维的陷阱,如何将失败视为学习的机会,如何拥抱挑战,以及如何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启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开始敢于尝试那些我曾经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再害怕犯错,而是将每一次的失败都看作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尤其是书中提到的“我做不到”和“我现在做不到”之间的区别,这个简单的句子转换,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改变了我看待困难的态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不行,只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或者还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仅提供了理论支持,更给予了我行动的勇气和方向。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