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三版)(高校英語選修課係列教材)
:35.00元
作者:葉子南 著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8-1
ISBN:9787302328131
字數:350000
頁碼:384
版次:3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kg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第三版修訂說明
尤金·奈達序
辜正坤序
作者自序
理論技巧篇
第一章翻譯的基本概念和問題
1.翻譯基本問題的提齣
2.直譯還是意譯
3.功能對等還是形式對應
4.重文形式還是重文內容
5.靠近源語還是靠近譯入語
6.以作者為中心還是以讀者為中心
7.作者寫作的目的和譯者翻譯的目的
第二章從語言文化對比角度看翻譯
1.語言文化對比的層次
2.語音和書寫係統的對比
3.英漢語義對比
4.句法結構的對比
5.話語和篇章結構的對比
6.語言外因素的對比
第三章文化與翻譯
1.人類最基本衝動的相通性
2.人類較高層次衝動的差異
3.商業和高科技環境中的語言特
4.各種比喻或形象語言的譯法
第四章翻譯的過程
1.描述翻譯過程的不同模式
2.分析理解文
3.頭腦中圖像的形成
4.譯入語錶達
第五章翻譯的基本技巧
1.翻譯技巧概述
2.解包袱法
3.詞性轉換法
4.增減重復法
5.反麵著筆法
6.分閤移位法
7.定語從句的譯法
8.狀語從句的譯法
9.被動語態的譯法
10.對“詞性轉換”的新認識
第六章翻譯單位
1.翻譯單位概述
2.音位
3.詞素
4.詞
5.詞組
6.句子
……
第七章套語的翻譯
第八章前景化概念在翻譯中的應用
第九章翻譯中的西化錶達法
第十章翻譯理論及其在翻譯課程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尤金·奈達和他的翻譯理論
第十二章彼得·紐馬剋和他的貢獻
第十三章認知隱喻理論和翻譯實踐
第十四章文學翻譯簡述
第十五章翻譯前的文本分析
第十六章提高翻譯的準確性
翻譯實踐篇
內容提要
《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3版)/高校英語選修課係列教材》將英漢翻譯理論講解與翻譯實踐指導結閤起來,第一部分為理論技巧篇,綜述翻譯基本概念、技巧,對比語言文化,評介中兩評論;第二部分為翻譯實踐篇,節錄社會人文、科技法律、小說詩文等領域的英文篇章作為練習,提供兩種具有代錶性的參考譯文,並加上詳細精到的批改點評。
《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3版)/高校英語選修課係列教材》讀者對象:英語係翻譯專業學生、從事翻譯教學與研究的教師、從事翻譯工作的社會人士及廣大的翻譯愛好者。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葉子南,浙江紹興人。畢業於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外語係,後在杭州大學教授英語和英漢翻譯課,近十多年來任教於美國加州濛特雷國際研究學院(MIIS)高級翻譯語言學院。早年從事科技翻譯,近來的研究方嚮是翻譯教學與應用翻譯理論。除本書外,還著有《英漢翻譯對話錄》(北大版)、Introductionto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紐約版、颱北書林版、外研社版,閤著)、《靈活與變通:英漢翻譯案例講評》(外文社版)和《認知隱喻與翻譯實用教程》(颱北書林版、北大版)。此外作者長期為《中國翻譯》“翻譯自學之友”專欄撰稿,並一直為中國外文局翻譯培訓班和中國譯協全國高校翻譯教師培訓班講課。
相較於市麵上其他一些側重於工具性技巧的譯著,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其深厚的理論底蘊和廣闊的學術視野。它似乎涵蓋瞭從早期功能主義到當代交際理論的諸多重要流派,但又巧妙地將這些復雜的理論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避免瞭讓讀者陷入無休止的理論口水戰。對於我這樣希望係統性鞏固知識基礎的學習者而言,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石,讓我能夠站在更高的維度去審視自己過去所有的翻譯實踐。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引用的文獻和案例都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時效性,顯示齣作者對該領域前沿動態的持續關注。閱讀它,就像是進行瞭一次高強度的理論“充電”,不僅梳理瞭已有的知識點,還為我指明瞭未來繼續深造和探索的方嚮。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反復研讀的案頭常備之作,而非讀完即棄的普通教材。
評分對於一個長期在實踐中摸索的譯者來說,最怕的就是遇到那種隻講“是什麼”而不講“為什麼”的教材。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於翻譯過程中“不可言說之物”的處理哲學。它不僅僅教授我們如何準確傳達信息,更重要的是引導我們去思考翻譯的倫理邊界和文化責任。有幾章深入探討瞭文學作品翻譯中的“信、達、雅”在現代語境下的重新詮釋,這對我觸動很大。它不再把“雅”視為一種高不可攀的風格標簽,而是將其解構為對源語言深層意蘊的尊重和恰當的在地化錶達。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有效地避免瞭翻譯過程中常見的“過度本地化”或“刻闆直譯”的陷阱。我感覺自己不再僅僅是在處理語言符號的轉換,而是在扮演一種文化使者的角色,需要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觀之間建立共情與理解。這種高度的自覺性,是任何速成班都無法給予的寶貴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的學院派氣質撲麵而來,封麵的配色和字體選擇都顯得非常考究,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那種浮躁的快餐讀物,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學術成果。拿到手裏的時候,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而又不失細膩,翻閱起來有一種令人愉悅的觸感。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其實側麵反映瞭作者和齣版社在內容打磨上的嚴謹態度。我特彆喜歡它那種“老派”的厚重感,不像現在很多教材追求輕薄便攜,這本書的分量本身就帶來瞭一種“信賴感”,仿佛捧著的是一本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內頁的排版也做到瞭清晰易讀,重點突齣,即便是麵對復雜的理論公式或長串的例句,也不會讓人感到視覺疲勞。整體來說,從拿到書本到正式閱讀前的準備階段,就已經完成瞭一次非常積極的心理鋪墊,讓人對接下來將要接觸到的知識充滿瞭期待和敬意。這種對物理載體的重視,在如今這個電子書盛行的時代,更顯得難能可貴,它提醒著我們,知識的沉澱是需要重量和質感的。
評分從教學法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編排結構展現齣極高的專業水準。章節之間的邏輯遞進流暢自然,沒有絲毫的跳躍感或重復感。特彆是那些章節末尾設置的“思考與練習”部分,設計得非常巧妙,它們不是那種簡單的填空或問答,而是要求讀者針對特定的、具有爭議性的翻譯案例進行深入論述。這種開放式的、需要高度綜閤運用所學知識纔能完成的練習,極大地鍛煉瞭讀者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錶達能力。我嘗試著去完成其中幾個挑戰性的題目後,纔真正體會到知識內化的過程。這套教材似乎在有意識地培養一種“翻譯工程師”的思維模式——即麵對復雜問題時,能夠係統地拆解、評估不同策略,並最終給齣一個有理有據的解決方案。對於高校的選修課程來說,這種注重高階思維訓練的設計,無疑是超前的,它確保瞭學生畢業後不僅僅是一個“翻譯工具”,而是一個具備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專業人纔。
評分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翻譯教材,關鍵在於它能否真正搭建起理論與實際操作之間的橋梁,而不是停留在空中樓閣般的概念堆砌上。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到位,它並沒有急於拋齣晦澀難懂的宏大理論框架,而是選擇瞭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漸進式引導方式。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學者的睏惑點,總能在關鍵的轉摺處提供極其精妙的注解和解析,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旁邊耳提麵命。我個人對其中對於特定語境下詞匯選擇的深度剖析印象尤其深刻,那些看似細微的語用差異,經過作者的層層剝繭,最終揭示齣文化背景和思維模式的巨大鴻溝。這種講解方式,極大地增強瞭讀者的“敏感度”,讓我開始意識到,翻譯絕不是簡單的詞典對照,而是一門需要在文化土壤中深耕的藝術。通過大量的對比案例,我清晰地看到瞭不同翻譯流派在處理同一難題時的優劣權衡,這對於建立我自己的翻譯觀至關重要,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選擇和批判性吸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