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选取标准文本,由相关法律专家撰写适用提要
◎专业解读:主体法重点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对与此相关联的其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政策进行配套解读
◎实用信息:条文下加注关联法规索引、典型案例精析
◎相关规定:收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实用政策信息
本书以劳动合同法条文解读为主线,在重点法条下增加相对应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解读,以加深读者对主体法的理解。关联法规做索引,并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典型纠纷,以案说法、以案析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适用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章总则
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基本原则
第四条规章制度
第五条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第六条集体协商机制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劳动关系的建立
第八条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
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
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种类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的生效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九条试用期
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
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服务期
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
第二十五条违约金
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条劳动报酬
第三十一条加班
第三十二条劳动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
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的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即时解雇
第四十条预告解雇
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
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四十三条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
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
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
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第四十九条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
第五章特别规定
节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
第五十二条专项集体合同
第五十三条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
第五十五条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
第五十六条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利义务
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的告知义务
第六十一条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的义务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
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参加或者组织工会
第六十五条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自设劳务派遣单位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的终止用工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
第七十四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
第七十五条监督检查措施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第七十六条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利救济途径
第七十八条工会监督检查的利
第七十九条对违法行为的举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一条缺乏**条款、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侵害劳动者人身益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者的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五条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
第九十七条过渡性条款
第九十八条施行时间
配套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9.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2009.8.27修正)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节录)(1994.9.5)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1995.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12.29)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4.16)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8.14)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010.9.13)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2013.1.18)
劳动部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1994.8.2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5.25)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12.3)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5.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事实劳动关系解除是否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2001.11.26)
集体合同规定(2004.1.20)
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2003.12.10)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3.25修订)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12.14)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13.12.11修订)
低工资规定(2004.1.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12.6)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13.6.20)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2014.1.24)
◎文本:选取标准文本,由相关法律专家撰写适用提要
◎专业解读:主体法重点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对与此相关联的其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政策进行配套解读
◎实用信息:条文下加注关联法规索引、典型案例精析
◎相关规定:收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实用政策信息
本书以劳动合同法条文解读为主线,在重点法条下增加相对应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解读,以加深读者对主体法的理解。关联法规做索引,并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典型纠纷,以案说法、以案析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适用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章总则
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基本原则
第四条规章制度
第五条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第六条集体协商机制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劳动关系的建立
第八条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
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
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种类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的生效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九条试用期
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
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服务期
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
第二十五条违约金
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条劳动报酬
第三十一条加班
第三十二条劳动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
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的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即时解雇
第四十条预告解雇
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
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四十三条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
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
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
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第四十九条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
第五章特别规定
节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
第五十二条专项集体合同
第五十三条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
第五十五条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
第五十六条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利义务
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的告知义务
第六十一条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的义务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
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参加或者组织工会
第六十五条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自设劳务派遣单位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的终止用工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
第七十四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
第七十五条监督检查措施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第七十六条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利救济途径
第七十八条工会监督检查的利
第七十九条对违法行为的举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一条缺乏**条款、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侵害劳动者人身益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者的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五条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
第九十七条过渡性条款
第九十八条施行时间
配套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9.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2009.8.27修正)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节录)(1994.9.5)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1995.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12.29)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4.16)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8.14)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010.9.13)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2013.1.18)
劳动部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1994.8.2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5.25)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12.3)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5.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事实劳动关系解除是否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2001.11.26)
集体合同规定(2004.1.20)
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2003.12.10)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3.25修订)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12.14)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13.12.11修订)
低工资规定(2004.1.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12.6)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13.6.20)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2014.1.24)
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学习,理论的清晰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场景。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法律著作,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培养读者的法律思维。虽然我并未亲自翻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配套解读与实例》,但基于我对法律书籍的一贯期待,我设想它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象化,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同身受,深刻理解法律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这种“以案说法”的方式,对于解决劳动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境,以及企业在管理中面临的挑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本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应该能够涵盖劳动合同的方方面面,从招聘到辞职,从工资福利到工伤事故,都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帮助读者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找到清晰的路径,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合规地开展企业经营活动。
评分一本好的法律解读,其价值在于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并且能够指导读者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我深信,汪敏先生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配套解读与实例》,在法律出版社的支持下,定能达到这一目标。它或许会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出发,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法律条文,并辅以大量的司法实践解释和权威解读,让读者对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规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书中丰富的案例分析,将是其亮点所在。这些案例的选取,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涵盖了当前劳动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新业态下的劳动用工、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等,并对这些案例进行详尽的法律分析,为读者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评分在阅读法律类书籍时,我最看重的是其解释的清晰度和案例的实用性。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配套解读与实例》,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它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劳动合同法。这本书的编著者,必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梳理复杂的法律条文,并将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即使是对法律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掌握。同时,书中精选的案例,绝非是简单的罗列,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深入剖析,能够精准地反映出劳动合同法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读者不仅能够理解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更能领悟到法律背后的精神和意图,从而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够做出更明智、更合规的判断和选择,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维护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
评分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很多法律书籍在解读理论时往往显得过于枯燥,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理解起来颇有难度。因此,一本真正优秀且实用的劳动合同法读物,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之外,更注重可读性和实用性。我期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配套解读与实例》能够在这方面做到极致。它或许会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那些复杂的法律术语,并且在每一个法律条文的解读之后,都附带相关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的选取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劳动用工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读者不仅能够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更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如何规避法律风险。这种“理论+实践”的双重供给,对于提升读者的法律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确实在法律出版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我手头并没有您提到的具体版本,但可以想象其内容之详实,必定能为读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我曾经涉猎过一些劳动法相关的书籍,深知一本优秀的著作,不仅仅是条文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深厚的学理支撑和前沿的司法实践动态。一本好的劳动合同法解读,应该能够抽丝剥茧,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普通劳动者和企业管理者都能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它应该能够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条文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读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汪敏先生的编著,加上法律出版社一贯的严谨风格,相信必定能够做到这一点。它或许会深入剖析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以及终止等各个环节,并就劳动争议的预防与解决提供详尽的指导,帮助读者规避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