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实用环境质量评价 | ||
| 作 者 | 陈振民 | 出 版 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16 年 09 月 | I S B N | 978-7-5628-4749-6 |
| 页 数 | 128 页 | 字 数 | 188 千字 |
| 开 本 | 16 开 | 重 量 | 0.25 千克 |
| 定 价 | 28.00 元 | 赠 品 | 暂 无 |
本书以实用、实例为特点,有重点地阐述了有关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概念及方法。主要内容有环境、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类型、特点,环境标准体,污染源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评价等。可作为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之用,也可作为环境保护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作为环境专业的教材,重点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和水资源的环境评价,作为前期的铺垫,介绍了常用的环境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总论。另外对现在的环境质量现状也作了概要介绍。
全书内容紧凑,突出重点,对学习环境评价的学生,不失为一本实用的教材。
第1章总论
1·1环境及环境特征
1·2环境质量及评价
1·3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
第2章环境标准
2·1概述
2·2环境标准体系
2·3环境质量评价中新常用标准
第3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1概述
3·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
3·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4地面水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第4章环境影响评价总论
4·1环境影响及环境影响评价
4·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3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4·4环境影响识别及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
4·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4·6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4·7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4·8环境影响预测
4·9环境影响评价
4·1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1概述
5·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5·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5·4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
5·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简介
5·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案例分析
第6章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6·1概述
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任务
6·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确定
6·4地表水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6·5达标分析
6·6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6·7水质预测模型简介
6·8拟建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这本书的编写体系和逻辑结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章节的过渡都十分自然,前后的知识点衔接紧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在学习固体废物评价的部分,我发现作者非常注重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分析。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节,并针对每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管理建议。这让我对固体废物的整个生命周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何要进行如此系统的评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章节,内容非常详实,涵盖了渗滤液处理、填埋气体收集、地基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并提供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和技术要求。这对于我将来可能接触到的环保工程项目,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内容,这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学习体验。这种严谨的结构和周全的内容,让我对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高度的认可。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其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作为一本面向应用型本科的规划教材,它显然没有将重点放在过于理论化、抽象的概念上,而是着重于如何将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这一点在书中关于噪声污染评价的部分尤为突出。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噪声监测方法和标准,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场景(如居民区、交通干道、工业区)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以及如何利用评价结果为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书中还包含了一些计算实例,通过这些实例,我能清楚地了解到如何一步步地进行噪声评价,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此外,书中关于土壤污染评价的章节,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例如如何根据不同污染物的性质和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以及如何解读土壤评价报告,为土地修复和安全利用提供科学的指导。这种“学以致用”的编写思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学习过程中给予我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质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厚重而又不失现代感的质感,非常符合一本学术著作应有的风格。翻开扉页,印刷清晰,纸张也比较厚实,阅读起来不易产生疲劳感。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这些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概念的门槛。例如,在关于水质评价的部分,作者不仅列举了多种评价模型,还配以详细的图示,直观地展示了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对于我这样并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书中的语言也比较生动,虽然是学术教材,但并没有显得枯燥乏味,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贴近实际的例子,让我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比如,在讨论空气质量评价时,书中引用了多个城市的环境监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这让我对环境质量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能体会到学习这本书的实际意义。整体而言,这本书在内容呈现和形式设计上都下了不少功夫,给我的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亮点,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在与几位资深的环保专家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书中透出的那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在关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章节,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生态系统的评价重点。例如,书中在讨论水生态系统评价时,详细阐述了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状况、水文条件等关键因素,并提供了多种评价模型,让我对如何评估一个水体的健康状况有了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关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部分,也详细介绍了各种污染物(如SO2、NOx、PM2.5等)的来源、迁移转化途径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这些内容都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对环境问题的深刻洞察。这本书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看到了环境质量评价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评分这本书在对案例分析的选取和解读上,展现了其独到的见解和高度的专业性。不同于一些教材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本书非常注重将抽象的评价模型与具体的实践场景相结合,通过大量真实世界的案例,帮助读者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工业污染评价的部分。书中引用了多个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案例,详细分析了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污染进行监测、评估和控制。例如,在分析一家化工厂的环境影响时,书中不仅列举了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多种污染物,还重点介绍了如何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和治理措施。这种接地气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环境质量评价在环境保护实践中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未来可能从事的环境相关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内容,这使得评价的实践性更强,也让读者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和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