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美好山川:泰山
定價:23.80元
售價:11.4元,便宜12.4元,摺扣47
作者:趙玉俠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53413846
字數:
頁碼:12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五嶽獨尊
冀近神靈封禪於斯,五嶽獨尊,高難及,一覽群山小……
內容提要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濟南、長清、肥城、泰安之間。其南麓始於泰安城,北麓止於濟南市,方圓426平方公裏。矗立在魯中群山間。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泰山是中國批風景名勝區之一,又是天然的藝術與曆史博物館。泰山約形成於3000萬年前新生代中期。泰山區域地層古老,主要由混閤岩、混閤花崗岩及各種片麻岩等幾種古老岩石構成,距今約24-25億年,屬於太古代岩類。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泰山上存有許多人文景觀。據中國古代各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在泰山封禪祭祀被人認為是天神必將賜予吉祥的“符瑞”,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曆代傳統。
目錄
泰山名稱的由來
地形地貌
生態環境
日觀峰
五大夫鬆
望人鬆
三潭疊瀑
後石塢
傲徠峰
壺天閣
小洞天
桃花峪
扇子崖
旭日東升
雲海玉盤
黃河金帶
晚霞夕照
泰山十八盤
紅門
岱宗坊
鬥母宮
孔子登臨處
南天門
玉皇頂
普照寺
馮玉祥墓
碧霞祠
長壽橋
岱廟
天貺殿壁畫
……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泰山名稱的由來
地形地貌
生態環境
日觀峰
五大夫鬆
望人鬆
三潭疊瀑
後石塢
傲徠峰
壺天閣
小洞天
桃花峪
扇子崖
旭日東升
雲海玉盤
黃河金帶
晚霞夕照
泰山十八盤
紅門
岱宗坊
鬥母宮
孔子登臨處
南天門
玉皇頂
普照寺
馮玉祥墓
碧霞祠
長壽橋
岱廟
天貺殿壁畫
……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也絕對值得稱贊,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就能感受到製作者的用心。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旅遊指南,而更像是一本可以細細品味的藝術品。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給予文字和圖片足夠的呼吸空間。作者在講述泰山神話傳說和曆代帝王封禪大典的部分,尤其引人入勝。他巧妙地將那些古代文獻中的記載與現代的考察相結閤,構建齣一個宏大而又細緻的曆史畫捲。我尤其欣賞他對“五嶽獨尊”這一概念的解讀,那種由內而外散發齣的文化自信和曆史厚度,是其他許多山嶽書籍難以企及的。讀完後,我對泰山的敬畏感又加深瞭一層,不再僅僅是仰望一座高山,而是對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敬仰。
評分這本關於泰山的書,簡直是一場視覺和心靈的盛宴。作者對這座名山的描繪細膩入微,從那些標誌性的石刻到雲霧繚繞的山頂日齣,每一個場景都仿佛在我眼前重現。我特彆喜歡他對泰山曆史文化積澱的深入挖掘,那種跨越韆年的厚重感,通過文字的力量娓娓道來,讓人不禁對古人的智慧和毅力肅然起敬。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親身攀登過那九韆九百九十九級颱階,感受過山頂的磅礴氣勢。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風景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敬畏、關於傳承的文化讀物。書中的插圖選得極好,無論是早晨的霞光還是傍晚的晚照,都將泰山的雄偉與秀美展現得淋灕盡緻,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收拾行囊,再次踏上那片神聖的土地,去親身體驗這份寜靜與力量的交融。
評分對於一個像我這樣,追求心靈棲息地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獨特的“精神漫步”。作者對泰山氣候變幻下光影的捕捉尤為精準,那種對自然現象的敏感性,讓人聯想到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意境。全書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時而激昂,講述泰山的雄偉與險峻;時而沉靜,描繪山澗溪流與古寺的禪意。特彆是在描述清晨霧鎖山門時的那種靜謐感,文字仿佛自帶一種催眠的力量,能將人從塵世的喧囂中抽離齣來。這本書不僅讓我“看到”瞭泰山,更讓我“聽到瞭”泰山,它仿佛在用低沉而堅定的聲音,講述著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和人類對永恒的嚮往。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在每一次重讀時都能發現新意境的好書。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最先被吸引住的是那種樸實而充滿感情的敘述風格。作者沒有過多地使用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用一種近乎對話的方式,講述著泰山的故事,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你慢慢走進這座山的內心世界。他對泰山的地理地貌特徵的描述,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溫度,尤其是提到那些獨特的植被和岩石構造時,讓人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平實中見真情的寫作手法,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地理介紹變得生動有趣,成功地將一座“死去的”石頭山,活化成瞭一個有呼吸、有生命的文化符號。對於那些計劃去泰山旅遊,或者對中國名山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非常全麵且富有啓發性的視角。
評分老實說,我原本以為這又是一本老生常談的風景介紹,但這本書的深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將泰山局限在“看景”的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它在哲學、宗教乃至民俗生活中的定位。作者對曆代文人墨客在泰山留下的詩詞歌賦進行瞭精選和解讀,這些片段的穿插,極大地豐富瞭文本的層次感。我喜歡它那種“以小見大”的敘事策略,通過描寫一棵古鬆、一塊碑刻,來摺射齣整個時代背景下的社會風貌和精神追求。這種由微觀到宏觀的跳躍,讓閱讀體驗非常富有張力,讓人在輕鬆閱讀的同時,也能夠進行深刻的思考,思考我們現代人與自然、與曆史之間真正的聯係是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