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塑造工業時代
定價:39.00元
作者:(美)錢德勒 ,羅仲偉
齣版社:華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5080389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這位企業史學傢的教父繼續著他獨闢蹊徑的、由《創造電子世紀》所開始的20世紀公司革命的編年史。
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認為,隻有一直注重研究與開發,重視長期的公司戰略,企業纔能持續地成功。他詳盡地分析瞭幾乎每一傢主要化學品企業和製藥企業的演進曆程,論證為什麼一些公司會成功,而另一些公司卻會失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化學工業和製藥工業被新學識的商品化以及石油化學革命和抗生素革命所轉變。但是,到20世紀70年代時,盡管此時製藥工業中新的突破方嚮不斷湧現,化學科學卻不再能提供比商品化更多的産品所必須的新學識。20世紀80年代,包括禮來、默剋和先靈一葆雅在內的主要製藥公司推動著物技術産品的商品化。進入21世紀,這一生物技術革命的基礎結構已經可以與次世界大戰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礎結構和 20世紀60年代信息革命的基礎結構相媲美。《塑造工業時代》為我們理解當前這個時代具活力的産業做齣瞭重大貢獻。
本書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利奧·梅內姆奬得主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的作品,曾獲得1990年美國齣版協會商業和管理類佳圖書奬。為我們理解過去這個世紀化學工業和製藥工業演變的結構,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做齣瞭的貢獻。他對這兩個現代工業發展的管理和技術的分析,為我們描繪瞭迄今為止為完整的圖景。這是一個重要的曆程,講述瞭曆史學傢對除技術復雜性之外人的因素的滲透性辨識。對技術、管理和市場之間相互作用感興趣的讀者,將會喜歡這部充滿真知灼見的著作。
目錄
譯者序
序言
緻謝
部分 概 論
章 差異、概念、主題和方法
第2章 認知的演進路徑
第二部分 化學工業
第3章 主要的美國公司
第4章 集中的美國公司
第5章 歐洲競爭者
第6章 美國競爭者
第三部分 製藥工業
第7章 美國公司:處方藥路徑
第8章 美國公司:非處方藥路徑
第9章 美國和歐洲競爭者
0章 商品化進程中的生物技術
第四部分 認知的路徑
1章 三次革命:工業、信息和生物技術
專業術語英漢對照錶
作者介紹
小艾爾弗雷德·錢德勒是哈佛商學院企業曆史Isidor Strauss講座榮譽退休教授,因其作品《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而榮聘美國曆史著作的高奬——班剋洛夫特奬和普利策奬。
文摘
序言
剛翻完《塑造工業時代》,感覺腦子裏像是有一場巨大的工業革命在轟鳴。這本書不是那種讓人輕鬆閱讀的消遣讀物,它更像是一堂密集又深刻的曆史課,讓你直麵那個充滿變革、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我特彆喜歡作者描繪那些巨頭們如何憑藉遠見卓識和鋼鐵般的意誌,一步步建立起龐大的工業帝國。不僅僅是冰冷的機器和生産綫,更重要的是那些戰略決策、組織架構的創新,以及如何將零散的資源整閤成一股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讀的時候,我常常會想象自己置身於那個塵土飛揚、蒸汽彌漫的工廠裏,感受著那種日新月異的脈搏。那些關於管理、技術、市場競爭的論述,即便放在今天來看,也依然有著極強的啓示意義。它讓我開始反思,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個體和組織如何纔能把握住時代的浪潮,不被淘汰,反而成為引領者。那些細節的描述,比如鐵路的修建、煉鋼技術的進步,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仿佛能聽到齒輪轉動的聲音,聞到煤炭燃燒的氣息。這本書讓我對“進步”這個詞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並非簡單的技術迭代,而是一個復雜係統不斷演進、重塑的過程。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對“力量”的全新理解。它不是那種關於英雄主義的頌歌,也不是簡單的技術史堆砌,而是深入地剖析瞭在那個工業化浪潮席捲的時代,是誰、如何、通過什麼方式,塑造瞭整個社會的肌體。我被那些關於企業戰略、組織創新以及市場競爭的細緻描繪所吸引。作者並沒有迴避那個時代殘酷的一麵,而是直麵瞭資本的原始積纍、資源的壟斷以及無情的商業競爭。然而,正是這種真實的描繪,讓我更能理解那些巨頭們的決策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産生的,以及這些決策又如何深刻地影響瞭社會的發展。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技術創新如何與組織管理相結閤,最終催生齣全新産業模式的論述。這讓我看到,偉大的變革往往是多重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讀這本書,就像是坐在一個高高的瞭望塔上,俯瞰著整個工業時代的發展脈絡,那些錯綜復雜的聯係和動態變化,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清晰可見。
評分《塑造工業時代》這本書,給我一種“穿越”的感覺。我仿佛能看到那個時代的蒸汽機轟鳴,火車在鐵軌上飛馳,巨大的工廠拔地而起。作者不僅僅是在羅列史實,而是將那些冰冷的數字和事件,賦予瞭生命力。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那些工業巨頭們經營理念和戰略思想的深入剖析。他們是如何在那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憑藉遠見卓識和強大的執行力,將一傢傢企業打造成龐大的商業帝國。書中對企業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的演進,以及技術創新如何驅動産業變革的描述,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常常會把書中的案例與我所經曆的現實聯係起來,思考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藉鑒曆史的經驗,去迎接挑戰,抓住機遇。那些關於市場競爭的策略、關於資本運作的手法,即使是放在今天,也依然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一個時代的崛起,離不開那些敢於創新、善於整閤、勇於擔當的先行者。
評分《塑造工業時代》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衝擊在於它揭示瞭那些在工業時代叱吒風雲的人物,並非僅僅是依靠運氣或原始的資本積纍。而是他們擁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洞察力,能夠預見未來的趨勢,並為此付齣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對那些企業巨頭們在管理上的創新,他們如何打破傳統的傢庭式作坊模式,建立起層級分明、效率極高的現代企業管理體係。這不僅僅是組織架構的調整,更是思維方式的革命。作者對這些創新是如何萌芽、發展並最終固化的過程進行瞭細緻的梳理,讓我看到瞭一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到成為行業翹楚的完整軌跡。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紮實,引用的史料也相當豐富,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乏故事的吸引力。我常常會和自己經曆過的工作場景進行對比,從中找到一些相似的邏輯和規律。那些關於如何整閤資源、如何應對市場競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論述,都給我帶來瞭許多啓發。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偉大的成就背後,往往是係統性的思考和精密的執行。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一場思維的“煉獄”。它並非輕鬆的閑暇讀物,而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思考的深度探索。我一直對工業革命這個時期充滿好奇,但很少有哪本書能像《塑造工業時代》這樣,將那個時代的宏觀圖景描繪得如此波瀾壯闊,又將微觀的個體命運刻畫得如此栩栩如生。它不僅僅是在講述曆史事件,更是在剖析那個時代的核心驅動力——創新、競爭與組織。我尤其被作者對那些關鍵人物的解讀所吸引,他們是如何在技術、市場、金融等多個維度上進行博弈,並最終塑造齣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工業格局。書中的一些分析角度非常獨到,讓我從過去從未想過的角度去理解那些曆史現象。例如,對於某個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壟斷來鞏固其市場地位,或者某個金融傢如何通過資本運作來重塑産業格局,都寫得鞭闢入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視野被極大地拓寬瞭,對那個充滿變革的時代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