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近百個故事講述瞭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現實世界中的運用,使讀者通過快樂地學習生活中無時不在的博弈掌握競爭的技巧。讓讀者在遍及古今中外人文、曆史、政治軍事、經濟、管理、心理行為等領域的故事長廊裏酣暢淋灕地感受博弈的精巧和運籌帷幄的快感!
"目 錄
贊譽
序言 換位:策略思維
1 關於博弈論 /1
博弈的要素 /2
誰應該學習博弈論 /4
思維和策略技巧 /5
讀者和我之間的博弈 /6
2 博弈範例 /8
彆人的紅包更誘人 /9
三方對決:弱者的生存之道 /10
三國風雲:一段曆史的重新解說 /13
是否應置敵人於死地 /15
為什麼隻要1美元不要10美元 /16
教授為什麼這般狠心 /18
教授的圈套 /19
趙高設局 /22
和的基層經驗 /23
分而治之:閤謀與組織中的歧視 /24
理性的昏君 /27
3 囚徒睏境 /30
囚徒睏境模型 /31
現實中的囚徒睏境 /33
如何走齣囚徒睏境 /39
委托–代理關係中被設計的囚徒睏境 /42
“囚徒睏境”究竟有多嚴重 /47
4 智豬博弈與搭便車 /51
智豬博弈與重復剔除劣勢策略 /52
現實生活中的智豬博弈 /55
權利配置與強行搭便車 /59
5 *優反應、納什均衡與其他幾個經*案例 /65
*優反應與納什均衡 /66
電視頻道的性彆戰 /70
懦夫博弈 /73
協調博弈 /76
多重均衡中*可能的結果 /77
沒有純策略均衡的情況 /83
美麗的心靈 /84
6 讓策略混閤起來 /91
策略混閤動機 /92
如何尋找混閤策略均衡 /97
隨機的好處 /102
著*經濟學傢之間的分歧是好事嗎 /108
如何認識混閤策略 /113
混閤策略的麻煩 /117
7 嚮前展望,嚮後推理 /124
逆嚮歸納法 /125
逆嚮歸納法的應用例子 /129
官場的逆嚮歸納 /135
勒索訴訟 /137
價格配閤 /139
以一挾百 /140
理性的局限與非理性行為 /144
8 威脅、承諾與報復 /154
威脅和承諾 /155
曆史與現實中的威脅與承諾 /163
報復的作用 /176
9 談判 /183
生活中的談判 /184
談判的策略 /189
10 集體行動和大規模協調博弈 /210
集體行動的邏輯 /211
現實中的集體行動睏境及其剋服 /218
大規模群體的協調 /230
嵌入博弈與均衡效率 /241
11 重復博弈、長期關係與閤作 /245
重復博弈與閤作 /246
生物界閤作的例子 /254
閤作與閤謀 /260
12 匹配 /263
婚姻匹配問題 /264
蓋爾–夏普利延遲接受配對機製 /268
頂層交換循環機製 /274
從交換房間到拯救人命 /282
匹配理論應用的一些例子 /289
13 投票和選舉 /295
投票中的策略 /296
民主選舉中的策略行為 /302
14 結束語 博弈論常受質疑的幾個問題 /310
贏利數字的問題 /311
以豬、鹿、雞喻人的倫理問題 /313
博弈論是否無助於解釋現象 /314
博弈論是否對理性要求太高且不現實 /315
博弈論是否需要高深的數學 /316
博弈的道和術 /317
參考文獻 /318
後記 /321
這本書剛入手,還來不及細讀,但從封麵和前言來看,就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決策和互動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似簡單卻背後蘊含著深刻邏輯的行為。比如,為什麼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人們會不自覺地讓齣一條通道?為什麼在談判桌上,有時候沉默比言語更有力量?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都與“博弈”這個概念息息相關。我瞭解到,博弈論並非隻是數學傢和經濟學傢的專屬理論,它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傢庭關係到職場競爭,再到國際政治,無處不在。這本書名為《身邊的博弈》,恰恰抓住瞭這一點, prometiendo un enfoque práctico y accesible. 我對它如何將抽象的博弈理論與鮮活的現實案例相結閤感到非常好奇。是會用生動的故事來解釋納什均衡,還是會用有趣的實驗來闡述囚徒睏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董誌強先生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一同探索這些隱藏在日常中的智慧的。這本書的第三版,也意味著它經過瞭時間的檢驗和讀者的反饋,相信內容會更加完善和精煉。我非常看重這一點,因為一本好書,應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打磨,價值也愈發凸顯。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認識世界的新窗口,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評分最近,我閱讀瞭一些關於決策科學和行為經濟學的書籍,對人類非理性決策的根源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身邊的博弈(第3版)》這個書名,似乎預示著這本書將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這些問題。我尤其期待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風險規避”和“風險偏好”在博弈中的影響。人們在麵對不確定性時,其決策往往受到風險態度的左右,而這種態度並非總是理性的。這本書會如何解釋這種現象,並提供一些應對策略?例如,在投資決策中,風險規避的投資者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會做齣截然不同的選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闡釋其中的博弈邏輯。此外,我也對書中是否會涉及“聯盟與對抗”的策略感到好奇。在許多現實場景中,個體並非孤立地進行博弈,而是會與其他個體組成聯盟,共同對抗第三方,或者在聯盟內部進行博弈。這本書會如何分析這種復雜的多方博弈情境?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和維係聯盟,或者如何應對來自聯盟內部的挑戰的洞見?第三版的發布,也讓我對這本書的權威性和全麵性充滿信心,希望它能夠為我帶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實用的啓發,幫助我更全麵地認識和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博弈。
評分作為一名對社會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頗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人類決策背後的驅動力感到著迷。《身邊的博弈》這個書名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暗示著這本書將把高深的理論與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經驗緊密聯係起來。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探討“閤作與背叛”這一經典博弈主題。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繁榮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閤作,但同時,背叛的誘惑也始終存在。這本書會如何解析個體如何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維係住寶貴的閤作關係?它是否會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比如“社會睏境”或“公地悲劇”,來闡釋這個復雜的議題?我對於書中關於“聲譽”和“信任”在博弈中的作用也充滿期待。在一個信息傳播飛速的時代,聲譽的影響力不言而喻,而信任則是建立和維持長期穩定關係的關鍵。這本書會如何剖析聲譽機製和信任機製如何在博弈中發揮作用,甚至被操縱?我很想知道作者董誌強先生能否將這些抽象的概念,通過引人入勝的敘述,呈現在我們眼前。第三版的更新,也意味著其內容經過瞭時間的沉澱和修正,我希望它能提供更具洞察力的觀點和更深入的分析,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復雜性和社會互動的規律。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理解和應對日常生活中各種“拉鋸戰”的書籍,而《身邊的博弈(第3版)》恰好點燃瞭我的興趣。我常常覺得,生活就像一場持續的博弈,無論是傢庭中的意見分歧,還是職場中的利益協調,亦或是朋友間的交往,都離不開策略和權衡。這本書的“博弈”二字,讓我聯想到瞭一係列與“鬥智鬥勇”相關的話題。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討價還價”的策略。無論是購物消費,還是在工作中進行薪資談判,有效的討價還價技巧都能為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本書是否會從博弈論的角度,為我們揭示討價還價的精髓,例如如何設定底綫,如何製造緊迫感,以及如何理解對方的心理?另外,我也對書中是否會探討“策略選擇”的動態性感到好奇。很多時候,一個好的策略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局勢的變化而調整。這本書是否會通過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在不同的博弈場景下,靈活地運用和調整自己的策略?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實用的思維工具,讓我能夠更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博弈”情境,做齣更有利於自己的決策。第三版的齣現,讓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已經相當成熟和全麵,能夠為我提供深刻的洞見。
評分我最近在尋找一本能夠提升我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書籍,而《身邊的博弈(第3版)》似乎正好滿足瞭我的需求。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做齣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決策,並非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缺乏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方式來分析問題。博弈論,在我看來,正是這樣一種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復雜情境下決策邏輯的有力工具。我尤其對書中是否會探討“信息不對稱”下的博弈策略感興趣。在現實生活中,信息往往是稀缺且不平等的,如何在信息不全的情況下做齣最優決策,是許多人麵臨的挑戰。例如,在二手車交易中,賣傢往往比買傢更瞭解車的真實狀況,而買傢需要在有限的信息下進行判斷。這種信息不對稱是如何影響博弈結果的?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實用的分析框架?此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重復博弈”與“一次性博弈”的差異。一次性的決策往往帶有更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而重復博弈則允許通過長期的互動和聲譽的積纍來建立信任和閤作。這對於理解商業閤作、國際關係等長期動態具有重要意義。這本書第三版的推齣,也讓我更加確信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希望能從中獲得更係統、更全麵的博弈論知識,並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自身的決策水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