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习题解答 |
| 定价 | 19.00 |
| ISBN | 9787302138921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作者 | 华成英 |
| 编号 | 1201391269 |
| 出版日期 | 2006-11-01 |
| 印刷日期 | 2016-05-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122000 |
| 页数 | 88 |
| D11章导言 D12章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 D13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D14章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D15章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D16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D17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D18章信号的运算和滤波 D19章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 D110章直流电源 |
| 华成英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其后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自动化系教授 首届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负责人。三十五年来 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此外 还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成人高等教育有关电子技术课程的建设工作。近年来主要著作有: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D1三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j1a教委重点教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该教材于2004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很好教学成果一等奖。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002。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是四所院校完成的国j1a“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成果。4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D1三版)教师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5 '帮你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D1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 本书是根据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学习的特点 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子系统简介、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基本应用、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中的反馈、模拟信号的运算和滤波、信号的产生和变换、直流电源。本书配有光盘 主要内容包括MultisimV7使用手册和本书大部分例题的仿真。本书适用于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各个专业和部分非电类专业的教科书 而且特别适合于学时较少的情况 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这本习题解析简直是为“自学者”量身定做的福音。我不是科班出身,工作需要接触一些嵌入式和电源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但正规的模拟电路课本对我来说,术语和概念的密度太大了,读起来非常吃力。我更偏爱那种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反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似乎是根据教材的章节顺序来的,每一节的习题都紧密围绕着前一章的核心概念展开。我经常采取的策略是:先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碰到实在过不去的地方,才会去翻看对应的解答。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当涉及到复杂的反馈网络设计或多级放大器的设计题时,它不像有些参考书那样只提供最终的设计参数,而是会展示一个“设计路径”,比如先确定整体的带宽要求,再反推每一级的增益分配,最后验算功耗和失真度。这种从目标出发,层层递进的逆向思维训练,对于提升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读完其中关于锁相环(PLL)基础原理的那几道题的解析后,我对如何稳定控制振荡频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那几页纸的解析,胜过了我之前在网上搜索的十几篇零散的技术博客。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装帧和封面设计非常朴实,乍一看,绝对是那种典型的工科教辅材料风格,没有任何花哨的元素。但电子工程这门学科,恰恰最忌讳的就是花哨。我更看重的是内容本身的质量和逻辑的严密性。这本书的价值就体现在它对那些“细节中的魔鬼”的精准捕捉上。我个人在学习模拟电路时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对“小信号模型”的建立感到困惑,究竟哪些电容应该视为开路,哪些电感视为短路,这在不同的频率点上判断标准都不一样。这本书在讲解相关习题时,几乎都附带了一个简短的“频率分析假设”的小段落,明确了当前解题所基于的频率范围。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人非常信服。比如,在处理反馈电路的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时,它没有直接给出波特图的结论,而是引导读者手动计算出转折频率,然后根据这些频率点去推导出相频和幅频特性,最后再总结出稳定性判断的标准。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魅力,它让我明白,模拟电路的分析,归根结底,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而不是玄学。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套解答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抱着“抄作业”的心态打开它的,结果却意外地发现,它比我预想的要“耐嚼”得多。很多模拟电路的书,习题解答部分往往只是把标准答案写出来,过程省略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让人看了跟没看一样。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教学”二字有着深刻的理解。比如解析那些关于BJT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题目时,它不仅给出了详细的直流偏置点计算,还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小信号模型下的输入输出阻抗和电压增益,甚至还特意指出在特定工作条件下,哪些高阶项可以忽略,哪些近似是合理的。这种对“近似”和“假设”的阐述,才是真正体现了模拟电路工程思维的地方。很多教科书只教你“是什么”,而这本解答却教会了我“为什么可以这么做”。有一次我遇到一个需要进行频率响应分析的题目,涉及到米勒等效电容的计算,我尝试了教材上的方法,结果算出来一个特别丑的表达式,正当我准备放弃时,翻到习题解答,人家直接给出了一个基于低频极点和高频极点的分析框架,清晰地指出了不同频率区域下的主导元件,一下子就开阔了我的思路。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解答”,而是一套系统的解题方法论的传授。
评分这本厚厚的习题解答摆在桌上,简直就像是武林秘籍的注解版,让人既敬畏又充满期待。我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抱着“救命稻草”的心态,因为我自己的那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说实话,虽然内容详实,但讲解的深度和例题的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地狱级别的挑战。每次自己对着书本上的题目冥思苦想,思路总是被卡在某个关键的晶体管工作状态判断上,或者对那个复杂反馈网络的稳定性分析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点亮了一盏明灯。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庖丁解牛般的解题思路,不是那种干巴巴地罗列公式,而是会穿插一些“你看,这里我们假设它是饱和区,然后推导一下,发现矛盾了,所以我们再看……”这样的过程,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我耳边,一步步引导我剥开问题的迷雾。尤其是那些关于运算放大器深度负反馈的题目,往往需要结合叠加定理和戴维南等效电路进行复杂的运算,我拿着教材上的答案对照着看,总觉得差点意思,但这本书的解答,清晰地展示了每一步的逻辑推导,让我终于搞明白了那些看似随意的等式转换背后蕴含的物理意义。读完几章后,我明显感觉自己看电路图的眼神都变得犀利了许多,不再是看到一堆电阻电容就头大,而是能迅速定位核心的放大单元和偏置电路,这种信心的提升,比单纯记住几个公式要宝贵得多。
评分坦白讲,我对任何考试导向的参考书都抱有一定的警惕性,总怕它们会教人投机取巧,只关注那些高频考点而忽略了基础的扎实性。然而,这本《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习题解答》却给我带来了惊喜。它对于那些基础概念的考察是极其严谨的。例如,在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曲线题中,它不仅仅是让你标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还会要求你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边界条件,并解释温度变化对这些边界的影响。这种对“边界条件”的重视,是很多初级习题册会忽略的细节。我记得有一道题,是关于运算放大器输入失调电压和共模抑制比(CMRR)的计算,这通常是很容易混淆的概念。这本书的解答区分得非常清楚,它用图示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共模输入和差模输入信号在电路中的表现,使得我对运放的理想化模型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是简单地给你一个数字答案,而是让你彻底理解为什么这个数字是这个样子,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它会发生变化。这种深度挖掘的解答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应付考试,而是在进行一次真正的工程训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