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1月1日)
丛书名: 法律专家案例与实务指导丛书
平装: 18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2361183, 7302361185
条形码: 9787302361183
商品尺寸: 25.6 x 18.4 x 1 cm
商品重量: 422 g
品牌: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法律专家案例与实务指导丛书:买卖合同纠纷案例与实务》是按照整个合同订立过程的发展脉络编排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架构基本一致,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买卖合同的订立、买卖合同的效力、买卖合同的履行、买卖合同的解除、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客观真实地展现现实生活中买卖合同从订立到履行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每章之下分节,每节又分为若干个小问题,以问题形式导引本节的内容,将法理及分析融入案例中,并对各类纠纷怎样做好风险防范作了提示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法律帮助,给出解决方案。
编辑推荐
《法律专家案例与实务指导丛书:买卖合同纠纷案例与实务》适合作为各高校法律相关专业的案例教材,也适合作为广大民众咨询日常法律纠纷事务的实用指导书,还适合作为各企事业单位、法律培训机构、法官和律师等法律从业者,以及其他法律爱好者进行法律实践和研究的专业参考书。
目录
章 买卖合同订立的基本知识
节 买卖合同的性质及内容
1三方签订“购房协议”应认定为买卖合同还是居间合同
2在职务范围内订立的买卖合同,法律责任由谁承担
3同样是交付标的物的行为应认定为买卖合同还是承揽合同
4标的物质量条款是否属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条款
第二节 买卖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1买卖合同中,出卖人承担的主要义务有哪些
2买卖合同中,买受人承担的主要义务有哪些
3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瑕疵,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章 买卖合同的订立
节 买卖合同的订立
1商家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中的允诺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2双方均向对方发出要约的行为能否成立合同
3变更了要约内容的承诺是否有效
4违反预约合同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
5承诺可否依交易习惯作出
6采用口头形式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第二节 格式合同的处理
1商家“出门概不负责”的告示是否意味着可以免责
2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权利的条款是否有效
第三节 缔约过失责任
1隐瞒合同重要事实导致对方利益受损的行为是否为缔约过失
2同样是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应认定为缔约过失责任还是违约责任
第三章 买卖合同的效力
节 买卖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1未盖公章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能否成立
2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买卖合同能否生效
第二节 效力待定的买卖合同
1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3无处分权人订立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4法人经营范围订立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5单位负责人越权订立的买卖合同,责任由谁承担
第三节 买卖合同中的表见代理
使用空白合同书订立买卖合同的行为如何定性
第四节 无效的买卖合同
1受胁迫订立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2受欺诈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3恶意串通订立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第五节 可撤销的买卖合同
1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2对标的物的性质认识错误,属“重大误解”还是“欺诈”
3“重大误解”、“欺诈”还是“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如何区分
第四章 买卖合同的履行
节 买卖合同的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如何适用
第二节 买卖合同约定不明的履行原则
1质量条款约定不明确时发生争议,如何确定质量标准
2付款期限约定不明确是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还是履行期限
不明的民事行为
3网上购物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第三节 买卖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
商场的兑奖行为是否为合同的附随义务
第四节 买卖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1一方故意隐瞒经营负债,另一方可否行使不安抗辩权
2抽逃资金的属不安抗辩权还是预期违约
买受人不开具发票的行为是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第五章 买卖合同的解除
节 不可抗力
“下雨”能否构成开发商未能如期交房的“不可抗力”
第二节 情势变更
标的物价格上涨是否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第三节 买卖合同解除权的行使
买卖合同解除条件未成就,一方有无权解除合同
第六章 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
节 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行为
1买卖双方约定的“假一罚十”条款是否有效
2合同履行期限届至,履行义务的一方无法履行合同是否构成违约
3“一物多卖”行为是否为违约行为
4在有偿合同中违反无偿服务约定是否为违约行为
第二节 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责任
1双方违约的情况下违约责任由谁承担
2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能否同时适用
3买卖合同中收受定金的一方违约是否要返还双倍定金
4卖方出售商品不合格应承担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
附录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附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附录C买卖合同相关司法解释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在阅读法律书籍时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一直认为,法律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死记硬背条文,更重要的是理解法律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例,将枯燥的法律条文“活”了起来。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案例的讲解,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概念。例如,关于“不安抗辩权”的案例,书中通过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场景,生动地解释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适用条件。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每个案例都有清晰的脉络,从事实发生到争议解决,再到专家分析,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这使得我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每一个案例背后的法律逻辑。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并为将来可能遇到的合同纠纷做好准备。
评分在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其厚重感所吸引。翻开扉页,作者的名字和所属机构立刻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李巍和熊建新两位专家的名字,加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金字招牌”,这本身就是一种质量的保证。我是一名对合同法领域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平日里接触一些商业往来,总觉得在法律层面不够清晰。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它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欺诈性陈述”的案例分析,书中详细剖析了判断是否存在欺诈性陈述的关键要素,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法律后果。这让我明白,在实际交易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合同的效力。而且,这本书并非只是罗列案例,更重要的是对案例的深入解读和实务指导。每一起案例后面都有对争议焦点的梳理,以及裁判文书的精炼,这使得我能够快速把握案件的核心,并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来理解合同法。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商海摸爬滚打的人,我深知合同的重要性,也常常因为合同纠纷而头疼。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我最看重的是它“案例与实务”的定位。市面上关于合同法的书籍很多,但往往过于理论化,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而这本书,则以大量的真实案例为载体,辅以专家层面的解读和指导,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法律条文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喜欢它对每个案例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先呈现案件的基本事实,然后引出争议焦点,再详细分析法院的判决理由,最后由专家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非常有助于我梳理思路,理解案件背后的逻辑。特别是关于“违约责任”部分的案例,书中对不同类型的违约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后果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对于我在起草合同和处理履约过程中规避风险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让非法律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理解。它给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处理与合同相关的事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排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约而不失专业,封面上的书名清晰醒目,字体选择也很讲究,给人一种稳重且值得信赖的感觉。封底的出版社信息和丛书名称标注得一目了然,让我对这本书的出版背景和定位有了初步的判断。在翻阅内页时,纸张的质感很好,触感舒适,印刷清晰,墨色饱满,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章节的划分逻辑清晰,标题设置也很贴切,方便我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内容。尤其是案例的呈现方式,条理分明,每个案例都配有详尽的背景介绍、争议焦点、法院判决及理由,以及专家点评。这种结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让我能够迅速抓住核心问题,并从中学习到实用的法律知识。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非常深入,不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罗列,而是结合了实际的商业运作和市场环境,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的应用。一些复杂的概念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示得以解释,这对于非法律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尤为重要。整体而言,这本书在视觉呈现和阅读体验上都做得相当出色,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水准和对读者的关怀。
评分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作为“法律专家案例与实务指导丛书”中的一员,它确实不负众望。我是一名法律从业者,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到合同纠纷的案件。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研究的平台。首先,案例的选择具有代表性,涵盖了买卖合同中常见的各类争议,例如质量不合格、履行期限届满、价款支付等问题。其次,案例的分析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简单地引用法律条文,而是结合了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对法律条文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合同解除”和“合同无效”的案例分析,这些往往是争议的焦点,也是实践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专家点评部分更是点睛之笔,它能够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为我提供更专业的视角和更深层次的思考。我还会时不时地翻阅这本书,作为案件的参考资料,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提升法律从业者的业务水平,以及帮助普通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合同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