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親愛的,這不隻是一場旅行
定價:38.00元
作者:湯佳
齣版社:龍門書局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883678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主人公行騎行過的路綫: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湖北—陝西—甘肅—四川—甘肅-青海(玉樹-可可西裏)—甘肅(敦煌)—新疆(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喀納斯)—吉木乃(9000km)
國外:哈薩剋斯坦—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莫斯科-聖彼得堡)—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柏林-漢堡-魯爾區)—荷蘭—德國(浪漫萊茵-黑森林-巴伐利亞)—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梵蒂岡—意大利(那不勒斯-西西裏島-撒丁島)—法國(科西嘉島)—意大利(比薩-米蘭)—瑞士—列支敦士敦—德國(巴伐利亞-黑森林)—法國—德國(科隆-漢堡(總行程共26320km)
內容提要
《親愛的這不隻是一場旅行》由湯佳所著,81年德國漢堡小夥和84年湖南長沙妹子,僅憑著一股對夢想的堅持和追尋,騎一輛雅馬哈YBR125摩托車展開他們為期4個半月的蜜月旅行。一路上,湯佳和托馬斯經曆瞭驚心動魄的冒險,遇到過美麗的人,聽到過動人的故事……僅花費4萬元,跨越兩大洲,遊曆15個國傢,騎行26320公裏,完成一段不一般的旅行。《親愛的這不隻是一場旅行》不僅僅是講述瞭湯佳和托馬斯的窮遊之旅,本書還在於通過這一段行程發現旅行的價值和意義,齣發的快樂及生活的相處之道。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旅行不僅僅是眼裏看到的風景,也不僅僅是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而是一路上看風景的心情以及探索未知旅程的樂趣!
目錄
Chapter 1 遇見愛情遇到騎摩托車來的德國人衝動的愛情意外的求婚Chapter 2 摩托車上的蜜月Trip plan——齣發的計劃和準備About visa——簽證這些破事就這樣齣發,Let's go!長沙,辭彆父母大自然與汙染之間的矛盾托馬斯和他的麥當勞我們的風景和故事這纔真正開始烏托邦裏的郎木寺和拉蔔楞寺桑科草原的“浪漫雨夜”和甘加草原的萬裏晴空藏教聖地——活佛故鄉風雨同舟的玉樹徵途唐蕃古道上永遠的玉樹麯麻萊,萬裏江河縣!從昆侖山到柴達木沙漠裏的雙彩虹和海市蜃樓大柴旦事件風沙敦煌路哈密瓜季節裏到瞭新疆伊吾的浪漫日全食吐魯番,葡萄和溫度愛恨並存著烏魯木齊的酸甜苦辣阿勒泰曆險 ——白哈巴阿勒泰曆險 —— 雙湖湖光山色——喀納斯吉木乃齣境Chapter 3 用肢體語言和心靈去旅行哈薩剋斯坦——入境哈薩剋斯坦印象——詭秘墓群與美味冰淇淋Semey的馬蜂和奶酪摩登的哈薩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俄羅斯——入境歐洲的開始——葉卡捷琳堡熱情奔放的俄羅斯摩友在喀山找旅館找到崩潰高爾基的故鄉紙醉金迷的莫斯科聖彼得堡的浪漫天空聖彼得堡的沙發主後的聖戰——齣境俄羅斯Chapter 4 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不得不愛——愛沙尼亞在拉脫維亞殺風景的吵架立陶宛震撼人心的十字架山波蘭,馬祖裏湖的白天鵝波蘭人的幸福生活到達德國德國電子音樂節德國東部的水城堡托馬斯的外婆托馬斯到傢瞭我的男人Chapter 5 繼續旅行,歐洲一直嚮南德國式的自由去荷蘭的煙館開眼界黑森林裏的舅舅傢和童話中的巴伐利亞迷人的奧地利阿爾卑斯風景五光十色的昂貴威尼斯美輪美奐——佛羅倫薩條條大路通羅馬那不勒斯裏的小美國——美國軍事基地體驗行走在蒼涼悲壯的龐貝古城不一樣的西西裏風情撒丁島,我纍瞭科西嘉的古堡公主夢昂貴的意大利北部非法進瑞士後記26320公裏,我的蜜月宣告結束
作者介紹
湯佳,湖南長沙人,海外專欄作傢,中國個人摩托車齣境人。2008年,湯佳和丈夫托馬斯(德國漢堡人)騎行一輛湘A7H620的摩托車開始環遊世界,他們的摩托上過阿裏,穿過敦煌,去過科西嘉島,到過巴伐利亞……
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天天嚮上》,湖北衛視《我愛我的祖國》、BTV《北京客》、《戶外》、《戶外探險》等全國重要媒體紛紛對湯佳托馬斯的摩托車環遊世界之旅進行報道,與此同時,湯佳托馬斯也是新浪微博轉發百萬的浙江衛視微電影《摩托日記》的主人公。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令人眼前一亮,那種帶著歲月沉澱感的米白色紙張,配閤著燙金的書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露齣一種低調的質感。我特意去書店摸瞭摸實物,那種觸感就讓人覺得這不是一本快餐讀物,而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收藏品。封麵上的插畫,是那種略帶手繪風格的風景速寫,筆觸隨意卻又充滿瞭故事感,讓人忍不住想去探尋這趟旅程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心境。內頁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體的選擇帶著一種復古的優雅,行距和邊距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憊。我個人非常注重書籍的實體感受,很多時候,一本好書的魅力,一半來自於文字,另一半則來自於它作為“物品”的溫度和設計感。這本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到瞭極緻,它不僅僅是內容的載體,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光是擺在書架上,都能為整個空間增添一份寜靜而深邃的氣息。裝幀的細微之處,比如扉頁上的那段引言,用瞭一種非常古典的字體印刷,仿佛是在邀請讀者進入一個精心布置的私人世界,這種儀式感,在當今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令人感動。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啓發,在於重新定義瞭“收獲”的含義。很多人旅行迴來,帶迴的是紀念品和照片,而這本書的作者,帶迴來的是一種更深層的認知:關於自我與周遭環境如何和解、如何共存。在那些異域的、陌生的環境中,那些平日裏睏擾我們的瑣碎煩惱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起來。作者巧妙地將個人的成長弧綫與旅途的風景交織在一起,沒有生硬地說教,而是通過場景的轉換自然而然地展現齣心境的轉變。比如,當她描述在麵對一個無法理解的文化習俗時的睏惑,以及最終如何通過耐心觀察找到理解的切入點,這其實也映射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人際難題的方式。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心靈地圖”,它指引的不是具體的地理坐標,而是如何通過行走和觀察,重新校準自己內心的指南針。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收獲不是帶走瞭什麼,而是放下瞭什麼,以及由此獲得瞭一種更具韌性和包容性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我必須用“富有詩意的剋製”來形容。它不是那種華麗堆砌辭藻的文字,而是恰到好處的,每一個詞語的選擇都經過瞭精心的打磨,帶著一種洗盡鉛華後的清澈感。你會發現,作者在描述情感的時候,常常使用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但這些比喻絕不故作高深,反而讓人感到無比貼切和自然。例如,她用“時間像琥珀一樣凝固”來形容某個瞬間的永恒感,那種畫麵感瞬間就跳躍瞭齣來。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錶達個人情緒時,保持著一種令人信服的真誠。沒有過度的自我剖析或矯揉造作的感傷,有的隻是旅途中自然而然流露齣的對世界的好奇、對相遇的珍惜,以及對告彆的坦然。這種坦誠,構建瞭一種極強的信賴感,讓讀者願意毫無保留地跟隨她走進她的內心世界,感受她所經曆的那些起伏和沉靜。這種文字功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的,它背後一定凝結瞭作者長久以來對生活細膩入微的觀察與體悟。
評分讀完這本書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非常獨特的“慢下來”的視角。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似乎習慣瞭用碎片化的方式去接收世界,而這本書卻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者,鼓勵我們放慢腳步,去真正“觀察”和“感受”旅途中的每一個細微瞬間。作者的敘事節奏非常舒緩,她似乎並不急於展示宏大的景觀,而是將筆墨聚焦於那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細節:路邊一株不知名的小花,一傢老舊咖啡館裏拉花師傅專注的側臉,或是清晨薄霧中遠山輪廓的變幻。這種敘述方式,讓我的思緒也跟著被拉迴到瞭那種悠然自得的狀態中。我常常閤上書本,閉上眼睛,腦海中會不自覺地浮現齣作者描述的場景,仿佛自己也成為瞭那個帶著好奇心和敬畏心行走在路上的旅人。這種能夠引發深度共鳴和冥想體驗的文字,纔是真正有力量的。它不僅僅是記錄瞭一次齣行,更像是一次對生命本質的重新審視,讓人思考“旅行的意義”究竟在哪裏。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在對“人與人之間連接”的描摹上,達到瞭極高的水準。旅行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作者捕捉到的那些萍水相逢的瞬間,簡直讓人拍案叫絕。她筆下的“陌生人”,都不是扁平的背景闆,而是每一個都有著自己完整故事和獨特光芒的個體。無論是那位在古鎮修補舊傢具的老匠人,還是在異國街角遇到的熱衷於收集老唱片的年輕人,作者都給予瞭足夠的尊重和想象空間。她似乎有一種天賦,能在一兩句對話中,就勾勒齣對方生活的輪廓和內心的風景。這種對“他者”的尊重和理解,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瞭溫暖和人文關懷。它提醒著我們,世界的廣闊不僅僅在於地理上的距離,更在於人與人之間那些尚未被完全理解和探索的心靈空間。讀完後,我都有點衝動想立刻收拾行李,不是為瞭去看壯麗山河,而是想去和更多陌生人進行一次真誠的、有深度的交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