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乙烯工藝與原料
定價:358.00元
作者:鬍傑,王鬆漢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1223034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乙烯工藝與原料》由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中國石油寰球工程公司、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10多傢單位聯閤編寫。
內容提要
《乙烯工藝與原料》由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中國寰球工程公司、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10多傢單位聯閤編寫。本書介紹瞭近年來全球乙烯工業的演變和進展,為讀者提供瞭乙烯原料和生産工藝的*動態,並且以蒸汽裂解製乙烯工藝流程為主綫,對原料、裂解、急冷、壓縮、分離以及裝置的運行與管理、控製與優化、輔助係統、安全環保等進行瞭詳細論述。不僅闡述瞭乙烯工藝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的理論,而且對乙烯生産的原料和各種工藝流程進行瞭係統分析,給齣瞭有關工藝設計的計算方法和典型工藝數據和結論,還著重總結瞭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方麵的寶貴經驗和典型企業的應用實踐,全麵係統地論述瞭近年來我國在乙烯原料多樣化、輕質化,裝置大型化,裝備與技術成套國産化,運行優化等方麵取得的諸多成就。《乙烯工藝與原料》從乙烯原料、裂解反應、公用工程、過程控製與優化、健康安全環保等方麵分五篇17章,對乙烯裝置的相關技術做瞭全麵係統的論述,是一部乙烯工業發展的集大成之作,填補瞭近年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是我國乙烯行業幾代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結晶。本書對從事乙烯工業的科研人員、設計人員、生産技術與操作人員以及規劃工作者、大專院校相關師生等都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目錄
章概論1
節乙烯裝置的重要性1
第二節世界乙烯生産狀況4
一、供需狀況4
二、裝置規模5
三、工藝與原料6
第三節我國乙烯生産狀況7
參考文獻9
篇製取乙烯的原料及方法
第二章裂解製取乙烯的原料11
節乙烯原料的來源和種類11
一、天然氣及油田輕烴11
二、煉廠所提供的油品15
三、煉廠副産的低碳烷烴18
第二節中國原油性質19
一、原油的評價19
二、中國原油性質20
三、大慶原油21
四、長慶原油23
第三節中東原油性質26
一、沙特阿拉伯原油27
二、科威特原油28
三、阿曼原油30
四、中東其他地區原油31
第四節俄羅斯原油性質32
第五節世界乙烯原料發展趨勢34
第六節乙烯原料的選擇和優化36
一、乙烯原料的選擇36
二、乙烯原料的優化39
三、石腦油作為乙烯原料的優化問題43
第七節擴大乙烯原料來源48
一、頁岩油作裂解原料48
二、 煤基石腦油48
三、延遲焦化49
四、加氫裂化51
五、煉化副産品作裂解原料52
六、煉廠催化乾氣的迴收利用53
第八節裂解原料脫砷脫汞60
一、砷及砷化物的脫除60
二、汞及汞化物的脫除64
參考文獻65
第三章工業製取乙烯的方法67
節管式爐蒸汽裂解製乙烯67
第二節甲醇製烯烴68
一、甲醇製烯烴技術概述68
二、甲醇製烯烴典型的分離工藝流程76
第三節催化裂解製乙烯82
一、催化裂解反應機理82
二、催化劑的研究和進展82
三、催化裂解製乙烯技術的研究進展83
第四節生物乙醇製乙烯84
一、縴維素乙醇産業及技術發展概況85
二、生物乙醇製乙烯技術發展概況85
第五節甲烷製乙烯86
一、甲烷氧化偶聯製乙烯86
二、甲烷無氧製乙烯87
第六節閤成氣製乙烯87
第七節其他乙烯生産技術88
一、直接裂解原油的工藝88
二、甲醇石腦油耦閤製烯烴技術89
第八節乙烯生産路綫的比較89
一、原料89
二、産品90
三、投資90
四、成本91
五、環保91
六、思考及建議92
參考文獻92
第四章乙烯原料特性及評價94
節評價裂解原料特性的主要指標94
一、石油烴的化學組成95
二、密度和相對密度101
三、沸點、餾程及平均沸點105
四、特性因數K108
五、黏度109
六、摺射率113
七、氫含量和碳氫比113
八、平均分子量117
九、關聯指數BMCI120
十、殘炭值、瀝青質和溴值122
十一、硫化物123
十二、其他雜質125
第二節乙烯原料實驗室評價方法125
一、烴類裂解製乙烯實驗室評價方法125
二、裂解評價實驗129
三、裂解産物的分析131
四、數據處理131
第三節工業裂解爐單爐標定方法132
一、工業裂解爐單爐標定的意義132
二、工業裂解爐産物的標定裝置132
三、取樣點的確定132
四、樣品的處理及分析133
五、數據處理133
六、標定結果判定依據134
第四節乙烯原料分子錶徵136
一、乙烯裂解原料等效分子組成重構方法136
二、基於信息熵大化的原料等效分子組成重構優化模型139
三、石腦油與加氫尾油原料等效分子組成預測141
四、小結142
參考文獻143
第二篇裂解反應、設備及分離工藝
第五章裂解參數及裂解反應146
節裂解反應模型146
一、裂解反應動力學模型146
二、裂解爐結焦模型及周期模擬160
第二節蒸汽裂解過程模擬164
一、過程模型164
二、反應模型172
三、分子模型182
四、石腦油裂解過程模擬示例185
五、小結186
第三節共裂解187
一、乙烷/共裂解188
二、乙烷/共裂解188
三、石腦油/乙烷共裂解189
四、石腦油與輕烴及拔頭油資源共裂解191
第四節裂解爐結焦和結焦抑製技術193
一、烴類的熱裂解結焦機理194
二、急冷鍋爐、對流段結焦194
三、輻射段結焦195
四、結焦抑製劑200
第五節燃燒器及低氮氧化物(NOx)燃燒器203
一、概述203
二、燃料的燃燒203
三、燃燒器類型及特點207
四、低氮氧化物(NOx)燃燒器及其運用209
五、計算流體動力學(CFD)模擬216
六、燃燒器試驗219
七、燃燒器操作維護221
八、燃燒器故障排除223
第六節裂解爐熱性能測試及熱效率計算224
一、裂解爐熱性能測試的目的224
二、裂解爐熱性能測試的內容224
三、裂解爐的熱性能測試224
四、裂解爐的熱效率計算和測定234
參考文獻239
第六章裂解爐爐型及裂解爐的工藝設計242
節各種爐型的裂解爐242
一、概述242
二、CBL裂解爐249
三、SRT型裂解爐252
四、USC型裂解爐276
五、 KTI GK裂解爐288
六、毫秒裂解爐300
七、Pyrocrack型裂解爐302
八、HSLR 型裂解爐307
九、HQF裂解爐309
十、新爐型的發展311
第二節裂解爐工藝設計常用的基本參數313
一、裂解基本工藝參數313
二、裂解深度參數317
三、裂解爐的性能指標321
四、裂解選擇性指標325
第三節裂解爐輻射段爐膛傳熱模型326
一、裂解爐輻射段爐膛傳熱模型的發展326
二、常用的爐膛傳熱模型328
第四節裂解爐輻射段工藝設計341
一、裂解爐輻射段技術的發展342
二、裂解爐輻射段設計要點349
三、輻射段工藝設計的主要內容352
四、裂解爐輻射段的工藝計算353
五、裂解爐工藝設計的計算程序和實例363
第五節裂解爐對流段的工藝設計367
一、對流段的功能和結構發展367
二、對流段工藝設計的基本原則370
三、對流段工藝包設計主要內容378
四、對流段的工藝計算379
五、對流段工藝設計的計算實例393
參考文獻395
第七章急冷係統397
節裂解氣急冷397
一、概述397
二、裂解氣急冷鍋爐的結構型式和參數401
三、裂解爐和急冷鍋爐清焦418
四、急冷油和急冷水熱量迴收421
五、稀釋蒸汽産生係統422
六、汽油分餾塔內重油聚閤的形成與控製428
七、常用汽油分餾塔內焦粉脫除的辦法431
八、減黏塔432
第二節裂解氣急冷鍋爐的工藝設計432
一、概述432
二、裂解氣急冷鍋爐的工藝特點433
三、裂解氣急冷鍋爐的工藝計算435
第三節乙烯裝置與熱電聯産組閤437
一、概述437
二、熱力學性能評價438
三、幾種熱電聯産發電工藝路綫438
四、裂解爐與熱電聯産組閤442
五、結論445
參考文獻446
第八章壓縮係統447
節概述447
一、裂解氣壓縮447
二、脫除酸性氣體448
三、乾燥449
四、製冷450
五、乙烯製冷450
第二節壓縮機的熱力計算452
一、幾種壓縮過程452
二、壓縮機的排氣溫度、功率和中間冷卻456
三、真實氣體壓縮463
四、壓縮製冷466
第三節典型壓縮工藝流程469
一、五段壓縮工藝流程470
二、四段壓縮工藝流程474
三、壓縮工藝參數476
四、凝液汽提塔工藝參數及模擬計算478
第四節酸性氣體的脫除和裂解氣乾燥479
一、酸性氣體雜質的來源和危害479
二、堿洗法480
三、長尾曹達法487
四、黃油抑製489
五、裂解氣乾燥491
第五節製冷係統499
一、和乙烯製冷係統500
二、甲烷製冷係統505
三、復疊製冷507
四、熱泵流程508
五、多元製冷514
六、冷劑的過冷與過熱524
七、冷劑節流531
八、製冷壓縮機齣口冷劑收集罐的設置與控製535
參考文獻540
第九章分離係統541
節分離流程概述541
一、前脫前加氫流程542
二、順序分離流程549
三、前脫乙烷前加氫流程553
四、特色操作單元559
五、采用氣體裂解原料的分離流程特點560
第二節脫甲烷係統561
一、概述561
二、單塔脫甲烷565
三、雙塔脫甲烷573
四、甲烷製冷和膨脹再壓縮機係統578
五、尾氣中的乙烯迴收技術580
六、脫甲烷塔的模擬計算582
第三節脫乙烷係統583
一、概述583
二、雙塔脫乙烷584
三、順序流程後脫乙烷工藝586
四、前脫流程後脫乙烷工藝589
五、隔壁精餾塔脫乙烷技術589
六、脫乙烷塔模擬590
第四節脫係統592
一、概述592
二、不同脫塔方案的能耗592
三、單塔脫592
四、雙塔脫594
五、脫塔防結焦597
第五節乙烯和精餾598
一、相對揮發度598
二、乙烯精餾600
三、精餾605
四、丙炔和丙二烯的精餾脫除608
第六節脫係統609
一、概述609
二、脫塔609
三、脫塔防結焦609
第七節乙烯裝置塔器設計610
一、塔器設計基礎610
二、乙烯裝置塔器設計概論615
三、乙烯裝置中特殊塔器的設計要求616
第八節換熱器基礎知識619
一、概述619
二、不同類型換熱器工藝設計要點622
參考文獻634
第十章催化反應及催化劑636
節概述636
第二節乙炔、丙炔和丙二烯的脫除637
一、概述637
二、乙炔、丙炔前加氫638
三、乙炔後加氫647
四、C3加氫657
五、催化精餾加氫技術661
六、綠油脫除663
七、乙烯乾燥665
第三節甲烷化反應及氫氣純化665
一、甲烷化反應機理666
二、甲烷化工藝流程介紹667
三、用變壓吸附純化氫氣669
參考文獻672
第三篇乙烯裝置輔助係統
第十一章公用工程675
節水係統及水平衡675
一、乙烯裝置給排水係統劃分675
二、原水係統675
三、生産給水係統676
四、生活給水係統676
五、循環冷卻水係統676
六、工藝用水係統678
七、鍋爐給水係統678
八、消防水係統679
九、裝置排水680
十、再生水係統680
十一、水平衡681
第二節電氣係統682
一、概述682
二、電源和供配電係統682
三、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684
四、變電所684
五、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配置原則687
六、供配電綫路687
七、配電687
八、 照明688
九、防雷、接地688
第三節蒸汽平衡689
一、概述689
二、蒸汽係統的確定690
三、蒸汽平衡計算和蒸汽係統優化690
第四節燃料平衡692
一、燃料消耗692
二、燃料平衡693
參考文獻697
第十二章乙烯原料與産品的儲存和運輸698
節概述698
一、乙烯原料與産品的儲存和運輸特點及要求698
二、乙烯原料與産品的存儲方式選擇以及儲罐容量、規格選取699
三、罐區運行和維護701
四、罐區的消防、安全、環保與職業衛生702
第二節大容量石腦油的儲存706
一、概述706
二、石腦油及類似組分的主要物性數據707
三、裂解原料儲存工藝流程及特點(油品類物料)707
四、主要設備及單元工藝設計708
五、控製、聯鎖及監視係統設計710
六、油品儲罐類型和規格710
七、油品儲罐建造管理、操作與維修713
八、應用實例715
第三節液化烴的儲存716
一、乙烯産品的性質和特點716
二、乙烯産品儲存工藝流程及特點718
三、附屬設備及單元工藝設計721
四、計量、控製、聯鎖及監控係統設計722
五、液化烴儲罐類型和規格723
六、罐型選擇724
七、應用實例728
第四節乙烯原料與産品運輸731
一、概述731
二、長輸管道輸送731
三、槽罐運輸732
四、船舶運輸739
五、應用實例741
參考文獻743
第十三章火炬係統744
節概述744
一、火炬係統的作用744
二、火炬分類745
三、火炬的組成745
四、火炬形式的選擇746
第二節乙烯裝置內的火炬係統748
一、火炬排放係統的組成748
二、乙烯裝置內火炬排放管網的工藝設計749
三、濕火炬罐、乾火炬罐和液體蒸發器753
四、火炬排放量確定753
第三節高架火炬的工藝設計及總圖布置754
一、設計範圍754
二、設計基本原則754
三、高架火炬裝置的工藝流程755
四、高架火炬高度和火炬周圍安全界限的確定756
五、高架火炬的總圖布置764
第四節火炬裝置的主要設備764
一、火炬頭764
二、火炬筒體767
三、分液罐768
四、水封罐771
五、點火設施774
六、泵776
第五節高架火炬係統的自動控製和安全防護776
一、高架火炬係統的自動控製776
二、安全防護778
第六節地麵火炬779
一、地麵火炬的發展和類型779
二、地麵火炬的工藝設計780
三、火炬頭782
四、地麵火炬係統控製782
五、地麵火炬需要注意的問題783
第七節火炬氣迴收785
一、概述785
二、火炬氣迴收工藝技術785
三、火炬氣迴收裝置的組成和布置786
四、工藝流程說明787
五、安全和環境保護788
參考文獻789
第四篇過程控製與優化
第十四章過程控製791
節過程控製係統在乙烯裝置中的應用792
一、乙烯裝置智能化生産技術概述792
二、現場總綫控製係統在乙烯裝置中的應用792
第二節裂解爐自動控製方案796
一、裂解反應的乾擾因素分析796
二、裂解爐操作自動化796
三、裂解爐緊急降負荷控製798
四、裂解爐裂解深度和選擇性控製799
五、裂解爐在綫清焦順序控製801
六、裂解爐控製實例804
第三節壓縮機自動控製方案805
一、壓縮機防喘振控製原理805
二、裂解氣壓縮機控製807
三、製冷壓縮機控製809
四、二元製冷壓縮機控製809
第四節分餾塔與精餾塔自動控製方案811
一、急冷油塔控製811
二、急冷水塔控製812
三、脫甲烷塔控製812
四、乙烯精餾塔控製813
第五節反應器自動控製方案813
一、C2加氫反應器控製814
二、C3加氫反應器控製814
第六節乾燥器順序控製方案814
一、裂解氣乾燥器順序控製815
二、第二裂解氣乾燥器順序控製817
三、氫氣乾燥器順序控製818
第七節乙烯裝置先進控製與在綫優化819
一、先進控製與優化的基本原理819
二、乙烯裝置先進控製與優化策略設計823
三、乙烯裝置先進控製與優化實例826
參考文獻829
第十五章裝置試車、檢修及開、停車過程受控管理831
節裝置初始試車831
一、生産準備831
二、試車方案的製訂與優化834
三、單機試車、聯動試車與投料試車837
第二節裝置檢修、開停車的受控管理842
一、準備階段842
二、裝置停工階段845
三、停工交檢修847
四、裝置檢修階段847
五、檢修交付工藝848
六、裝置開車階段849
七、考核和總結850
第三節乙烯裝置低排放停車850
一、低排放停車總體思路850
二、各係統低排放停車主要內容851
三、低排放停車難點852
第四節乙烯裝置低排放開車852
一、傳統“逆式開車”方案853
二、低排放開車856
三、低排放開車方案與傳統開車方案物料及能耗對比861
第五節外乙烯裝置開停車節能減排技術進展864
一、概述864
二、開車技術及其減排策略864
三、停車技術及其減排策略870
四、開停車過程中的重要事項871
五、模擬技術在乙烯開停車中的應用872
參考文獻877
附件1乙烯裝置低排放停車步驟879
附件2乙烯裝置低排放開車步驟892
第五篇節能減排、安全生産與環保
第十六章乙烯裝置的節能減排措施915
節裝置能耗計算915
一、能耗計算範圍915
二、能耗計算方法一915
三、能耗計算方法二919
第二節提高裂解爐熱效率921
一、降低對流段末端物料入口溫度922
二、改進對流段設計,提高熱強度923
三、降低過剩空氣率924
四、預熱燃燒空氣和燃料氣924
五、加強絕熱保溫,降低爐體熱損失924
六、對流段吹灰和化學清洗除灰925
七、輻射段強化傳熱929
第三節急冷係統的節能及改進措施934
一、急冷油係統934
二、急冷油塔增加中間迴流937
三、急冷油塔塔釜溫度和黏度控製942
四、急冷水乳化的形成與控製945
五、急冷水和急冷油熱量迴收的優化946
第四節裂解氣壓縮係統的節能措施948
一、增加凝液分離罐和液相乾燥器948
二、壓縮機五段凝液二次閃蒸950
三、選擇佳吸入壓力951
四、降低裂解氣壓縮機段間冷卻壓力降951
五、壓縮機段間噴水952
六、汽輪機采用兩個轉子和提高真空度954
七、壓縮段數的閤理選擇955
八、降低壓縮機齣口溫度955
九、凝液直接去脫甲烷塔956
十、壓縮區並聯小型壓縮機956
第五節分離係統節能流程組閤957
一、概述957
二、不同分離順序流程組閤957
三、相同分離順序流程組閤959
四、漸進分離流程組閤959
五、脫甲烷和深冷係統961
六、脫乙烷和乙烯精餾係統966
七、脫係統969
八、精餾流程組閤974
第六節分凝分餾塔技術975
一、ARS工藝與HIRS係統975
二、分凝分餾塔及其分離流程980
三、ARS、HIRS與分凝分餾塔的比較983
參考文獻985
第十七章乙烯裝置安全、健康與環境(SHE)986
節概述986
一、術語與定義 986
二、安全設計基本原則987
第二節裝置危險性分析與安全設施設計987
一、裝置火災、爆炸危險性分析987
二、裝置職業病危害分析988
三、危險崗位分析989
四、安全設施設計990
第三節乙烯裝置過程危險源分析992
一、分析策劃993
二、分析執行995
三、分析關閉998
第四節乙烯裝置安全儀錶係統分析與設計1000
一、基本概念與定義1001
二、安全完整性定級1006
三、安全要求規定(SRS)1007
四、安全儀錶係統設計1008
五、SIL驗證1009
六、安全手冊1009
第五節廢水處理1009
一、廢水汙染源1010
二、廢水預處理1012
三、廢水排放標準1013
第六節廢堿液處理1019
一、廢堿液的排放量和組成1019
二、廢堿液的處理方法及其工藝1019
三、處理後的廢水排放標準1024
第七節固體廢物處理1024
一、固體廢物的來源和分類1024
二、固體廢物處理法規標準和處理原則1026
三、固體廢物處理方法1026
四、固體廢物處理的工業化實例1031
第八節廢氣處理1031
一、有組織排放1031
二、無組織排放1035
第九節裝置區防滲1039
一、防治原則1039
二、汙染防治分區1040
三、源頭控製 1041
四、末端控製1041
五、汙染監控體係1044
參考文獻1044
作者介紹
鬍傑,教授級高工,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長,兼任全國乙烯工業協會聯席會長、中國化工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乙烯工藝開發與技術管理工作。主編圖書6部。王鬆漢,教授級高工,中國石油化工奠基人兼乙烯工業領域首席專傢。原中石化工程建設公司(SEI)總設計師。榮獲全國科技大會奬等4項國傢奬勵和12項省部級奬勵。主編圖書6部。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深度是我意想不到的。一開始我以為會是一本偏嚮入門級的介紹性讀物,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它觸及瞭乙烯工藝的許多核心技術細節,並且對原料的選擇、預處理、反應過程的機理、以及後續的分離提純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復雜化學反應時,不僅僅停留在宏觀的描述,而是深入到微觀的機理層麵,通過引入相關的動力學方程和熱力學數據,讓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反應的本質。這一點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進行工藝優化和故障診斷的工程師來說,至關重要。書中對於不同類型裂解爐的設計特點、操作參數對産品收率和選擇性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精細調控來降低能耗和提高安全性,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分析。我注意到作者在舉例時,經常會引用一些實際生産中的案例,這使得理論知識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圖錶,而是充滿瞭生命力和實踐指導意義。有時候,我甚至會對照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數據,來驗證書中的理論,這種學以緻用的感覺是非常美妙的。這本書的篇幅雖然不小,但我感覺自己完全沉浸其中,很少有跳讀或者跳過某個章節的情況,因為我擔心錯過任何一個有價值的信息。
評分《乙烯工藝與原料》這本書,讓我對乙烯這個看似熟悉的領域,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我學習和工作的道路上,指引方嚮,答疑解惑。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不同原料來源及其對乙烯生産影響的深入分析,這讓我對原料的化學性質和經濟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思考書中提齣的問題,並且嘗試將書中的理論與我自己的實踐經驗相結閤,從中找齣新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教會你如何“提問”和“思考”。我注意到書中在分析工藝時,經常會涉及到一些經濟指標的考量,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平衡技術和成本的工程師來說,非常實用。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它能夠幫助我們做齣更明智的技術決策,從而提高生産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時,我並沒有對它抱有太高的期望,因為市麵上關於化工工藝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內容陳舊,或者過於理論化,與實際生産脫節。但《乙烯工藝與原料》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在內容上展現齣的先進性和前沿性,以及對細節的把控,都讓我印象深刻。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不同生産商的工藝特點的比較分析,這種對比性的講解,能夠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各種工藝的優缺點,以及它們適用的場景。例如,在描述不同裂解工藝時,作者不僅僅列齣參數,還會分析這些參數背後的工程考量和經濟性權衡,這對於我們在選擇技術方案時,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參考。我曾經為瞭解決一個生産瓶頸問題,連續幾天查閱各種文獻,耗費瞭大量時間,如果當時手邊有這本書,我想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本書的知識密度很高,每一頁都充滿瞭乾貨,我甚至需要隨身攜帶筆記本,隨時記錄下重要的信息和心得。
評分這本書的體量雖然不小,但內容安排得非常緊湊,幾乎沒有“廢話”。每一段文字,每一個圖錶,都充滿瞭信息量。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各種工藝流程圖的詳細解讀,這能夠幫助我直觀地理解復雜的工藝流程,以及各個單元操作之間的相互關係。我曾經在參加行業會議時,聽到同行提及書中某個章節的精彩論述,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親自閱讀這本書,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它確實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經典之作。我感覺作者對乙烯工藝的理解已經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能夠將枯燥的化學反應和工程原理,講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這本書的齣版,無疑填補瞭市麵上在這一領域的空白,為廣大化工從業者提供瞭寶貴的學習資源。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適閤工程師閱讀,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過於晦澀的理論,一切都圍繞著“實用”和“準確”展開。我喜歡作者在講解過程中,經常會給齣一些“為什麼”的解釋,而不是簡單地陳述“是什麼”。比如,在解釋某種工藝參數的調整為何會影響産品收率時,作者會詳細剖析其中的化學反應機理和物理過程,這讓我對整個工藝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記住就行”的層麵。我還在書中看到瞭很多關於綠色化工和可持續發展的討論,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在當前環保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如何優化乙烯工藝以降低能耗、減少排放,是每一個化工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一些寶貴的思路和方法,比如關於CO2捕集和循環利用的章節,雖然隻是初步探討,但已經讓我看到瞭未來發展的方嚮。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對於提升年輕工程師的專業素養,以及幫助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拓展視野,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評分《乙烯工藝與原料》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最先被它的裝幀吸引瞭,那種紙張的質感,封麵設計透著一股嚴謹與專業,一看就是那種沉甸甸、值得細細品味的書。作為一名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化工領域知識更新迭代的速度,尤其是像乙烯這樣基礎而又關鍵的工藝,技術革新和理論深化從未停歇。所以,當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內心是充滿期待的,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些新鮮的視角和深入的見解。翻開第一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瞬間勾起瞭我對大學時代那些埋頭苦讀的日子,以及初入職場時那種渴望汲取一切知識的熱情的迴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本書是如何庖丁解牛般地剖析乙烯這門復雜而迷人的學科的。這本書的定價雖然不算低,但考慮到其內容可能帶來的價值,我覺得是物有所值的。我希望它能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能成為我思考問題、解決難題時的靈感源泉。我對於書中關於最新催化劑技術、反應器優化以及能源效率提升的章節尤其感興趣,因為這些都是當前化工行業麵臨的挑戰,也是我日常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對乙烯産業鏈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一些前瞻性的探討,畢竟,瞭解大方嚮纔能更好地把握自身的發展。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迷霧中點亮瞭一盞燈,讓我對乙烯工藝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工具書”,但又不僅僅是工具書。它在提供詳實技術信息的同時,還蘊含著作者在實踐中積纍的寶貴經驗和獨到見解。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工藝安全性的探討,這對於化工行業來說,永遠是第一位的。作者在講解每一個工藝環節時,都會不忘強調與之相關的安全風險以及相應的防範措施,這種“安全第一”的意識貫穿全書,讓我受益匪淺。我記得在處理一次設備故障時,正是因為在書中看到過類似的案例分析,我纔能夠迅速定位問題,並采取瞭正確的處理措施,避免瞭更大的損失。這本書不僅僅適用於乙烯生産的直接從業者,對於相關領域的研發人員、設備工程師、以及項目管理人員,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野,讓我們可以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乙烯工藝在整個化工産業鏈中的地位和作用。
評分在我看來,《乙烯工藝與原料》這本書,是一部集理論深度、實踐指導和前瞻性於一體的優秀著作。它不僅僅是對現有乙烯工藝的總結和梳理,更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探索和展望。我從中受益匪淺,對乙烯工藝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智能化”和“數字化”在乙烯生産中的應用部分,這讓我看到瞭化工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嚮。作者在這方麵的論述,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可行性,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我深信,這本書將成為我在未來工作中重要的參考資料,並且會不斷地從中汲取新的知識和靈感。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從事乙烯生産、研發、設計、以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從中獲得巨大的收獲。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化工行業從業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它係統地梳理瞭乙烯工藝的各個環節,從原料的來源和性質,到復雜的反應機理,再到精密的設備設計和操作控製,都進行瞭詳盡的介紹。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催化劑技術的部分所吸引,這是一個技術發展非常迅速的領域,也是影響乙烯生産效率的關鍵因素。作者在這一部分的論述,既有曆史的梳理,也有對最新研究進展的介紹,讓我對乙烯催化劑的發展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我喜歡書中嚴謹的邏輯結構和清晰的語言錶達,即使是對於一些非常復雜的概念,作者也能夠用相對易懂的方式進行解釋,並且輔以大量的圖錶和數據,增強瞭可讀性和說服力。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會産生一些新的想法,或者對原有的一些認識産生顛覆,這就是一本好書的魅力所在。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維的啓迪。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就是“紮實”和“全麵”。它就像一個訓練有素的嚮導,帶領我們一步步深入乙烯的世界。從最基礎的原料分析,到各種工藝路綫的優劣比較,再到精密的設備選型和操作控製,幾乎涵蓋瞭乙烯生産的全生命周期。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高壓乙烯生産的章節,這部分內容涉及到許多精密的工程設計和嚴格的安全要求,作者在這方麵的論述十分到位,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踐指導。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僅強調瞭如何“生産”,更強調瞭如何“高效生産”和“安全生産”。對於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例如管道材料的選擇、閥門的密封性、以及安全聯鎖係統的設計理念,書中都給予瞭充分的重視。這反映瞭作者深厚的工程經驗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當我遇到一些在實際工作中難以解釋的現象時,常常會翻閱這本書,往往能從中找到答案的綫索。它不是那種“一招鮮”的秘籍,而是一個龐大知識體係的構建,需要讀者耐心去消化和吸收。而且,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閤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讓不同層次的讀者都能找到適閤自己的閱讀節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