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天綫測量實用手冊(第2版) 電子與通信 書籍 |
| 作者: | 王玖珍 薛正輝 |
| 定價: | 88.0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03-01 |
| ISBN: | 9787115476265 |
| 印次: | |
| 版次: | 2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從天綫遠場測量和近場測量兩個方麵介紹瞭天綫測量的基本方法、測量儀器設備、係統設計、場地選擇等,此外還介紹瞭天綫的主要參數的測量方法、步驟與技巧。各章內容都配有具體的作方法,可以指導相關人員完成工程實際任務。 本書可供從事天綫研究、企業生産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同時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天綫工程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
| 目錄 | |
| 目 錄 * 1章 天綫測量入門知識1 1.1 天綫測量的意義、任務、內容、發展曆史1 1.1.1 意義1 1.1.2 任務1 1.1.3 內容1 1.1.4 發展曆史2 1.2 電磁波的特性2 1.2.1 電磁波的頻率、波長2 1.2.2 電磁波的輻射、傳播和衰減4 1.2.3 電磁波的反射、散射和二次輻射4 1.2.4 對電磁輻射的防護4 1.3 天綫的基本概念6 1.3.1 天綫的定義、功用和分類6 1.3.2 天綫測量的典型配置7 1.3.3 天綫測量中的互易性7 1.3.4 近場和遠場7 1.3.5 天綫輻射特性測量法分類9 1.4 天綫的基本電參數10 1.4.1 方嚮圖10 1.4.2 副瓣和半功率波束寬度13 1.4.3 增益14 1.4.4 輸入阻抗16 1.4.5 電壓駐波比、反射係數、迴波損耗(RL)16 1.4.6 天綫的有效長度和有效麵積18 1.4.7 天綫效率19 1.4.8 天綫極化19 1.4.9 天綫帶寬21 1.4.10 天綫噪聲溫度22 * 2章 天綫測量儀器設備介紹23 2.1 頻譜分析儀23 2.1.1 概述23 2.1.2 組成及工作原理24 2.1.3 參數定義及相互關係24 2.1.4 頻譜分析儀的自校準25 2.1.5 使用頻譜分析儀應注意的問題26 2.2 信號發生器27 2.2.1 概述27 2.2.2 主要技術性能指標27 2.2.3 組成及工作原理28 2.2.4 典型産品的作使用31 2.2.5 主要性能檢驗33 2.3 網絡分析儀35 2.3.1 概述35 2.3.2 基本組成35 2.3.3 基本工作原理40 2.3.4 如何實現傳輸與反射測量42 2.3.5 優化測量44 2.3.6 如何進行係統校準46 2.4 傳輸綫(饋綫)48 2.4.1 矩形波導管傳輸綫49 2.4.2 橢圓波導50 2.4.3 同軸電纜51 2.5 同軸連接器54 2.5.1 同軸連接器分類54 2.5.2 使用注意事項56 2.6 放大器57 2.6.1 功率放大器(PA)57 2.6.2 低噪聲放大器(LNA)57 2.7 轉颱及控製器58 2.7.1 主要性能58 2.7.2 轉颱的分類58 2.7.3 轉颱及伺服控製器61 2.7.4 轉颱精度和誤差分析61 第3章 天綫電路參數的測量65 3.1 電壓駐波比的測量65 3.1.1 經典的測量綫(開槽綫)測量法65 3.1.2 標量網絡分析儀測量法68 3.1.3 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法70 3.2 衰減測量72 3.2.1 衰減測量基本原理72 3.2.2 網絡分析儀的傳輸測量法74 3.2.3 網絡分析儀的反射測量法76 3.3 |
| 編輯 | |
| 本書具有如下特點: 1.準確性。理論的結果須用實驗來檢驗,而天綫參數的測量正好可以作為檢驗天綫設計好壞的基礎。在新型天綫的研製中,實驗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檢驗理論階段的手段,又是獨立的研究方法。本書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成* 的,書中的測量方法都是由實際天綫測量工作者經過長期實踐得來的,解決瞭許多理論上還不夠成熟的課題。 2.廣泛性。全麵介紹天綫的測量。從頻率上講,* 低頻率從幾十兆赫茲,到毫米波(40GHz);從類型來講,天綫的類型包括麵天綫、綫天綫等各種形式的天綫;從測量方法上講,既有較原始的測量方法也有目前的計算機控製自動測量。目前我國移動通信基站數已經超過60萬個,是隨著3G時代的到來,我國5億個手機用戶數還將增大,基站天綫的市場空間相當廣闊,已引起三大運營商的高度重視。本書用大量的篇幅介紹瞭移動通信基站天綫的測量。 3.實用性。各章節內容都有具體的作方法,典型測量案例分析,貼近工程實際,工程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本書內容的學習,參照具體作方法,完成工程實際任務。 4.性。本書介紹的天綫測量係統、儀器都是國內外知名品 牌産品。這些産品的技術性、可拓展性等代錶著天綫測量的發展方嚮。 5.規範性。書中內容撰寫規範,涉及的標準、協議、接口等符閤國內標準。 |
我是一名在業餘時間對電子通信領域充滿好奇的學習者,所以選擇書籍的時候,我非常看重其易讀性和啓發性。之前我嘗試過幾本相關的書籍,但總覺得晦澀難懂,或者過於理論化,難以與實際應用聯係起來。《天綫測量實用手冊(第2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雖然是一本專業書籍,但作者卻用瞭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講述。對於一些相對復雜的概念,書中會用形象的比喻或者簡單的類比來解釋,讓我能夠輕鬆理解。而且,它不是一本“死書”,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書。書中探討的問題,很多都是當前行業中大傢普遍關心或者麵臨的挑戰,這讓我感覺自己並不是在孤立地學習,而是參與到一個更廣闊的技術交流和發展之中。我特彆喜歡書中最後一部分關於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它給我打開瞭新的思路,也激發瞭我繼續深入研究的動力。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兼具實用性和啓發性的佳作,非常適閤那些希望在天綫測量領域有所作為的讀者。
評分坦白講,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抱著一種“救急”的心態。我最近接手瞭一個新的項目,裏麵涉及大量的射頻測量工作,而我對這方麵的經驗尚淺。當時我幾乎是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翻開瞭它,沒想到,它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而是用最簡潔、最清晰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解釋得明明白白。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在你遇到睏難時,能夠及時地伸齣援手,為你指點迷津。書中的內容組織邏輯性很強,層層遞進,從基礎知識到高級應用,循序漸進,讓我能夠逐步建立起對天綫測量的完整認知。我尤其感謝作者在介紹各種測量儀器時,提供的詳細參數和操作指南,這對我這種需要快速上手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通過這本書,我不僅掌握瞭必要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我獲得瞭處理實際問題的信心和能力。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類題材的書籍一直抱有一種謹慎的態度。過去的一些經驗告訴我,很多看似“實用”的書籍,往往在理論深度上有所欠缺,或者在內容上過於陳舊,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但《天綫測量實用手冊(第2版)》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在保持瞭紮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對於新近的技術和測量方法也進行瞭充分的闡述。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新型天綫和測量儀器的介紹,這些內容對於我這種需要不斷更新知識體係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書中對各種先進測量技術的剖析,比如OTA(Over-The-Air)測試,以及相關的測試環境和標準,都寫得非常透徹,讓我對這些前沿領域有瞭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強調瞭這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和挑戰。作者在分析問題時,總能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將具體的技術點與整個通信係統的性能聯係起來,這種全局觀讓我受益匪淺。總而言之,這本書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平,是一部值得認真研讀的著作。
評分這本書的氣息,在我翻開第一頁的那一刻就撲麵而來,那是一種厚重而實在的感覺,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不急不躁,娓娓道來。我一直覺得,對於技術類的書籍,尤其是像天綫測量這樣偏嚮實踐的領域,如果脫離瞭實際操作的細節,那些理論知識就如同空中樓閣,難以落地。而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十分到位。它並沒有一味地堆砌公式和定理,而是將復雜的原理巧妙地融入到具體的測量場景中,讓我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個參數的意義,每一個操作步驟的目的。書中的圖示和流程圖更是錦上添花,它們不是那種敷衍瞭事的示意圖,而是經過精心設計,能夠準確地傳達信息,讓我在腦海中構建齣完整的測量過程。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常見測量誤差的分析,以及如何規避這些誤差的指導。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匪夷所思的測量結果,而這本書就像一本“故障排除指南”,能幫助我們快速定位問題,找到解決之道。它不是那種看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一本可以反復翻閱,每次都能從中獲得新感悟的工具書。
評分我是一個對細節有著近乎苛刻要求的人,尤其是在學習技術的時候。我總覺得,技術的精髓就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之中。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這種“挑剔”的閱讀需求。它對天綫測量中的每一個環節,從儀器的選擇、校準,到測試環境的布置、信號的生成,再到數據采集、分析,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述。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儀器校準的部分,這對於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而作者在這裏的講解,堪稱教科書級彆的清晰。它不僅告訴我們“怎麼做”,更解釋瞭“為什麼這麼做”,以及這樣做能夠帶來什麼好處。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實際案例,這些案例並不是那種理想化的模型,而是真實工作場景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讓我在閱讀時能夠産生強烈的代入感。有時候,一個睏擾瞭我很久的測量難題,在這本書中,可能隻需要幾頁的篇幅就能找到答案。這種“精準打擊”的感覺,讓我覺得這本書的編寫者,一定是一位非常懂讀者需求的技術專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