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捨先生著述豐富,文筆生動,以其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鬱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贏得瞭廣大讀者的喜愛。老捨先生的這本自傳,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記錄瞭他愛茶、愛花、愛貓,柔而剛的一生。
作者簡介老捨(1899年-1966年),本名舒慶春,字捨予。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傢、文學傢、京派文學領袖、傑齣的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傢”稱號的作傢。老捨先生是一位全纔型文學傢,其作品除大量的小說外,有新舊體詩歌、散文、話劇劇作、歌劇劇本、電影劇本、麯劇、京劇、相聲等。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齣版。
目 錄
第一章 童年習凍餓
2 “慶春”
6 父 親
11 入 學
17 沒有故事
第二章 糊口四方
22 “五四”
25 英 國
46 新加坡
第三章 壯歲飽酸辛
58 濟 南
86 青 島
第四章 八方風雨
104 開始流亡
108 在武漢
112 寫通俗文藝
115 文協與會刊
128 入 川
137 滇行與青蓉行
147 還是寫作
153 “文牛”與“愚人”
160 在北碚
170 望北平
第五章 旅美譯介
174 旅美觀感
178 寫與譯
193 啓 程
第六章 晚年逢盛世
196 由三藩市到天津
201 緻勞埃得
206 “歌德”
217 在朝鮮
221 十年筆墨與生活
235 改造思想
第七章 滾滾橫流水
第八章 再見
讀完第一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對於“時代脈搏”的捕捉極為精準和敏銳。他並非僅僅羅列事件,而是將個體命運的起伏,巧妙地編織進瞭宏大曆史背景的經緯之中。那種身處變革洪流中的個體無力感與掙紮,通過一係列生動的場景和內心獨白,被刻畫得淋灕盡緻。尤其是對於早期求學經曆的描繪,那種對知識的虔誠渴望與現實條件的匱乏之間的張力,讓人深有共鳴。文字的節奏感處理得非常好,時而如同平靜的溪流娓娓道來,時而又陡然加速,展現齣生活的急促與殘酷。它讓我仿佛親眼目睹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肖像,他們如何在新舊思想的夾縫中尋找立足之地,如何用筆墨對抗時代的喧囂與荒謬,這種深沉的洞察力,是任何浮光掠影的記述都無法企及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匠心獨運,初捧在手,就能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古典韻味。封麵那淡雅的水墨暈染,仿佛一下子將人拉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民國年代,選材的質地也極為考究,觸感溫潤而厚重,絕非市麵上那些粗製濫造的齣版物可比。拿到手裏,就忍不住想細細摩挲,去感受紙張與油墨之間那微妙的對話。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內頁的排版,疏密得當,留白恰到好處,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擁擠或纍眼。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讓人在閱讀文字之前,就已經被它深沉的文化氣息和對傳統美學的尊重所打動。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堅持,在當下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難得,它讓我重新燃起瞭對實體書閱讀的虔誠之心,相信內裏的內容也必然是經過齣版方韆錘百煉的精品。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視角有一種獨特的“疏離美學”。它既有第一人稱的親曆者的真誠坦率,又時不時地跳脫齣來,以一種近乎旁觀者的冷靜姿態審視過往的自己和周遭的人事。這種雙重聚焦,使得情感的錶達既飽滿熱烈,又保持瞭一種必要的剋製和理性,避免瞭過度煽情或自我沉溺。這種剋製,恰恰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特有的風骨體現。通過這種敘述方式,讀者得以更全麵地理解人物的復雜性——他的優點、他的局限、他的掙紮與堅持,都呈現齣一種多維度的立體感。這種敘述技巧的成熟運用,讓文字的重量感和曆史的厚重感完美地融閤在一起,讀起來有一種既親近又敬畏的復雜體驗。
評分我特彆留意瞭書中對特定地域風貌和市井百態的描摹,那簡直是一幅活靈活現的“社會風情畫捲”。作者對於生活細節的觀察入微,無論是街邊小販的叫賣聲,還是不同階層人物的言談舉止,都被他用一種近乎記錄片式的精準度捕捉瞭下來。這些細節並非是可有可無的背景填充,而是推動人物性格發展和情節轉摺的關鍵要素。它們共同構建瞭一個有血有肉、氣息濃鬱的民國城市景觀,讓人不僅“聽”到瞭故事,更“看”到瞭那個時代的聲光色味。這種對“生活質感”的極緻追求,使得閱讀過程變成瞭一次沉浸式的時空穿越體驗,我仿佛聞到瞭舊時煤煙的味道,感受到瞭彼時弄堂裏的光影變幻。
評分從純粹的文學鑒賞角度來看,作者的語言功力令人嘆服。他似乎有一種天生的魔力,能將日常的口語提煉升華為具有音樂性和節奏感的書麵語。句式長短錯落有緻,遣詞造句在保持時代特色之餘,又不失現代讀者的接受度。尤其是一些富有哲理性的感慨,被他用極其精煉、近乎格言警句的方式錶達齣來,令人讀後久久不能忘懷。這種語言上的錘煉,體現瞭創作者對於文字本身抱有的那種近乎工匠般的敬畏心。讀這樣的文字,不僅是獲取信息,更是一種接受美學熏陶的過程,讓人在不經意間提升瞭對語言錶達精緻度的感知標準,體會到真正優秀的文字所應有的力度與美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