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7天学会料理 (超值全彩白金版)
【作 者】:黎娜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版 次】:2014年11月第2次印刷
【定 价】:68.00元
【ISBN号】:9787511331076
【重 量】:1.1KG
【开 本】:16开 180mm*250mm*25mm
【页 数】:304页
【装 帧】:精装 铜版纸
7天学会料理——易学易做
精选20余种调味酱料,100余种料理制作常识,500余道家常美味料理,详尽解说每款料理的制作步骤,并以多福精美图片分步详解,即使你没有任何做饭经验,7天之内,也能做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让全家人每天都能享受丰盛料理!
《7天学会料理》精选500余款人们常吃的各国风味料理,括寿、刺身、烧物、饭、蒸煮菜、红烧、泡菜、沙拉、意大利面等。天教你制作料理的基础知识和方法;第二天到第四天详细介绍了日式料理的烹饪方法,让你足不出户,成为日式料理高手;第五天和第六天系统介绍韩式料理的制作方法,让初学者即学即用;第七天教你轻松掌握简单易做的西式料理。食材简单且容易购买,烹饪步骤清晰,制作要点详略得当,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食物的制作要点,易于操作。即便你没有任何做饭经验,也能做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本书由黎娜主编。
第1天 制作料理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料理时的料理工具
日本料理的特色
韩国的饮食文化
韩国饮食的材料
韩国的饮食种类
基本切法
韩国传统餐点的摆置方法
做基本调味酱料
做菜码
第2天 花样寿司、刺身、沙拉轻松掌握
寿司
三文鱼寿司
芥辣三文鱼寿司
三文鱼腩寿司
鳗鱼寿司
海胆花之恋
三文鱼之恋
章鱼寿司
三文鱼子寿司
紫菜三文鱼寿司
大虾天妇罗寿司
大虾寿司
鱿鱼寿司
醋鲭鱼寿司
垃鱼寿司
北极贝寿司
鱿鱼须寿司
金枪鱼寿司
熟虾寿司
甜虾寿司
玉子寿司
蟹柳寿司
肉松卷
绿蟹子寿司
豆腐皮蟹子寿司
章红鱼寿司
希鲮鱼寿司
辛辣子寿司
蟹子寿司
肉松寿司
玉米寿司
日式加州卷
黄萝卜卷
锦绣寿司拼
什锦太卷
中华海草寿司
豆腐寿司
……
第3天 包罗万象的日式一品料理
第4天 巧手做出鲜香爽口日式主食
第5天 蒸煮煎炸,轻松做出韩式营养美味
第6天 独具魅力的韩式凉拌生鲜、汤锅粥饭
第7天 受欢迎西式料理即学即会
1111111
拿到这本书的初稿(或者说,我是在图书馆里翻阅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畅销营”的字样给我带来的强烈预期落空感,它让我想起了那些过度包装却内容空泛的快餐式教学材料。我本以为“金版”会意味着深厚的学术积累或业界大神的真传,结果内容上却显得有些东拉西扯。比如,我在尝试寻找关于正宗江户前寿司米饭的“舍利”制作秘诀时,发现它只是泛泛地提了一下醋、糖、盐的比例,却完全没有深入探讨寿司米饭的“温度控制”——这个被老一辈寿司师傅奉为圭臬的关键点。同样,在韩式料理的部分,我期待能看到泡菜坛子的科学发酵过程解析,或者一些不常见的韩式辣酱自制配方,但呈现的更多是使用市售成品酱料的快速组合法,这对于追求地道风味的食客来说,无疑是一种妥协。至于西式沙拉,很多配方都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找到,缺乏新意和深度,顶多算是个基础指南,远谈不上能让人“精通”某一种料理流派。这种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的编排方式,让我对它“七天学会”的承诺持保留态度,它更像是一个食谱大杂烩,而非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精进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寿司料理.日本 韩国 西式料理沙拉制作方法 7天学会料理(金版)”这个组合,一下子勾起了我对美食制作的无限好奇心。我一直梦想着能在家里复刻出那些精致的日式寿司,或者尝试一下韩式料理的酸辣开胃,再加上西式沙拉的清新健康,这简直像是一本包含了亚洲乃至西方基础烹饪精要的“武功秘籍”。光是看到这些关键词,我就忍不住想象自己围着围裙,手持专业工具,将新鲜的三文鱼和米饭完美结合的场景。书名中“7天学会料理”的承诺,对于我这种厨房新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暗示着内容结构会非常清晰,步骤详尽,即使是零基础也能快速上手,这种实用性对我吸引力巨大。我期待书中能有非常细致的图解,从食材的选择、刀工的练习,到米饭的调味和卷制的技巧,都能一丝不苟地展示出来,让我少走弯路,直接迈入“会做”的行列。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帮我在短短一周内掌握这几大菜系的入门技巧,那它的价值绝对是无可估量的,完全值回票价。我猜想它一定对基础调味比例有独到的见解,毕竟日本料理的精髓就在于对细节的把握。
评分从内容结构来看,这本书显然是想以一种“速成”的方式来吸引读者,但这种结构上的跳跃性使得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显得非常突兀。从基础的米饭处理,突然跳跃到复杂的三文鱼刺身预处理,中间缺少了对“刀工”这一核心技能的专项训练。我注意到,书里提到要切出漂亮的鱼片,但关于如何握刀、如何控制力度和角度的插图或文字说明极其简略,这对于旨在“学会”的读者来说是致命的。就好比教人游泳却不教打水姿势一样。而且,对于“韩国料理”的部分,似乎是直接套用了日本料理的制作逻辑,比如在描述一些需要发酵或腌制的菜品时,并没有充分考虑韩式料理中独特的“时间与温度”哲学。我总感觉作者是把不同菜系的基础知识点简单地拼接在了一起,缺乏一位真正精通这三者的大师视角来做统筹和整合。因此,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的目录”,而非一本“实战教程”。
评分关于“7天学会”这个设定,我试图用日历规划的方式来检验其可行性。第一天:基础知识和米饭处理。第二天:日式卷寿司基础。第三天:韩式拌饭类。第四天:西式沙拉酱料。第五天:进阶寿司——手握。第六天:韩式小菜。第七天:综合应用日。这个节奏显然过于紧张,尤其是对于需要时间去购买特殊食材和让米饭“醒味”的菜品来说。如果读者稍有拖延或某个步骤失败需要返工,整个计划就会瞬间崩塌。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书中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食材替代方案”或“失败后补救措施”的板块。烹饪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解决问题,但这本书给出的路径似乎是“要么完美执行,要么全部放弃”。我更倾向于一本能告诉我,如果买不到特定的紫苏叶,用什么替代品能达到相似的芳香效果的书,而不是一笔带过。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太符合现代人对灵活学习的需求,也削弱了这本书作为一本“生活菜谱”的实用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给我一种强烈的“九十年代食谱书”的怀旧感,如果不是那鲜艳的封面,我差点以为自己翻开了一本年代久远的家庭菜谱集。那种大量的文字描述,夹杂着几张略显模糊的成品图,完全没有现在主流烹饪书籍那种高清、特写、步骤分明的摄影风格。我尤其关注的是“生活菜谱”这个定位,它本应强调的是如何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高效地完成制作,但书中对备料环节的描述似乎过于理想化了。比如,制作某些特色寿司卷时,它要求使用非常规的、需要专门跑一趟亚洲食材店才能买到的辅料,这对于居住在非大城市的读者来说,极大地增加了实践的门槛。再者,关于“清洁与维护”的章节几乎是空白的——制作生食料理,器具的消毒和生熟分离是重中之重,这本书对此却避而不谈,这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是一个巨大的疏忽。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用最少的工具,在有限的厨房空间内,高效、卫生地完成所有步骤,而不是仅仅堆砌菜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