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杭州西湖(中英)
:28.00元
作者:延大兴业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7
ISBN:9787503229022
字数:
页码: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杭州西湖》像镶嵌在中国大地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她以秀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灿烂的历山文物和丰盛的物产而驰名中外。
    美丽的西湖,位于杭州城西,总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西湖分为外湖、北里湖、岳潮、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在古代,这里曾是一个浅海湾,后来逐渐演变而成湖泊,也就是地理学上说的“残迹湖”。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障,中涵绿水,碧波如镜;白提、苏惺宛如双链,静卧湖中;小瀛洲、湖心亭等三个小岛,鼎立湖心;环湖四周,公园众多,繁花似锦,绿荫丛中隐现着一座座楼台轩榭,充满诗情画意;环湖诸山,峰奇石秀,林幽泉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山林之藏有不少古代碑刻、建筑和石窟造像,堪称我国艺术瑰宝。
    西湖之美,美在一年四季,美在一日四时,美在阴、晴、雨、雪、雾中。巴人说,西湖是“四百八十可游处,三万六千堪醉时”。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断侨残雪、雪峰夕照、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插云,就是对西湖之美的极好写照。宋代诗人苏轼曾吟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床总相宜。故而,西湖又称西子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在文化符号的解读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高度。它不仅仅停留在介绍“断桥残雪”或“平湖秋月”这些著名的景观上,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符号背后所承载的东方哲学和审美情趣。例如,对“一湖秀水,三面云山”的地理格局描述,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这种布局如何影响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心境,以及这种“框景”式的造园手法对后世园林艺术的影响。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对于“西湖”这个概念本身进行了解构,它探讨了“西湖”如何从一个自然地理实体,逐渐演变成一个文化意象,一个关于理想、隐逸和永恒之美的精神寄托。这种对文化深层结构的挖掘,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地方志或旅游指南,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中国古典文化中“山水观”的绝佳切入点,让人读后豁然开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用心了,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被它那种沉静而又大气的美感所吸引。封面采用的哑光纸张,触感温润,搭配着烫金的字体,在光线下微微闪烁,显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精致。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考究,厚实且不易反光,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特别是那些精选的插图和地图,印刷的色彩还原度极高,那些湖光山色的描绘,仿佛能让人直接感受到西湖边微风拂面的凉意和阳光的温暖。我尤其欣赏排版上的留白处理,疏密得当,让每一页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塞满,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在如今的出版物中实属难得。无论是作为案头书来欣赏,还是带着它在西湖边对照阅读,它都提供了一种极佳的视觉享受,可见编辑和设计师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多少心血。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对西湖美学的一种致敬。
评分从学术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资料的整合与引用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它显然是建立在大量的文献梳理之上的,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让这些学术成果束之高阁,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书中涉及到的地质变迁、水利工程的历史演进,以及历代对西湖治理的尝试与得失,都引用了不同时期最权威的记载,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交叉验证。这使得这本书不仅适合普通读者欣赏,对于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水利史或地方文化的人士来说,也是一本非常可靠的参考资料。它做到了知识的深度与阅读的广度之间的完美平衡,既满足了我们对美景的向往,也解答了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疑问,是一部兼具知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在细节的捕捉能力上,表现得极为细腻和敏锐。它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被忽略的角落,却又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会显得冗余。我特别喜欢它对西湖周边那些“非著名”角落的描写,比如一些不知名的寺庙,或者湖畔几棵老柳树的故事。作者似乎对杭州的每一寸土地都怀有深厚的感情,能够从最微小的景物中提炼出属于它自己的生命力和历史印记。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比如,书中对采菱女、渔歌唱晚这些传统意象的重现,不是用陈旧的套话,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生动的场景描绘,让你仿佛能听到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闻到荷花的清香。这种对生活气息和人文温度的精准把握,让这本书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读起来非常舒服,让人心生向往。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非常巧妙,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导游手册,而是更像一位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关于这片水域的千年往事。作者在讲述历史典故时,总是能精准地把握住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既有对重要历史事件的严谨考证,又不乏对民间传说和诗词歌赋的生动引用。读起来,你不会觉得枯燥,反而会被那种穿梭时空的体验所吸引。比如,它对白堤和苏堤的成因介绍,不仅交代了修筑的时间和人物,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在不同朝代对西湖生态和人文景观所起到的作用,这种多维度的分析,让我对这两条长堤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成功的将地理、历史、文学和美学融为一体,让读者在阅读知识点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漫游。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得即便是对历史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融入其中,领略到西湖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