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版)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纪录:10位元帅,10位大将,2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位少将。
:56.00元
作者:宋国涛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801099846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当人民共和国正以坚实的步伐行走在21世纪的时候,那些当年横戈马上,为新中国奠基的老将帅们,健在者逐渐减少,这越发体现着他们的珍贵。今天,当年群星闪烁的将帅之星正在逐渐离开我们的视野,敬仰和怀念之际,追寻功勋卓著的将帅们几十年戎马生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轨迹,及有关他们的传说和故事,无疑对我们今天和明天的生活将是一种极大的感悟和启迪……
内容提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威名天下、人才辈出的英雄群体,在中国党的领导下,他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伴随着新中国的的诞生,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里涌现出了一批文韬武略、才艺生辉、叱咤风云、光彩夺目的将帅之星。
创业艰难百战多,中国革命的胜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从南昌起义的隆隆炮声到新中国成立的阅兵大典,在人民军队辉煌历史的灿烂星河中,烁烁生辉的是将帅们肩头那耀眼夺目的金星和银星,印证着共和国艰苦卓绝、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辉煌的历史。当他们挥师入关过长江跨海峡,当他们遥望军旗插上南京总统府,当他们举手敬礼注视着一队队士兵迈着矫健步伐通过,他们作为军人的荣誉和自豪到达了光辉的顶点。将帅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了辉煌、独特的形象。
开国元勋,功彪青史;一代将帅,风貌犹存。相信您一定能从本书中得以启迪智慧,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目录
一代天骄——开国元帅轶事(共10位)
1.:革命婚恋战友情
2.彭德怀:横刀立马情意笃
3.:功罪历史自分明
4.刘伯承:能文能武的战神
5.贺龙:两把菜刀铸英名
6.陈毅:鸿才睿智谁堪比
7.罗荣桓:能解国难之栋梁
8.徐向前:五台骄子爱大山
9.聂荣臻:戎马倥偬威名扬
10.:为花欣作落泥红
横空出世——开国大将传奇(共10位)
1.粟裕:运筹帷幄任挥戈
2.徐海东:骁勇善战傲疆场
3.黄克诚:战地英豪一苍松
4.陈赓:倜傥溢才华
5.谭政:武坛文将成“怪才”
6.萧劲光:艰难困苦玉汝成
7.张云逸:百色大地显神威
8.罗瑞卿:军政领导担重任
9.王树声:情爱心系宝塔缘
10.许光达:谦逊英名天下传
旷世英才——开国上将趣事(共57位)
1.王平:机智果敢的英才
2.王震:胡子里面的趣事
3.王宏坤:转战中原建奇功
4.王建安:智勇双全克济南
5.王新亭:战斗在华北热土上
6.韦国清:亲还是故乡情
7.鸟兰夫:民族将领显奇才
8.邓华:文才飞扬儒将风
9.叶飞:传奇一生敌丧胆
10.甘泗淇:夫妻伴侣双将星
11.吕正操:打“脚丫子”闪击战
12.朱良才:顶天立地之栋梁
13.刘震:指挥有略斗顽敌
14.刘亚楼:蓝天作伴任翱翔
15.许世友:少林豪杰茅台情
16.苏振华:非常之旅震上海
17.李达:称职的参谋长
18.李涛:情报战线巧周旋
19.李天佑:战不垮的“钢七军”
20.李志民:指挥“将军合唱团”
21.李克农:隐蔽战线立功勋
22.李聚奎:赢得对手的敬佩
23.杨勇:驰骋沙场历百战
24.杨至成:军中后勤先行官
25.杨成武:冒着炮火勇奋进
26.杨得志:“三杨开泰”一雄才
27.萧华:年轻娃娃司令员
28.萧克:中国的军人学者
29.宋任穷:心理制胜的高手
30.宋时轮:沉缸佳酿助军威
31.张宗逊:硝烟中走来虎将
32.张爱萍:“神剑”将军扬美名
33.陈士榘:“工兵大王”的赞誉
34.陈再道:慷慨高歌去战斗
35.陈伯钧:军中干才的传说
36.陈明仁:走向光明的征途
37.陈奇涵:勇将弄潮赣江边
38.陈锡联:追随革命志不移
39.周桓:征战岂止在沙场
40.周士第:男儿出门要报国
41.周纯全:光辉战斗的一生
42.赵尔陆:后勤战线上闪光
43.洪学智:两授上将传佳话
44.钟期光:呕心沥血勤治军
45.贺炳炎:独臂将军的传奇
46.郭天民:像打铁一样打人
47.唐亮:谦卑低调老实人
48.陶峙岳:终生追随幸有缘
49.黄永胜:心胸狭窄难共事
50.阎红彦:少小革命震晋西
51.傅钟:一代儒将展风采
52.傅秋涛:破釜沉舟战敏顽
53.韩先楚:炮兵也能”上刺刀”
54.董其武:奋战到后一息
55.彭绍辉:猛志常存建功勋
56.谢富治:风云变幻中动摇
57.赖传珠:黑暗奋战到光明
浴血生涯——开国中将秘闻(共177位)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罢关于这本《(新版)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纪录》的介绍,我的思绪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我最为好奇的是,在那些授衔的背后,是否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例如,对于某些军衔的授予,是否存在过激烈的讨论,或者不同意见的碰撞?书中列出的将军人数,比如177位中将和136位少将(假设是少将),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否对应着具体的战功、资历,抑或是特殊的历史贡献?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呈现出每一位将帅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高级将领的曲折历程,以及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关于授衔的评判标准,除了战功和资历,是否还考虑了政治觉悟、思想表现等方面?这些问题,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渴望从中找到答案,进一步理解我军的辉煌历史。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军事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深知授衔这项工作在当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是对革命战士们一生奉献的肯定,更是对新中国军队建设方向和体系构建的一次重要梳理。这本书的题目就点明了其核心内容——“授衔全纪录”,这让我对它所能提供的历史图景充满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展示不同军衔的授予范围和大致人数,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罗列,更重要的是,能够解释这些数字是如何确定的,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政治考量和军事战略意图。比如,10位元帅的产生,是否代表着当时我军军事指挥体系的最高层级?而177位中将和136位少将(再次假设是少将)的授衔,又反映了当时军队的规模和人员结构是怎样的?
评分这本书的问世,无疑满足了许多历史爱好者对共和国开国将帅们授予军衔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浓厚兴趣。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军事历史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集大成之作,将这段辉煌的历史清晰地呈现出来,而这本书似乎填补了这个空白。序言部分虽然未能深入阅读,但仅从其开篇的宏大叙事就能感受到作者团队的用心,他们必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梳理和考证。我尤其期待书中对授衔标准、评定过程的详细阐述,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那个时代政治、军事斗争复杂性的体现。了解元帅、大将、上将等不同军衔的授予,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军的建设历程,以及这些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卓越贡献。书中提及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27位上将等数据,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这些共和国的缔造者。
评分我对这本《(新版)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纪录》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的探求。授衔不仅仅是军衔的授予,更是一种对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和对将帅们卓越功勋的认可。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授衔的背景,例如当时国际国内的军事形势,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军队建设面临的挑战。对于书中提到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等高级将领,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他们是如何在众多战功卓著的将帅中脱颖而出的,是否存在一些鲜为人知的评选过程和考量因素。此外,对于授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一些资深将领未能获得预期军衔,或者一些年轻有为的将领被破格提拔,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相信会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体现历史的复杂性。
评分对于一本详实的军事历史著作,我最看重的是其史料的准确性和研究的深度。这本书既然以“全纪录”为名,想必在史料搜集和整理方面下了大功夫。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例如当年的授衔命令、评定档案,甚至是相关领导人的批示和回忆录节选。这些珍贵的史料,不仅能增加书籍的权威性,更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历史。对于书中涉及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等群体,我希望能够看到他们详细的生平介绍,包括他们的军事生涯、主要战役贡献、以及在授衔前后的历史地位。此外,对于授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争议或特殊情况,如果能有客观的分析和解读,那将大大提升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