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及协议 张玉军 9787030204288

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及协议 张玉军 978703020428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玉军 著
图书标签:
  • 移动IPv6
  • 网络安全
  • 协议
  • 可信网络
  • IPv6
  • 通信
  • 无线网络
  • 网络协议
  • 信息安全
  • 计算机网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04288
商品编码:2932057726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及协议

定价:48.00元

作者:张玉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0302042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移动IPv6协议是为下一代互联网提供的网络层宏移动解决方案,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构建移动。IPv6网络的各种关键技术,目的是为构建移动IPv6网络提供可信保障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移动IPv6协议本身的安全技术、切换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保障技术、切换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技术、跨域移动的信任控制技术、协议的形式描述和验证技术、网络设备的可靠性测试技术、移动代理的容错和负载均衡技术等方面

内容提要


移动IPv6协议是为下一代互联网提供的网络层宏移动解决方案,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构建移动。IPv6网络的各种关键技术,目的是为构建移动IPv6网络提供可信保障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移动IPv6协议本身的安全技术、切换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保障技术、切换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技术、跨域移动的信任控制技术、协议的形式描述和验证技术、网络设备的可靠性测试技术、移动代理的容错和负载均衡技术等方面。全书图文并茂,在全面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本书可作为从事网络与通信专业研究的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移动IPv6网络建设、配置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深度解析未来网络基础设施:下一代互联网通信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在信息爆炸和万物互联的时代,传统的互联网通信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无缝连接和高效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显得尤为迫切。本书旨在深入探讨支撑未来网络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重点聚焦于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协议和创新应用,为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对网络技术前沿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实而全面的参考。 第一部分:移动网络演进与IPv6的战略意义 首先,我们将回顾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历程。从早期的2G语音通信,到3G数据传输的初步实现,再到4G LTE带来的高速移动宽带体验,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极大地拓展了移动通信的边界。然而,随着连接设备的指数级增长,IPv4地址枯竭的严峻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下一代网络发展的瓶颈。 在此背景下,IPv6应运而生,它拥有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能够满足未来海量设备的接入需求。但IPv6的引入并非仅仅是地址空间的扩展,更是一次对互联网协议的重大升级,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更优化的报头设计、更便捷的配置以及对移动性的更好支持。本书将详细阐述IPv6的各项技术特性,深入分析其在解决IPv4瓶颈、支持物联网、构建智能城市等方面的战略性意义,并探讨IPv6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移动IPv6协议的核心机制与性能优化 移动IPv6(Mobile IPv6,MIPv6)是IPv6协议族中专门针对移动节点在不同网络接入点之间漫游时保持连续连接而设计的重要协议。它允许移动设备在改变其网络接入点时,能够继续使用其原有的IPv6地址进行通信,而无需重新建立新的IP连接。这对于需要频繁移动且对连接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如车载通信、移动办公、无人机监控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书将对MIPv6的核心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包括: 移动节点(MN)、归属代理(HA)和转交代理(FA)的角色与交互: 详细讲解这些关键组件如何在MIPv6协议中协同工作,确保移动节点在漫游过程中的IP地址不变和通信的连续性。 地址配置与管理: 阐述移动节点如何通过IPv6的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和DHCPv6来获取地址,以及在漫游过程中如何动态更新其地址信息。 邻居发现(ND)协议与移动性: 分析ND协议在MIPv6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移动节点与邻居节点、代理节点之间的通信交互中,如何保证信息的最优传递。 转交协议(Binding Update/Acknowledge)的细节: 详细讲解移动节点如何向归属代理和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转交更新信息,以及接收方如何响应,从而确保数据包能够被正确路由到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 家长地址(Home Address)与通信地址(Care-of Address)的概念: 解释这两个地址在MIPv6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支撑移动节点的持续连接。 性能优化策略: 探讨当前MIPv6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颈,例如信令开销、延迟增加、切换延迟等,并介绍一系列优化技术,包括: 三角路由(Triangle Routing)的消除: 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快速转交(Fast Handover)等机制,避免数据包在归属代理和移动节点之间形成不必要的转发路径,从而降低延迟。 分层移动管理: 介绍如何利用分层结构来管理大规模移动节点,降低单个代理节点的负担,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基于位置的路由优化: 探讨如何利用移动节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来优化数据包的路由,减少转发跳数。 与无线接入技术(如Wi-Fi, 5G)的融合: 分析MIPv6如何与现有的无线接入技术无缝集成,实现跨异构网络的漫游。 第三部分:移动IPv6协议的安全机制与挑战 移动通信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移动节点可能面临网络欺骗、中间人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威胁。MIPv6协议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安全性问题,并集成了多种安全机制。 本书将详细分析MIPv6中的安全特性,包括: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的应用: 深入讲解IPsec如何为MIPv6通信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障,包括认证头(AH)和封装安全载荷(ESP),以及它们在MIPv6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安全通信的建立与管理: 阐述移动节点、归属代理和转交代理之间如何通过安全关联(SA)来建立安全通信通道,以及如何进行密钥管理。 移动节点认证: 探讨移动节点如何向归属网络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接入。 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 分析IPsec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以及如何通过加密来保护数据的保密性。 潜在的安全威胁与防护策略: 识别MIPv6在实际部署中可能面临的其他安全风险,例如代理欺骗、位置信息泄露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改进建议。 第四部分:移动IPv6的应用场景与前沿研究 MIPv6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协议之一,其应用前景广阔,涵盖了众多新兴技术领域。 本书将聚焦于MIPv6的典型应用场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IoT)与车联网(IoV): 阐述MIPv6如何为海量的物联网设备提供可扩展的IP地址和持续连接能力,尤其是在车联网中,如何支持车辆在高速移动和频繁切换网络时保持通信的稳定。 智能城市与移动办公: 分析MIPv6如何支撑智能城市中各类移动传感器、无人机、以及城市居民的移动设备,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如5G/6G): 探讨MIPv6如何与5G/6G等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更流畅、更可靠的移动通信体验,并满足超低延迟、超高带宽的应用需求。 移动边缘计算(MEC): 研究MIPv6在MEC环境中的作用,如何为部署在网络边缘的计算节点和移动用户提供高效的连接管理和数据传输。 当前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梳理MIPv6领域的研究前沿,包括但不限于: 高效的切换机制: 进一步缩短网络切换时的延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漫游。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MIPv6: 探索如何利用SDN/NFV技术来简化MIPv6网络的管理和部署,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人工智能(AI)在MIPv6中的应用: 研究如何利用AI技术来预测用户移动轨迹、优化路由决策、检测安全威胁,从而提升MIPv6网络的整体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与IPv4网络的互通性: 探讨在IPv6完全普及前,如何实现MIPv6与IPv4网络的平滑过渡和高效互通。 本书特色: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深入阐述MIPv6核心协议和机制的基础上,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展示MIPv6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部署和优化。同时,本书紧跟技术前沿,对MIPv6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份既有深度又不失前瞻性的参考。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 深刻理解IPv6及MIPv6在构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MIPv6协议的核心技术原理、工作机制和安全特性。 了解MIPv6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实践与挑战。 把握MIPv6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无论您是从事网络技术研究的学者,还是致力于网络工程实践的工程师,抑或是对未来网络充满好奇的探索者,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下一代通信世界的大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主要负责开发与网络相关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接入网络的场景日益复杂,对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移动IPv6技术,特别是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保证其“可信性”的专业书籍。这本书的标题《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及协议》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尤其关注书中可能阐述的,如何在移动环境中实现IPv6地址的动态分配和管理,以及针对移动节点的特性所设计的路由优化和连接保持机制。此外,“可信”这个关键词让我对书中关于安全性的部分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在移动IPv6网络中,如何通过各种安全协议和机制,例如IPsec、TLS等,来保护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攻击。对于实际开发者而言,理解这些底层协议和安全措施,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健壮、更安全的网络应用。

评分

作为一名在通信运营商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切体会到IPv6对于未来网络演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移动通信领域。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和流量需求的不断攀升,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愈发严峻,而IPv6的部署和推广已成为必然趋势。这本书《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及协议》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解决当前和未来网络挑战的希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移动IPv6在实际网络部署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例如移动节点在不同网络之间的切换,以及如何保证服务质量(QoS)和连接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我对“可信”这一概念在移动IPv6网络中的具体体现非常感兴趣。我希望了解书中是如何论述和实现网络身份认证、数据安全传输、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这对于我们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和安全运维方面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可靠、安全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评分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网络通信研究的学者,我对前沿的网络技术有着持续的关注和深入的探索。移动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技术挑战和安全隐患。这本书《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及协议》的出现,正好契合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移动IPv6在不同移动场景下的协议细节、性能优化以及安全保障机制的深入分析。特别是“可信”二字,让我对书中关于如何建立和维护移动IPv6网络的可信度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在复杂的移动环境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来解决移动节点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保护、以及对恶意行为的防范等问题。这本书的出版,有望为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推动移动IPv6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评分

我对网络安全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一直关注着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发展。这本书《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及协议》吸引了我的目光,是因为它不仅关注了IPv6的网络技术本身,更强调了“可信”这一至关重要的概念。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移动通信这个高度互联互通的环境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确保移动IPv6通信的端到端安全性的详细论述,例如在移动节点身份识别、通信双方的认证机制、以及如何有效防止各种网络攻击(如DDoS、中间人攻击等)的详细阐述。我预想这本书会深入剖析移动IPv6协议栈中潜在的安全漏洞,并提出相应的防御策略和技术。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网络安全有较高追求的读者而言,能够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构建一个真正“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将极具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让我一眼就注意到了它。书名《可信的移动IPv6网络及协议》直观地传达了其核心内容,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一直关注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Pv6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这项技术无疑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关键。然而,如何在日益增长的移动设备数量和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确保通信的可信度和安全性,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能够解答我的这些疑问,它深入探讨了移动IPv6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于构建稳定、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至关重要。从书名本身,我预见到这本书会详细介绍IPv6在移动场景下的协议栈、寻址机制、漫游管理以及安全保障等内容。特别是“可信”二字,让我对书中关于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防伪造等安全机制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系统地梳理和阐述相关的技术原理、实现方法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应对策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