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 |
| 作者 | 马少斌,粱晔 |
| 定价 | 89.00元 |
| 出版社 | 水利水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517019831 |
| 出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马少斌、梁晔主编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做了全面的介绍。全书共13章,在介绍多媒体通信技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多媒体通信中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网络、同步技术、通信终端以及流媒体技术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后对一些典型的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做了分析和探讨。本书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的讲述,同时也对相关标准和前沿技术进行了研究。书中内容丰富、新颖,叙述深入浅出,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 作者简介 | |
| 马少斌,1969年生,男,汉族,副教授,甘肃省新媒体艺术学会会员,兰州文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研室主任,现主要从事计算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移动媒体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2部;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 梁晔,1983年生,硕士,讲师,现任教于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毕业于兰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工程。在教学上因材施教,经验丰富,发表10余篇专业学术论文。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深入探究《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技术进步对社会生活带来的颠覆性改变。书中关于人机交互技术与多媒体通信的融合部分,让我对未来的沟通方式产生了无限遐想。作者们详细介绍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如何与多媒体通信相结合,催生出智能语音助手、虚拟现实社交、增强现实导航等前沿应用。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沉浸式体验的描述所打动,它描绘了一个通过高带宽、低延迟的多媒体通信网络,人们可以跨越物理空间的限制,实现身临其境的互动交流。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视觉或听觉的,更是触觉、甚至情感上的共鸣。书中对这些技术的实现原理、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技术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未来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互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窗户。在仔细研读其关于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章节时,我对其内容呈现的深度和广度感到惊叹。书中系统地梳理了多媒体通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包括数据泄露、恶意攻击、非法窃听等,并详细阐述了相应的防护技术和策略。我了解到,为了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开发了诸如端到端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等一系列安全机制,这些技术默默地守护着我们每一次的通信活动。书中还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安全需求进行了区分,例如,在军事通信、金融交易等领域,对安全性的要求远高于日常的社交媒体分享。这种对安全问题的全面考量,以及对隐私保护的重视,让我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社会责任感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信任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结构相当严谨,每一章节的过渡都显得非常自然。当我深入研究其在媒体内容生产与分发领域的应用分析时,我被其中关于内容创作工具、内容编码格式以及内容分发网络(CDN)的详细介绍所吸引。书中不仅涵盖了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流程,还重点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如短视频、直播、VR内容等新型媒体形式的兴起,以及它们对多媒体通信技术提出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我特别关注了关于CDN技术的部分,它详细解释了CDN如何通过分布式部署,将内容缓存到离用户更近的节点,从而显著降低访问延迟,提高用户体验。这对于理解为何我们能在世界各地流畅地观看在线视频至关重要。同时,书中对版权保护、内容审核等方面的探讨,也让我意识到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推动媒体行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仅关乎技术的实现,更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评分这本《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在我手中翻阅已久,它就像一本无声的指南,引领我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信息海洋。书中对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的脉络梳理得相当清晰,从早期简单的音视频传输,到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高清直播、VR/AR交互,每一步都凝聚着技术人员的心血。特别是在网络协议的演进部分,作者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TCP/IP、UDP等协议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势与局限,以及它们如何为多媒体数据的可靠、高效传输奠定基础。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QoS(服务质量)保证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各种保障机制,如资源预留、差分服务等,这些技术细节对我理解流媒体播放的流畅性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各种编码标准,如H.264、H.265等,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我对视频压缩的原理和效率提升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知识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通过丰富的应用案例,如IPTV、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等,展现了多媒体通信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强大生命力,让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生动可感。
评分阅读《多媒体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的过程,是一次对现代信息社会运作机制的深度探索。我尤其欣赏作者们在探讨多媒体通信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时所展现的广度和深度。例如,书中对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分析,详细阐述了远程诊断、手术指导等场景如何依赖于高速、低延迟的多媒体通信,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同样,在智慧交通领域,书中描绘了智能交通信号控制、车辆通信(V2X)等应用,这些都离不开实时、可靠的多媒体数据交换。我发现,作者们不仅仅是罗列技术,而是将技术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对通信带宽、时延、安全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探讨了现有的技术如何满足或尚待改进。这种“以用促学”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技术革新背后驱动力的思考,也让我对未来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预判。书中对5G、Wi-Fi 6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在多媒体应用中的潜力进行了深入的展望,这为我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