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定价:200.00元
作者:《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15309570
字数:
页码:2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相关分析工具对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结构、布局、环境、政策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在更为深刻的层次上、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揭示和把握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探寻后危机时代中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道路。
《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适合所有关注产业发展的、研究人员、咨询师、培训人员等阅读,同时可以供行业外的风投公司等作为投资依据和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份报告不仅仅是一份枯燥的数据汇编,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信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史诗。报告对政策导向、市场环境、技术创新以及人才供给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图景。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信息服务”内涵的界定及其演变过程的阐述颇感兴趣。在2012-2013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服务概念正在被不断拓宽和深化。报告是否探讨了这些新技术如何重塑信息服务的供给方式和消费模式?例如,大数据分析如何帮助企业更精准地理解用户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云计算又如何降低了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技术门槛,促进了更多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报告中对这些前沿趋势的预判和解读,想必是其核心价值所在。此外,报告对区域性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也可能揭示了不同地区在产业布局、政策支持、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差异,为我们理解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整体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份报告,无疑是研究中国信息服务业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文献。
评分《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它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梳理了信息服务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报告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显然是经过严谨设计的,它不仅关注了产业的“量”,更注重了产业的“质”。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信息服务人才”的培养和供给问题的探讨。在2012-2013年,信息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但同时,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又面临着诸多挑战。报告是否深入分析了当时高校教育、职业培训与产业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是否探讨了吸引和留住高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政策措施?例如,报告中对“互联网+”人才、大数据分析人才、人工智能人才等新兴领域人才需求的预测,以及对相应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建议,想必是极具前瞻性的。此外,报告对产业政策的解读和对政策效果的评估,也可能为我们理解政府在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份报告,无疑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评分这本《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详实的案例分析和宏观的产业洞察力,无疑为理解我国信息服务产业在那个特定时期的脉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我尤其关注报告中对于软件外包、呼叫中心、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增值服务等领域的梳理。在2012-2013年这个时间节点,正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全球信息服务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报告在描述这些产业的增长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发展机遇时,所引用的数据和研究方法都相当严谨。例如,在探讨软件外包产业时,报告可能深入分析了国内企业如何从低成本的加工制造模式向高附加值的研发服务转型,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如何通过提升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来赢得客户信任。对于呼叫中心行业,则可能揭示了其从传统的客服模式向精准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多元化服务演进的过程。而互联网增值服务,更是当年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报告对电商、在线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等细分市场的分析,想必能够勾勒出当时产业的蓬勃景象和竞争态势。这份报告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个时期信息服务业发展轨迹的一次重要记录,其价值在于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从而更好地展望未来。
评分我对《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的兴趣,主要源于其对那个时期中国信息服务产业所面临的战略性机遇和挑战的深度剖析。报告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分析,它试图揭示驱动产业发展的深层原因。我尤其想了解报告是如何描绘当时全球信息服务业的竞争态势,以及中国企业在这个大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在2012-2013年,全球正经历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报告是否对中国信息服务企业如何在全球产业链中定位、如何应对国际巨头的竞争、以及如何抓住“走出去”的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在软件出口、技术服务输出等方面,中国企业当时面临着哪些优势和劣势?报告中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理解中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报告对国内市场需求变化的洞察,以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解读,也同样令人期待。这份报告,无疑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在转型时期的一个关键侧影。
评分《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富有洞察力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期信息服务产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是如何砥砺前行,寻求突破的。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设计,显然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它并未止步于对产业规模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到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驱动因素。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产业融合”和“生态构建”的讨论。在2012-2013年,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跨界融合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报告是否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制造业、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例如,电子商务如何改变了零售业的格局?移动互联网应用又如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报告在探讨这些融合案例时,想必会涉及到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此外,关于产业生态构建的分析,也可能触及到平台型企业的作用、开放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等关键问题。这份报告,为我们理解信息服务产业的演进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