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水洗的欲望:中国式情爱心理
定价:28.00元
作者:孔维民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8017374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一部中国版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部可以与著作《性心理学》一起放在枕边的日常读物,讲演场场火爆,数万大学生持续热捧;见地犀利透彻,招招实用。
内容提要
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男女气质是什么?中国人情爱心理的文化制约点是什么?中国人情爱的集体无意识是什么……男人和女人的贵与贱、美与丑、好与坏的判断标准在哪里?“咱俩”谈恋爱与搞对象时做了哪些面子活又动用了哪些潜规则……
保留讲堂上的灵动风趣,摈弃一般心理学教材的呆板叙述,旁征博引古往今来中国式情爱的真实范例与精彩论调,深挖中国式情爱关键词,道破中国式情爱密码,中国人的情爱命穴一个不漏,一一点中。
吹糠见米,入木三分,中国本土特色,读来酣畅淋漓。
目录
浪漫、性与中国文化
什么是浪漫?
“发乎情,止乎礼”
潘绥铭的性爱观及“初级生活圈”理论
海边拾贝:拣个浪漫
池莉:缘与分的分离—不谈爱情
羞耻感性文化与性张力概念
“铲平习惯” “坏人推论”:专管他人床上事
女性法则
漂亮者生存
当代心理学家关于女性自我身体意象的研究
美女容貌:平均美与过分美的争论
中国式情爱中的女人法则
女孩子是花蕾
女性的矜持心理
温柔:女人的天然味道
女人撒娇与“发嗲”
女人的“嗔责”
“痴”“傻”与受虐意识
新美女主义的新鲜与刺激
美女也有自己的阿喀里斯之踵
中国式情爱中的男人法则
身材高大、强壮的吸引力
至关重要的身体细节
权力、地位和性感的关系
男性硬汉气质的基础:强悍与积极
中国男子汉的亚类特点
中国男子常见“坏毛病”扫描
意淫:中国男性在爱情心理上的文化特征
美女投怀:中国男子的固执春梦
成熟男人的情爱哲学
中国式“谈恋爱”与“搞对象”
“生庚八字”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门当户对”还是“异性相吸”
中国人的调情行为
调情:态度与行为方式
中西方建立亲密关系的对比与分析
王婆、马泊六与男女之间的风情流转
鲜花插在牛粪上与自古好汉无好妻
传统中国男人性放纵的三种形式:、妻妾成群、狎童
“君子之交淡如水”与性爱中的“不分彼此的亲密”
谈恋爱的“谈”:中、西方亲密的语言形式比较
搞对象的“搞”:中、西方亲密的行为媒介比较
情感沟通及吵闹、打架的处理
男女情感需要以及沟通方式上的性别差异
中国式失恋、中国式离婚的心理分析
后记
作者介绍
孔维民,1963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现为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基础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出版有《心理咨询与治疗新论》《情感心理学新论》《东西方领导行为的对比》等多部著作,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多种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实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的人,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水洗的欲望:中国式情爱心理》时,立刻就被吸引了。孔维民先生在这本书里,用一种非常别致的视角,探讨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情感是如何被塑造和表达的。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西方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更含蓄,更内敛,也更重视长辈的看法和社会的评价。这本书恰恰就深入挖掘了这些特点,并且将其与情爱心理紧密地联系起来。作者举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能够轻易地理解他所说的概念。例如,在处理感情问题时,我们常常会因为“怕麻烦”、“怕丢面子”或者“为了家庭和睦”而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这导致了很多隐形的心理负担。孔维民的分析,让我意识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实都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爱和欲望的认知。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用一种温和而深刻的方式,引导我去看清那些隐藏在情感深处的暗流。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心理学类的书籍都颇感兴趣,但很多都偏向于理论化或者西方的视角,总觉得有些“水土不服”。这次偶然发现了孔维民的《水洗的欲望》,被其“中国式情爱心理”的定位所吸引,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读完之后,我只能说,这本书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作者的分析非常接地气,他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人在情爱关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心理困境和独特的行为模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付出与回报”的探讨,在中国文化中,情感的付出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道德和责任色彩,这使得很多时候,个人真实的感受反而被忽略了。书中对于“得失心”、“比较心理”以及“家庭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觉作者仿佛就站在我们身边,理解着我们内心的纠结和挣扎。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我从未正视过的内心角落,让我对自己的感情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水洗的欲望》着实勾人,一开始我就被这四个字吸引住了,总觉得里面藏着一种很深邃的情感故事。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孔维民先生在这本书里,对于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有着极其独到的见解。我尤其喜欢他分析那些隐藏在日常对话、行为举止之下的微妙心理活动,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表达爱,或者在寻求爱,但实际上,背后可能盘根错节着更复杂的动机和情结。书中提到的“委婉”、“含蓄”、“顾及面子”等概念,都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情爱文化里,导致很多真实的情感需求被压抑,或者以一种变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读的时候,经常会想到我父母那一辈人的感情,他们之间那种默默付出、不善言辞的爱,就是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典型写照。孔维民的笔触非常具有穿透力,他能够抓住那些最细微之处,然后层层剥开,让我们看到事情的本质。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那些在感情中迷茫的人,更是给所有希望更深入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世界的朋友。
评分最近一直在思考人际关系和情感连接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我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下的情感模式感到好奇。当我知道了《水洗的欲望:中国式情爱心理》这本书,就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维民先生的写作风格非常吸引人,他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种很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关于情爱心理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中国式”这个概念的解读,它不是简单的民族标签,而是包含了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下的产物。书中对于“隐忍”、“克制”、“责任”等观念在情爱关系中的作用的分析,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也很有启发。我曾经一度困惑于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宁愿选择一种看似不够“直接”或“热烈”的情感表达方式,读完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它让我看到了在特定的文化土壤里,情爱心理所呈现出的独特肌理,这种理解,对于我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情感,以及与他人建立更真诚的关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刚看完,说实话,在拿起它之前,我对于“中国式情爱心理”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概念。我一直以为情爱心理更多是普世的,哪里都一样。但读完孔维民的《水洗的欲望》,我才发现,原来地域和文化对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情感的表达,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书中,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且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情爱心理所呈现出的独特面貌。它不是那种直白的、西式的激情释放,而是在含蓄、隐忍、责任、家族观念等多种社会因素交织下,悄然生长的藤蔓。我尤其被书中对“欲”的探讨所吸引,它并非简单的生理冲动,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和道德约束,有时甚至与个人的真实情感产生了微妙的张力。孔维民的文字,像一股清泉,洗去了我以往对情爱的一些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复杂、更真实、也更具东方韵味的心理图景。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对照自身和身边人的经历,发出会心的微笑,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情爱心理的书,更是一次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心理的深度探索,它让我对自己,对他人,对这片土地上孕育的情感,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