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地面无线光通信/现代光学工程精品译丛
定价:79.00元
作者: 德维·查达,李洪涛,席峰,刘光祖,顾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118113587
字数:
页码:1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地面无线光通信/现代光学工程精品译丛》是一本详细介绍地面无线光通信技术的专著。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大气中的光传播、FSO信道模型、FSO调制与检测方法、FSO分集与编码技术及FSO系统设计和链路设计等内容。
  全书逻辑合理、理论简洁、思路清晰,结合无线光通信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范例对无线光通信进行了较为详实全面的介绍。
  《地面无线光通信/现代光学工程精品译丛》对从事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简介——无线光通信系统
1.1 优点和缺点
1.2 分类
1.2.1 空间通信
1.2.2 自由空间陆地链路
1.2.3 室内系统
1.3 无线光通信的未来发展
1.4 本书结构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无线光通道
2.1 自由空间光学室外通道
2.2 地面链路传播
2.2.1 光束分又
2.2.2 大气损耗
2.2.3 大气湍流
2.2.4 环境光
2.3 无线光学空间链路
2.4 室内传播媒介
总结
参考文献
引申阅读
第3章 信道建模
3.1 大尺度与小尺度信号变化
3.2 光强无线信道的输入/输出模型
3.2.1 光强信道的约束
3.2.2 信道的线性时变系统模型
3.2.3 光域信道传递函数
3.2.4 加性白噪声
3.3 FSO的统计信道模型
3.3.1 无线光信道的参数
3.3.2 大气湍流模型
3.3.3 光信号的空间相干性
3.3.4 信道脉冲响应/湍流引起的衰减强度的概率分布
3.4 系统光传递函数
3.4.1 系统的光传递函数
3.5 室内信道建模
3.5.1 室内信道的直流增益
3.5.2 室内多径扩散信道建模
3.6 FSO中的噪声源建模
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调制技术
4.1 信道约束
4.2 调制方案种类
4.3 选择原则
4.4 矢量信道模型与佳检测
4.4.1 矢量信道模型
4.4.2 佳检测
4.5 小功率和频谱带宽
4.5.1 小功率要求
4.5.2 频谱特征
4.6 FSO系统调制方案
4.6.1 On-Off健控
4.6.2 M-脉冲位置调制(M-PPM)
4.6.3 M-级脉冲幅度调制(M-PAM)
4.6.4 光子载波调制
4.6.5 差分脉冲位置(DPPM)和数字脉冲间隔调制(DPIM)
总结
参考文献
引申阅读
第5章 光学衰落信道的分集和检测技木
5.1 光学衰落信道的检测
5.2 检测信号模型
5.3 湍流信道单输入单输出检测
5.4 分集
5.5 空间分集
5.5.1 接收分集
5.5.2 发射分集
5.6 MIMO信道
5.6.1 重复MIMO系统
5.6.2 空间多路复用的MIMO信道
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信道容量
6.1 AWGN信道的信道容量
6.2 衰落信道容量
6.2.1 慢衰落信道
6.3 单输入单输出大气光学信道容量
6.3.1 SISO的遍历信道容量
6.3.2 高斯SISO信道的中断概率
6.4 分集光学衰落信道的容量
6.4.1 接收分集
6.4.2 发射分集
6.4.3 空间多路复用MIMO信道容量
6.4.4 重复MIMO信道容量
6.5 光子泊松信道容量
6.5.1 泊松MIMO信道容量
参考文献
第7章 FSO信道中的编码
7.1 基本概念
7.2 线性分组码
7.3 树码或卷积码
7.4 TURBO码
7.5 LDPC码
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FSO链路和系统设计
8.1 链路设计
8.1.1 链路余量
8.1.2 光链路可靠性
8.1.3 影响FSO链路选择的其他因素
8.1.4 光束指向和跟踪
8.2 元件可靠性
8.3 人眼安全考虑
8.4 收发器
8.4.1 激光发射机
8.4.2 接收机
8.5 FSO接收机中的噪声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天哪,最近读完的这本《量子计算导论:从基础到前沿应用》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未来计算方式的新世界大门。作者对复杂概念的拆解能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尤其是对量子比特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的阐述,用了很多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喻,让我这个物理背景不太扎实的读者也能豁然开朗。书中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晦涩难懂,而是层层递进,从最基础的布尔代数延伸到量子门操作,再到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的详细推导,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健。我特别欣赏它对实际硬件实现的讨论,比如超导量子比特和离子阱技术的优劣势对比,这部分内容让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工程挑战和潜力。读完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场思想的启蒙,让我对信息科学的下一个十年充满了期待。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量子信息科学,却又害怕被数学公式淹没的人来说,这绝对是首选的入门和进阶读物,它将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我最近沉浸在《行星地质学导论》这本书里,简直停不下来,它完全颠覆了我对宇宙中那些冰冷岩石球体的传统认知。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完全没有传统教科书那种枯燥的“罗列事实”感。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带着我们乘坐“思想的航天器”,依次拜访了月球、火星、木星和土星的卫星,甚至是冥王星。他对撞击坑的演化历史分析得极为细致,通过简单的几何和物理学原理,重建了数十亿年前的剧烈事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水星热演化的章节,那里对磁场消失和地幔收缩的解释,逻辑链条清晰得让人拍案叫绝。而且,书中配图的选择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张火星表面的高清图像都像是精心挑选的风景照,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实地考察。这本书成功地将严谨的地球物理学原理与天体探索的浪漫主义完美结合,读完后看夜空,感觉都变得不一样了。
评分《声音的建筑学:从音乐厅设计到城市声景重塑》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声学和建筑都有点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跳脱了单纯的物理学范畴,将声学设计提升到了一种美学和体验的层面。作者非常善于在抽象的理论和实际的听觉感受之间建立桥梁。比如,在讨论混响时间对巴洛克音乐演绎的影响时,他引用了当时乐团的演奏记录作为佐证,这种跨学科的论证方式非常令人信服。书中关于“声音景观”的设计理念尤其吸引我,它探讨了如何在日益嘈杂的现代都市中,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和材料选择,来“编织”出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声音环境。这本书的行文流畅,节奏把握得很好,既有对基础声学原理的扎实回顾,又有对未来智能声学系统的大胆展望,让人在享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声音艺术的魅力。
评分说实话,我很少对纯粹的社会学著作抱有这么高的评价,但这本《非正式权力网络:现代企业组织中的隐形架构》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它没有纠缠于传统的组织结构图,而是深入挖掘了公司内部那些通过人际关系、信任和信息流构建起来的、看不见的权力版图。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从硅谷的初创公司到老牌跨国企业的部门斗争,描述了“非正式领袖”是如何在正式流程之外达成决策、推动创新或设置障碍的。它的语言风格犀利而精准,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企业管理的表象。我尤其欣赏它提出的“关系资本”量化模型,虽然有些争议,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人际互动效率的新视角。这本书对于任何身处复杂组织环境中的管理者或专业人士都是一场及时的警醒,它提醒我们,理解谁真正拥有影响力,远比知道谁的头衔更高重要得多。读完后,我立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动态。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气候模型的不确定性与适应性策略》是一部极具挑战性但又极其重要的专业书籍。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出了普通的气候变化科普读物。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探讨当前气候模型(GCMs)在处理复杂反馈回路,特别是云层和气溶胶效应时的内在局限性。作者没有回避这些技术难点,而是深入剖析了蒙特卡洛模拟和贝叶斯推断在量化这些不确定性中的作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非常务实,强调了“适应性管理”而非依赖单一的长期预测,这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紧迫性下,提供了一种更具操作性的思维框架。虽然其中一些章节涉及高等概率统计和偏微分方程,阅读起来需要极大的专注力,但当你真正理解了模型预测区间背后的科学依据时,那种掌握了关键信息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绝对是为严肃的气候科学研究人员和政策分析师准备的深度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