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第2辑)
定价:49.80元
作者:叶朝辉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609655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本书为《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第2辑,主要收录了半导体结构中的慢光快光:物理机制及应用;杂化材料在能源和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原子级时间与空间尺度的电子加速、轨道操控与阿秒脉冲产生;新一代先进光源和新型光阴极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研究;从电动力学到量子电动力学:纳米光电子器件等文章。本书由叶朝辉主编。
内容提要
本书为《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第2辑,主要收录了半导体结构中的慢光快光:物理机制及应用;杂化材料在能源和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原子级时间与空间尺度的电子加速、轨道操控与阿秒脉冲产生;新一代先进光源和新型光阴极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研究;从电动力学到量子电动力学:纳米光电子器件等文章。本书由叶朝辉主编。
目录
第27期 半导体结构中的慢光快光:物理机制及应用
第28期 基于锗硅芯片的光电子学前景与挑战
第29期 适用于超短脉冲产生和开关的InGaAs量子点器件
第30期 用光学方法解释线粒体功能:总结与展望
第31期 高速光子信号的相干操控研究
第32期 杂化材料在能源和光电领域中的应用
第33期 太赫兹射线——新的射线
第34期 表面等离子体和人工电磁介质纳米光子器件
第35期 微环谐振器
第36期 原子级时间与空间尺度的电子加速、轨道操控与阿秒脉冲产生
第37期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38期 电磁斗蓬理论与黎曼几何、压缩测量新理论
第39期 聚合物纳米线制作和纳米光子器件组装
第40期 飞秒激光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41期 新一代先进光源和新型光阴极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第42期 自旋转移矩:纳米尺度的自旋电子学
第43期 有机光电转换器件的研究进展
第44期 新波段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
第45期 变革型纳米光子学
第46期 光设施:使命与挑战
第47期 高保真图像/视频处理技术
第48期 光开关纳米材料:合成与生物医学应用
第49期 从电动力学到量子电动力学:纳米光电子器件
第50期 强激光场驱动下原子动力学和相干辐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第51期 自由曲面光学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第53期 强场原子物理
第54期 分子医学:加快药物研发市场化和图像引导治疗的新范式
第55期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功能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第56期 金属聚炔烃和金属磷光类化合物:新型多功能材料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
第57期 微纳结构中的量子光辐射和固态腔QED
第58期 纳米技术,纳米光子学,生物光子学:在能源、保健、环境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挑战
第59期 周期量级长波长光源、非线性光学以及阿秒科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很精致,纸张的触感也很好,让人在翻阅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专业性,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承载着丰富知识的读物。拿到书的那一刻,就有一种想要深入探索其中奥秘的冲动。我平时对光学和电子信息领域有很浓厚的兴趣,也关注着国内外相关的学术动态。了解到这套文集是汇集了武汉光电领域各位专家的智慧结晶,并且是第二辑,这说明第一辑一定也取得了不俗的反响,足以证明其内容的价值和权威性。我非常期待能够在其中读到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深刻的理论剖析,或者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叶朝辉这个名字,在光电领域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他的参与和组织,无疑为这套文集增添了更多的学术吸引力。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点,拓宽自己的视野,甚至可能为我自己的研究或工作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扎实,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学术著作。
评分作为一名对前沿科技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我一直努力追寻那些能够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知识。这本书,以“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为名,并且有叶朝辉教授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参与,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易于理解但又不失学术严谨的方式,向我展示光电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不仅想了解“是什么”,更想知道“为什么”和“将走向何方”。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对前沿技术的深入剖析,例如人工智能在光电领域的应用、下一代显示技术、或者是在能源和环境监测方面的新型光电解决方案。我也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是认识光电领域未来发展蓝图的重要窗口,它将帮助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新的知识,尤其是技术和科学领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阅读高质量的文献和文集。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包含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和研究实例。毕竟,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而实际的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武汉作为中国光电产业的重要基地,汇聚了众多优秀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他们在这片沃土上一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独到的技术。我希望这套文集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武汉光电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现状,展现出国内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创新能力。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推动行业进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新型器件、关键技术突破、或者是有深度的数据分析,那将是极大的收获。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探到中国光电领域蓬勃发展的脉搏。
评分在阅读学术著作时,我非常看重其逻辑的严谨性和内容的原创性。一本好的文集,应该能够清晰地梳理出相关的研究脉络,并且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和方法。武汉光电论坛系列文集,从名字上就透露出一种学术交流的氛围,我猜想其中收录的文章可能是在论坛上进行过讨论和检验的,这样一来,其内容的可靠性和前瞻性应该会更高。我对作者叶朝辉教授在光电领域的深厚造诣早有耳闻,他的指导和参与,让这本书的学术含金量倍增。我期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对一些经典理论的深入解读,以及对新兴技术方向的超前预测。我更希望看到那些能够激发读者思考、引发讨论的原创性内容。或许书中会收录一些关于下一代通信技术、量子信息、或者生物光子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通过阅读,我希望能获得一些启发,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思维方式上的,能够让我用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光电科学的未来。
评分我是一个在光学工程领域深耕多年的研究者,对于技术细节和理论深度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当我知道有这样一本汇集了武汉地区顶尖光电专家智慧的文集时,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或者是在某一细分领域内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解决当前行业痛点、提升技术效率、或者开辟全新应用场景的研究。例如,在光通信方面,我希望能读到关于新型调制格式、高速光器件、或者高性能光纤技术的前沿进展;在光传感方面,我希望能够看到关于高精度、低成本、或者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技术突破;在激光技术方面,我希望能够了解最新的超快激光、高功率激光或者特种激光器的研究动向。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与同行顶尖学者进行思想碰撞的机会,希望能从中汲取养分,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