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电检测技术(高职高专电子制造类专业规划教材)
定价:14.00元
作者:吴文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040309782
字数:180000
页码: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22kg
编辑推荐
吴文明主编的《光电检测技术》是高职高专电子制造类专业规划教材。教材系统介绍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类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典型应用等。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光的度量、发光器件、光电导探测器的应用、结型光电探测器的应用、光电倍增管的应用及光电成像器件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和教师掌握知识点,每章都编写了习题。
内容提要
吴文明主编的《光电检测技术》系统介绍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各类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典型应用等。主要内容包括:光的度量、发光器件、光电导探测器的应用、结型光电探测器的应用、光电倍增管的应用及光电成像器件的应用。《光电检测技术》包含较多的光电检测技术应用项目,可以用于项目制教学。《光电检测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既系统阐述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又加强了其实践应用的描述和分析。《光电检测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光电子专业、检测技术及应用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并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士的业务参考书及培训用书。
目录
第1章 光的度量 1.1 辐射度量 1.2 光度的基本物理量 1.3 光度量基本定律 1.4 照度计与亮度计 1.4.1 照度计 1.4.2 亮度计 习题第2章 发光器件 2.1 发光二极管 2.1.1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机理 2.1.2 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与分类 2.1.3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 2.1.4 白光LED 2.1.5 发光二极管的简单检测 2.1.6 发光二极管的应用 2.2 激光器 2.2.1 激光工作原理 2.2.2 激光器的结构 2.2.3 激光的特性 2.2.4 激光的应用 习题第3章 光电导探测器的应用 3.1 光电导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3.2 光敏电阻的结构及分类 3.2.1 光敏电阻的结构 3.2.2 光敏电阻的分类 3.3 光敏电阻的特性 3.3.1 光敏电阻特性的测试电路 3.3.2 光敏电阻的光电特性 3.3.3 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 3.3.4 光敏电阻的频率特性 3.3.5 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3.3.6 光敏电阻的前历效应 3.4 光敏电阻的应用 3.4.1 光敏电阻应用的注意事项 3.4.2 光敏电阻应用实例 习题第4章 结型光电探测器的应用 4.1 结型半导体光伏效应 4.1.1 半导体PN结 4.1.2 光照下的半导体PN结——光伏效应 4.2 光电池 4.2.1 光电池的结构与原理 4.2.2 光电池的特性 4.2.3 光电池在太阳能利用中的应用 4.2.4 光电池在光电检测中的应用 4.3 光电二极管 4.3.1 光电二极管的结构与原理 4.3.2 光电二极管的特性 4.3.3 光电二极管的简易检测 4.3.4 光电二极管在光电检测与控制中的应用 4.4 光电三极管 4.4.1 光电三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4.2 光电三极管的特性 4.4.3 光电三极管的简易检测 4.4.4 光电三极管的应用 4.5 光电开关与光电耦合器 4.5.1 光电开关 4.5.2 光电耦合器 4.6 光电位置探测器 4.6.1 象限探测器 4.6.2 PSD位置探测器 习题第5章 光电倍增管的应用 5.1 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5.1.1 光电发射效应 5.1.2 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5.1.3 光电信增管的组成 5.2 光电倍增管的主要参量与特性 5.3 光电倍增管的应用 5.3.1 光电倍增管供电电路 5.3.2 光电倍增管供电电路的高压稳压源 5.3.3 光电倍增管信号的放大 5.3.4 光电倍增管使用注意事项 5.3.5 光电倍增管的应用实例 习题第6章 光电成像器件的应用 6.1 CCD图像传感器 6.1.1 CC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1.2 CCD的特性 6.1.3 CCD图像传感器的类型及形式 6.1.4 CCD图像传感器的应用 6.2 CMOS图像传感器 6.3 变像管与像增强管 6.3.1 变像管 6.3.2 图像增强管 习题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在“赶工期”,内容陈旧,更新缓慢。我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出版时间相对较新,我以为它能包含一些最新的技术和发展趋势,结果大失所望。里面的很多案例和技术介绍,感觉像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比如,关于图像传感器的那一部分,它主要介绍的还是CCD和一些早期的CMOS技术,对于现在普遍应用的、性能更优越的CMOS传感器,以及它们在各种新兴领域的应用,几乎只字未提。我本来对机器视觉和智能检测很感兴趣,我以为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它在这方面的着墨非常少,而且内容也显得非常过时,根本无法跟上当今技术发展的步伐。我看到一些关于光电通信的章节,里面的例子也都是老掉牙的,一点吸引力都没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更及时地反映行业内的最新动态,介绍一些主流的技术和应用,而不是让我们学习一些“过时”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一场灾难,阅读体验非常差。我注意到书中的字体大小不一,有些地方的行间距也显得非常拥挤,这让我阅读起来非常费力,眼睛很容易疲劳。更糟糕的是,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质量非常低下,很多图片都模糊不清,分辨率很低,我甚至无法辨认出图中的具体细节。有些公式的排版也显得非常混乱,特别是那些带有上下标的复杂公式,很容易让人看错。我曾经尝试着去理解书中关于光学系统设计的那一章,里面的示意图画得非常简陋,而且标记也不够清晰,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猜测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一本技术类的教材,图片和图表的质量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帮助我们理解复杂概念的直观工具。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太差了,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份手写的、没有经过任何排版和编辑的草稿。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知识点之间的跳跃性非常大。我感觉它就像是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拼凑在一起,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解某个器件的工作原理时,它可能会突然插入一段非常深入的数学推导,然后再突然跳到另一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这种讲解方式,让我很难建立起对整个光电检测技术的整体认知。我希望教材能够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并且能够清晰地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它好像把一本厚厚的专业论文集,拆分成小章节,然后硬塞进一本教材里。我曾经尝试着去梳理一下书中的知识脉络,但发现非常困难,因为很多地方的过渡都非常生硬,缺乏必要的铺垫和解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更注重教学逻辑,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好像是为那些已经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的专家准备的,而不是面向我们这些正在学习入门知识的高职高专学生。我一直以为高职高专的教材应该更侧重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足。它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一些非常抽象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概念,比如复杂的傅里叶变换在光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还有各种高深的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我承认这些理论很重要,但问题在于,这本书并没有清晰地展示这些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具体的器件和系统中的。我翻遍了整本书,也很难找到一个关于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光电检测系统,或者如何排除一个常见的光电检测故障的详细步骤。我曾经试图通过书中的一些公式来计算一些实际参数,但发现即使是计算,也需要对相关理论有非常深入的理解,而这本书的讲解,并没有达到这个深度,反而显得有些空泛。我真的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指导,让我们能够真正地“玩转”光电检测技术。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噩梦,买了之后我花了整整两个星期才勉强翻完,而且很多地方还是囫囵吞枣,因为它简直太晦涩了。我记得我当初是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一下光电检测原理,并且能结合实际应用的教材,结果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好像是把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公式堆叠在一起,然后就告诉你“这就是光电检测”。里面的例子非常少,而且即使有,也是那种抽象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理论模型,完全没有让我感受到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光电产品有什么联系。我本来对光电行业很有兴趣,尤其是在看到了一些非常酷的光电应用新闻后,才决定深入学习一下,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背诵天书,根本无法激发我的学习热情。书中的图示也显得老旧,不够清晰,很多关键的节点和连接都模糊不清,这对于理解复杂的电路和光学原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光电二极管的特性分析,但它的描述方式过于学术化,缺乏直观的解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更注重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海洋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