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交换原理
定价:30元
作者:桂海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115161703
字数:480000
页码:304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较全面地讨论了与语音通信相关的交换技术。其内容包括: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我国电话网的结构,No.7信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结构,数字交换原理,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终端和接口,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交换机运行软件的结构,程控操作系统和呼叫处理程序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及信令,移动通信呼叫处理的过程和主要的信令过程,固定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几种主要的分组交换技术(X.25、帧中继、ATM、IP)的协议结构和工作原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下一代网络的特点和分层结构,固定电话网向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演进步骤,我国固定电话网的智能化改造方案。
本书是高等院校通信专业及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技术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我选择阅读一本书,往往是抱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巩固和深化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这本书的名称和出版社来看,我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提供一套完整、严谨、易于理解的现代交换技术理论框架,并能够帮助我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案例分析,或者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排错技巧,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补充。总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个有力的知识助手。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喜欢那些能够挑战我思维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入思考,并启发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著作。《现代交换原理》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吸引力,它暗示着一种对现有交换技术的革新和未来方向的探索。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观点和创新的解决方案。我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被书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所启发,并找到一些能够指导我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的思路。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者行业内的最佳实践,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一直很喜欢,那种沉静的蓝色调,加上简洁的字体,给人一种专业而厚重的学术感。拿到手的时候,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容易泛黄的廉价纸,而是略带哑光的,翻阅的时候没有刺眼的光线反射。我最看重书籍的排版和印刷质量,毕竟阅读体验是极其重要的。而这本《现代交换原理》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朗,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章节的划分也很清晰,目录页的信息量足够,能够快速定位到自己想要查找的内容。书本本身的装帧也很牢固,不会有那种轻易散架的担忧,感觉可以陪伴我很久。当然,一本书的价值终究在于其内在的内容,但好的外在呈现无疑能为阅读过程增添不少愉悦,让学习也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我一直对通信领域里的那些“幕后英雄”充满了好奇,而交换技术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这些“幕后英雄”的机会。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那些在网络背后默默工作的强大机制。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数据传输速度、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先进的交换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这些技术的演进历程,以及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现在这个成熟阶段的。理解了这些原理,我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才能在我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传递出一种严谨而深入的治学态度。从目录就能看出,它对交换技术的探讨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并非浅尝辄止。这种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的结构,对于想要系统学习交换技术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知道很多技术书籍在讲解某个概念时,会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让初学者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似乎更注重逻辑的梳理和知识点的铺垫,力求让读者理解每一个“为什么”。我特别期待它在讲解一些核心概念时,能够提供足够详实的理论依据和生动的实际案例,这样才能真正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具象的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