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以拳證道(太極拳係列之理法篇)
定價:33.00元
作者:李光昭著
齣版社:華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08079172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太極”到底是什麼?它如何由“無極”而生?“太極”作為“陰陽”之母,“陰陽”又是怎麼從“太極”産生的?……這些疑問,應該是中國哲學的根本問題。太極,是一個特彆的、令中外專傢學者都感覺無比深奧、難以準確把握的哲學名詞。特彆是,在中國文化中,還因此奇特地齣現瞭一種特彆的拳法——太極拳。這個拳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種哲學拳,是一種依據與貫徹瞭中國太極哲理的拳法。對一般人而言,入道、悟道和證道,是一件非常睏難的事。為瞭入道、悟道和證道,我們認為,修學太極拳法是一種非常好的起始的手段與方式。正確的太極拳修煉是有利於人們入道、悟道和證道的,而錯誤的太極拳修煉則有礙於人們入道、悟道和證道。作者以嚴謹的治學態度、深厚的理論功底以及精湛的拳道技藝,將太極拳深幽之堂奧,由淺入深娓娓道來,引人入勝,使讀者在不知不覺間深入其中,感同身受。這裏,作者為拳道修為者提供瞭一整套由“著熟而漸悟懂勁”、進而“階及神明”的理論基礎。
內容提要
現代人習練太極者很多,但並不明白究竟什麼是內功,內功到底是怎樣練成的。為瞭養生、強身、技擊,習練多年卻達不到想要得到的效果,使很多習練者深感睏惑。這是因為他們對真正的傳統太極缺乏正確的瞭解和認識,不懂得應該從何處下手,區彆不瞭什麼是輔助功法,什麼是實用功法。麵對這些問題,作者通過結閤《道德經》裏的道傢太極哲理來詮釋拳理,讓學人能夠真正明白並親身體悟太極內裏的滋味。
本書作者自幼跟隨父親習練拳術,專攻傳自楊傢先人的楊氏太極。作者先父潛心研究體悟一生,將太極哲學思想與身體運化相結閤,獨悟太極拳的真義,並秘傳作者。作者五十多年如一日,通過不斷的研習、感悟,體味到看、聽、悟、摸的演習和傳授的方法。
本書作者從比較寬泛的角度詮釋瞭“拳”與“道”的關係即是“術”與“道”的關係,由拳入道,由道悟拳。在修習拳道時心中明確是為道修拳、以道修拳,拳是道中之拳、道是拳中之道。作者認為,太極的修習本就是對一種哲學、一種“道體”的修習,其終形成的是一種思維、一種世界觀,而拳道論,乃是修習過程當中——也即由拳入道過程中——一條通路。
全書分上下兩部分,上篇包括知陰陽、明動靜、明虛實、明剛柔;下篇有道、拳、有、無、中、空、鬆、緊等內容,是修習太極內功的入門功法。作者把傢傳的獨門絕技傳授世人,讓習練者獲得身之健康,心之淨化,善養浩然之氣,氣固而神自定,祛病延年,健康益壽。以此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諧身心。
目錄
序一 感悟太極拳道
序二 學太極 悟人生
序三 拳與道的關係
自序 自悟
引 言
詮 說
前 言
章 知陰陽
第二章 明動靜
第三章 辨剛柔
第四章 分虛實
理 法
章 何謂道
第二章 何謂拳
第三章 何謂無
第四章 何謂中
第五章 何謂空
第六章 何謂鬆
第七章 說 緊
第八章 說 重
第九章 說 捨
第十章 說 運
第十一章 何謂沉
第十二章 何謂分
第十三章 何謂勁
第十四章 何謂勢
第十五章 何謂變
第十六章 何謂機
第十七章 何謂應
文獻輯錄
一 張三豐(《太極拳經》)
二 王宗嶽(《太極拳論》等)
三 佚名(《十三勢歌》)
四 楊氏太極拳老譜(《八門五步》等)
五 武禹襄(《四字秘訣》)
六 李亦佘(《撒放秘訣》等)
習悟心得
身體的智慧 生命的真意
《以拳證道》讀感
感悟太極拳道
太極拳道習悟談
後 記
作者介紹
李光昭先生,自幼在父親、太極大師李樹田先生的熏陶、引領下,與太極拳道結下不解之緣
五十餘年來,作者遵循“悟道煉己、修拳做人”的父訓,沿著“明理、身證、體悟”知行閤一的拳修之路,堅持追求“以拳修道、以拳證道、以拳入道”之高境界,把深悟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作為太極拳修為之正經法門;把太極拳道修為中身心之實證,作為領悟中國傳統文化堂奧之金鑰匙。
作者傢學淵源、內功沉厚。在拳道修為過程,把理法提煉齣一須三要之核心,把心法摸索齣一求三修之主旨,把功法總結齣一撥三能之法要,從而在太極拳道的修為、傳承的道路上,探索齣一條新意的路徑。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在太極拳練習道路上摸索瞭些年頭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點破”太極拳奧秘的書籍。市麵上關於太極拳的書籍琳琅滿目,但很多要麼側重於動作的分解和教學,要麼充斥著晦澀難懂的理論,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我心中長久以來的一個空白。它的標題“以拳證道”讓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力量,仿佛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是一種實踐的指引。我期待它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太極拳的“理法”,將那些看似抽象的概念,例如“引進落空”、“藉力打力”等,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並與實際的拳法動作相結閤,讓我在練習中能夠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妙處。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領悟到太極拳不僅僅是外在的招式,更是內在的修煉,是身心閤一的境界。我渴望它能夠引導我,在每一個舒展的動作中,感受到力量的流動,在每一個虛實的轉換中,體會到宇宙的規律,最終達到“拳法與道同”的至高境界。
評分我對於“理法”二字尤其敏感,總覺得許多練習的瓶頸,往往就齣現在對“法”的理解不夠透徹上。我參加過一些太極拳的推廣課程,老師們講解的動作口令雖然清晰,但很多時候,我總是在心裏暗自揣測,為什麼這個動作是這樣設計的?為什麼要在此時伸展,彼時收斂?這種“為什麼”的疑惑,就像一塊塊小石頭,堵在我的學習道路上。而《以拳證道(太極拳係列之理法篇)》這個書名,像是一道曙光,預示著這本書將要解答我的這些疑問。我希望它能夠深入挖掘太極拳內在的邏輯和原理,不僅僅是教我“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為什麼這麼做”。我期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係統而深刻的方式,來闡述太極拳的“理”,也就是那些支撐拳法的哲學思想和運動規律,並將其與“法”,即具體的拳法技擊和鍛煉方法緊密聯係起來。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讓我在日後的練習中,不再是機械地模仿,而是帶著清晰的認知,去體會和感悟,從而讓我的太極拳水平得到質的飛躍。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以拳證道”幾個大字,剛看到的時候就覺得很有分量,聯想到許多武俠小說裏高手藉由拳腳參悟至理的場景,心裏就升起一股莫名的期待。翻開書頁,扉頁上燙金的“太極拳係列之理法篇”更是讓人明白,這並非虛無縹緲的玄學,而是實實在在的太極拳功夫。我一直對太極拳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光是模仿動作,抓不住其中的精髓,總有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睏惑。我渴望瞭解太極拳背後的哲學思想,那些關於陰陽、虛實、剛柔的辯證關係,是如何體現在一招一式中的。這本書的標題,讓我隱隱感覺到,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把鑰匙,能夠打開我通往更深層次太極拳理解的大門。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領略到太極拳不隻是鍛煉身體的運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哲學,一種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那些古老的智慧是如何在拳法的演練中煥發新生,又是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生活,更好地麵對挑戰。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武術,都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智慧。“以拳證道”這四個字,瞬間擊中瞭我的內心深處。它不僅僅是在談論太極拳的招式,更是在探討一種通過身體力行的實踐,來印證和追求人生的大道。我對於太極拳的認知,已經超越瞭單純的健身範疇,我希望能夠從中汲取養分,去理解那些關於平衡、圓融、順應自然的智慧。這本書的“理法篇”更是讓我看到瞭希望,我期望它能夠以一種非常獨特而富有啓發性的方式,來解讀太極拳的內在運行機製。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緩慢、柔和的動作背後,是如何蘊含著強大的力量;那些虛實轉換、剛柔並濟的變化,又是如何體現瞭宇宙的辯證法則。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角,讓我從更高的維度去審視太極拳,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武術愛好者,更是作為一個尋求智慧的人生旅者。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升華,讓太極拳真正成為我生命中的一種哲學實踐。
評分我對太極拳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聽老師說”的階段,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剛剛接觸樂譜的初學者,雖然能跟著老師的指揮彈奏齣一些音符,但始終無法理解背後的鏇律和和聲。這本書的“理法篇”就像一份詳細的樂譜解讀,我迫切希望它能為我揭示太極拳內在的“音樂”。我想要知道,那些看似簡單的動作,是如何串聯起復雜的勁力運行;那些虛實的變換,又遵循著怎樣的能量守恒定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將太極拳的“理”,也就是那些深奧的哲學原理,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解清楚,並且與“法”,也就是具體的招式演練緊密結閤。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真正理解“牽牛鼻”、“化勁”、“發勁”等概念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不再隻是死記硬背,而是能夠融會貫通,在自己的身體上找到那些“理”的印記。我渴望這本書能讓我擺脫“盲練”的狀態,讓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推送,都充滿智慧和力量,最終達到“拳隨心動,心隨拳悟”的境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