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菜野果的识别与利用:野果卷 林祁,林云,赵阳 9787534981647

中国野菜野果的识别与利用:野果卷 林祁,林云,赵阳 978753498164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祁,林云,赵阳 著
图书标签:
  • 野菜
  • 野果
  • 植物识别
  • 食用植物
  • 野生植物
  • 林祁
  • 植物学
  • 自然博物
  • 食品安全
  • 药用植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81647
商品编码:2943907960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中国野菜野果的识别与利用:野果卷
作者 林祁,林云,赵阳
定价 298.00元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4981647
出版日期 2017-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为野果卷,概述部分介绍了野菜野果的含义、野菜野果的特点、野菜野果采食的注意事项、野菜野果形态识别的名词与术语(野果卷用)、野菜野果的分类、野菜野果资源的利用、野菜野果的食用方法等内容。野果类群部分重点介绍了449种野果,包括它们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识别要点、分布与生境、食用部位与食用方法、食疗保健与药用功能、注意事项等内容,并通过相关科、属类群果实及其他形态识别要点的介绍,能举一反三地识别野果植物2500余种。对每种重点介绍的野果配有原植物采摘季节的形态彩色照片,或形态线描图,或植物标本照片,以便于普通大众野外识别与采摘。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不仅可作为部队人员、户外爱好者、大院校学生野外生存训练的教材,还可作为农副产品开发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业结构多样性的参考书,亦适合于野菜野果爱好者、野菜野果开发部门、医药保健、食品烹饪、宾馆饭店、植物教学及科研人员阅读收藏。


   作者简介
林祁,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现在系统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主管、国家植物标本馆副馆长、常务副馆长等职。编研出版了*有重要影响的植物分类学巨著《中国高等植物》(共14卷)及其修订版,该书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奖”。

   目录

   编辑推荐
书中对其中常见的1000余种野菜、野果做了图解说明,对每种重点介绍的野菜野果配有原植物采摘季节的形态彩色照片,以便于读者野外识别与采摘。野菜卷含野菜原色图片1400幅,野果卷含野果原色图片1000幅。对可食用野菜、野果形态识别要点进行描述,并对它们的地理分布、采集与食用方法、营养价值与药用功能等做介绍,还对与可食用野菜、野果形态相似的有毒植物、不可食用植物或伪品植物的形态特征做了比对鉴定区分,书中附有常用植物形态识别名词与术语解释。本书是将植物分类学知识科普化,对人们开发与利用可食用野生植物资源起指导作用。

   文摘





   序言

《中国野菜野果的识别与利用:野果卷》 卷首语:山野馈赠,舌尖上的乡愁 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我们似乎离那片生机勃勃、四季馈赠的大地越来越远。然而,在城市的边缘,在乡村的阡陌之间,在那片曾经承载着无数童年记忆的山野间,依然隐藏着无数珍贵的宝藏——它们是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的中国野菜和野果。它们是自然的馈赠,是生态的活化石,更是承载着深厚乡愁的味蕾记忆。 本书,正是希望带领读者重新认识这些被遗忘的珍宝。我们并非要重拾那些艰苦岁月的艰辛,而是要发掘野菜野果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生态价值以及它们作为健康食材的巨大潜力。我们相信,了解它们,认识它们,并学会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它们,不仅能丰富我们的餐桌,更能让我们在品味自然之味的同时,重拾一份久违的亲切感与宁静。 第一章:野果的奇妙世界——认识你的山野邻居 本卷将聚焦于中国广袤土地上那些令人垂涎的野果。它们形态各异,颜色斑斓,味道或酸或甜,或涩或香,每一种都诉说着不同的生长故事。 春之初味: 当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些早熟的野果便悄悄地探出了头。例如,刺梅(三月泡),初春时节,粉红色的花朵过后,便结出酸甜可口的红色小果,是春日里难得的清新滋味。又如山莓,虽然名字带“莓”,但其形态和口感与栽培草莓大相径庭,有着独特的野趣。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在早春就能见到踪影,但常被忽略的小浆果。 夏日缤纷: 夏季是野果的盛宴。从山林到田埂,各种野果竞相成熟。桑葚,这曾是许多人童年夜晚偷偷采摘的甜蜜负担,其紫黑色的果实饱满多汁,营养丰富。野樱桃,虽然不如栽培樱桃般甜美,但其酸爽的风味却是另一番独特体验,且对人体有益。菝葜,这种藤蔓植物的果实,虽然外形并不讨喜,但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却不容忽视。我们还会深入介绍山楂的各种野生形态,它们可能比市面上常见的山楂更小巧,但风味更为浓郁。 秋季的醇厚: 秋风起,万物沉淀,野果也迎来了成熟的黄金期。猕猴桃,其野生祖先隐藏在深山之中,果实虽然小,但酸甜交织,营养价值极高。沙棘,这种有着“维生素C之王”美誉的野果,金黄色的果实如同小宝石,营养价值惊人。野葡萄,虽然可能不如栽培葡萄般甜美,但其天然的酸度和醇厚香气,是制作果酒和果酱的绝佳原料。狗枣子(木枣),这是一种形状奇特、口感独特的野果,成熟时呈深褐色,味道清甜。 冬日遗珠: 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依然有野果坚守枝头,为人们提供最后的馈赠。例如柿子(野生),虽然很多柿子都是栽培品种,但野生的柿子往往更小巧,风味也更为纯粹,适合经过处理后食用。山稔子(桃金娘),在一些温暖地区,其果实可以在晚秋至初冬成熟,呈现出迷人的紫色。 第二章:科学辨识,安全采摘——做懂自然的采摘者 面对琳琅满目的野果,如何准确辨识,避免误食有毒植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章将提供科学的辨识方法和实用的采摘指南。 形态特征识别法: 我们将详细介绍野果的叶片(形状、边缘、脉络)、花朵(颜色、形状、花期)、果实(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特征、果柄)、枝干(是否有刺、是否有分泌物)等关键识别特征。配合清晰的图文,帮助读者区分相似植物。 地理分布与生境: 了解不同野果的适宜生长环境,如山地、林缘、河边、荒地等,有助于缩小辨识范围。 有毒植物的警示: 特别强调几种常见但有毒的与可食用野果相似的植物,如毒藤莓、颠茄等,介绍其特征和中毒症状,做到防患于未然。 采摘的黄金法则: “不认识,不采摘”: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只采成熟果,不伤根叶枝”:尊重自然,适度采摘,保护植物的生长。 “避开污染源”:远离公路、农药喷洒区域、工业区等,确保野果的安全性。 “仔细检查,不混杂”:采摘过程中仔细检查,去除可能混入的其他植物。 “少量尝试,观察反应”:初次食用不熟悉的野果时,应从少量开始,观察身体是否有过敏或不适反应。 采摘工具与储存: 介绍适合采摘野果的简易工具,以及采摘后初步的清洗和储存方法,以保持野果的新鲜度和风味。 第三章:舌尖上的野趣——野果的美味烹饪与健康价值 认识并辨识了野果,接下来便是品味它们的奇妙风味,并了解它们所蕴含的健康益处。 直接品尝的纯粹: 部分野果,如成熟的桑葚、野樱桃等,洗净后即可直接食用,体验最原始的自然风味。 加工的艺术: 果酱与果露: 许多野果富含果胶,是制作天然果酱的理想选择,如山楂酱、猕猴桃酱。野葡萄、沙棘等可以用来制作风味独特的果露。 果酒与酵素: 野果天然的发酵能力使其成为酿造果酒的绝佳原料,如野葡萄酒、桑葚酒。同时,它们也是制作健康酵素的优质选择。 烘焙与甜点: 将野果融入烘焙食品,如制作野果派、野果玛芬,能为甜点增添独特的风味和色彩。 凉拌与饮品: 新鲜的野果也可以用来制作清爽的沙拉,或榨取成健康果汁,如沙棘汁、猕猴桃汁。 特殊处理的美味: 例如,一些涩味较重的野果,如野生山楂,经过晾晒或糖渍后,风味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变得酸甜可口。 营养宝库: 维生素的丰富来源: 许多野果,特别是沙棘、野樱桃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 矿物质与膳食纤维: 它们也提供多种矿物质,如钾、铁等,并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和维持肠道健康。 植物化学物的奇迹: 野果中含有多种多酚、类黄酮等植物化学物,这些物质具有抗炎、抗癌、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健康功效。 传统智慧与药用价值: 中医典籍中的记载: 追溯一些野果在传统中医典籍中的记载,了解它们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如山楂消食化积,桑葚滋阴补血等。 现代科学的探索: 结合现代科学研究,介绍一些野果在抗衰老、增强免疫力、辅助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的潜力。 第四章:保护与传承——让野果的芬芳永留传 认识到野果的价值,我们更应肩负起保护它们的责任,让这份自然的馈赠能够永续传承。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野果的生长与健康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保护森林、湿地、草地等自然生境,就是保护野果的家园。 可持续采摘的理念: 强调不破坏植物生长、不竭泽而渔的采摘原则,以及通过人工种植和培育,实现野果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鼓励将野果的传统烹饪方法、采摘习俗记录下来,并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野果文化。 科学研究与产业化: 推动对野果的科学研究,发掘其更多价值,并适度发展相关产业,提高其经济价值,从而更好地促进其保护。 结语: 《中国野菜野果的识别与利用:野果卷》并非一本简单的食谱或植物图鉴,它是一扇窗,带领读者窥见大自然的慷慨与智慧;它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解锁舌尖上的乡愁与健康;它更是一份呼唤,希望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让我们一起走进山野,去发现,去认识,去品味,去守护,这份来自大地的,最纯粹的馈赠。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植物摄影爱好者,我总是致力于捕捉大自然中最生动的瞬间。那些在角落里默默生长、不被太多人关注的野菜野果,往往有着最原始、最动人的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非常清晰、高质量的图片,能够真实地展现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比如叶子的形状、花的颜色、果实的纹理等等。这对于我进行户外拍摄,准确识别目标植物至关重要。同时,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这些植物生长环境的信息,比如它们通常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光照条件下,这将有助于我更好地找到它们,从而拍出更具表现力的照片。我对书中可能出现的那些稀有、鲜为人知的野果的图片尤为期待,它们将是我摄影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亮点。

评分

作为一名对烹饪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为我的菜肴增添新意和独特风味的食材。传统的食材市场往往能提供的选择有限,而我对那些生长在山野间的“野味”充满了天然的向往。这本书的书名——《中国野菜野果的识别与利用》,恰好击中了我的心底。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有我过去从未听说过的、却可能拥有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野果。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食谱建议,比如,某个野果最适合用来制作果酱,另一个则可以用来泡酒,或者做成风味独特的沙拉。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这些野果的季节性采集信息,以及如何处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风味和营养,那就太棒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厨房里的一本“秘密武器”,让我的烹饪之路更加精彩和充满惊喜。

评分

我一直对户外探险和野外生存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长途跋涉或野外露营时,能够辨认并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不仅能增加生存的保障,更能带来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奇妙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野外生存知识,比如,哪些野菜可以安全食用,哪些野果具有一定的饱腹感,又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利用某些植物来获取水分或止血。我希望它能像一本“野外生存指南”一样,在我面对未知环境时,提供有力的支持。书中关于植物毒性的识别和辨别方法,也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更加自信地去探索大自然,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泥土芬芳的色彩和质感,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回了童年时期在乡间奔跑的时光。我一直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隐藏在田野乡间、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植物。读过一些关于植物的书,但大多偏向于学术研究,晦涩难懂,这次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阅一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非常详实、直观的插图,能够帮助我准确地辨认出那些在野外常见的、但名字却不甚清晰的“小家伙们”。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文字的罗列,更能有那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我在户外采摘或游玩时,能够对照着书本,惊喜地发现身边那些被忽略的宝藏。例如,我总是分不清某些野果的酸甜度,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品尝的建议,或者它们的食用方法,我也会觉得非常有价值。

评分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医药和养生之道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古籍中都有关于野菜野果的记载,它们不仅是食物,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植物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比如,哪些野菜可以清热解毒,哪些野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甚至是一些古老的民间偏方。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些植物的科学成分分析,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具体益处。如果书中还能穿插一些关于这些野菜野果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那就更加引人入胜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能了解到这些植物的“是什么”,更能理解它们的“为什么”,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