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派:珍秘健身功9787517706908 中国发展出版社 孙学孟

昆仑派:珍秘健身功9787517706908 中国发展出版社 孙学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学孟 著
图书标签:
  • 健身功
  • 昆仑派
  • 养生
  • 武术
  • 传统文化
  • 健康
  • 功法
  • 孙学孟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内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517706908
商品编码:29456694708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昆仑派:珍秘健身功
作者 孙学孟
定价 88.00元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 9787517706908
出版日期 2018-03-01
字数
页码 432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古有武功秘籍,今有掌门亲传。本书作者为中国古老的武学宗派——昆仑派当代掌门。书中所涉及武功动作,皆由掌门亲自示范。全书600余幅招式动作分解图,同时结合了对武术术语的解读,使之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本书虽不能人人都能练就绝世武功,但强身健体之功效显而易见。


   作者简介

孙学孟,男,汉族,1946年5月23日生,哈尔滨市人,中国昆仑派无极门52代掌门。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黑龙江省传统武学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传统文化协会常务会长兼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以色列运动、艺术和文化协会中国功夫首席顾问,俄罗斯远东理论与实践武术协会中国功夫首席顾问。


   目录
上篇五禽戏(昆仑版健身气功)
章五禽戏概论 3
节五禽戏由来 5
一、五禽戏内涵 5
二、五禽戏源流 5
三、古法新说 8
第二节五禽戏教学要旨 9
一、五禽戏教学成功关键 9
二、习练功法规律 12
三、五禽戏教学大纲——谱诀 13
第二章调息无极功 17
节开顶窍 19
一、口诀 19
二、功效 19
三、开顶窍法 21
第二节 三周天 23
一、微周天 23
二、小周天 24
三、大周天 26
第三章气功功法高境界——炼丹功 29
节金丹 31
一、外丹 31
二、内丹 32
三、金丹论 32
第二节长生要术——六字诀 33
一、口诀 33
二、服气经 33
三、明医论 37
第三节炼神化气——筑基功 38
一、口诀 39
二、下河车搬运法 39
三、上河车搬运法 39
第四节内丹术 40
一、无极丹道 40
二、底水功 46
三、胎息功 49
第四章古法新说五禽戏教学 55
节调息运气 57
一、起势 57
二、调息 59
三、运气 60
第二节虎戏 63
一、意境与神韵 63
二、虎举演练 68
三、虎扑演练 76
四、虎戏三层次 82
第三节鹿戏 83
一、意境与神韵 83
二、鹿抵演练 86
三、鹿奔演练 91
四、鹿戏三层次 95
第四节熊戏 96
一、意境与神韵 96
二、熊晃演练 103
三、熊运演练 107
四、熊戏三层次 110
第五节猿戏 112
一、意境与神韵 112
二、猿提演练 117
三、猿摘演练 121
四、猿戏三层次 127
第六节鸟戏 128
一、意境与神韵 128
二、鸟伸演练 130
三、鸟飞演练 134
四、鸟戏三层次 138
第七节引气归元 139
一、功法与功效 139
二、动作姿势 139
三、单手稽首 144
中篇 养生功(十三诀)与玄妙无极掌
第五章养生功(十三诀) 147
节点睛 149
一、源流 149
二、谱诀 149
三、要领 149
第二节起势 150
一、口诀 150
二、功效 150
三、动作与解释 151
第三节诀倒提昆仑 152
一、口诀 152
二、功效 152
三、动作与解释 153
第四节第二诀童子拜祖 155
一、口诀 155
二、功效 155
三、动作与解释 155
第五节第三诀玉柱擎天 157
一、口诀 157
二、功效 158
三、动作与解释 158
第六节第四诀托天按地 161
一、口诀 161
二、功效 161
三、动作与解释 162
第七节第五诀鲲鹏展翅 163
一、口诀 163
二、功效 164
三、动作与解释 164
第八节第六诀乌龙摆尾 166
一、口诀 166
二、功效 166
三、动作与解释 166
第九节第七诀气贯长虹 169
一、口诀 169
二、功效 169
三、动作与解释 169
第十节第八诀苍龙观海 171
一、口诀 171
二、功效 172
三、动作与解释 172
第十一节第九诀福禄合卺 174
一、口诀 174
二、功效 175
三、动作与解释 175
第十二节第十诀两仪太极 178
一、口诀 178
二、功效 178
三、动作与解释 178
第十三节第十一诀浑圆无极 180
一、口诀 180
二、功效 180
三、动作与解释 181
第十四节第十二诀百会莲花 182
一、口诀 182
二、功效 182
三、动作与解释 183
第十五节第十三诀昆仑朝圣 186
一、口诀 186
二、功效 186
三、动作与解释 187
第六章玄妙无极掌(洞功) 191
节点睛 193
一、源流 193
二、谱诀 193
三、功法特点 194
第二节无极善桩 194
一、口诀 194
二、功效 194
三、动作与解释 194
第三节趟八面威风 196
一、倒提昆仑 196
二、童子拜祖 198
三、云游四海(左) 201
四、玉兔蹬鹰(左) 205
五、镇邪(左) 207
六、云游四海(右) 210
七、玉兔蹬鹰(右) 212
八、镇邪(右) 214
第四节第二趟流星赶月 217
一、仙人指路(右) 217
二、手挥琵琶(左) 220
三、大鹏展翅(右) 221
四、辕门射戟 223
五、禹王推舟(右) 224
六、禹王推舟(左) 225
七、阴阳双鱼 226
八、推窗望月 228
第五节第三趟峰回路转 230
一、苍鹰觅食 230
二、金鸡报晓 232
三、太公钓鱼 234
四、鹤立鸡群 235
五、龙凤呈祥 237
六、风火双轮 239
七、抽刀断水 241
八、妙掌连环 243
第六节第四趟水到渠成 245
一、穿云龙掌 245
二、金龙探爪 247
三、登山伏虎 249
四、霸王脱靴 250
五、白猿献果 253
六、孔雀开屏 255
七、鹏程万里 258
八、托天拜圣 260
第七节无量稽首 263
一、口诀 263
二、功效 263
三、动作与解释 263
下篇 昆仑太极拳与玄门太极剑
第七章昆仑太极 269
节要旨 271
一、谱诀 271
二、八法 271
三、作用 272
第二节无极善桩 272
一、口诀 272
二、功效 272
三、动作与解释 272
第三节趟八面威风 274
一、倒提昆仑 274
二、童子拜祖 276
三、云游四海(左) 279
四、玉兔蹬鹰(左) 282
五、镇邪(左) 284
六、云游四海(右) 286
七、玉兔蹬鹰(右) 289
八、镇邪(右) 291
第四节第二趟追云赶月 294
一、仙人指路(右) 294
二、手挥琵琶(左) 297
三、大鹏展翅(右) 298
四、禹王推舟(右) 299
五、禹王推舟(左) 301
六、阴阳双鱼 302
七、推窗望月 304
八、礼贤下士 305
第五节第三趟峰回路转 308
一、怀抱日月 308
二、仙人摘桃 310
三、仙人指路(左) 312
四、手挥琵琶(右) 314
五、大鹏展翅(左) 315
六、丹凤朝阳 316
七、白猿献果 318
八、白马亮蹄 320
第六节第四趟各显神通 323
一、后羿射日 323
二、老君降龙 326
三、犀牛望月 328
四、苍鹰觅食 329
五、金鸡报晓 331
六、太公钓鱼 333
七、鹤立鸡群 335
八、龙凤呈祥 336
第七节第五趟夸父逐日 339
一、登山伏虎 339
二、孔雀开屏 342
三、流星赶月 346
四、拨云献印 348
五、仙山朝圣 349
六、天君云手 351
七、哪吒探海(右) 353
八、哪吒探海(左) 354
第八节第六趟水到渠成 356
一、快刀斩麻 356
二、西望王母 358
三、子牙执印(右) 360
四、武王载锤(右) 361
五、子牙执印(左) 362
六、武王栽锤(左) 364
七、怀抱昆仑 365
八、玉女穿梭 372
第九节无量稽首 381
一、口诀 381
二、功效 381
三、动作与解释 382
第八章玄门太极剑 385
节谱诀 387
第二节趟仙人指路 387
一、口诀 387
二、解释 388
第三节第二趟拨草寻蛇 396
一、口诀 396
二、解释 396
第四节第三趟太公钓鱼 400
一、口诀 400
二、解释 400
第五节第四趟三卧虎穴 406
一、口诀 406
二、解释 406
第六节第五趟横扫群魔 411
一、口诀 411
二、解释 412
第七节第六趟水中捞月 416
一、口诀 416
二、解释 416
第八节第七趟犀牛望月 420
一、口诀 420
二、解释 421
第九节第八趟踏罡步斗 425
一、口诀 425
二、解释 426
后记 432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昆仑秘术:养生之道与武学精粹 一本穿越时空的养生宝典,揭示中国古老智慧的传承与奥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文化,它关乎生命的本质,关乎身体的健康,更关乎精神的升华。这便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养生之道。而在这条源远流长的养生文化中,昆仑山,这座被誉为“万山之祖”的神圣之地,更是孕育了无数为后人所称道的养生秘术与武学精粹。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一次对中国传统养生智慧的深度探索与系统梳理。我们将带领您穿越时空的迷雾,走进古老而神秘的昆仑,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却依然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养生之道。这里汇聚的,是历代隐士、高人、医者,乃至武林宗师们在长年累月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它们凝聚着对人体生命规律的深刻理解,对自然万物相互关系的洞察,以及对身心和谐的极致追求。 一、 溯源昆仑:中华养生文化的摇篮 中国古代,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远不止于肉体的强健,更包含了精神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在诸多养生流派中,与昆仑山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昆仑山,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象征。在这片被云雾缭绕的仙境,流传着无数关于长寿、健康、乃至超凡脱俗的传说。 本书将追溯昆仑养生文化的源头,探寻其与道家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古代医学理论的内在联系。我们将解析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体悟天地,从而悟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哲学,并将之融入到具体的养生实践中。从古代神话传说中对仙人的描绘,到历史文献中对隐士养生方法的记载,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丰富而多元的昆仑养生图景。 二、 功法精要:内外兼修的身心奥秘 在昆仑山众多的养生智慧中,功法无疑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本书将系统性地介绍一系列源自昆仑的珍秘健身功法。这些功法并非简单的肢体运动,而是集天地之灵气,融人体之精气神于一体的整体性锻炼方式。它们讲究“练气”、“调息”、“意守”,强调内外兼修,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您将学习到: 基础呼吸法: 认识呼吸在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掌握多种古法吐纳技巧,学会如何通过深沉、均匀的呼吸来调节气血,舒缓身心,提升内在能量。这些呼吸法并非简单的换气,而是蕴含着深邃的能量引导和精神集中原理。 导引术与形意操: 了解那些模仿自然界动物形态或遵循人体经络运行规律的导引术。它们通过舒缓的肢体动作,配合呼吸与意念,达到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强健脏腑的目的。书中将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并配以图示,让您能够清晰理解并模仿。 内炼丹道: 触及那些更为深奥的内炼功法,这些功法讲究精、气、神的修炼,通过特定的意念引导和能量运转,来强化身体机能,延缓衰老,甚至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本书将以科普和介绍为主,力求在不违背传承原则的前提下,让读者对这些古老而神秘的修炼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特定脏腑的调理功法: 针对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书中还将介绍一些侧重于调理特定脏腑(如肝、肾、脾、肺等)的功法,帮助您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 这些功法,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练习者,都能从中获益。它们强调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并鼓励练习者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真正做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 养生智慧: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真正的养生,并非仅仅停留在肢体锻炼,更是一种融入生活的生活哲学。昆仑的养生之道,更是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始终。本书将从多个维度,为您展现昆仑养生智慧的广度和深度。 饮食有节: 深入探讨古人对食物性味、五色、五味的理解,以及如何根据季节、体质来选择合适的食物。我们将解析“食疗”的科学依据,介绍一些具有养生功效的食谱与食材。书中将强调“平衡”与“适度”,而非一味追求某些“神仙食物”。 起居有常: 剖析古人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推崇,以及睡眠、作息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调整生活规律,来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与能量再生。 情志调养: 关注精神层面的健康。书中将介绍如何通过调节情绪、培养积极心态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学习如何避免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以及如何通过静观、冥想等方式来达到内心的宁静。 四季养生: 阐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提供相应的养生建议。从春季的生发,到夏季的养阳,再到秋季的肃降,以及冬季的潜藏,书中将为您提供一套完整的四季养生指南。 顺应时令: 了解顺应自然节律的重要性,包括顺应月相、潮汐等自然规律,并将这些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 健身与武学的融合:刚柔并济的力量 在昆仑的文化中,健身与武学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许多精妙的武术技法,都蕴含着深刻的养生原理。反之,强大的养生功底,也能为武术的修炼提供坚实的基础。本书将适当探讨健身功法与传统武术之间的联系,让您了解那些看似刚猛的武学招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柔韧、内敛与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并非一本教授格斗技巧的书籍,而是从养生健身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那些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武学精粹。您将了解到,真正的强大,并非外表的粗暴,而是内在的充盈与平衡。 五、 传承与发展:古老智慧的现代价值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从未停止,而古老的养生智慧,恰恰能为我们提供一条回归自然、实现身心平衡的有效途径。本书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复述古籍,而是要将这些珍贵的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和实践的方式呈现给现代人,让古老的智慧焕发新的生机。 我们相信,通过对昆仑养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您将不仅能收获一个更加强健的体魄,更能获得一份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体悟到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是一次关于自我探索的旅程,一次关于健康生活的实践,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 本书适合人群: 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通过科学、自然的方式改善身体健康的人群。 寻求精神放松与内心平静的现代都市人。 对传统武术、导引术等有初步了解或感兴趣的爱好者。 所有追求健康、活力、和谐生命状态的读者。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去领略昆仑秘术的博大精深,去感受中国传统养生智慧的无穷魅力。在这里,您将找到通往健康、长寿与幸福的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出版信息来看,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比较严谨和规范,至少在内容的准确性上应该有所保障。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功法手册,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哲学的小册子。真正的武术或道家养生,其核心往往是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心性。如果孙学孟先生能在书中分享他对“动静结合”的理解,比如在练习功法之余,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那份“气感”或“松静”的状态,那将是这本书的升华之处。我个人对那些能将心法融入日常生活的书推崇备至,因为健身不应该是一种负担,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然流露。如果这本书能引导我思考“我为什么要练习”以及“练习后我想要达到什么状态”,而非仅仅关注“我该做什么动作”,那么它就成功了。

评分

这本《昆仑派:珍秘健身功》的书名,光是“昆仑派”这三个字就带着一股子神秘和古老的仙风道骨,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那种墨色和朱红的搭配,加上一些云雾缭绕的图案,很明显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养生手册。我一直对传统武术和道家养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真正的“健身”不仅仅是锻炼肌肉,更是一种内在的调和与精神的修炼。这本书的作者孙学孟先生,看介绍似乎是这方面的行家,我特别期待他能揭示一些不为外人所熟知的吐纳法、导引术,或者是一些关于气感培养的独到见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昆仑一脉在健身养生上的独特哲学,而不是简单罗列几个动作。如果书中能配上清晰的图解,详细阐述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呼吸的配合,以及最重要的——练习时的心法口诀,那就太完美了。我深信,真正的“珍秘”功法,一定是形神兼修的,期待它能带我领略一番不一样的健身之旅。

评分

拿到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翻阅目录,看看作者是如何构建这套体系的。目录的编排方式其实已经透露出作者的思路和侧重点了。我比较关注那些标题听起来就很玄妙的章节,比如关于“内丹基础”或者“周天运行”的论述,这些往往是区分传统功法与现代健身操的关键所在。我对那种只讲究外形模仿的书籍是提不起兴趣的,毕竟模仿动作谁都可以做到,但如果不能理解背后的原理,练得再久也可能不得要领,甚至适得其反。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浅出地解释“精、气、神”三者的关系,并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日常导引方法,那才算得上是一本真正有价值的“珍秘”指南。我尤其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针对现代人常见病症,如久坐导致的腰背问题、精神压力过大的调理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如果书中能有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的印证和阐述,那就更好了,能让我在坚信传统的同时,也保持一份科学的审慎。

评分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到那些讲究“意念导引”的部分。在我看来,很多传统功法的高深之处就在于对意念的运用,这部分往往也是最难通过文字完全传达的。我期待这本书能用最清晰、最不含糊的语言来描述如何去“想”,如何去“观想”,以及如何引导气流在体内运行的路径。如果书中能针对不同的练习阶段,设定不同的意念目标,比如初级阶段专注于气息的沉降,中级阶段则开始尝试“气化形”,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结构会非常吸引我。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如何辨别自己练习是否走火入魔的警示和纠正方法,那就更显出作者的仁厚和专业了。总而言之,我希望它是一本能够让人产生信赖感,并愿意长期坚持下去,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

坦白说,现在的养生书籍市场鱼龙混杂,很多所谓的“秘籍”读起来就像是故事会,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性。我对《昆仑派:珍秘健身功》的期望是,它必须是实战型的。所谓实战型,就是要能够让一个初学者读完后,立刻就能找到入门的切入点。我最怕看到的是那种故作高深的文字堆砌,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是不知所云。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师父在耳边亲自教导,每一个姿势的微调、每一个呼吸的深浅,都有明确的描述和图示对比。如果能加入一些历史典故,讲述这些功法是如何在昆仑派中传承下来的,那会大大增强阅读的沉浸感和对功法的敬畏之心。毕竟,能被冠以“珍秘”二字,必然经历过时间的考验,这种历史的厚重感是任何现代速成法都无法比拟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