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
定价:35.00元
作者:周建波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111180166
字数:
页码:2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周建波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为光华管理学院讲授的《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非常受学员欢迎。
周建波先生的《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一书,不是把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加以简单的诠注,也不是简单地把古人所说和现代的管理理论生搬硬硬套地联系在一起,而是在融会贯通古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地结合中国企业面对的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思想。
——武常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内容提要
春秋战国时代,与今天的社会,同属于巨变的时代,面临着相似的难题。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大家,依据本阶级的立场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放之今日,仍有其适用的场合与价值。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儒墨道法是这场盛宴中博大精深的部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管已逾两千年,但它们的影响依然源远流长。及至今天,人们的目光又重归这些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思想文化,并力图将之应用于企业经营与组织管理。
如何使儒墨道法适用于现代管理?因何要应用儒墨道法?如何辩证地吸取儒墨道法的精华,举一反三地为企业经营服务?
《儒墨道法与企业经营》这一力作,便是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中得到借鉴,以为今天的企业管理和制度建设服务。周建波先生的这部著作,体现着一种执著的追求,即努力以今天的目光,以现代文明的进展要求,去发展和探究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人们智慧的结晶,以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实践。
研究企业经营这样的命题,能够有更深刻的历史凝重、更厚实的思想积淀、更充沛的人文精神、更冷静的科学剖析,是极有价值的、也是相当难能的,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时代。所以,就要给予特别的强调。
读之隽永,思之绵长,令人掩卷还思。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讲 儒墨道法与新时期企业经营
节 儒墨道法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儒墨道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三节 儒墨道法代表的阶级基础及思想的同与异
第四节 儒墨道法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五节 儒墨道法对今天企业管理的意义
第六节 辩证法与企业经营
第二讲 儒家管理思想:职业官员的价值观
节 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如何认识“中庸之道”
第三节 儒家思想基本的理论范畴
第四节 为什么儒家能成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第三讲 孔子的管理思想
节 有关孔夫子的几个问题的解释
第二节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的思想家
第三节 孔子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如何提高领导素质
第四讲 孟子的管理思想
节 孟子的时代及政治理想
第二节 孟子的人性善理论与“仁政”主张
第五讲 荀子的管理思想
节 王霸之辨与企业的二次创业
第二节 性恶论与企业的与时俱进
第三节 “明分使群”思想与企业组织建设
第四节 反对官员工作中的两种错误倾向
第六讲 墨子的管理思想:平民的价值观
第七讲 道家的管理思想:隐士的价值观
第八讲 《》的管理思想
第九讲 法家的管理思想简介:执政者的价值观
第十讲 法家中期的管理思想:“空降兵”商鞅的变法
第十一讲 法家后期的管理思想:以韩非为中心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周建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先后获山东大学史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史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长期为企业家特训班和MBA学员讲授《营销学》、《企业家学》、《管理思想史》等,教学经验丰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受到企业界人士的欢迎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有品位,封面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搭配着典雅的字体,初拿到手的时候就给人一种沉静、内敛的感觉,完全没有现在很多商业书籍那种浮夸的色彩堆砌。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手感细腻,油墨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需要深度思考的书来说非常重要。我尤其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之处,章节之间的留白处理得当,逻辑结构清晰可见,即便是复杂的理论阐述,也能通过视觉上的层次感更容易地被消化吸收。而且,这本书的尺寸适中,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随身携带阅读,都非常方便,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这种对物理形态的尊重,往往也预示着内容本身的厚重与价值。
评分我被书中对“道”与“法”的辩证统一的探讨深深吸引住了。它没有简单地将老庄的无为或法家的严苛作为唯一的圭臬,而是极其精妙地捕捉到了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如何在坚守核心原则的同时,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书中对权衡利弊的分析极为透彻,尤其是在论及组织架构的柔性与刚性的平衡时,作者引用了许多历史上的案例作为佐证,使得抽象的哲学概念立刻具象化为可操作的商业智慧。这不再是空谈,而是将千年智慧融入现代商业语境的典范,让人读完之后,对决策的复杂性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理解“人”在企业中的位置,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很多管理学著作倾向于将员工视为资源或工具,但本书的视角明显更为人文关怀。作者探讨了如何通过建立一种符合人性规律的企业文化,来激发团队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在的奖惩机制。其中关于“君子不器”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那几章,写得尤为精彩,它引导我们思考,如何让员工在企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而非仅仅成为某个流程中的一个齿轮。这种对个体潜能释放的关注,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团队的激励体系和人才培养策略。
评分作为一本探讨企业经营哲学的著作,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其超强的“可迁移性”。虽然书中立论基于儒、墨、道、法这些中国传统思想,但其提炼出的管理精髓,完全可以跨越行业和地域的限制。无论是初创企业寻找方向,还是成熟企业进行战略转型,都能从中找到可以对标和反思的维度。我发现,很多我过去困惑于如何用本土化语言去阐释的领导力难题,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最优雅、最根植于文化土壤的解答。它提供了一种区别于西方主流管理学派的、更具东方智慧的、可供长期参考的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完全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充斥着“成功学秘籍”、“速成宝典”的快餐式管理书籍。作者的笔触是极其克制且富有哲思的,他很少使用那种激昂的口号式语言,而是采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论述方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与你进行一场深度对话。文字中偶尔闪现的古典韵味和对古代经典的信手拈来,不仅没有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反而为现代的企业管理问题注入了一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度。这种深沉的力量感,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套操作指南,而是在进行一次关于“治理”本质的探寻,非常适合那些追求长远发展和基业长青的企业家和管理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