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英对照】读名著,学英语---汤姆叔叔的小屋
:25元
作者:(美)斯托夫人(Stowe,H.B.) 著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3-9-1
ISBN:9787553433400
字数:200000
页码: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部(Part 1)
Chapter 1 章
Chapter 2 第二章
Chapter 3 第三章
Chapter 4 第四章
Chapter 5 第五章
Chapter 6 第六章
Chapter 7 第七章
第二部(Part 2)
Chapter 1 章
Chapter 2 第二章
Chapter 3 第三章
Chapter 4 第四章
Chapter 5 第五章
Chapter 6 第六章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一位美国黑人奴隶,在惨无人道的奴隶制的压迫下艰难的生活终死去的故事。一经出版就犹如平地一声震雷,震撼了美国社会,从而使得美国南北矛盾日趋尖锐,促使了废奴运动的发展以及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美国作家。l811年出生于北美一个牧师家庭。斯托夫人生活的年代,废奴制问题正成为美国进步舆论的中心议题,许多的美国作家都站在废奴的一边,为解放黑奴而呼吁。斯托夫人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1850年,斯托夫人随丈夫迁至缅因州,那里关于反奴隶制的讨论使她无比激动,于是利用空闲时间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于l852年出版,使她一举成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发表的头一年里,在美国本土便销售了30万册。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道:“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后来,这句话为众多作家竟相引用。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价值,或许在于它激发了我对于深度思考的渴望。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情境,去反思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思考人性在不同压力下的表现。它不仅仅是讲述一个过去的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的诸多道德困境和情感纠葛。这种能够引发读者进行自我审视和批判性思维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学经典。它促使我走出舒适区,去面对那些不那么轻松但却极其重要的问题。读完合上书本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充实和沉静的力量感,我知道自己不仅仅是读完了一个故事,更是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远行和自我对话。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纸面上的文字本身,它是一次对心灵深处的触动与唤醒。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设计思维充满了对学习者友好的考量。它并非只是提供一个阅读文本,而是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学习系统。我特别欣赏它在关键知识点上的处理方式,那种循序渐进、恰到好处的引导,既不会过度干预阅读的自然节奏,又能在需要时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深化。这种平衡的艺术,在很多学习类的读物中是难以做到的,要么是辅助材料过多冲淡了主体阅读的乐趣,要么是辅导材料缺失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本书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让学习和享受阅读能够并行不悖,互相促进。这使得即使是初次接触这类经典文学的读者,也能在不感到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是真正高明的教学法在出版物上的体现。
评分与其他一些为了追求篇幅而堆砌内容的读物相比,这本书在文本的精准度和流畅性上表现得尤为出色。我注意到,译文的处理非常讲究,它既忠实于原著的语感和情感基调,又确保了现代读者的阅读顺畅性,没有出现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过重的句子。很多描述性的段落,读起来如行云流水,画面感十足,这对于构建故事的氛围至关重要。我个人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非常看重译者的功力,因为好的译文是通往原著精神世界的最佳导航仪。这本书在这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它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忘记了这是一部被翻译的作品,完全沉浸在了那个时代和那些角色的世界里。这种无缝衔接的阅读体验,是评价一本翻译文学作品优劣的试金石,而这本书无疑是通过了最严苛的考验。它证明了好的文学作品,无论何种语言,其核心的震撼力是共通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的搭配和插画的风格都透露着一种古典而又温馨的气息,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清香,瞬间就将我带入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扉页上烫金的标题,以及内页排版的留白处理,都显得十分考究,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一种愉悦的仪式感。 作为一个对经典文学有偏爱的读者,我深知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艺术品。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它不仅仅是内容搬运,更像是一次精心的再创作。我甚至会花时间去欣赏它的装帧工艺,那微微泛黄的书页边缘,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让阅读体验提升了好几个层次。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对于喜欢实体书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它让阅读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更成为一种可以触摸和感受的美学享受。 翻开书页,那种油墨散发出的微弱气味,混合着纸张的纤维气息,构成了我心中理想的阅读环境。我希望这样的经典之作,能以最体面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这本图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触动和愉悦感。
评分我一直认为,阅读经典名著是拓宽思维边界、深化人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而这本书在内容呈现上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深度学习量身定制的。它不是简单地将故事铺陈开来,而是巧妙地在叙事流中穿插了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剖析,让原本可能略显晦涩的情节变得清晰可辨,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被作者对人性的洞察所震撼,需要时间去回味那些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困境。特别是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动机,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我能更立体地去理解他们的挣扎与选择。这本书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现代读者的理解能力与十九世纪的社会现实,让经典的魅力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依然能直击人心,引发共鸣。这种深度的挖掘和精心的导读,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与收获,让人感到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