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與實踐研究
定價:39.00元
作者:徐澤
齣版社:人民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15413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嚴謹,邏輯層次清晰。既有理論上的分析和研究,又有具體項目的實踐介紹。既適用於專業教學的需要,也可作為民族傳統體育愛好者的理想讀物。
內容提要
《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與實踐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的發展研究、民族傳統體育的科學化發展研究、民族傳統體育武術實踐、球類項目實踐等方麵的內容。對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主要方麵進行瞭詳細的分析,並提齣瞭民族傳統體育科學化發展的對策,能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健康發展提供一些藉鑒。
目錄
作者介紹
徐澤,男,碩士,齣生於1976年,湖北武漢人,講師,現任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體育教學部教師。
徐澤老師長期從事體育教學、科研工作,先後開設瞭《武術》《散打》《舞龍》《高爾夫》等多門課程。主要研究方嚮為民族傳統體育、學校體育、體育社會人文。編著齣版教材《防身搏擊術》
《女子防身術》,並在外核心期刊和會議上發錶論文10餘篇。
文摘
章 民族傳統體育概述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有著悠久的曆史,其特點鮮明、價值獨特。本章主要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起源、界定與分類、特點與價值及其文化內涵進行闡述和說明。
節 民族傳統體育的起源
一、生産勞動
生産勞動是促進原始體育活動萌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距今有10萬年曆史的山西陽高許傢窯文化遺址中,考古工作者挖掘齣瞭古人類化石以及數以萬計的石器。在這些石器中有1 500 多枚大小不一的石球。據專傢們考證,這些石球是當時許傢窯人狩獵所用的投擲武器。伴隨著弓箭等先進戰鬥工具的發明和齣現,人們的狩獵水平也得到瞭極大的提高,諸如石球等笨重的武器很少再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石球的功能便開始嚮娛樂性轉化。在距今4 ~ 5 萬年前的西安半坡人文化遺址中挖掘齣瞭三個石球,這三個石球被放置在一個三四歲小孩的墓葬中,距今約有7 000 年的曆史。由此可知,石球已不僅是狩獵的工具和保衛自身安全的武器,同時也被作為一種遊戲流傳開來。
在古代狩獵中,弓箭是一種重要的狩獵工具。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捲二·封泰山禪梁父》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烏號弓者,柘桑之林,枝條暢茂,烏登其上,下垂著地。烏適飛來,後從撥殺,取以為弓,因名烏號耳”,由此可知,原始人可能是通過發現桑柘一類樹木具有彈力,從而發明的弓箭。因此,古代的良弓亦稱“烏號”。在原始狩獵時代,“烏號”的發明是一件盛事。恩格斯在《傢庭、私有製和國傢的起源》一書中明確指齣:“弓箭對於濛昧時代,正如鐵劍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弓箭的齣現,大大提高瞭狩獵的效率,直至後來,人們學會瞭種植莊稼和飼養,狩獵開始成為人們尋求食物的次要方式,弓箭就開始成為人們顯示射箭技藝的方式。因此,射箭活動開始帶有體育的性質。
二、種族繁衍
種族繁衍是人類傳承的大事。在古代,為瞭實施氏族外的婚配,在一些居住分散而又相對閉塞環境的少數民族中,往往會舉行男女集體交往與求愛的節日和活動,來達到繁衍種族的目的。另外,在擇偶方麵,少數民族對男子的身體狀況與勞動能力非常的注重,往往會通過體育競技來讓青年男子充分展示自身的智慧和力量,進而獲得姑娘們的青睞,這也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起源與發展的一種重要驅力。因此,為能夠直接接觸創造機會顯得尤為重要。很多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與青年男女的社交有關,有的甚至就是為瞭兩性的交往。例如壯族的“拋綉球”,維吾爾族和哈薩剋族的“姑娘追”,苗族的“跳月”。瑤族的“踏歌”等活動。又如廣西苗族、瑤族和侗族的“射弩”,在古代除瞭用來傳信和防身外,而且還常常被作為青年男女錶達愛慕之情的一種信物。
三、宗教祭祀
在原始社會,由於科學發達,人們對自然現象存在恐懼和不理解,懵懂地認為萬物是有靈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原始宗教得以産生,例如圖騰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以及在此基礎上産生的原始巫術活動,在這些原始宗教中,圖騰崇拜和原始巫術對民族傳統體育産生瞭極為深遠的影響。
據史料記載,圖騰在我國上古時期就已經齣現,如鳥、蛇、蛙、虎、熊等多種圖騰。關於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賽龍舟活動,據說初也是龍圖騰崇拜的一種儀式。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曆史教育》等文中認為,早在屈原投江之前,龍舟競渡就已經在古越族中盛行瞭。為錶示他們是“龍子”,古越族人有“斷身”的習俗,而且還有乘著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中模仿龍的姿態進行競渡的比賽活動。除瞭賽龍舟之外,其他一些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也有龍圖騰崇拜的蹤跡,例如紙龍、舞龍燈等。
原始人對自然現象的恐懼和不理解是原始巫術産生的直接原因。原始巫術認為自然界與人相互之間可以産生影響。可以通過巫術來祈禱狩獵成功、莊稼豐收、傢畜強壯多産等。拔河就是一種祈禱豐收的巫術活動,人們希望通過眾人的拔河之力感應農作物,使之藉助這種力量茁壯成長,從而獲得來年的豐收。
在原始宗教信仰齣現之後,崇拜祭祀儀式也開始逐漸滲透到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在生産勞動與日常生活中都要舉行的祭祀。當遇到重大的祭日時,往往會舉行非常盛大的祭祀儀式,在祭祀中,舞蹈貫穿於宗教儀式的始終,從而促進瞭原始舞蹈中處於萌芽狀態的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在各民族的崇拜和祭祀活動中,由於所信奉的“神靈”不同,因而祭祀中的舞蹈也不一樣,譬如自命為“虎族”的彝族,在祭祖時,人們仍要身披“虎衣”,在雄渾的鑼鼓聲中,模仿虎的動作,翩翩起舞。又如漢族的“儺舞”、白族的“繞之靈”以及傈僳族的“飛舞”等舞蹈都是祭祀中體育活動的典型舞蹈。
四、軍事戰爭
自進入氏族公社時期之後,各大勢力內部或外部之間為瞭爭奪生存空間或為瞭復仇,不斷地進行戰爭,這些原始的軍事活動也促進瞭民族傳統體育的萌芽。
在曆史上很多有關戰爭的記載中都有關於傳統體育的萌芽記載。例如《管子·地數篇》記載:“葛蘆之山,發而齣水,金從之齣,蚩尤受而製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a 又如《述異記》記載“軒轅之初立也,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 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嚮,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從這些傳說中大緻可知,角抵,即後來的摔跤、角力、相撲等運動早起源於蚩尤。雖然這些傳說不是真實的曆史,但蚩尤部落改進瞭原始兵器則是可能的。原始兵器往往是模仿獸角、鳥嘴的形狀的基礎上製造的,伴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和頻繁爆發,又齣現瞭石彈、石刀、石斧和石鏟等專門武器,以及石或骨製的標槍頭和弓用的矢鏃等武器。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戰爭的齣現促進瞭武器和戰鬥技能的發展,同時也讓人們更加重視對戰鬥人員的身體訓練和軍事技能訓練。例如南朝梁人宗《荊楚歲時記》、引劉嚮《彆錄》中的記載:“蹴鞠,黃帝所造,在練武士,本兵勢也”。由此可知,蹴鞠就是一種為瞭訓練將士而被創造齣來的一項運動。
五、經濟活動
在民族傳統體育的萌生過程中,經濟活動也起到瞭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經濟時代,由於多方麵的原因,散居在山區各村寨的少數民族一般在節日裏纔會有相聚的活動。許多傳統的節慶集信仰、娛樂、社交、經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這些節日是商人們進行交易的大好時期。有些體育活動及其節慶本身就是商人們齣於商業活動的需要而創造齣來的。例如侗族的“搶花炮”,被稱為“侗傢橄欖球”,是流行於湘、黔、桂的特色的侗族傳統文化體育活動。在節慶期間,村民賣掉自己的土特産,同時買迴日常生活用品,因此,花炮節促進瞭人們的經濟活動。
六、教育傳承
教育是一種主要的將自身生活經驗傳承給後代人的主要方式。原始教育初與生産過程是一體的,也就是在生産勞動實際過程中進行的簡單生産技能的傳授。
早的文字(記事符號)、信仰、風俗習慣等都是在氏族公社時期齣現的,教育內容也逐漸變得復雜。關於氏族公社時期的教育,毛禮銳在其《中國古代教育史》中提到“氏族公社成員除在生産實踐中受教育外,又在政治、宗教和藝術活動中受教育。他們參加選擇、討論公共事務以及宗教等社會活動,利用遊戲、競技、唱歌、舞蹈、記事符號進行教育,利用神話與傳說作為材料和手段”。在這個時候,教育是在勞動之外進行的,開始用模擬化的勞動動作代替直接傳授勞動技能的活動,並且融入瞭大量的由人設計的各種動作和活動形式。由此可以推斷齣原始教育中包含著大量的體育內容,並且這些體育內容帶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因此,在各個民族的原始教育中,便包含對各自獨特的傳統體育內容的學習和利用。
七、健身娛樂
對於人們來說,從事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基本和直接的價值追求就是健身娛樂,在這種目的驅使下,各族人民創造齣瞭多種多樣的有益於健康和身心愉快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相較於從生産勞動、宗教祭祀、軍事戰爭中衍生齣的民族傳統體育模式來說,健身娛樂更多的是源於人們的創造。
古代民間的娛樂活動多種多樣,廣大民眾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齣瞭各種戲麯、舞蹈、雜技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以此來豐富生活,增進身心健康。例如宋代市民十分喜愛踢毽子的體育活動,在當時的臨安城就有專門製作毽子的手藝人。明代《帝京景物·捲二·春場》中關於踢毽子有這樣的記載:“楊柳兒活,抽;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楊柳兒,發芽兒,打撥兒。”由此可知,當時的民間娛樂健身活動是十分活躍的。這是人們根據自身的娛樂目的、藉助一些外部自然條件和其他生産勞動成果或經驗而創造齣來的。在體育遊戲中,很多兒童遊戲得以産生的原因都是健身娛樂需要。相較於成年人,兒童在好奇心、遊戲欲和創造力方麵要強一些,他們往往能夠創造齣一些形式活潑、內容新穎的體育遊戲。例如備受兒童喜愛的“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在激烈的“老鷹”和“小雞”的較量中,兒童獲得瞭娛樂身心的效果。又如山東民間的“老虎叼羊”、廣西仫佬族的“鳳凰護蛋”等兒童遊戲,也都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聯想和創造。總而言之,這些兒童遊戲往往是為瞭滿足兒童娛樂玩耍的需求而創造齣來的,都具有很好地健身效果。
可以說,人們創造娛樂活動的終目的就是對娛樂活動的需求。值得強調的是,隻有具有身體活動特色鮮明、身體活動能力影響遊戲成效的活動,纔被稱為體育遊戲。
……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觸及文化靈魂深處的話題非常感興趣,而這本書的標題正巧擊中瞭我的癢點。從封麵透齣的那種質感,我就預感到這會是一本充滿深度和智慧的作品。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分量也似乎預示著其中蘊含的知識量。翻開之後,我立刻被一種莊重而又充滿力量的文字所吸引。作者的筆觸非常老道,他能夠將一些可能略顯枯燥的理論,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貼切的例證,變得易於理解,並且充滿瞭吸引力。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敏感或具有爭議性的話題時所展現齣的審慎和尊重。他沒有急於下結論,而是花費大量的篇幅去梳理曆史脈絡,呈現不同視角的觀點,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斷。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作者的某一段話,感覺仿佛在與一位智者進行對話,從中汲取著思想的養分。書中的某些章節,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作者提齣的某個觀點,或者對某個現象的解讀,都齣乎我的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極大地拓展瞭我對相關問題的認知邊界。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瞬間,就有一種被它獨特魅力所吸引的感覺。書的整體風格沉穩而又不失活力,封麵上的圖案和字體都經過精心設計,透露齣一種文化的底蘊和學術的嚴謹。閱讀過程中,我被作者的敘事方式深深吸引。他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將復雜的理論融入到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案例中,使得閱讀過程如同在探索一個引人入勝的知識迷宮。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處理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議題時,能夠保持一種非常客觀和審慎的態度,不帶個人偏見,而是力求呈現事實的真相,並引導讀者進行獨立的思考。書中的一些觀點,更是讓我茅塞頓開,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和理解周遭的世界。作者對於細節的關注也令人稱道,每一個概念的界定,每一個數據的引用,都力求準確和可靠,這使得整本書的學術價值非常高。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大氣而富有文化底蘊,淡雅的色彩和精緻的紋飾瞬間就吸引瞭我的目光。在書架上,它散發齣一種沉靜而有力的氣息,仿佛一位曆經滄桑的長者,正等待著與有緣人分享他的智慧。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流暢的文筆所摺服。文字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更是一種藝術的展現,將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將復雜的概念娓娓道來。從開篇的宏大敘事,到對具體案例的深入剖析,作者始終保持著一種冷靜而客觀的視角,不偏不倚,引人深思。尤其是在探討某個觀點時,作者會引用大量的史料和學術研究成果,論證過程層層遞進,令人信服。讀到中間部分,我更是被作者對細節的把握和邏輯的嚴密性所震撼。他對於每一個環節的梳理都力求清晰,每一個論點的提齣都基於充分的證據,使得整個閱讀過程如同在品鑒一幅精雕細琢的工筆畫,每一筆都恰到好處,構圖渾然天成。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術著作的嚴謹,又不失文學作品的感染力,讀起來毫不枯燥,反而充滿瞭閱讀的樂趣。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一些能夠反映社會變遷和文化傳承的議題抱有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標題立刻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它的封麵設計簡潔而富有深意,透露齣一種沉靜而厚重的學術氛圍。當我翻閱到書中的內容時,立刻就被作者紮實的學術功底和清晰的邏輯思維所摺服。他能夠將一個宏大的主題,拆解成若乾個相互關聯的小章節,並逐一進行深入的探討。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獨特的見解所啓發,他對於某些現象的分析,總是能夠觸及到事物的本質,並給齣令人信服的解讀。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而又充滿力量,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但每一個字都飽含著作者對研究領域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在論述過程中,作者會引用大量的文獻和數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使得整個論證過程嚴謹而可靠,讀起來令人心悅誠服。這本書的內容,無疑為我提供瞭寶貴的知識和深刻的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種古典而又不失現代感的氣質,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內蘊的文化價值。書頁的紙張質感極佳,觸感溫潤,油墨印製清晰,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舒適。當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那種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特的敘事風格所吸引。他能夠將看似分散的知識點,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而完整的知識體係。讀的過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真知灼見所打動,他對於某些社會現象的剖析,既有宏觀的視野,又不乏微觀的細膩,總能觸及問題的本質。這本書的內容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作者在論述過程中,邏輯清晰,條理分明,每一個論點都建立在堅實的證據之上,讓人信服。我尤其喜歡他對於曆史發展脈絡的梳理,能夠清晰地展現齣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內在聯係。在閱讀的字裏行間,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所研究領域的深厚情感,這種情感的投入也使得這本書充滿瞭人文關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