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Altium Designer 17一体化设计标准教程-从仿真.原理和PCB设计到单片机系统
定价:99.00元
作者:何宾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21327919
字数:
页码:5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Altium Designer 17.1电子线路设计软件在电子线路仿真、设计和验证方面的应用,以及基于STC15系列单片机IAP15W4K58S4的嵌入式开发。本书分为 5 篇,共 18 章,以Altium Designer 17.1基本原理图和PCB设计流程、电子线路的SPICE仿真、电子元器件原理图封装和PCB封装、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电子线路PCB设计、生成PCB相关的加工文件和基于STC15系列单片机的嵌入式开发为设计主线,将Altium公司*新一代的Altium Designer 17.1电子系统设计平台融入这个设计主线中。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读者不但能够熟练掌握*新Altium Designer 17.1软件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而且还能系统地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完整的设计过程。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子线路自动化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用书,以及使用Altium Designer 17.1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也可作为Altium公司进行Altium Designer 17.1设计工具相关技术培训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 录
篇 Altium Designer入门指南
第 章 Altium Designer安装和概述 3
1.1 Altium Designer 17.1的安装和配置 3
1.1.1 下载Altium Designer 17.1安装文件 3
1.1.2 安装Altium Designer 17.1基本应用 5
1.1.3 注册Altium Designer 17.1集成开发环境 7
1.1.4 安装Altium Designer 17.1扩展应用 9
1.2 Altium Designer 17.1集成设计平台功能 9
1.2.1 原理图捕获工具 10
1.2.2 印刷电路板设计工具 10
1.2.3 FPGA和嵌入式软件工具 10
1.2.4 发布/数据管理 10
1.2.5 新增加的功能 11
1.3 Altium Designer 17.1“一体化”设计理念 11
1.3.1 传统电子设计方法的局限性 11
1.3.2 电子设计的未来要求 12
1.3.3 生态系统对电子设计的重要性 12
1.3.4 电子设计一体化 13
第 章 Altium Designer基本设计流程-原理图设计 15
2.1 设计思路 15
2.2 创建PCB工程 15
2.3 在工程中添加一个原理图 17
2.4 设置文档选项 18
2.5 元件和库 19
2.5.1 访问元件 20
2.5.2 添加元件库 22
2.5.3 在库中找到元件 22
2.5.4 在可用的库中定位一个元件 24
2.5.5 使数据保险库可以用于访问元件 25
2.5.6 在数据保险库中查找元件 26
2.5.7 在数据保险库中工作 26
2.6 在原理图放置元件 28
2.6.1 放置元件的一些小技巧 28
2.6.2 改变元件位置的一些小技巧 28
2.7 连接原理图中的元件 30
2.7.1 连线的一些小技巧 30
2.7.2 网络和网络标号 30
2.7.3 网络标号、端口和供电端口 31
2.8 配置和编译工程 31
2.8.1 配置工程选项 31
2.8.2 编译工程 32
2.9 检查原理图的电气属性 32
2.9.1 设置Error Reporting 33
2.9.2 设置连接矩阵 33
2.9.3 配置类产生 34
2.9.4 设置比较器 35
2.9.5 编译工程检查错误 36
第 章 Altium Designer基本设计流程-PCB图设计 38
3.1 创建一个新的PCB 38
3.1.1 配置板的形状和位置 39
3.1.2 将设计从原理图导入PCB编辑器 40
3.2 设置PCB工作区 42
3.2.1 配置显示层 43
3.2.2 物理层和层堆栈管理器 46
3.2.3 单位的选择(公制/英制) 47
3.2.4 支持多重栅格 48
3.2.5 设置捕获栅格 49
3.2.6 设置设计规则 50
3.2.7 布线宽度设计规则 50
3.2.8 定义电气间距约束 51
3.2.9 定义布线过孔类型 52
3.2.10 设计规则冲突 53
3.3 PCB元件布局 54
3.3.1 元件的放置和布局选项 54
3.3.2 放置元件 54
3.4 PCB元件布线 55
3.4.1 准备交互布线 55
3.4.2 开始布线 57
3.4.3 交互布线模式 58
3.4.4 修改和重新布线 59
3.4.5 自动布线模式 60
第 章 Altium Designer基本设计流程-设计检查和输出 64
4.1 验证PCB设计 64
4.1.1 配置规则冲突显示 64
4.1.2 配置规则检查器 66
4.1.3 运行设计规则检查 68
4.1.4 理解错误条件 69
4.1.5 解决冲突 72
4.2 查看PCB的3D视图 74
4.3 输出文档 76
4.3.1 可用的输出类型 76
4.3.2 单个输出/一个输出工作文件 77
4.3.3 配置Gerber文件 78
4.3.4 配置BOM文件 79
4.3.5 将设计数据映射到BOM 80
第2篇 Altium Designer原理图设计详解
第 章 Altium Designer设计环境基本框架 83
5.1 Altium Designer 17.1的工程及相关文件 83
5.2 Altium Designer 17.1集成设计平台界面 84
5.2.1 Altium Designer 17.1 集成设计平台主界面 84
5.2.2 Altium Designer 17.1工作区面板 86
5.2.3 Altium Designer 17.1文件编辑空间操作功能 89
5.2.4 Altium Designer 17.1工具栏和状态栏 90
第 章 Altium Designer单页原理图绘图功能详解 98
6.1 放置元器件 98
6.1.1 生成新的设计 98
6.1.2 在原理图中添加元器件 99
6.1.3 重新分配原件标识符 101
6.2 添加信号线连接 105
6.3 添加总线连接 107
6.3.1 添加总线 107
6.3.2 添加总线入口 108
6.4 添加网络标号 109
6.5 添加端口连接 111
6.6 添加信号束系统 114
6.6.1 添加信号束连接器 114
6.6.2 添加信号束入口 116
6.6.3 查看信号束定义文件 118
6.7 添加No ERC标识 119
6.7.1 设置阻止所有冲突标识 119
6.7.2 设置阻止指定冲突标识 121
6.8 编译屏蔽 123
6.9 覆盖 123
第 章 Altium Digner多页原理图平坦式和层次化设计方法 125
7.1 多页原理图绘制方法 125
7.1.1 层次化和平坦式原理图设计结构 125
7.1.2 多页原理图中的网络标识符 126
7.1.3 网络标号范围 127
7.2 平坦式原理图绘制 130
7.2.1 建立新的平坦式原理图设计工程 130
7.2.2 绘制平坦式设计中个放大电路原理图 130
7.2.3 绘制平坦式设计中第二个放大电路原理图 132
7.2.4 绘制平坦式设计中其他单元的原理图 135
7.3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138
7.3.1 建立新的层次化原理图设计工程 138
7.3.2 绘制层次化设计中个放大电路原理图 138
7.3.3 绘制层次化设计中第二个放大电路原理图 140
7.3.4 绘制层次化设计中顶层放大电路原理图 142
第3篇 Altium Designer电路仿真功能详解
第 章 Altium Designer混合电路仿真功能介绍 149
8.1 Altium Designer 17.1软件SPICE仿真导论 149
8.1.1 Altium Designer 17.1软件SPICE构成 149
8.1.2 Altium Designer 17.1软件SPICE仿真功能 150
8.1.3 Altium Designer 17.1软件SPICE仿真流程 156
8.2 电子线路SPICE描述 157
8.2.1 电子线路构成 157
8.2.2 SPICE程序结构 158
8.2.3 SPICE程序相关命令 162
第 章 Altium Designer模拟电路仿真实现 167
9.1 直流工作点分析 167
9.1.1 建立新的直流工作点分析工程 167
9.1.2 添加新的仿真库 167
9.1.3 构建直流分析电路 169
9.1.4 设置直流工作点分析参数 171
9.1.5 直流工作点仿真结果的分析 171
9.2 直流扫描分析 173
9.2.1 打开前面的设计 173
9.2.2 设置直流扫描分析参数 174
9.2.3 直流扫描仿真结果的分析 174
9.3 传输函数分析 177
9.3.1 建立新的传输函数分析工程 177
9.3.2 构建传输函数分析电路 177
9.3.3 设置传输函数分析参数 179
9.3.4 传输函数仿真结果的分析 180
9.4 交流小信号分析 182
9.4.1 建立新的交流小信号分析工程 182
9.4.2 构建交流小信号分析电路 182
9.4.3 设置交流小信号分析参数 186
9.4.4 交流小信号仿真结果的分析 187
9.5 瞬态分析 189
9.5.1 建立新的瞬态分析工程 189
9.5.2 构建瞬态分析电路 189
9.5.3 设置瞬态分析参数 192
9.5.4 瞬态仿真结果的分析 193
9.6 参数扫描分析 194
9.6.1 打开前面的设计 194
9.6.2 设置参数扫描分析参数 194
9.6.3 参数扫描结果的分析 195
9.7 零点-极点分析 196
9.7.1 建立新的零点-极点分析工程 196
9.7.2 构建零点-极点分析电路 196
9.7.3 设置零点-极点分析参数 199
9.7.4 零点-极点仿真结果的分析 200
9.8 傅里叶分析 201
9.8.1 建立新的傅里叶分析工程 201
9.8.2 构建傅里叶分析电路 201
9.8.3 设置傅里叶分析参数 204
9.8.4 傅里叶仿真结果分析 205
9.8.5 修改电路参数重新执行傅里叶分析 206
9.9 噪声分析 208
9.9.1 建立新的噪声分析工程 210
9.9.2 构建噪声分析电路 210
9.9.3 设置噪声分析参数 213
9.9.4 噪声仿真结果分析 214
9.10 温度分析 215
9.10.1 建立新的温度分析工程 215
9.10.2 构建温度分析电路 215
9.10.3 设置温度分析参数 218
9.10.4 温度仿真结果分析 219
9.11 蒙特卡罗分析 220
9.11.1 建立新的蒙特卡罗分析工程 220
9.11.2 构建蒙特卡罗分析电路 220
9.11.3 设置蒙特卡罗分析参数 223
9.11.4 蒙特卡罗仿真结果分析 225
第 章 Altium Designer模拟行为仿真实现 226
10.1 模拟行为仿真概念 226
10.2 基于行为模型的增益控制实现 227
10.2.1 建立新的行为模型增益控制工程 227
10.2.2 构建增益控制行为模型 227
10.2.3 设置增益控制行为仿真参数 229
10.2.4 分析增益控制行为仿真结果 230
10.3 基于行为模型的调幅实现 231
10.3.1 建立新的行为模型AM工程 231
10.3.2 构建AM行为模型 231
10.3.3 设置AM行为仿真参数 233
10.3.4 分析AM行为仿真结果 234
10.4 基于行为模型的滤波器实现 235
10.4.1 建立新的滤波器行为模型工程 235
10.4.2 构建滤波器行为模型 235
10.4.3 设置滤波器行为仿真参数 237
10.4.4 分析滤波器行为仿真结果 238
10.5 基于行为模型的压控振荡器实现 239
10.5.1 建立新的压控振荡器行为模型工程 239
10.5.2 构建压控振荡器行为模型 239
10.5.3 设置压控振荡器行为仿真参数 242
10.5.4 分析压控振荡器行为仿真结果 243
第 章 Altium Designer数字电路仿真实现 245
11.1 数字逻辑仿真库的构建 245
11.1.1 导入与数字逻辑仿真相关的原理图库 245
11.1.2 构建相关的mdl文件 246
11.2 时序逻辑电路的门级仿真 247
11.2.1 有限自动状态机的实现原理 247
11.2.2 3位8进制计数器实现原理 248
11.2.3 建立新的3位计数器电路仿真工程 249
11.2.4 构建3位计数器仿真电路 250
11.2.5 设置3位计数器电路的仿真参数 252
11.2.6 分析3位计数器电路的仿真结果 254
11.3 基于HDL语言的数字系统仿真及验证 254
11.3.1 HDL功能及特点 254
11.3.2 建立新的IP核设计工程 255
11.3.3 建立新的FPGA设计工程 264
第 章 Altium Designer数模混合电路仿真实现 272
12.1 建立数模混合电路仿真工程 272
12.2 构建数模混合仿真电路 272
12.3 分析数模混合电路实现原理 274
12.4 设置数模混合仿真参数 275
12.5 遇到仿真不收敛时的处理方法 277
12.5.1 修改误差容限 277
12.5.2 直流分析帮助收敛策略 277
12.5.3 瞬态分析帮助收敛策略 278
12.6 分析数模混合仿真结果 278
第4篇 Altium Designer高级电路设计实例
第 章 Altium Designer自定义元件设计 283
13.1 自定义元件设计流程 283
13.2 打开和浏览PCB封装库 285
13.3 打开和浏览集成封装库 287
13.4 创建元件PCB封装 288
13.4.1 使用IPC Footprint Wizard创建PCB封装 289
13.4.2 使用Component Wizard创建元件PCB封装 296
13.4.3 使用IPC Footprints Batch Generator创建元件PCB封装 299
13.4.4 不规则焊盘和PCB封装的绘制 302
13.4.5 检查元件PCB封装 312
13.5 创建元件原理图符号封装 313
15.5.1 元件原理图符号术语 313
13.5.2 为LM324器件创建原理图符号封装 314
13.5.3 为XC3S100E-CP132器件创建原理图符号封装 318
13.6 分配模型和参数 326
13.6.1 分配器件模型 326
13.6.2 器件主要参数功能 330
13.6.3 使用供应商数据分配器件参数 331
第 章 Altium Designer原理图参数设置与绘制 335
14.1 原理图绘制流程 335
14.2 原理图设计规划 336
14.3 原理图绘制环境参数设置 337
14.3.1 设置图纸选项标签栏 338
14.3.2 设置参数标签栏 339
14.3.3 设置单位标签栏 341
14.4 所需元件库的安装 342
14.5 绘制原理图 343
14.5.1 添加剩余的图纸 343
14.5.2 放置原理图符号 345
14.5.3 连接原理图符号 351
14.5.4 检查原理图设计 352
14.6 将原理图设计导入PCB 356
14.6.1 设置导入PCB编辑器工程选项 356
14.6.2 使用同步器将设计导入PCB编辑器 357
第 章 Altium Designer PCB绘制基础知识 359
15.1 PCB设计流程 359
15.2 PCB层标签 360
15.3 PCB视图查看命令 360
15.3.1 自动平移 361
15.3.2 显示连接线 361
15.4 PCB绘图对象 362
15.4.1 电气连接线(Track) 363
15.4.2 普通线(Line) 365
15.4.3 焊盘(Pad) 365
15.4.4 过孔(Via) 366
15.4.5 弧线(Arcs) 367
15.4.6 字符串(Strings) 368
15.4.7 原点(Origin) 369
15.4.8 尺寸(Dimension) 370
15.4.9 坐标(Coordinate) 370
15.4.10 填充(Fill) 370
15.4.11 固体区(Solid Region) 371
15.4.12 多边形灌铜(PolygoPour) 372
15.4.13 禁止布线对象(Keepout object) 375
15.4.14 捕获向导(Snap Guide) 375
15.5 PCB绘图环境参数设置 376
15.5.1 板选项对话框参数设置 376
15.5.2 栅格尺寸设置 377
15.5.3 视图配置 379
15.5.4 PCB坐标系统的设置 381
15.5.5 设置选项快捷键 382
15.6 PCB形状和边界设置 383
15.6.1 通过板规划模式定义板形状 383
15.6.2 通过2D模式定义板形状 386
15.6.3 通过3D模式定义板形状 387
15.6.4 PCB板中间掏空的设计 388
15.7 PCB叠层设置 388
15.7.1 柔性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 389
15.7.2 打开叠层管理器 390
15.7.3 添加/删除多个层堆叠 391
15.7.4 添加/删除叠层 392
15.7.5 更改叠层顺序 394
15.7.6 编辑叠层属性 395
15.7.7 层设置 395
15.7.8 钻孔对 396
15.7.9 内部电源层 396
15.8 PCB面板的使用 398
15.8.1 PCB面板 398
15.8.2 PCB规则和冲突 398
15.9 PCB设计规则 399
15.9.1 添加设计规则 399
15.9.2 如何检查规则 401
15.9.3 规则应用场合 403
15.10 PCB高级绘图对象 405
15.10.1 对象类 405
15.10.2 房间 407
15.11 运行设计规则检查 411
15.11.1 设计规则检查报告 411
15.11.2 定位设计规则冲突 412
第 章 Altium Designer PCB图绘制实例操作 414
16.1 PCB板形状和尺寸设置 414
16.1.1 定义PCB形状 414
16.1.2 定义PCB的边界 415
16.2 PCB布局设计 416
16.2.1 PCB布局规则的设置 416
16.2.2 PCB布局原则 416
16.2.3 PCB布局中的其他操作 417
16.3 PCB布线设计 418
16.3.1 交互布线线宽和过孔大小的设置 419
16.3.2 交互布线线宽和过孔大小规则设置 420
16.3.3 处理交互布线冲突 421
16.3.4 其他交互布线选项 422
16.3.5 交互多布线 424
16.3.6 交互差分对布线 424
16.3.7 交互布线长度对齐 427
16.3.8 自动布线 429
16.3.9 布线中泪滴的处理 433
16.3.10 布线阻抗控制 434
16.3.11 设计中关键布线策略 435
16.4 测试点系统设计 441
16.4.1 测试点策略的考虑 442
16.4.2 焊盘和过孔测试点支持 442
16.4.3 测试点设计规则设置 443
16.4.4 测试点管理 445
16.4.5 检查测试点的有效性 446
16.4.6 测试点相关查询字段 446
16.4.7 生成测试点报告 447
16.5 PCB覆铜设计 449
16.6 PCB设计检查 452
第 章 Altium Designer生成加工PCB的相关文件 457
17.1 生成和配置输出工作文件 457
17.1.1 生成输出工作文件 457
17.2.2 设置打印工作选项 458
17.2 生成CAM文件 460
17.2.1 生成料单文件 461
17.2.2 生成光绘文件 462
17.2.3 生成钻孔文件 465
17.2.4 生成贴片机文件 466
17.3 生成PDF格式文件 467
17.4 CAM编辑器 467
17.4.1 导入数据设置 468
17.4.2 导入/导出CAM文件 470
17.5 生成和打印3D视图 473
17.5.1 生成3D视图 473
17.5.2 打印3D视图 474
第5篇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设计
第 章 Altium Designer 8051单片机应用开发 479
18.1 实现简单的8051嵌入式应用开发 479
18.1.1 建立新的设计工程 479
18.1.2 添加新的设计文件 479
18.1.3 设置工程属性 481
18.1.4 编译并下载设计 482
18.2 实现带有中断的8051嵌入式应用开发 484
18.2.1 建立新的设计工程 484
18.2.2 添加新的设计文件 484
18.2.3 设置工程属性 485
18.2.4 编译并下载设计 485
18.3 8051软件仿真环境的使用 486
18.3.1 建立新的设计工程 486
18.3.2 添加新的设计文件 486
18.3.3 设置工程属性 487
18.3.4 进入调试器界面 487
18.3.5 查看变量的值和存储位置 488
18.3.6 查看存储器的内容 490
18.3.7 查看寄存器的内容 491
18.3.8 查看Debug Console内容 492
18.4 实现包含定时器3的8051嵌入式应用开发 492
18.4.1 建立新的设计工程 493
18.4.2 添加新的设计文件 493
18.4.3 设置工程属性 494
18.4.4 编译并下载设计 494
18.5 实现包含ADC模块的8051嵌入式应用开发 495
18.5.1 建立新的设计工程 496
18.5.2 添加新的设计文件 496
18.5.3 设置工程属性 500
18.5.4 编译并下载设计 501
附录A 4章设计的原理图 503
附录B 6章设计的PCB图 511
附录C STC单片机开发板原理图 512
作者介绍
何宾,的嵌入式技术和EDA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全球多家知名的半导体厂商和EDA工具厂商大学计划保持紧密合作。目前已经出版嵌入式和EDA方面的著作近30部,内容涵盖电路仿真、电路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片上可编程系统等。
文摘
序言
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学习Altium Designer的书籍,市面上虽然不少,但要么过于陈旧,要么就是内容零散,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次看到这本书——【XH】 Altium Designer 17一体化设计标准教程-从仿真.原理和PCB设计,感觉非常契合我的需求。标题中的“一体化”和“标准教程”直接点出了它的核心价值,我一直都希望能够学习一套完整的、行业标准的PCB设计流程。特别吸引我的是“从仿真、原理和PCB设计”这样的表述,这意味着它将涵盖从最基础的原理图绘制,到核心的PCB布局布线,再到最后的关键的仿真验证。我非常期待在原理图设计部分,作者能够详细讲解如何绘制规范、清晰的原理图,如何进行元器件库的管理,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电气连接。在PCB设计部分,我希望能学到更高级的布线技巧,比如差分对、阻抗匹配等。最重要的是,我对“仿真”部分的讲解充满期待,希望能学习到如何利用Altium Designer进行有效的电路仿真,以及如何根据仿真结果来优化设计。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关于Altium Designer的书,但总感觉要么过于零散,要么就是直接跳到PCB布线,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基础的概念和原理都一带而过,导致我学完之后,还是觉得对整个设计流程一知半解,尤其是仿真这一块,更是如同天书。这本书的【XH】标识和“一体化设计标准教程”的标题,以及“从仿真、原理和PCB设计”的副标题,都让我看到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我非常看重它在“仿真”部分的讲解,因为在我看来,仿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设计中的潜在问题,避免后期修改的巨大成本。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基本的电路仿真,比如瞬态仿真、交流分析等,并且能教会我如何解读仿真结果,如何根据仿真结果来优化我的设计。另外,关于“标准教程”,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行业内通用的设计规范和流程,而不是仅限于软件的命令讲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XH】这个标识很醒目,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系列教材。Altium Designer 17这个版本也足够新,而且“一体化设计标准教程”的标题非常清晰地表明了这本书的定位——它不是零散的教程,而是系统地、规范地讲解Altium Designer的完整流程。我一直对PCB设计很感兴趣,但总是觉得缺乏系统性的指导,看了很多零散的视频和文章,碎片化的知识点总是难以串联起来,尤其是涉及到仿真部分,更是感觉云里雾里。这本书的“从仿真、原理和PCB设计”这几个关键词,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从原理图的绘制,到PCB的布局布线,再到最后的仿真验证,环环相扣,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渴望的学习方式。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在原理图设计部分,不仅仅是介绍软件的工具,更能深入讲解一些通用的设计原则和技巧,比如如何规范地绘制原理图,如何有效地管理元器件库,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原理图错误。毕竟,一个好的原理图是后续PCB设计的基础,如果原理图本身就有问题,那么PCB设计再怎么努力也可能事倍功半。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电子设计行业的学生,一本扎实、系统的教材对我来说至关重要。【XH】 Altium Designer 17一体化设计标准教程——从仿真、原理和PCB设计,这个标题非常吸引人,尤其是“一体化”和“标准教程”这两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我之前接触过一些EDA软件,但总觉得自己在原理图设计和PCB布局布线之间缺乏一个顺畅的连接,更别提深入的仿真分析了。我特别希望这本书在讲解原理图设计时,能深入浅出地介绍元器件选型、符号库管理、以及如何合理划分模块等关键技术。在PCB设计部分,除了基础的走线技巧,我也期待它能讲解一些更高级的布局策略,例如电源完整性、信号完整性等方面的考虑。而“仿真”这个词,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利用Altium Designer进行有效的仿真,从而提升设计的可靠性。
评分我拿到这本【XH】 Altium Designer 17教程后,最先吸引我的是它“一体化设计标准教程”的承诺。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深知学习任何一款复杂的EDA软件,尤其是像Altium Designer这样功能强大的工具,最怕的就是不知从何下手,或者学了皮毛却无法深入。这本书的副标题“从仿真、原理和PCB设计”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精准地抓住了PCB设计教学的关键环节,并且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非常期待它在“原理”部分能有详实的讲解,不仅仅是画线连点,而是能教会我如何从一个产品需求出发,绘制出清晰、规范、易于理解和维护的原理图。例如,关于信号流向的逻辑性、电源和地线的处理、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差分对和总线等高级特性,我都希望能够得到系统性的指导。我对这本书的“标准教程”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它能为我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设计流程和方法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软件操作的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