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逻辑的图形方法
定价:17.00元
作者:陈偕雄,余党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2-01
ISBN:97871111371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逻辑的图形方法;逻辑函数的各种图形表示、相互间的转换以及在逻辑分析与逻辑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5章分别介绍逻辑函数的K图及其应用,逻辑函数的bj图表示及其应用,对称函数的图形表示及其应用,逻辑函数的分解图与RM分解图表示及其应用,逻辑函数的谱系数图及其应用。 本书可作为近代数字理论领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从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学与科研的教师用书,也可以供从事数字逻辑及近代数字理论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阅读。
目录
前言
章 逻辑函数的K图表示及其应用
1.1 K图的引入、特点和性质
1.2 逻辑函数的K图化简
1.3 K图规模的压缩
1.4 基于K图的异或电路化简
1.5 多值函数的K图
1.6 K图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逻辑函数的bj图表示及其应用
2.1 bj图的引入,特点和性质
2.2 K图与bj图的转换
2.3 逻辑函数的bj图化简
2.4 bj图图规模的压缩
2.5 多值bj图及其应用
2.6 bj图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对称函数的图形表示及其应用
3.1 对称函数概述
3.2 对称函数的K图表示及其应用
3.3 对称函数的bj图表示及其应用
3.4 对称函数在基本对称函数完备集及基本RM型对称函数完备集中展开系数的图形示
3.5 基于函数对称性的逻辑设计及基于对称函数的逻辑设计
参考文献
第4章 逻辑函数的分解图表示及其应用
4.1 分解图的引入、特点和性质
4.2 逻辑函数的分解图化简
4.3 分解图规模的压缩与多值分解图
4.4 分解图的应用
4.5 RM分解图的引入、特点和性质
4.6 逻辑函数的RM分解力恙分解图的转换及RM分解图化简
4.7 RM分解图的压缩与多值RM分解图
4.8 RM分解图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5章 谱系数图及其应用
5.1 谱系数图的引入、特点和性质
5.2 rj与其它图形表示的转换
5.3 谱系数图的应用
5.4 其它谱变换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一开始对“图形方法”这个概念还有点模糊,以为会是一种非常抽象的、只适用于特定人群的理论。但当我翻到其中几页,看到那些清晰的框图和流程示意图时,我的印象就完全改变了。这简直就像是把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逻辑关系,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故事画面。我猜想,这可能就是作者团队想要传达的核心理念——用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数字逻辑的原理。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那些复杂的门电路、时序逻辑等概念,通过这些“图形”来一一拆解和展示的。是不是就像搭积木一样,把基础的逻辑元件连接起来,就能构建出复杂的系统?而且,这种“图形化”的教学方式,会不会对实际的电路设计或者故障排查有所助益?我感觉,如果能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思路会更加清晰,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视角,让我对数字逻辑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数字逻辑的书籍,说实话,很多时候读起来都像是在啃硬骨头,那些文字描述和数学公式,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需要反复对照才能理解一小部分。而这本书,仅仅是浏览了一下它的目录和一些插图,就给我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它似乎更加注重“看得懂”,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推导”。我注意到书中有很多用来解释概念的图形,这些图形看起来并不复杂,却非常精炼地概括了核心思想。这让我联想到,也许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授理论知识,更是在教授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逻辑运算,转化为具体的图形表示的?以及,这些图形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我甚至设想,这会不会是一种能够帮助我快速建立数字逻辑思维模型的方法?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一般教材了。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枯燥”的教科书。封面设计就比较新颖,而且拿在手里有分量,预示着内容不会空泛。我尤其好奇它所强调的“图形方法”,听起来就像是一种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的切入点。我之前学习数字逻辑时,常常被那些公式和符号搞得晕头转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用图形化的方式来展现逻辑运算的过程,甚至搭建整个系统的思路。我猜想,书中可能会用到大量的示意图、流程图,甚至是更具象的逻辑门连接图,来帮助读者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将复杂的逻辑关系,通过这些“图形”变得清晰可见的。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于我这种更偏向视觉化学习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藏,它可能会彻底改变我对数字逻辑的认知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简洁却又透着专业感的排版,让人第一眼就觉得“嗯,这应该是一本靠谱的书”。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还可以,不是那种容易泛黄或者触感粗糙的,翻阅起来挺舒服的。我尤其喜欢它那种“沉甸甸”的分量感,总觉得厚实的书本里一定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虽然我还没深入到具体章节,但光是看目录和一些零星的标题,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很多概念的引入都显得比较循序渐进,不像有些书上来就抛出一堆术语,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它似乎在某些比较晦涩的知识点上,辅以了一些图示或者示意,这一点让我非常期待,因为我对抽象的理论概念,确实更偏爱直观的理解方式。不知道后面的内容会不会像我预期的那样,真的能够把复杂的数字逻辑变得“图形化”,从而降低理解的门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本书绝对是为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量身定做的了。
评分我一直对数字逻辑这个学科感到有点“畏惧”,总觉得它充满了各种抽象的符号和严谨的数学推导,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背景的人来说,门槛实在太高了。然而,当我无意间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特别是“图形方法”这个关键词,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理解的“图形方法”,大概就是用视觉化的方式来呈现逻辑关系,这让我觉得非常亲切。我猜这本书会用大量的图示、流程图或者电路图来解释那些复杂的概念,而不是仅仅依赖文字和公式。我特别想知道,它是否能像一些优秀的科普读物一样,把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甚至带有一定的趣味性。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真正理解数字逻辑背后的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规则。如果它能提供一种直观的学习路径,帮助我建立起对数字逻辑的“感性认识”,那将是非常宝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