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 輯:趣味物理學(雙色版)
定價:29.80元
售價:14.3元,便宜15.5元,摺扣47
作者:(蘇)彆萊利曼,張鳳鳴
齣版社:上海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427583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瞭物理學的一些基本知識,如速度,運動,力,液體
和氣體的性質聲學常識等.全書避開枯燥式的說教,利用一些趣味故事,難題或者奇怪現象引導讀者思考,讓他們對所學的物理學知識有一個全新的,更深入的理解,並指引讀者做到活學活用,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它是一本集趣味性,科學性,實用性於一身的科普讀物,能激發讀者深入探索與學習的興趣,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學習物理學的*入門書.
目錄
章 速度和運動
1.1 我們的行動到底能有多快?
1.2 與時間賽跑
1.3 韆分之一秒
1.4 時間放大鏡
1.5 地球上的我們什麼時候轉得更快: 是白晝還是夜晚?
1.6 車輪之謎
1.7 車輪上哪部分移動慢
1.8 不是開玩笑的問題
1.9 帆船從何方駛來?
第2章 重力和重量杠杆壓力
2.1 請站起來!
2.2 步行和奔跑
2.3 如何從行駛的車上跳下來更穩, 嚮前還是嚮後?
2.4 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
2.5 西瓜
2.6 颱秤上的秘密
2.7 物體在什麼地方比較重?
2.8 下落物體的重量
2.9 《車廂旅月記》
2.10 儒勒凡爾納的月球之旅
2.11 用不正確的天平測量齣正確
的重量
2.12 肌肉的力量
2.13 尖銳物體的秘密
2.14 跟巨鯨相似
第3章 介質的阻力
3.1 子彈和空氣
3.2 超遠程大炮
3.3 風箏為什麼會飛起?
3.4 動物滑翔機
3.5 植物的沒有動力的飛行
3.6 遲緩跳傘
3.7 飛鏇標
2.9 《車廂旅月記》
2.10 儒勒凡爾納的月球之旅
2.11 用不正確的天平測量齣正確
的重量
2.12 肌肉的力量
2.13 尖銳物體的秘密
2.14 跟巨鯨相似
第3章 介質的阻力
3.1 子彈和空氣
3.2 超遠程大炮
3.3 風箏為什麼會飛起?
3.4 動物滑翔機
3.5 植物的沒有動力的飛行
3.6 遲緩跳傘
3.7 飛鏇標
5.10 篩子盛水
5.11 浮沫選礦法
5.12 憑空臆想的“永動機”
5.13 肥皂泡
5.14 細薄的東西
5.15 水中拿物而不濕手的秘密
5.16 怎樣纔能喝到水?
5.17 改良漏鬥
5.18 一噸木頭和一噸鐵,哪個更重?
5.19 失去重量的人
5.20 “永動”的時鍾
第6 章 熱的現象
6.1 十月鐵路全長是多少
6.2 天氣竊賊
6.3 艾菲爾鐵塔有多高?
6.4 茶杯和水錶管
6.5 為什麼洗完澡後穿不進靴子
6.6 神仙顯靈
6.7 自主發動的時鍾
6.8 奇怪的
6.9 拒絕融化的水
6.10 冰上還是冰下?
6.11 密閉的房間裏的風
6.12 隨手轉動的紙片
6.13 皮襖能增溫嗎?
6.14 地麵下的季節
6.15 紙鍋煮蛋
6.16 為什麼冰是滑的?
6.17 冰淩問題
第7 章 光綫
7.1 捕捉影子
7.2 雞蛋裏的雞雛
7.3 滑稽照片
7.4 日齣趣題
第8 章 光的反射和摺射
8.1 隔著牆壁看東西
8.2 “被掉的頭”
8.3 放在前麵還是後麵
8.4 鏡子的特性
8.5 鏡中人到底是誰
8.6 對著鏡子寫字畫圖
8.7 捷徑
8.8 烏鴉的飛行路綫
8.9 萬花筒
8.10 迷宮和幻宮
8.11 光的摺射?
8.12 什麼時候走麯綫比走直綫更快?
8.13 新魯濱遜
8.14 冰透鏡取火
8.15 請太陽光來幫忙
8.16 海市蜃樓的趣聞
8.17 “綠光”
第9 章 一隻眼睛和兩隻眼睛的視覺
9.1 照相機發明之前
9.2 應該怎樣看照片
9.3 看照片的藝術
9.4 該把照片放多遠
9.5 放大鏡帶來的驚喜
9.6 放大後的照片
9.7 電影院裏的好座位
9.8 怎樣看畫報
9.9 什麼是立體鏡?
9.10 天然立體鏡
9.11 用一隻眼睛和兩隻眼睛看
9.12 鑒彆真假票據的簡單方法
9.13 巨視眼
9.14 立體鏡裏的星空
9.15 用三隻眼睛看
9.16 什麼是光輝
9.17 急速時的視覺
9.18 奇怪的顔鏡
9.19 “奇特的影子”
9.20 顔色的意外變化
9.21 書有多高
9.22 時鍾的大小
9.23 光滲現象
9.24 黑的字母
9.25 活動像片
9.26 彆種錯覺
9.27 近視眼如何看東西
0 章 聲音和聽覺
10.1 尋找迴聲?
10.2 聲音測量尺
10.3 聲音的鏡子
10.4 劇院大廳裏的聲音
10.5 海底的迴聲
10.6 昆蟲的嗡嗡聲
10.7 聽覺幻象
10.8 蟋蟀在哪裏
10.9 聲音怪事
10.10 “腹語”奇聞
作者介紹
彆萊利曼(1882-1942) ,世界的科普大師,
有“趣味科學的奠基人”的美譽。17歲在雜誌上發錶篇科普作品,至1942年在列寜格勒被圍期間去世,一生創作瞭105本著作,絕大部分是科普讀物,其中1913~1916年所寫的《趣味物理學》更是享譽世界,成為之後一係列趣味科普作品的奠基之作。其趣味科普係列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全世界超過2000萬套,至今仍在各國讀者的喜愛。
文摘
序言
我之前嘗試過一些物理科普書籍,有些雖然內容紮實,但語言過於學術化,讀起來像是在啃一本厚重的教科書,沒多久就放棄瞭。而有些雖然寫得通俗易懂,但又顯得過於淺薄,無法真正觸及到物理學的精髓。所以,當我看到“趣味物理學”這個書名,並且瞭解到是“世界科普巨匠”的作品時,我的內心是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的。期待的是,它能成為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科普讀物;忐忑的是,我擔心“趣味”這個標簽會掩蓋掉物理學本身嚴謹的科學性。然而,這本書從封麵設計到排版,都透露齣一種沉靜而專業的風格,讓我漸漸放下瞭疑慮。雙色印刷的設計,在我看來是點睛之筆。它不像一些全彩印刷的科普書那樣,雖然畫麵精美,但有時會讓人覺得重點不夠突齣。這本書的黑白與輔助色的搭配,非常巧妙地引導著讀者的視綫,無論是復雜的公式推導,還是精巧的實驗示意圖,都清晰明瞭。這種設計,讓我感覺作者和譯者在內容呈現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為瞭最大化讀者的閱讀體驗。我特彆欣賞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它往往是判斷一本書是否用心之作的重要標準。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讓我不再對物理學感到恐懼,而是能夠從中發現科學的魅力和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外包裝本身就透露齣一種“有故事”的氣息。它不像一些新齣版的書籍那樣,封麵設計得五彩斑斕、極盡花哨,而是采用瞭一種沉靜、復古的色調,配以簡潔而有力量的字體。“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這幾個字,本身就自帶一種莊重感和權威感,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而“趣味物理學”這個副標題,則像一束光,照亮瞭我內心一直以來對物理學的畏懼和好奇。“趣味”二字,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不會像傳統的物理教材那樣令人望而生畏,而是能夠以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帶領我走進科學的世界。我特彆喜歡它采用的雙色印刷。在這個視覺至上的時代,這種略顯“保守”的設計,反而讓我覺得更加有格調。黑白的主體,輔以一種柔和的綠色,使得各種插圖、圖錶和公式都顯得格外清晰、醒目。這種配色方案,不僅能夠有效地引導讀者的視綫,避免視覺疲勞,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想起那些承載著童年記憶的經典科學讀物,它們同樣沒有華麗的色彩,卻用最純粹的方式傳遞著知識的力量。這本書的版式設計,讓我感受到一種迴歸本源的寜靜,它讓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一定也是經得起推敲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沉甸甸”感,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重量,更是知識和曆史厚重感的疊加。封麵設計雖然簡約,卻有一種低調的奢華,復古的色彩搭配和字體選擇,無聲地訴說著它作為“經典譯叢”的身份。我尤其喜歡它采用的雙色印刷,這種選擇在當今這個追求全彩視覺衝擊的時代,顯得尤為特彆。然而,正是這種不張揚的色彩運用,卻更能凸顯內容的重點。它就像一位嚴謹的老師,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呈現知識,而非用華麗的包裝來吸引眼球。黑白的主體搭配一種輔助色彩,讓各種圖錶、公式和文字都顯得清晰而有條理,閱讀過程中不容易感到視覺疲勞。當我翻開書頁,那種紙張的觸感,以及淡淡的油墨香,都讓我有一種迴歸經典閱讀體驗的感覺。我一直覺得,真正的經典,是不懼怕時間洗禮的,它們總能在不同的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彆萊利曼這個名字,我之前並不熟悉,但“世界科普巨匠”的稱號,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領略到這位巨匠的智慧,以及他如何用一種令人著迷的方式,將物理學的奧秘娓娓道來。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便是它與眾不同的封麵設計。沒有花哨的插圖,沒有刺眼的色彩,隻有一種沉靜而復古的色調,以及清晰而有質感的字體。這讓我立刻感受到它並非一本隨意的暢銷書,而是一部值得細細品讀的經典之作。緊接著,“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這個前綴,更是瞬間提升瞭這本書的價值感。我一直認為,能夠被譽為“巨匠”的科普作傢,他們的作品一定蘊含著深刻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視角,能夠將復雜的科學原理以最恰當的方式呈現給讀者。“趣味物理學”這個副標題,則巧妙地迴應瞭我內心對物理學的一些睏惑。我總是覺得,物理學是如此美妙而又充滿力量,但現實中的學習過程卻常常枯燥乏味。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打破這種局麵的希望。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雙色印刷。在如今這個全彩盛行的時代,這種選擇顯得尤為獨特,但恰恰是這種不隨波逐流,更能彰顯其內涵。黑白為主,輔以一種柔和的色彩,使得各種圖錶、公式都清晰可見,而且不至於讓眼睛過於疲勞。這種印刷方式,似乎也在暗示著,這本書更側重於知識本身的傳遞,而非單純的視覺刺激。我期待著,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物理學趣味世界的大門。
評分這本書剛入手,一股淡淡的紙張和油墨混閤的香味便撲麵而來,瞬間將我拉迴到瞭那個埋頭於書本的純粹年代。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沒有過多的裝飾,但“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幾個字,卻如同金字招牌,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學術的權威性。我對“趣味物理學”這個書名更是毫無抵抗力,物理學對我來說一直是個既想瞭解又有點畏懼的領域,總覺得那些復雜的公式和理論離我太遙遠。但“趣味”二字,像一劑強心針,讓我覺得這本書或許能成為我與物理學之間的一座橋梁。打開書,雙色印刷的排版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在如今許多科普讀物都追求全彩視覺效果的時代,這種沉靜的黑白搭配輔助色,反而顯得格外有格調。它讓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那些經典科學讀物,雖然色彩不多,但內容卻依然精彩絕倫。輔助色的運用,恰到好處地突齣瞭重點,無論是示意圖還是公式,都顯得清晰明瞭,不會讓我在閱讀中分心。我一直覺得,好的科普讀物,不在於畫麵有多麼炫麗,而在於它能否用最簡潔有效的方式,將科學的精髓傳遞給讀者。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無疑符閤瞭我對一本優秀科普讀物的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復古的魅力,淡淡的黃色紙張泛著曆史的餘溫,配上簡潔卻又不失生動的插畫,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並非市麵上那些花裏鬍哨的現代科普讀物。拿到手中,分量適中,紙質雖非那種光滑的特種紙,卻有一種閱讀的厚重感,摸上去有一種溫潤的觸感,仿佛能撫平浮躁的心緒。書名“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本身就自帶光環,再加上“趣味物理學”這個點,實在太吸引人瞭。我一直覺得物理學是個既迷人又讓人望而生畏的學科,它的公式和理論總是在挑戰我的認知邊界。但“趣味”二字,仿佛是一束光,照亮瞭通往理解的道路。我特彆喜歡這種雙色印刷的設計,雖然不像全彩那樣絢麗,但黑白與一種輔助色(在這本書裏是淡淡的藍綠色)的搭配,不僅清晰地呈現瞭插圖和公式,還營造齣一種沉靜的學習氛圍。閱讀的時候,不會被過多的色彩乾擾,更能專注於內容本身。翻開第一頁,就看到瞭作者的介紹,彆萊利曼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很陌生,但“世界科普巨匠”的頭銜,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譯者的名字張鳳鳴也齣現在封麵上,這讓我相信,這不僅僅是文字的搬運,更是對原著精神的深度理解和中文讀者的友好呈現。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位“巨匠”是如何將復雜的物理學原理,用“趣味”的方式呈現齣來的,又將如何引領我這位物理小白,一步步走進科學的世界。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第一感覺,就是一種“沉靜的書捲氣”。封麵設計沒有驚天動地的圖案,也沒有過於鮮艷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復古而典雅的風格,讓人一看就知道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讀物。“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這幾個字,仿佛在默默地強調著它的曆史地位和學術價值。而“趣味物理學”這個副標題,則瞬間點燃瞭我對它的好奇心。物理學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領域,我對它的精妙之處充滿嚮往,卻又常常被那些復雜的公式和理論所睏擾。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絲曙光,仿佛它能用一種更親切、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帶我領略物理學的魅力。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采用的雙色印刷。在如今滿眼都是全彩書籍的時代,這種低調而精緻的設計,反而顯得更加有品味。黑白為主,輔以一種柔和的色彩,不僅讓書中的插圖、圖錶和公式都清晰可見,而且在視覺上營造瞭一種舒適、沉靜的閱讀體驗。我深信,這樣的設計,能夠讓讀者更專注於文本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剋服對物理學的恐懼,並從中發現科學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有一種“老派”的嚴謹和韻味。封麵設計,摒棄瞭時下流行的浮誇風格,采用瞭復古的配色和字體,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作為“經典譯叢”的底蘊。書名中的“趣味物理學”幾個字,更是直擊我心。我總覺得物理學充滿瞭魅力,但學習過程往往伴隨著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這本書仿佛承諾,將帶我領略物理學的另一麵——輕鬆、有趣、易於理解。拿到書的瞬間,我就被它的雙色印刷設計所吸引。在全彩印刷泛濫的今天,這種不落俗套的選擇,反而顯得更加有品味。黑白的主色調,搭配一種溫暖的輔助色,讓整本書的視覺效果非常舒適,圖錶、公式都得到瞭清晰的呈現,而且不會讓眼睛感到疲勞。這種設計,讓我覺得它不是一本為瞭嘩眾取寵的書,而是一本真正專注於知識傳遞的書。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科普讀物,應該能夠以最清晰、最生動的方式,將復雜的科學原理呈現在讀者麵前,讓讀者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有所收獲。這本書的設計,恰恰印證瞭我的這種想法。
評分我一直對科學充滿好奇,但對於物理學,總覺得它高高在上,是少數天纔的領域。市麵上也有不少物理科普書籍,但要麼過於艱深,要麼過於膚淺,很難找到一本真正能打動我的。直到我看到瞭這本《趣味物理學》。從書名就能感受到它的不一般,“趣味”二字,瞬間消除瞭我對物理學的距離感,而“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的稱號,又讓我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有瞭信心。拿到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低調而有質感的封麵設計。這種復古的風格,讓我覺得它不是一本匆匆過時的讀物,而是真正值得珍藏的經典。我尤其喜歡它采用的雙色印刷。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書籍都試圖用視覺衝擊來吸引讀者,但這本書卻選擇瞭一種更內斂、更專注的方式。黑白為主,輔以一種淡淡的色彩,不僅讓文字和圖示更加清晰,也營造齣一種沉靜的學習氛圍。這種設計,讓我感覺作者和譯者都是非常用心在做這本書,他們希望讀者能夠真正沉浸在知識的世界裏,而不是被錶麵的光鮮所迷惑。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我能夠以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去探索物理學的奧秘。
評分拿到這本《趣味物理學》,我首先被它沉靜而富有質感的封麵所吸引。不同於市麵上許多追求視覺衝擊的書籍,它采用瞭低飽和度的色彩和經典的排版,傳遞齣一種“經典永流傳”的意味。“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這幾個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品質的保證,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信任。而“趣味物理學”這個點,更是打動瞭我。我一直認為,科學的魅力在於其探索未知和揭示規律的過程,但傳統的學習方式往往讓物理學顯得遙不可及。這本書的齣現,似乎是在嚮我承諾,它將帶我進入一個充滿樂趣的物理世界。特彆值得稱贊的是它的雙色印刷。在這種設計下,黑白的主體與輔助色相互襯托,使得各種示意圖、公式推導都顯得格外清晰易懂。這與那些全彩書籍相比,雖然少瞭幾分視覺上的絢麗,但卻多瞭一份專注和沉靜,讓我能夠更好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容的本身。這種設計,讓我感覺作者和譯者都非常注重知識的傳遞效率,而非單純追求錶麵的華麗。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恰到好處的“趣味”方式,為我揭開物理學的神秘麵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