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树广著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通信
  • 网络技术
  • 通信原理
  • 信息论
  • 信号处理
  • 无线通信
  • 移动通信
  • 网络安全
  • 数据通信
  • 通信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076893
商品编码:2948809599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定价:69.00元

作者:李树广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121076893

字数:900000

页码:5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21章,~7章主要介绍数字通信与传输信道、信号采样与变换、信号调制与解调、信号载波与传输、多址复用技术、通信媒体与传送特性;第8~12章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网络、GSM通信网络、卫星通信、GPS定位与卫星导航系统、公共通信网络;3~16章主要介绍网络系统结构与协议、局域网、广义网、Inter、高速网络组合、网络系统技术开发与优化;7~21章介绍网络操作系统、各类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与技术开发、蓝牙通信技术、网格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管理、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
  本书的每一章都适当增加了专业理论深度与*实用技术,以适应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及研究人员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工程、工业自动化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及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 概论
第2章 数字通信与传输信道
第3章 信号采样与变换
第4章 信号载波与传输
第5章 信号调制与解调
第6章 通信媒体与传输特性
第7章 通信信道与多路复用技术
第8章 移动通信与计算机系统网络
第9章 GSM通信网络系统与优化
0章 卫星通信
1章 GPS定位与卫星导航系统
2章 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与交换
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与协议
4章 计算机局域网
5章 网络互连与Inter
6章 高速网络与组网技术
7章 网络操作系统
8章 蓝牙通信技术
9章 计算机网格技术
第2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管理
第21章 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李树广,男,1955年生,工学博士,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博士,教授。1978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电机系自动化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自动化研究所工作,1986年赴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与留学,获工学博士、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任日本Japan Socia1 System Rcsearch Instit

文摘


序言



《诗意与哲思:古今中外文学瑰宝鉴赏》 内容梗概: 《诗意与哲思:古今中外文学瑰宝鉴赏》是一部深度探索文学艺术魅力的集大成之作,它并非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机械的梳理,而是以一种宏观而细腻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纵览人类文明长河中那些璀璨夺目的文学星辰。本书旨在揭示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哲思、细腻情感以及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通过精选的经典篇章,展现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思想火花与艺术结晶。 本书的结构设计匠心独运,它不拘泥于传统的国别或朝代划分,而是围绕着“诗意”与“哲思”这两大核心主题,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巧妙地串联起来。这种结构不仅打破了阅读的惯性,更能引发读者跨越文化与时空的联想,发掘文学作品之间潜在的共鸣与对话。 第一篇:诗意的呼唤——情感的律动与心灵的低语 本篇将重点聚焦于文学作品中那些触动人心的情感表达与细腻的内心描摹。我们将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抒情诗歌入手,例如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情怀与哀歌,古罗马维吉尔笔下的田园牧歌与家国情怀,以及中国古典诗词中如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通过对这些诗歌的赏析,读者将能感受到不同文明对人类基本情感——爱、恨、喜、悲、忧、思——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象,触及人类共通的心灵。 接着,本篇将延伸至小说与戏剧中的人物情感刻画。我们将剖析莎士比亚戏剧中,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炽热而悲壮的爱情,《哈姆雷特》中纠结而痛苦的思辨,如何通过人物对话、心理活动以及情节发展,展现人性的复杂与情感的深度。同时,我们也将审视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敏感多情与薛宝钗的稳重端庄,曹雪芹如何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与人际关系的纠葛。此外,我们还会涉猎俄国文学的“心灵写真”,如陀思妥也夫斯基笔下人物的极端情感与精神危机,以及托尔斯泰对人性善恶的深刻洞察。从这些经典作品中,读者将学习如何识别和理解文学中丰富的情感层次,以及它们如何构建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本篇的第三个重要部分是对“诗意”在现代文学中的延续与拓展。我们将探讨象征主义、意象派等现代诗歌流派如何通过非现实的意象与象征,创造出更为抽象而深邃的诗意空间。例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如何将感官体验与精神追求融为一体。在小说领域,我们将分析意识流写作手法如何打破线性叙事,直接呈现人物的思绪与情感洪流,如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布鲁姆的内心独白。我们还将关注当代文学中,作家们如何通过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语言张力,赋予现实生活以诗意的光辉,例如村上春树作品中那种疏离而又充满奇幻色彩的都市生活描绘。 第二篇:哲思的深邃——思想的碰撞与文明的印记 本篇将深入探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哲学思考与对人类生存境况的追问。我们将从古老的哲学诗歌与寓言故事开始,例如古希腊的哲学思辨,如柏拉图对话录中关于真理、正义与理想国度的探讨,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我们将审视中国的《道德经》与《庄子》,它们以诗意的语言阐述着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理念,这些思想如何渗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之中。 接着,本篇将聚焦于那些以哲学思辨为核心的文学作品。我们将深入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讽刺小说,如《老实人》,如何以辛辣的笔触批判宗教愚昧与社会不公。尼采的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了存在主义文学,例如萨特《恶心》中对自由与责任的拷问,加缪《局外人》中对荒谬世界的直视。我们将探讨卡夫卡作品中那种独特的荒诞感,如《变形记》与《审判》,如何揭示现代人在官僚体制与异化社会中的无力与焦虑。 中国文学中的哲学思考同样是本篇的重点。我们将解读《论语》中孔子关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我们还将分析禅宗文学的“悟”的境界,例如禅诗中那种“空寂”与“妙有”的辩证统一,如何在诗歌中营造出超然物外的意境。例如,寒山诗的“石上苔痕侵石壁,水中月影照空明”,便是对禅宗境界的绝佳诠释。 本篇还将关注那些通过宏大叙事来探讨人类文明与历史命运的文学作品。我们将重温但丁《神曲》中对天堂、炼狱与地狱的想象,它不仅是一次对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艺术化呈现,更是对人类灵魂救赎之路的深刻反思。我们也将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潮下,那些关注社会变革与阶级斗争的史诗性作品,如何以宏大的视角展现历史的进程与人民的力量。 最后,本篇将探讨当代文学中的哲学探索。我们将关注后现代主义文学如何解构宏大叙事,质疑真理的唯一性,以及如何通过拼贴、反讽等手法,呈现后现代社会碎片化、多元化的思想图景。例如,博尔赫斯作品中那种对迷宫、镜子、图书馆等意象的反复运用,如何暗示着现实的虚幻与知识的局限。我们还将探讨一些作家如何通过对科技发展、人工智能、生态危机等当代议题的关注,对人类的未来进行哲学性的追问。 跨越时空的对话与普世的价值: 《诗意与哲思:古今中外文学瑰宝鉴赏》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诗意”之美时,也能体味其中蕴含的“哲思”之深邃。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作品,而是通过精妙的引导与深入的解读,促使读者进行独立的思考。我们强调,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卓越,更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对社会、对宇宙的深刻反思。 本书将通过对大量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剖析,展现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和永恒的哲学追问。读者将发现,尽管语言、文化、时代背景各不相同,但人类对爱与美的追求,对真理与正义的探索,对生命意义的困惑与解答,却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作品中,以各种形式回响。本书旨在搭建一座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学桥梁,让读者在欣赏文学瑰宝的同时,也能获得思想的启迪与精神的升华。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典雅而富有感染力,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我们避免使用过于生涩的术语,而是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思想与精妙的艺术表达呈现给读者。每一章节的分析都力求深入浅出,既能让文学爱好者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也能让对文学与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找到进一步探索的门径。 总而言之,《诗意与哲思:古今中外文学瑰宝鉴赏》将是一场宁静而深刻的阅读之旅,它将引导读者在人类文明的海洋中,寻觅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荡漾着情感波澜的文学瑰宝,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人类自身,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那些跨越时空、永恒不变的普世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专业,封面色彩的搭配和字体选择都显得沉稳而不失科技感。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目前正在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所以对于这本《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是非常期待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在课堂之外的、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知识。我尤其关注一些当前热门的领域,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与网络通信的融合,以及5G时代下的网络架构和应用创新。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细的算法讲解,或者是实际的网络部署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编程实现上的指导,或者是指引我进一步学习的方向,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大提升。我非常看重书籍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希望它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到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深层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加上一些抽象的光线和节点,让人立刻联想到数据流和信息的传递,非常有科技感。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好,不是那种特别光滑的反光纸,摸起来有一种细腻的颗粒感,翻阅起来也很舒服,不会有廉价感。我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的,因为我一直对信息是如何在各种设备之间流动的充满好奇,从我们手机上的一个简单消息,到复杂的网络信号,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理?这本书的名字恰好点出了我想要探寻的领域,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当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所以现在还无法评价其内在的内容,但光从这本书的外在表现来看,它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对即将展开的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探索之旅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通讯背后的奥秘,让我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手感很扎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一定很充实。我是一个对技术细节比较感兴趣的读者,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就觉得它可能包含了我一直想了解的一些知识。我尤其关注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比如各种通信协议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还有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是如何被编码、解码,以及如何保证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讲解这些方面,最好能有一些清晰的图示和案例来辅助理解。我了解到这本书可能涉及到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内容,这一点我也非常感兴趣,毕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方法,以及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光是想到书中的内容可能涉及到的深度和广度,就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评分

拿到这本书,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鼻而来,感觉就像是知识的芬芳,让人心生愉悦。我一直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感兴趣,总觉得这些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宏观的视角,梳理一下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脉络,让我们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一步步演进到今天的。我尤其关注一些基础性的理论,比如信号的调制解调,信道的编码,以及各种网络协议的设计思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原理和实现,让我真正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如果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通信系统或网络设备的设计和工作原理,那就更能满足我的求知欲了。我喜欢那种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风格很独特,字体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也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也不费眼。我是一个平时比较忙碌的上班族,虽然对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和深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加完整和清晰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想了解一些关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比如从2G到5G,每一步的技术革新带来了哪些新的应用和可能性?还有关于网络架构的演进,从早期的集中式网络到现在的分布式网络,这些变化对我们使用网络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倾向于那种能够将复杂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的书籍,这样即使是我这种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未来技术发展的预测,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的结合,那就更棒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