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
定价:69.00元
作者:李树广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121076893
字数:900000
页码:5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21章,~7章主要介绍数字通信与传输信道、信号采样与变换、信号调制与解调、信号载波与传输、多址复用技术、通信媒体与传送特性;第8~12章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网络、GSM通信网络、卫星通信、GPS定位与卫星导航系统、公共通信网络;3~16章主要介绍网络系统结构与协议、局域网、广义网、Inter、高速网络组合、网络系统技术开发与优化;7~21章介绍网络操作系统、各类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与技术开发、蓝牙通信技术、网格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管理、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
本书的每一章都适当增加了专业理论深度与*实用技术,以适应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及研究人员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工程、工业自动化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本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及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 概论
第2章 数字通信与传输信道
第3章 信号采样与变换
第4章 信号载波与传输
第5章 信号调制与解调
第6章 通信媒体与传输特性
第7章 通信信道与多路复用技术
第8章 移动通信与计算机系统网络
第9章 GSM通信网络系统与优化
0章 卫星通信
1章 GPS定位与卫星导航系统
2章 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与交换
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与协议
4章 计算机局域网
5章 网络互连与Inter
6章 高速网络与组网技术
7章 网络操作系统
8章 蓝牙通信技术
9章 计算机网格技术
第2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管理
第21章 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李树广,男,1955年生,工学博士,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博士,教授。1978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电机系自动化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自动化研究所工作,1986年赴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与留学,获工学博士、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任日本Japan Socia1 System Rcsearch Instit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专业,封面色彩的搭配和字体选择都显得沉稳而不失科技感。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目前正在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所以对于这本《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是非常期待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在课堂之外的、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知识。我尤其关注一些当前热门的领域,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与网络通信的融合,以及5G时代下的网络架构和应用创新。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细的算法讲解,或者是实际的网络部署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编程实现上的指导,或者是指引我进一步学习的方向,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大提升。我非常看重书籍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希望它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到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深层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加上一些抽象的光线和节点,让人立刻联想到数据流和信息的传递,非常有科技感。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好,不是那种特别光滑的反光纸,摸起来有一种细腻的颗粒感,翻阅起来也很舒服,不会有廉价感。我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的,因为我一直对信息是如何在各种设备之间流动的充满好奇,从我们手机上的一个简单消息,到复杂的网络信号,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理?这本书的名字恰好点出了我想要探寻的领域,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当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所以现在还无法评价其内在的内容,但光从这本书的外在表现来看,它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对即将展开的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探索之旅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通讯背后的奥秘,让我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手感很扎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一定很充实。我是一个对技术细节比较感兴趣的读者,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就觉得它可能包含了我一直想了解的一些知识。我尤其关注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比如各种通信协议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还有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是如何被编码、解码,以及如何保证传输的准确性和效率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讲解这些方面,最好能有一些清晰的图示和案例来辅助理解。我了解到这本书可能涉及到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内容,这一点我也非常感兴趣,毕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方法,以及当前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光是想到书中的内容可能涉及到的深度和广度,就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评分拿到这本书,一股浓郁的书香扑鼻而来,感觉就像是知识的芬芳,让人心生愉悦。我一直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感兴趣,总觉得这些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宏观的视角,梳理一下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脉络,让我们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一步步演进到今天的。我尤其关注一些基础性的理论,比如信号的调制解调,信道的编码,以及各种网络协议的设计思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原理和实现,让我真正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如果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通信系统或网络设备的设计和工作原理,那就更能满足我的求知欲了。我喜欢那种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风格很独特,字体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也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也不费眼。我是一个平时比较忙碌的上班族,虽然对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和深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加完整和清晰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想了解一些关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比如从2G到5G,每一步的技术革新带来了哪些新的应用和可能性?还有关于网络架构的演进,从早期的集中式网络到现在的分布式网络,这些变化对我们使用网络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倾向于那种能够将复杂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的书籍,这样即使是我这种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未来技术发展的预测,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的结合,那就更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