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 0快速入門教程(增值版)
定價:58.00元
作者: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11558873
字數:
頁碼:
版次:4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全麵,涵蓋瞭産品的零件創建(含鈑金)、産品裝配、工程圖設計和運動仿真全過程。
範例豐富,對軟件中的主要命令和功能,先結閤簡單的範例進行講解,然後安排一些較復雜的綜閤範例,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和靈活應用。
講解詳細,條理清晰,保證自學的讀者能迅速獨立學習和運用Pro/ENGINEER野火版5.0軟件。
寫法獨特,采用Pro/ENGINEER野火版5.0真實的對話框、操控闆和按鈕等進行講解,使初學者能夠直觀、準確地操作軟件,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附加值高,本書附帶1張多媒體DVD學習光盤,製作瞭教學視頻並進行瞭詳細的語音講解,可以幫助讀者輕鬆、高效地學習。
內容提要
本書是學習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的快速入門與提高指南,內容包括Pro/ENGINEER功能模塊和特性概述、軟件安裝、係統配置與環境設置方法、二維草圖的創建、零件設計、麯麵設計、裝配設計和工程圖的製作、鈑金設計和運動仿真等。
在內容安排上,為瞭使讀者更快地掌握該軟件的基本功能,書中結閤大量的範例對Pro/ENGINEER 軟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和功能進行講解;另外,書中以範例的形式講述瞭一些實際産品的設計過程,能使讀者較快地進入設計狀態,這些範例都是實際工程設計中具有代錶性的例子,是根據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給外一些知名公司(含國外獨資和閤資公司)編寫的培訓案例整理而成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主要章節中還安排瞭習題,便於讀者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在寫作方式上,本書緊貼軟件的實際操作界麵,采用軟件中真實的對話框、操控闆和按鈕等進行講解,使初學者能夠直觀、準確地操作軟件進行學習,從而盡快地上手,提高學習效率。
本書內容全麵,條理清晰,實例豐富,講解詳細,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自學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的入門教程和參考書籍,也可作為大院校學生和各類培訓學校學員的Pro/ENGINEER課程上課或上機練習教材。
本書附視頻學習光盤一張,製作瞭全程同步的視頻講解文件,另外還包含瞭本書所有的素材文件、教案文件、練習文件、實例文件和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的配置文件。
特彆說明的是,本書隨書光盤中增加瞭大量産品設計案例的講解,使本書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目錄
目 錄
前言
本書導讀
章 Pro/ENGINEER功能概述1
1.1 CAD産品設計的一般過程1
1.2 Pro/ENGINEER功能模塊簡介2
1.3 Pro/ENGINEER軟件的特點9
1.4 瓶塞開啓器簡介9
第2章 Pro/ENGINEER軟件的安裝11
2.1 Pro/ENGINEER野火版5.0安裝的硬件要求11
2.2 Pro/ENGINEER野火版5.0安裝的操作係統要求11
2.3 安裝前的計算機設置12
2.4 查找計算機(服務器)的網卡號14
2.5 單機版Pro/ENGINEER野火版5.0軟件的安裝14
第3章 軟件的工作界麵與基本設置21
3.1 創建用戶文件目錄21
3.2 設置係統配置文件config.pro21
3.3 設置工作界麵配置文件config.win 22
3.4 啓動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軟件22
3.5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工作界麵23
3.5.1 工作界麵簡介23
3.5.2 工作界麵的定製27
3.6 Pro/ENGINEER軟件的環境設置30
3.7 設置Pro/ENGINEER軟件的工作目錄31
第4章 二維截麵的草繪33
4.1 草繪環境中的關鍵術語33
4.2 進入草繪環境34
4.3 草繪工具按鈕簡介34
4.4 草繪環境中的下拉菜單36
4.5 草繪前的準備38
4.6 草圖的繪製39
4.6.1 草圖繪製概述39
4.6.2 繪製直綫40
4.6.3 繪製相切直綫40
4.6.4 繪製中心綫41
4.6.5 繪製矩形41
4.6.6 繪製斜矩形41
4.6.7 繪製平行四邊形42
4.6.8 繪製圓42
4.6.9 繪製橢圓42
4.6.10 繪製圓弧43
4.6.11 繪製圓錐弧44
4.6.12 繪製圓角44
4.6.13 繪製橢圓形圓角44
4.6.14 繪製倒角44
4.6.15 繪製樣條麯綫45
4.6.16 在草繪環境中創建坐標係45
4.6.17 創建點45
4.6.18 將一般圖元變成構建圖元45
4.6.19 在草繪環境中創建文本46
4.6.20 使用以前保存過的圖形創建當前草圖47
4.6.21 調色闆的使用48
4.7 草圖的編輯50
4.7.1 刪除圖元50
4.7.2 直綫的操縱51
4.7.3 圓的操縱51
4.7.4 圓弧的操縱51
4.7.5 樣條麯綫的操縱與編輯52
4.7.6 平移、鏇轉和縮放圖元54
4.7.7 復製圖元55
4.7.8 鏡像圖元55
4.7.9 裁剪圖元56
4.7.10 設置綫造型56
4.8 草圖的診斷58
4.8.1 著色的封閉環58
4.8.2 加亮開放端點59
4.8.3 重疊幾何59
4.8.4 特徵要求60
4.9 草圖的標注60
4.9.1 草圖標注概述60
4.9.2 標注綫段長度61
4.9.3 標注兩條平行綫間的距離61
4.9.4 標注一點和一條直綫之間的距離61
4.9.5 標注兩點間的距離61
4.9.6 標注直徑62
4.9.7 標注對稱尺寸62
4.9.8 標注半徑62
4.9.9 標注兩條直綫間的角度62
4.9.10 標注圓弧角度62
4.9.11 標注周長63
4.10 修改尺寸標注64
4.10.1 移動尺寸64
4.10.2 將“弱”尺寸轉換為“強”尺寸64
4.10.3 控製尺寸的顯示64
4.10.4 修改尺寸值64
4.10.5 輸入負尺寸65
4.10.6 替換尺寸66
4.11 草圖中的幾何約束66
4.11.1 約束的顯示66
4.11.2 約束的禁用、鎖定與切換66
4.11.3 Pro/ENGINEER軟件所支持的約束種類68
4.11.4 創建約束68
4.11.5 刪除約束69
4.11.6 解決約束衝突69
4.11.7 操作技巧:使用約束捕捉設計意圖70
4.12 修改整個截麵和鎖定尺寸72
4.12.1 縮放和鏇轉一個截麵72
4.12.2 鎖定或解鎖截麵尺寸72
4.13 草繪範例173
4.14 草繪範例277
4.15 草繪範例377
4.16 草繪範例477
4.17 草繪範例578
4.18 草繪範例678
4.19 草繪範例779
4.20 草繪範例879
4.21 習題80
第5章 零件設計81
5.1 三維建模基礎81
5.1.1 基本的三維模型81
5.1.2 復雜的三維模型82
5.1.3 “特徵”與三維建模83
5.2 創建Pro/ENGINEER零件模型的一般過程84
5.2.1 新建一個零件三維模型84
5.2.2 創建一個拉伸特徵作為零件的基礎特徵86
5.2.3 在零件上添加其他特徵 99
5.2.4 保存Pro/ENGINEER文件104
5.3 打開Pro/ENGINEER文件106
5.4 拭除與刪除Pro/ENGINEER文件108
5.4.1 拭除文件 108
5.4.2 刪除文件 109
5.5 控製模型的顯示110
5.5.1 模型的幾種顯示方式110
5.5.2 模型的移動、鏇轉與縮放111
5.5.3 模型的定嚮111
5.6 Pro/ENGINEER的模型樹114
5.6.1 模型樹概述114
5.6.2 模型樹界麵簡介115
5.6.3 模型樹的作用與操作116
5.6.4 模型搜索116
5.7 Pro/ENGINEER軟件中的層117
5.7.1 層的基本概念117
5.7.2 進入層的操作界麵117
5.7.3 選取活動層對象(模型)118
5.7.4 創建新層119
5.7.5 將項目添加到層中120
5.7.6 設置層的隱藏121
5.7.7 層樹的顯示與控製122
5.7.8 關於係統自動創建層122
5.7.9 將模型中層的顯示狀態與模型一起保存123
5.8 設置零件模型的屬性123
5.8.1 概述123
5.8.2 零件模型材料的設置123
5.8.3 零件模型單位設置126
5.9 特徵的編輯與編輯定義128
5.9.1 編輯特徵128
5.9.2 查看模型信息及特徵父子關係130
5.9.3 修改特徵的名稱131
5.9.4 刪除特徵132
5.9.5 特徵的隱含與隱藏132
5.9.6 特徵的編輯定義133
5.10 特徵的多級撤銷/重做功能135
5.11 鏇轉特徵135
5.11.1 鏇轉特徵簡述135
5.11.2 創建鏇轉特徵的一般過程135
5.12 倒角特徵138
5.12.1 倒角特徵簡述138
5.12.2 創建簡單倒角特徵的一般過程138
5.13 圓角特徵139
5.13.1 圓角特徵簡述139
5.13.2 創建一般簡單圓角140
5.13.3 創建完全圓角140
5.13.4 自動倒圓角141
5.14 孔特徵143
5.14.1 孔特徵簡述143
5.14.2 創建孔特徵(直孔)的一般過程143
5.14.3 創建螺孔(標準孔)146
5.15 拔模特徵149
5.15.1 拔模特徵簡述149
5.15.2 根據樞軸平麵拔模150
5.16 修飾特徵153
5.16.1 螺紋修飾特徵153
5.16.2 草繪修飾特徵156
5.16.3 凹槽修飾特徵156
5.17 抽殼特徵157
5.18 筋(肋)特徵158
5.18.1 軌跡筋158
5.18.2 輪廓筋159
5.19 常用的基準特徵161
5.19.1 基準平麵161
5.19.2 基準軸165
5.19.3 基準點167
5.19.4 坐標係170
5.19.5 基準麯綫171
5.20 特徵的重新排序及插入操作173
5.20.1 概述173
5.20.2 重新排序的操作方法174
5.20.3 特徵的插入操作174
5.21 特徵生成失敗及其解決方法175
5.21.1 特徵生成失敗的齣現175
5.21.2 特徵生成失敗的解決方法177
5.22 特徵的復製179
5.22.1 鏡像復製特徵179
5.22.2 平移復製特徵181
5.22.3 鏇轉復製特徵183
5.22.4 特徵的新參照復製183
5.23 特徵的陣列184
5.23.1 矩形陣列185
5.23.2 創建“斜一字形”陣列187
5.23.3 創建特徵的尺寸變化的陣列188
5.23.4 刪除陣列188
5.23.5 環形陣列188
5.24 特徵的成組190
5.25 掃描特徵191
5.25.1 掃描特徵簡述191
5.25.2 創建掃描特徵的一般過程191
5.26 混閤特徵194
5.26.1 混閤特徵簡述194
5.26.2 創建混閤特徵的一般過程195
5.27 螺鏇掃描特徵198
5.27.1 螺鏇掃描特徵簡述198
5.27.2 創建一個螺鏇掃描特徵198
5.28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1──連杆200
5.29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2──機體201
5.30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3──瓶口座202
5.31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4──創建螺孔202
5.32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5──驅動杆203
5.33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6──麯軸203
5.34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7──扇葉固定座203
5.35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8──蓋闆204
5.36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9──漏鬥204
5.37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10──鑽頭204
5.38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11──手機外殼204
5.39 Pro/ENGINEER零件設計實際應用12──排氣管205
5.40 習題205
第6章 麯麵設計209
6.1 麯麵設計概述209
6.2 創建麯麵209
6.2.1 麯麵網格顯示209
6.2.2 創建平整麯麵──填充特徵210
6.2.3 創建拉伸和鏇轉麯麵211
6.2.4 創建邊界混閤麯麵212
6.2.5 偏移麯麵217
6.2.6 復製麯麵220
6.3 麯麵的修剪222
6.3.1 一般的麯麵修剪222
6.3.2 用麵組或麯綫修剪麵組223
6.3.3 用“頂點倒圓角”選項修剪麵組224
6.4 薄麯麵的修剪225
6.5 麯麵的閤並與延伸操作225
6.5.1 麯麵的閤並225
6.5.2 麯麵的延伸227
6.6 將麯麵麵組轉化為實體或實體錶麵228
6.6.1 使用“實體化”命令創建實體228
6.6.2 使用“偏移”命令創建實體230
6.6.3 使用“加厚”命令創建實體230
6.7 Pro/ENGINEER麯麵設計實際應用1──電吹風外殼231
6.8 Pro/ENGINEER麯麵設計實際應用2──微波爐調溫鏇鈕243
6.9 Pro/ENGINEER麯麵設計實際應用3──淋浴噴頭蓋244
6.10 Pro/ENGINEER麯麵設計實際應用4──通風軟管244
6.11 Pro/ENGINEER麯麵設計實際應用5──淋浴把手245
6.12 Pro/ENGINEER麯麵設計實際應用6──葉輪245
6.13 習題246
第7章 裝配設計247
7.1 裝配約束247
7.1.1 “配對”約束248
7.1.2 “對齊”約束248
7.1.3 “插入”約束249
7.1.4 “相切”約束249
7.1.5 “坐標係”約束249
7.1.6 “綫上點”約束250
7.1.7 “麯麵上的點”約束250
7.1.8 “麯麵上的邊”約束250
7.1.9 “默認”約束251
7.1.10 “固定”約束251
7.2 創建新的裝配模型的一般過程251
7.2.1 新建一個裝配三維模型251
7.2.2 裝配個零件252
7.2.3 裝配第二個零件254
7.3 允許假設258
7.4 元件的復製261
7.5 元件陣列262
7.5.1 元件的“參照陣列”262
7.5.2 元件的“尺寸陣列”263
7.6 裝配體中元件的打開、刪除和修改等操作264
7.6.1 概述264
7.6.2 修改裝配體中零件的尺寸265
7.7 裝配體中“層”的操作266
7.8 模型的外觀處理267
7.9 Pro/ENGINEER裝配設計綜閤實際應用271
7.10 習題271
第8章 模型的測量與分析273
8.1 模型的測量273
8.1.1 測量距離273
8.1.2 測量角度275
8.1.3 測量麯綫長度276
8.1.4 測量麵積277
8.1.5 計算兩坐標係間的轉換值278
8.2 模型的基本分析278
8.2.1 模型的質量屬性分析278
8.2.2 剖截麵質量屬性分析279
8.2.3 配閤間隙280
8.2.4 裝配乾涉檢查281
8.3 麯綫與麯麵的麯率分析281
8.3.1 麯綫的麯率分析281
8.3.2 麯麵的麯率分析282
第9章 模型的視圖管理284
9.1 定嚮視圖284
9.2 樣式視圖285
9.3 剖截麵(X截麵)287
9.3.1 剖截麵概述287
9.3.2 創建一個“平麵”剖截麵287
9.3.3 創建一個“偏距”剖截麵290
9.3.4 創建裝配的剖截麵291
9.4 簡化錶示293
9.4.1 創建簡化錶示的一般過程294
9.4.2 舉例說明“主錶示”“幾何錶示”和“圖形錶示”的區彆296
9.5 裝配模型的分解298
9.5.1 創建裝配模型的分解狀態299
9.5.2 創建分解狀態的偏距綫301
9.6 層視圖303
9.7 組閤視圖304
0章 工程圖製作306
10.1 Pro/ENGINEER工程圖模塊概述306
10.2 設置符閤國標的工程圖環境309
10.3 新建工程圖311
10.4 工程圖視圖313
10.4.1 創建基本視圖313
10.4.2 移動視圖與鎖定視圖移動317
10.4.3 刪除視圖318
10.4.4 視圖的顯示模式318
10.4.5 創建高級視圖321
10.5 尺寸標注325
10.5.1 概述325
10.5.2 創建被驅動尺寸326
10.5.3 創建草繪尺寸328
10.5.4 尺寸的操作330
10.5.5 顯示尺寸公差337
10.6 創建注釋文本338
10.6.1 注釋菜單簡介338
10.6.2 創建無方嚮指引注釋338
10.6.3 創建有方嚮指引注釋339
10.6.4 注釋的編輯340
10.7 工程圖基準341
10.7.1 創建基準341
10.7.2 基準的拭除與刪除343
10.8 標注幾何公差344
10.9 Pro/ENGINEER軟件的打印齣圖347
10.9.1 概述347
10.9.2 工程圖打印預覽347
10.9.3 工程圖打印步驟348
1章 鈑金設計352
11.1 鈑金設計概述352
11.2 創建鈑金壁352
11.2.1 鈑金壁概述352
11.2.2 創建鈑金壁353
11.2.3 平整附加鈑金壁354
11.2.4 法蘭附加鈑金壁356
11.2.5 止裂槽357
11.3 鈑金的摺彎358
11.4 鈑金展平360
11.4.1 鈑金展平概述360
11.4.2 規則方式展平360
11.5 鈑金成形特徵362
11.5.1 成形特徵概述362
11.5.2 以凹模方式創建成形特徵363
11.6 Pro/ENGINEER鈑金設計綜閤實際應用1──插座銅芯366
11.7 Pro/ENGINEER鈑金設計綜閤實際應用2──捲尺卡頭369
11.8 Pro/ENGINEER鈑金設計綜閤實際應用3──打火機防風蓋369
11.9 Pro/ENGINEER鈑金設計綜閤實際應用4──鈑金支架370
11.10 Pro/ENGINEER鈑金設計綜閤實際應用5──電腦USB接口370
2章 機構模塊與運動仿真371
12.1 概述371
12.1.1 機構模塊關鍵術語371
12.1.2 進入和退齣機構模塊371
12.1.3 機構模塊菜單372
12.1.4 命令按鈕介紹373
12.1.5 創建一個機構裝置並進行運動仿真的一般過程373
12.2 連接類型374
12.2.1 連接374
12.2.2 銷釘(Pin)接頭375
12.2.3 圓柱(Cylinder)接頭376
12.2.4 滑動杆(Slider)接頭377
12.2.5 平麵(Planar)接頭377
12.2.6 球(Ball)接頭378
12.2.7 軸承(Bearing)接頭379
12.2.8 剛性(Rigid)接頭379
12.2.9 焊縫(Weld)接頭380
12.3 主體381
12.4 拖移(Drag)382
12.5 Pro/ENGINEER運動仿真綜閤實際應用385
12.5.1 裝配一個機構裝置——啓蓋器385
12.5.2 運動軸設置398
12.5.3 定義伺服電動機400
12.5.4 修復失敗的裝配402
12.5.5 建立運動分析並運行機構404
12.5.6 結果迴放、動態乾涉檢查與製作播放文件405
作者介紹
作者多年來一直從事CAD/CAM/CAE技術的研究、開發、谘詢及産品設計與製造服務,在SolidWorks、Ansys、Adams等軟件領域具有獨到的理論和實踐經驗。被聘為多傢大型企業三維軟件的培訓顧問和生産一綫的名譽指導老師。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位對技術更新非常敏感的IT從業者,雖然我不是直接的設計師,但瞭解和掌握前沿的設計工具對我非常有幫助。Pro/ENGINEER作為一款在工程領域久負盛名的軟件,我一直想對其有更深入的瞭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一個更加技術和原理的角度,為我揭示Pro/ENGINEER的強大之處。我關注的不僅僅是操作界麵,而是它背後所應用的算法、數據結構,以及它如何實現高效的參數化計算。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Pro/ENGINEER的二次開發接口(API)的介紹,讓我能夠瞭解如何通過編程來擴展其功能,實現自動化設計。同時,我也對Pro/ENGINEER在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下的發展趨勢感興趣。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讓我對Pro/ENGINEER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知,並能為我未來的技術探索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評分作為一名有一定CAD基礎的設計人員,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升我Pro/ENGINEER技能的進階材料。我曾經使用過幾款不同的CAD軟件,對三維建模的操作邏輯和設計流程有基本的認識。然而,Pro/ENGINEER以其強大的參數化設計能力和在高端製造業中的廣泛應用,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我希望能夠通過一本優質的教程,深入理解Pro/ENGINEER野火版5.0的強大之處,例如它在復雜麯麵造型、高級裝配約束、以及與其他工程軟件的集成方麵的獨特優勢。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利用Pro/ENGINEER進行高級仿真分析前的模型準備,或者如何優化模型以提高後續仿真計算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我也想瞭解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模具設計、鈑金展開、或者管路設計的專業模塊內容。對我來說,一本能夠提供實操性強的案例,並能夠引導我思考設計思路,而不是僅僅羅列命令的書籍,會更有價值。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進一步鞏固我的Pro/ENGINEER操作技能,並挖掘齣更多隱藏的強大功能,從而在我的設計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評分我一直對機械設計和三維建模領域充滿興趣,尤其是在工作和學習中,掌握一款強大的CAD軟件至關重要。最近,我一直想找一本關於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0的入門教程。之前也接觸過一些相關的資料,但總覺得不夠係統,或者講解過於碎片化,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係。正當我為尋找閤適的學習材料而犯愁時,一本名為“正版新書--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5 0快速入門教程(增值版) 北京兆迪科技有”的書籍引起瞭我的注意。我仔細地查閱瞭相關的産品信息,雖然暫時無法直接閱讀其內容,但從書名和“增值版”的字樣,我初步判斷它可能提供瞭一些超齣常規的實用價值,比如可能包含瞭額外的案例庫、視頻教程鏈接,或者是一些在實際應用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技巧和經驗分享。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Pro/ENGINEER的核心功能,比如草繪、實體建模、麯麵設計、裝配、工程圖生成等。要知道,對於初學者來說,理解這些基本概念並熟練掌握它們,是後續深入學習的關鍵。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驟,配以高質量的圖示,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直觀地理解每一個命令和選項的作用。而且,對於“快速入門”這個定位,我希望它能夠幫助我盡快上手,快速建立起獨立建模的能力,而不是在繁瑣的理論中迷失。
評分我是一名資深的CAD軟件愛好者,對各種三維建模軟件都有涉獵。Pro/ENGINEER以其獨特的建模方式和強大的參數化能力,一直是我非常欣賞的軟件之一。我希望能夠通過一本優質的教程,係統地學習Pro/ENGINEER野火版5.0的精髓。我關注的不僅僅是軟件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對Pro/ENGINEER背後的設計理念和方法論的理解。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講解Pro/ENGINEER是如何實現“以設計意圖驅動模型”的,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參數設置來實現模型的靈活修改和復用。我尤其對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高級建模技術,例如自由麯麵造型、拓撲優化、或者模塊化設計方法感興趣。同時,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Pro/ENGINEER在復雜裝配體管理、以及PDM/PLM係統集成方麵的實踐經驗。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讓我對Pro/ENGINEER的理解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並能夠將其應用於我的個人項目或開源設計中。
評分我是一位熱愛學習的在校大學生,對工程技術領域充滿瞭憧憬。CAD軟件的學習是我的必修課,而Pro/ENGINEER作為一款在高端製造業中應用廣泛的軟件,我希望能通過一本好的教程,為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講解得通俗易懂,讓我能夠快速掌握Pro/ENGINEER的基本操作。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大量的練習題,讓我能夠在每一次的學習後都能夠進行鞏固和實踐。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一步步引導我完成從簡單零件到復雜裝配的學習過程的教程。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3D打印模型製作的指導,或者與一些趣味性的工程項目結閤,那將讓我更加興奮。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不僅學會軟件的使用,更能培養我的工程設計思維,為我未來的實習和就業做好準備。
評分作為一名在製造業一綫工作的工程師,我深知CAD軟件在産品開發流程中的關鍵作用。我接觸過Pro/ENGINEER一段時間,但總感覺自己的操作不夠熟練,很多時候效率不高。我希望能夠通過一本內容紮實的教程,係統地提升我的Pro/ENGINEER技能。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講解一些在實際生産環境中非常實用的技巧,比如如何進行模型修復,如何優化模型以適應不同的加工工藝,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大型裝配體。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真實的産品設計案例,讓我能夠學習到Pro/ENGINEER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場景,例如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或者消費電子産品的設計。我非常看重教程的實踐性,希望書中能夠包含詳細的操作步驟和截圖,讓我能夠一步步地模仿學習。而且,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模型公差分析、或者與PLM係統集成的相關內容,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讓我成為一個更加高效、更加專業的Pro/ENGINEER使用者。
評分我是一位剛剛踏入工程設計領域的新人,對一切都充滿瞭好奇和探索的欲望。CAD軟件是我學習和未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在瞭解到Pro/ENGINEER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地位後,我迫切地希望能夠找到一本適閤我這樣零基礎的入門教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三維坐標係、基本建模操作、以及軟件的界麵布局。我會非常關注書中是否會提供大量的練習題和示例,讓我能夠邊學邊練,鞏固所學知識。我期待書中能夠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那些可能初聽起來有些晦澀的專業術語,並且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完成一些簡單到復雜的模型。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一些設計思維上的引導,比如如何規劃建模步驟,如何有效地利用參數進行設計修改,以及如何避免一些常見的建模錯誤。我對“快速入門”這個概念的理解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我能夠獨立完成一些基本的設計任務,並且建立起學習後續更高級功能的信心。
評分作為一名自由職業的設計師,我需要掌握各種工具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Pro/ENGINEER以其強大的設計能力,經常齣現在一些對設計精度和復雜性要求較高的項目中。我希望能夠通過一本係統性的教程,快速而深入地掌握Pro/ENGINEER野火版5.0的使用。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針對不同行業應用的案例,例如機械零件設計、模具設計、或者産品外觀設計。我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如何高效地進行參數化建模,以及如何利用Pro/ENGINEER的麯麵功能來創建復雜而精美的造型。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如何優化模型以提高後續加工效率的技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快地適應Pro/ENGINEER的工作流程,從而更有效地為我的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設計服務。
評分對於我們這些在高校從事機械設計教學和研究的老師來說,選擇一本權威、係統、易於學生理解的教材至關重要。我一直關注著Pro/ENGINEER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並且希望能夠找到一本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軟件基礎,並能夠為他們未來從事復雜工程項目打下堅實基礎的教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結構清晰,邏輯性強,能夠符閤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與課程教學相匹配的案例,比如機械零件的繪製、簡單機構的裝配、以及基本工程圖的生成。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拓展性的內容,例如基礎的有限元分析流程,或者對模型進行參數化設計和優化的策略,那將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Pro/ENGINEER操作習慣,培養他們的三維空間想象能力和工程思維。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學生對Pro/ENGINEER更深入學習的興趣,為他們未來在工程技術領域的深造和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評分我是一名産品經理,雖然不直接操作CAD軟件,但瞭解和掌握核心的設計工具對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這有助於我更好地與設計團隊溝通,理解他們的工作流程,並且能夠更準確地評估設計方案的可行性。Pro/ENGINEER作為一款在工業界享有盛譽的軟件,我一直想對其有更深入的瞭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宏觀的角度,為我介紹Pro/ENGINEER的主要功能和優勢,讓我能夠理解它在産品開發周期中扮演的角色。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解釋Pro/ENGINEER的參數化設計理念是如何支撐産品迭代和優化的,以及它在協同設計和項目管理方麵的潛力。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典型的産品設計案例,讓我能夠從戰略層麵理解Pro/ENGINEER是如何幫助企業提升産品競爭力、縮短研發周期、降低製造成本的。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關於Pro/ENGINEER的“大局觀”,從而更好地指導産品設計和研發工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