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太极大家系列:李经梧传陈吴太极全械集

正版 太极大家系列:李经梧传陈吴太极全械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大勇 吕德和 梅墨生 著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李经梧
  • 陈式太极
  • 吴式太极
  • 太极全械
  • 武术
  • 传统武术
  • 养生
  • 国学
  • 正版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易宝易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7791
商品编码:2950257715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太极大家系列:李经梧传陈吴太极全械集
作者 王大勇 吕德和 梅墨生
定价 49.00元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 9787515407791
出版日期 2017-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2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李经梧(1912~1997)为中国20世纪一代武术大师,太极拳家。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本书为《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2007年版)、《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2010年版)的续篇,集中收入了李经梧学习并传授的陈式和吴式太极拳械的主要套路。内容有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炮捶),吴式太极拳、剑、刀,太极推手和太极杆,同时也收入了李经梧入室弟子、再传弟子名录。

   作者简介
吕德和,1955年生,李经梧先生入室弟子,在河北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教授太极拳。现为秦皇岛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在德国、澳大利亚分别创办“德和国际太极拳学院”,多次在全国、省级太极拳比赛中获奖。出版有《传统陈吴太极拳械》。
王大勇,1942年生,1962年投帖拜从李经梧先生遍习太极拳械。曾出任河北省武术协会委员、秦皇岛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秦皇岛市太极拳研究会主席。其弟子多人多次在国际重大赛事中夺得,并有多人获评武术段位六段、七段。其业绩载入《中国太极拳大百科》等辞书。
梅墨生,1960年生,李经梧先生入室弟子,道家内丹学者胡海牙先生弟子。现为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武当百杰、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科学与养生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七段。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编著有《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其业绩载入《中国太极拳大百科》等辞书。
李树峻, 1942年生,李经梧先生次子,幼承庭训。现为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武术七段。1958年和1962年曾两次获得北京市武术比赛太极拳冠军。退休前为618厂下属101厂厂长。

   目录
编者前言原序一王培生

   编辑推荐
集内功、技击推手、养生为一体;是道、武、医的结晶 收入李经梧入室弟子、再传弟子*名录

   文摘

   序言

形意拳之魅:技击之道与养生之术 在中国武术的璀璨星河中,形意拳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刚猛的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像太极拳那样以柔克刚,而是崇尚“以气催力,以意领形”,将人的精、气、神与肢体动作完美结合,追求“拳之所至,意亦至焉”的境界。形意拳的精髓在于其“内外兼修”的原则,既强调技击上的实用性,又注重身心调和的养生功效,使其成为一项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身自卫的宝贵武术遗产。 形意拳的渊源与流派 形意拳的起源,普遍认为可以追溯到宋代名将岳飞所创的“岳氏意拳”,后经明末清初的姬际昌、曹继武等人整理发展,最终由心意拳大家李洛能(又称李老能)在清道光年间集大成,并将其命名为“形意拳”,才得以广泛流传。形意拳的理论核心,源于《易经》中的“形与意”之说,强调“有形必有意,有意必有形”,将天地万物之理与人体之形、技击之意相融。 经过历代名家的传承与发展,形意拳逐渐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郝家形意拳:由郝为真大师创立,其特点是刚柔并济,动作圆活,以“三节”、“六合”等理论为指导,强调以柔催刚,以静制动。郝家形意拳在技击上讲究“走化合一”,进退自如,变化多端。 宋氏形意拳:由宋世荣大师传承,其风格更加刚猛,强调“五行”、“十二形”的直接运用,注重力量的爆发和动作的简洁有力。宋氏形意拳以“六合”为基础,以“五行”为变化,以“十二形”为实战应用,招招致命,势不可挡。 李氏形意拳:由李洛能大师所传,又称“老架形意拳”或“戴氏心意拳”。李氏形意拳的特点是动作古朴,劲力浑厚,以“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为主,强调“顶、扣、圆、抱、合”的内功训练。其劲力内敛而不外张,发力时如火山喷发,威力巨大。 虽然各流派在具体招式和风格上有所差异,但其核心的理论思想和追求的目标——即“内外兼修,以意领形,刚柔相济,内外一体”——却是共通的。 形意拳的练习内容与特色 形意拳的练习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主要包括基本功、套路、技击、器械以及内功等。 一、基本功: 形意拳的基本功训练尤为重要,是打好扎实根基的关键。其基本功主要包括: 站桩:形意拳的站桩,也称为“浑元桩”或“安身炮”,是练习内劲和调整身法的基础。站桩时要求头顶天、足蹬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坐胯,全身放松而又贯通。通过长时间的站桩,可以培养“整劲”,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五行拳”:这是形意拳最核心、最基本的五个拳种,它们分别模仿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象征着不同的劲力和攻防方法。 劈拳(金):象征着刚劲,动作如斧头劈砍,发力迅猛,直接有力,用于攻击对方的要害。 钻拳(木):象征着曲劲,动作如螺旋钻探,变化多端,善于穿透对手的防御。 崩拳(火):象征着爆发力,动作如鞭炮炸响,发力迅速,力量集中,常用于突然袭击。 炮拳(水):象征着腾挪跌扑,动作如波浪翻滚,变化无穷,善于借力打力,化解对方的攻击。 横拳(土):象征着稳固,动作如地基牢固,站立稳健,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力量的支撑。 “五行拳”的练习,不仅是动作的模仿,更是意念与劲力的结合,旨在体会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以及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十二形拳”:在五行拳的基础上,形意拳发展出了模仿十二种动物形态的拳法,如龙、虎、熊、猴、鸡、燕、蛇、鹞、鹰、马、犬、雀等。这些动物的形态和运动方式,被提炼成独特的拳法动作,极大地丰富了形意拳的技击手段,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攻防兼备。例如,龙形的蜿蜒盘旋,虎形的扑击撕咬,蛇形的缠绕钻击,都代表着不同的发力和攻防策略。 二、套路: 形意拳的套路,是将基本功和技击原理融会贯通的运动形式,它既是检验练习成果的尺度,也是进一步提升技艺的阶梯。形意拳的套路不多,但每个套路都包含了丰富的技击含义。 五行生克连环拳:这是形意拳最基本的套路之一,将五行拳的攻防变化巧妙地串联起来,体现了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使练习者在流畅的动作中体会攻防转换和劲力传递的奥秘。 杂式捶:这是形意拳中变化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套路,它包含了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中的多种经典动作,以及各种组合技击用法,是形意拳技击实战的集大成者。 八式八打:这是一种以八种基本打法为核心的套路,每一种打法都对应着特定的攻防时机和发力方式,简洁实用,直接有效。 三、技击: 形意拳的技击,讲究“身法、步法、眼法、心法”四法合一。其技击的特点是: 快打:发力迅猛,招式直接,追求一击致命。 近打:擅长近身搏斗,利用崩、打、靠等近距离的打击手段。 直线:以直线的攻击为主,如劈、崩、冲等,力求迅速而有力。 贴靠:注重身体的贴合与靠击,利用身体的整体力量进行压迫和打击。 连环:招式之间衔接紧密,一招未尽,下招已至,形成连绵不断的攻击。 以意领形:强调精神意识在技击中的主导作用,意念先行,劲力随之,达到“气、意、形”三者合一的境界。 懂劲:形意拳追求的是“懂劲”,即理解和掌握劲力的运用规律,能够在实战中根据对手的动作和意图,灵活地运用各种劲力,实现以巧取胜。 四、器械: 形意拳的器械练习,同样体现了其刚猛、直接的风格。常见的器械包括: 枪:形意枪法以“游身八卦枪”为基础,强调身法灵动,枪法如龙,变化莫测。 刀:形意刀法讲究“六合刀”,劈、砍、撩、挂、崩、截等手法并用,力量充沛,势不可挡。 剑:形意剑法以“龙行剑”为主,讲究剑随身转,身剑合一,灵动迅捷。 棍:形意棍法如“铁棍”,刚劲有力,变化多样,既可作为打击,也可用于格挡。 五、内功: 形意拳的内功修炼,是其强身健体、养生延寿的根本。形意拳的内功,主要体现在: 存神:修炼人的精神意识,使其集中、稳定、强大。 炼气:通过深长的呼吸,调和气息,达到内气充盈、运行顺畅。 练形:通过特定的肢体动作和桩功,强健筋骨,打通经络。 养心:注重修身养性,平心静气,达到身心合一的和谐状态。 形意拳的内功,强调“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通过长期的坚持练习,可以增强内脏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达到“形神俱健”的养生效果。 形意拳的价值与传承 形意拳不仅是一门实用的武术,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的文化载体。它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将人体的运动与自然界的规律相结合,追求“顺乎自然,合乎大道”。在现代社会,形意拳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强身健体:形意拳的练习能够全面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体质。 防身自卫:形意拳的技击实用性极强,能够在危急时刻保护自身安全。 修身养性:形意拳的内功修炼有助于平复心绪,缓解压力,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沉着冷静的品质。 文化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意拳的传承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形意拳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武术家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他们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使得形意拳的精髓得以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壮大。每一位形意拳的练习者,都是这项古老技艺的守护者和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续写着形意拳的辉煌篇章。 形意拳,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武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热爱武术、追求健康与强大的人们。它不仅仅是拳脚的功夫,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力量的探索与升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教授了具体的拳法招式。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读其中关于“内功心法”的章节,那种对身体内部气机运行的描述,细致入微,逻辑严谨,完全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式说辞。作者似乎将复杂的修炼过程,拆解成了读者可以理解和实践的步骤,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找到清晰的门径。特别是对一些关键要诀的注解,往往寥寥数语,却包含着极大的信息量,需要反复揣摩才能领会其精髓。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它不仅适合当前的习练者,更像是为后世武术研究者留下的宝贵财富,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是等量齐观的。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在文字运用上展现出一种令人赞叹的驾驭能力。他能够将深奥的武术理论,用一种非常生动和富于画面感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描述某个特定动作的转换时,他引用的比喻贴切自然,让人仿佛能透过文字“看见”那个动作的运行轨迹。这种叙事风格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使得那些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过程变得引人入胜。而且,书中的许多段落充满了一种深沉的韵味,读起来让人心绪平和,如同静坐冥想一般。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融合了哲学思考和艺术表达的综合性读物。

评分

我接触过不少关于传统武术的典籍,但像这本书这样,能够将历史渊源和现代实践完美融合的,实属罕见。它没有沉溺于过度的神化或故作玄虚,而是以一种近乎严谨的学术态度,去考证和梳理太极拳的发展脉络。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描述,反思自己多年来的练习误区。作者的论述逻辑性极强,层层递进,使得原本感觉有些模糊的“松柔”和“劲力”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对于希望深入理解太极拳“为什么”而不是仅仅学习“怎么做”的习练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其坚实的理论支撑。它拓宽了我对太极拳理解的边界。

评分

这部书的排版和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分量。内页的纸张质感非常好,印刷清晰,图文并茂的部分尤其出色,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动作分解图,细节捕捉得非常到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述时所采用的那种娓娓道来的语气,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亲口传授武学精要。书中对于太极拳的哲学思想的阐述,也远超一般的套路讲解,它深入到了“道”的层面,让人在习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读起来不仅是学习拳法,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索。尤其是一些关于传统武术家精神的描绘,令人肃然起敬,这种精神力量的传递,是其他很多武术书籍所缺乏的。

评分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对于“传承”二字的诠释是如此的厚重和负责任。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套拳架,更是传递了一种对武学道路的敬畏之心和对前人智慧的尊重。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作者力求忠实再现和阐发传统精髓的良苦用心。书中对于不同阶段练习者可能遇到的困惑,都做了前瞻性的提示和解答,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经验。读完后,我感觉对自己的武术生涯有了一个新的坐标定位,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案头常备的参考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