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 |
| 作者 | 马建军 |
| 定价 | 49.80元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358721 |
| 出版日期 | 2014-09-01 |
| 字数 | 288000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国画名师指导·写意花鸟——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是“国画名师指导”系列中的一本,由画家马建军编写。全书共5章,包含了写意牡丹的绘画入门基础知识,写意牡丹的绘画技法,牡丹花头、花叶和花枝的用笔技法与用色技法,4幅牡丹创作图,以及教学欣赏等绘画教学内容。《国画名师指导·写意花鸟——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还附赠1 张DVD教学光盘,包含了典型案例的教学录像、典型素材和范例效果欣赏文件。 《国画名师指导·写意花鸟——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图例丰富,讲解细致,步骤清晰,对于正在准备提高国画写意牡丹绘画修养和技法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教程和临摹范本。 |
| 作者简介 | |
| 马建军,回族,1950年8月生,四川人。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宁夏师专。师从其母画家曾杏绯及中央美院国画系诸位名师。宁夏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宁夏书画院名誉院长、宁夏书画艺术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艺术总监。 |
| 目录 | |
| 章 入门 1.走进写意花鸟画 2.写意牡丹的艺术特点 3.写意牡丹的展示形制 4.绘制写意画的工具 笔 墨 纸 砚 镇纸 调色盘 颜料 笔洗 5.名作欣赏 第2章 技法 1.牡丹的形态特点 2.笔法 3.墨法 4.色法 纯色法 混合法 复合法 5.构图法则 's'形构图 'c'形构图 16 三角形构图 对角构图 斜出式构图 截取式构图 自由式构图 6.印章--构图中重要的环节 第3章 分解 1.牡丹花的特征与立意 特征 形态特点 立意 2.用笔技法 花头用笔 花叶用笔 花枝用笔 3.用色技法 花头用色 花叶用色 花枝用色 4.花头案例 全放花头(红牡丹) 花苞(红牡丹) 全放花头(粉牡丹) 半开花头(粉牡丹) 26 5.花叶案例 6.花枝案例 第4章 创作 1.国色天香图 2.一枝红艳露凝香 3.墨牡丹 4.牡丹图 第5章 作品欣赏 附录:与牡丹有关的诗词 |
| 编辑推荐 | |
| 《国画名师指导·写意花鸟——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是一本国画名师的小写意国画教程,书中通过各种花卉的案例介绍了常见小写意的技法技巧,每章的*后还提供了创作示例,同时还展示了众多成品,读者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技法,还可以参考成品的构图、意境、用色等 |
| 文摘 | |
| |
| 序言 | |
翻开《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我最先被吸引的是那些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它们仿佛要从纸上溢出来一般。马老师的文字和他的画一样,充满了张力和韵味。他并没有急于教你如何画出一朵“像”的牡丹,而是引导你去理解牡丹的“生长之道”。他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解如何观察牡丹的结构,如何感受它的“骨骼”和“血肉”,然后如何用笔墨去“写”出它的神态。我之前总是在纠结于花瓣的叠加和色彩的过渡,而马老师提醒我,写意牡丹更重要的是抓住它最关键的几个特征,用最简练的笔墨去表现。书中对于墨的运用,无论是“破墨”、“积墨”还是“泼墨”,都讲解得非常透彻,并且有大量的范例展示不同效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马老师强调要“以书入画”,将书法中的笔法和用墨技巧融入到牡丹的创作中,这使得他的牡丹不仅有形,更有“骨力”。
评分这本《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纯粹的技法教程,不如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画家在与你进行一次深入的艺术交流。马老师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分享他的秘密花园。他对牡丹的理解,超越了单纯的色彩和形态,他谈到了牡丹的“灵魂”,谈到了如何赋予笔下的牡丹生命力。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关于“气韵生动”的阐释,他认为写意牡丹的核心在于“写”出牡丹的内在气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外在形态。书中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不同墨色、不同笔法的运用效果,有些画面甚至只用了寥寥数笔,却将牡丹的华贵与生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是他对枝叶的处理,如何用飞白、浓淡、枯湿来表现牡丹的坚韧和生命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写意牡丹不仅仅是笔墨的游戏,更是一种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悟。
评分这本《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写意牡丹情有独钟,但总觉得自己的笔触略显生涩,难以捕捉到牡丹那种雍容华贵又带着几分飘逸的神韵。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之前的一些想法和练习方向或许有些偏差。书中并没有直接罗列多少个“步骤”或“技巧”,而是通过马老师对写意牡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读者去体会牡丹的“气韵”。他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解如何从整体出发,把握牡丹花头的动态和体量,而不是拘泥于一瓣一瓣地去描绘。比如,在如何用墨的运用上,马老师强调了“墨分五色”,但并非死板的套用,而是根据花朵的盛开程度、光照角度、甚至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来灵活变化。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破墨”技法的阐述,他通过一些具体的示范,让我们看到了墨在纸上自然晕染、交融的妙处,那种浑然天成的效果,真是让人叹服。这本书让我明白,写意牡丹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对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然后通过笔墨的“写”来传达“意”。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的时候,我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毕竟市面上的国画技法类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让我有所收获的并不多。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单单是“教你画”,更是在“启发你思考”。马老师的文字朴实却充满哲理,他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写意牡丹创作中的经验和心得,很多地方让我豁然开朗。我之前总是在纠结于如何把花瓣画得“像”,但马老师提醒我们,写意追求的是形神兼备,有时甚至是“神”重于“形”。他花了大量篇幅讲述如何观察牡丹的生长姿态,从含苞待放到盛开怒放,再到残败时的风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书中对于如何用笔的讲解也非常到位,他强调了笔法的力量、速度和顿挫感对画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勾勒花瓣边缘时,如何做到“骨力”与“柔美”的结合,真的是一个大学问。
评分坦白讲,我之前尝试过不少关于牡丹的绘画书籍,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强调写实,要么过于潦草,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让我信服的切入点。直到翻阅《马建军写意牡丹技法》,才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把写意牡丹的创作过程分解成死板的步骤,而是更加注重对整体的把握和笔墨的运用。马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胸有成竹”,但他所说的“成竹”并非是画前的死记硬背,而是建立在对牡丹形态、结构、神韵的深刻理解之上。他讲解了如何通过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花瓣的层次感和体积感,如何用不同的笔触来表现牡丹的丰腴和柔美。我尤其欣赏他对“意”的解读,他认为写意牡丹最重要的是传达一种精神,一种气度。书中的示范作品,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清雅淡泊,但都充满了生命力,让人感受到牡丹的富贵与吉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