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浜裕子著 著
图书标签:
  • 二十四节气
  • 饮食文化
  • 餐桌美学
  • 传统美食
  • 时令菜肴
  • 中国文化
  • 生活美学
  • 健康饮食
  • 美食
  • 节气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砚聚客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3775
商品编码:29519423969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祖先对一年四季变化的观察与总结,以FC美丽的词汇概括了一年之中不同时间的自然特征。时至JR,更多的成为城市中人们感悟自然、感悟生活的文化通道。在日子越来越雷同的现代,久居都市的人们越来越难以感受细微的季节变化,本书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季节感、纤细的感性与审美意识,将古老的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与相应的时令食材引入日常的餐桌设计,让人们在一日三餐中感受到季节感、文化感与幸福感,成J了一本让人们对餐桌设计进行再认识的珍贵餐桌设计书。

关联推荐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称“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原来越多的人远离了自然,对节气的感知也越来越迟钝。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将二十四节气的宝贵文化传承和保护和保护下去,J要积J的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
本书的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季节感、纤细的感性与审美意识,将古老的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与相应的时令食材引入日常的餐桌设计,让人们在一日三餐中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魅力。


 

 


目录

感受季节变迁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002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日历  004
四季器皿  006
基本器皿  007 
花材搭配的乐趣  010
使用布制品的乐趣  012
餐巾的折叠法  013


立春 ——   ● 东风解冻  016    ● 黄莺睍睆  019   ● 鱼上冰  021
雨水 ——   ● 土脉润起  022    ● 霞始叇  022      ● 草木萌动  023
启蛰 ——   ● 蛰虫启户  028    ● 桃始笑  030      ● 菜虫化蝶  032
春分 ——   ● 雀始巢  033      ● 樱始开  034     ● 雷乃发声  039
清明 ——   ● 玄鸟至  040      ● 鸿雁北  041     ● 虹始见  042
谷雨 ——   ● 葭始生  044      ● 霜止出苗  044    ● 牡丹华  045


立夏 ——   ● 蛙始鸣  048    ● 蚯蚓出  049     ● 竹笋生  054
小满 ——   ● 蚕起食桑  056   ● 红花荣  057     ● 麦秋至  059
芒种 ——   ● 螳螂生  062    ● 腐草为萤  062     ● 梅子黄  063
夏至 ——   ● 乃东枯  064    ● 菖蒲华  065       ● 半夏生  067
小暑 ——   ● 温风至  068    ● 莲始开  068       ● 鹰乃学习  068
大暑 ——  ● 桐始结花  071    ● 土润溽暑  071   ● 大雨时行  072


立秋 ——   ● 凉风至  074      ● 寒蝉鸣  075      ● 蒙雾升降  075
处暑 ——   ● 棉柎开  076      ● 天地始肃  079    ● 禾乃登   080
白露 ——   ● 草露白  084      ● 鹡鸰鸣  088      ● 玄鸟去   088
秋分 ——   ● 雷乃收声  089     ● 蛰虫坯户  090     ● 水始涸   095
寒露 ——   ● 鸿雁来  096      ● 菊花开  096      ● 蟋蟀在户101
霜降 ——   ● 霜始降  103      ● 霎时施  103      ● 枫茑黄 104


立冬 ——   ● 山茶始开  106     ● 地始冻   109     ● 金盏香  109
小雪 ——   ● 虹藏不见  110     ● 朔风拂叶 111     ● 橘始黄  115
大雪 ——   ● 闭塞成冬  116     ● 熊蛰穴   118     ● 鳜(鲑)鱼群  118
冬至 ——   ● 乃东生  119       ● 麋角解   120     ● 雪下出麦  120
小寒 ——   ● 芹乃荣  128       ● 水泉动   131     ● 雉始雊  131
大寒 ——   ● 款冬华  132       ● 水泽腹坚 133      ● 鸡始乳  133

四季时令食材与料理 134
结语 138

五大传统节日
上巳节(偶人节、女儿节、雏祭、桃花节)  024/  端午节   050/
七夕节  069/ 重阳节  100/ 人日节(七草节)  130


专栏
春彼岸   032/  品味秋季的和果子  095

显示全部信息



《一席 · 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序言:时光的滋味,岁月的流转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智慧结晶,更是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生活方式、饮食文化和审美情趣中的独特印记。它们宛如一条无形的丝线,串联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节律,也指引着我们的味蕾,在不同的时节追寻最适宜的滋养与品味。 《一席 · 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并非一本简单的食谱,也不是一本枯燥的节气科普读物。它是一场穿越时光的盛宴,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溯源,一个关于“吃”的,关于“生活”的美学发现之旅。本书希望带领读者,暂别现代生活的喧嚣与速食,重新拾起那些被遗忘在日历角落里的古老智慧,在每一个节气的轮回中,感受自然的馈赠,体味食物的本真,并最终将这份朴素的真诚,融入到我们日常的餐桌之上,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充满仪式感与生活美学的小小世界。 第一篇:立春·萌动与新生——春的序曲,唤醒味蕾的温柔 当第一缕春风吹散冬日的寒意,大地开始悄然复苏。《易经》有云:“天地之气,交而为雨。”立春,标志着一年辛劳的开始,也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起点。在这个时节,我们的身体也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蛰伏,渴望着轻盈、新鲜、充满活力的滋养。 本书将在立春篇中,深入探寻春季食材的独特魅力。从破土而出的嫩芽,到初生的蔬菜,它们所蕴含的生命力,是春天最直接的馈赠。我们将一同认识那些被誉为“春天的信使”的食材,例如: 春笋的鲜嫩与滋味: 鲜嫩欲滴的春笋,其脆嫩的口感和清新的甘甜,是春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我们会探究不同品种春笋的特性,以及如何通过简单却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原味的烹饪方式,如清炒、煲汤、腌笃鲜等,来品味春笋的本真。 野菜的野趣与营养: 那些生长在田埂、山野间的野菜,虽然不起眼,却蕴含着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春季野菜,如荠菜、马兰头、香椿等,探讨它们的营养价值,以及如何将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巧妙地融入我们的菜肴,在品尝野趣的同时,也为身体注入健康的能量。 的时令果蔬: strawberries, mulberries, and other seasonal fruits begin to ripen, bringing sweet and juicy flavors to our tables. We will explore how to best enjoy these fruits, whether in fresh preparations, desserts, or as natural sweeteners. 在饮食之外,立春篇还将触及“食疗”的智慧。遵循“春生”的原则,我们注重“宜食辛甘,发散阳气”,介绍一些有助于舒展身体、助阳气生发的食谱,例如,如何利用葱、姜、蒜、韭菜等辛甘之品,搭配时令蔬菜,制作出既美味又养生的菜肴。 餐桌美学方面,立春篇将强调“轻盈”、“明快”的视觉感受。色彩鲜艳的春季食材本身就构成了自然的画卷。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简单的摆盘,如用绿叶蔬菜点缀,加入一些象征新生的小装饰,来营造清新、充满希望的春日餐桌氛围,让每一次用餐都成为一次迎接新生的仪式。 第二篇:小满·繁盛与收获——夏的序曲,品味食物的充盈 当万物生长达到鼎盛,却又未至极盛,小满节气便悄然到来。此时,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也寓意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正在孕育成熟的丰盈。夏日的热烈与充沛,也体现在食物的丰富与多样上。 小满篇将带领读者深入体验夏季食材的活力与热情。酷暑之下,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清热解暑、补充水分的食物。 瓜果的清甜与滋润: 夏季是瓜果蔬菜的黄金季节。黄瓜、番茄、丝瓜、冬瓜、西瓜、甜瓜……这些清凉甘甜的瓜果,不仅能解渴消暑,更富含维生素和水分。我们将探究如何利用这些食材,制作出各种清爽的凉菜、汤羹、饮品,如冰镇西瓜饮、丝瓜络汤、番茄炒蛋的家常美味。 豆类的能量与营养: 各种豆类,如绿豆、红豆、豇豆等,在夏季也进入了丰收期。它们富含蛋白质,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豆类,制作各种粥品、甜品,如绿豆汤、红豆沙,以及作为主食的豆类料理。 鲜美的河鲜与海味: 随着气温升高,鱼虾等水产也进入了肥美的季节。本篇将介绍夏季常见的河鲜和海味,探讨它们的烹饪技巧,如清蒸、红烧、白灼,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其鲜味,并搭配时令蔬菜,烹制出营养均衡的夏季佳肴。 在小满节气,饮食上强调“清淡”、“滋润”,避免油腻辛辣,以防暑热伤身。我们将介绍一些适合夏季的食疗方,如绿豆薏米粥、荷叶饭等,以及如何在烹饪中运用一些清热的香料,如薄荷、罗勒。 餐桌美学方面,小满篇将以“热情”、“奔放”为主题。夏日的色彩是浓烈的,从翠绿的蔬菜到鲜艳的瓜果,都充满了生命力。我们将分享如何利用这些天然的色彩,搭配出充满夏日风情的餐桌布置,例如,选用竹编、藤艺等天然材质的餐具,搭配色彩鲜艳的花朵,营造出一种自然、活力、又不失精致的夏日用餐场景。 第三篇:霜降·凝敛与收藏——秋的深沉,品味食物的醇厚 秋风起,草木黄,霜降时节,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气候由凉爽转向寒冷,也是万物开始走向沉寂、为冬天积蓄能量的时期。这个季节,大自然以其丰厚的馈赠,犒劳了人们一年的辛劳,也提醒我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 霜降篇将带领读者,在秋日丰收的喜悦中,品味食物的醇厚与深沉。 根茎类蔬菜的朴实与甘甜: 秋季是各种根茎类蔬菜的成熟期,它们深埋土地,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口感扎实,味道甘甜。红薯、土豆、芋头、萝卜、山药……这些朴实的食材,是秋季餐桌上的主角。我们将探索它们的营养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蒸、煮、炖、烤等方式,将它们烹制成美味又暖身的家常菜肴,如香糯的蒸红薯、暖胃的萝卜排骨汤、养生的山药粥。 坚果与谷物的滋养: 秋季也是坚果和谷物丰收的季节。核桃、花生、板栗、杏仁等坚果,以及糯米、小米等谷物,富含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能够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能量,帮助我们抵御寒冷。我们将介绍如何将它们融入日常饮食,如制作坚果酱、杂粮粥,以及作为零食补充能量。 秋季水果的成熟与韵味: 苹果、梨、柿子、葡萄等秋季水果,在这个时节也达到了最佳的成熟度,口感酸甜适中,风味独特。我们将探讨这些水果的营养功效,以及如何将其制成各种甜品,如烤苹果派、梨炖银耳,为餐桌增添一份秋日的韵味。 秋季饮食讲究“润燥”、“进补”。霜降篇将介绍一些适合秋季的滋补食谱,如银耳莲子羹、鸭肉粥等,强调“收敛”的原则,帮助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 餐桌美学方面,霜降篇将以“温暖”、“厚重”为基调。秋日的色彩是浓郁而丰富的,从金黄的落叶到深红的果实,都充满了成熟的魅力。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布置,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秋日用餐氛围,例如,选用木质、陶土等材质的餐具,搭配暖色调的桌布、蜡烛,以及一些自然的秋季元素,如枯叶、松果,让餐桌成为一个充满故事感的空间。 第四篇:大寒·潜藏与积蓄——冬的静谧,品味食物的温润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此时,自然界万物潜藏,大地进入了深沉的休眠,而我们的身体也需要更充足的能量和温润的滋养,来度过漫长的寒冬。 大寒篇将带领读者,在冬日的静谧中,感受食物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肉类的滋补与暖身: 冬季是进补的绝佳时机,而肉类,尤其是红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帮助我们抵御严寒。牛羊肉、鸡肉、猪肉等,我们将介绍它们的烹饪特点,以及如何通过炖、煮、煲等方式,将其制作成滋补暖身的佳肴,如红烧牛肉、羊肉汤、板栗烧鸡。 蔬菜的耐寒与甘甜: 尽管严寒,但也有一些蔬菜,如大白菜、萝卜、菠菜等,能够耐受严寒,在冬季依然保持其甘甜的滋味。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冬季不可或缺的健康食材。我们将探讨这些蔬菜的烹饪方法,如炖白菜、腌萝卜、炒菠菜,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制作出暖心暖胃的家常菜。 温润的汤羹与饮品: 冬季最能抚慰人心的,莫过于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羹。本篇将重点介绍各种滋补汤品,如各种肉汤、骨汤、菌菇汤,以及一些温润的饮品,如姜枣茶、热红酒,它们不仅能为身体提供能量,更能舒缓身心,带来冬日的宁静与温暖。 冬季饮食强调“温补”、“滋养”,避免生冷,以“藏”为核心。我们将介绍一些适合冬季进补的食疗方,如八珍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如何在烹饪中运用一些温热的香料,如肉桂、八角,来提升菜肴的温补功效。 餐桌美学方面,大寒篇将以“静谧”、“内敛”为主题。冬日的色彩是沉静而内敛的,但这种沉静中蕴含着一种力量,一种生命的积淀。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布置,营造出一种温馨、安宁的冬日用餐氛围,例如,选用厚重的陶器、素雅的瓷器,搭配温暖的灯光,以及一些简单的、带有冬季元素的装饰,如松枝、干花,让餐桌成为一个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感受生活细微美好的所在。 结语:生活之美,在节气的流转中绽放 《一席 · 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不仅仅是对二十四节气的解读,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它邀请我们放慢脚步,倾听自然的节律,品味食物的本味,并将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体现在每一次的烹饪与每一次的餐桌之上。 本书所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吃”的智慧,关于“生活”的美学,它超越了物质的满足,更关乎精神的滋养。在似水流年里,愿我们都能在二十四节气的轮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最朴素、最动人的生活之美。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旅程,一段关于时间、关于食物、关于生活、关于爱的深度探索。希望它能成为您厨房里最贴心的伙伴,餐桌上最美的风景,以及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永恒的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关于“时间感”的重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失去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度,日子一天天混在一起,模糊不清。而这本书,就像是一把精准的刻度尺,重新帮我校准了与自然节律的同步。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味,值得我们去郑重对待。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的眼光都发生了变化,开始更加留意窗外的云彩、泥土的湿润程度,以及清晨第一缕阳光的角度。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觉醒,提醒着我们,生活的美好,恰恰藏在这些被我们匆匆略过的“瞬间”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巧妙地引导着读者的心绪,随着四季的更迭而起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感官体验场域。每当翻过一个节气,读者仿佛就能真切地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气味,感受到光线的微妙变化,听到风声的低语。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极大地拓宽了阅读的维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传统习俗时的那种尊重与敬畏,她没有用现代的眼光去评判古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以一种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将那些智慧的结晶娓娓道来,让人不禁为古人的生活智慧而折服。

评分

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细腻,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情描绘。读来仿佛被一股温柔的暖流包裹着,每一个字句都像是在耳边轻声细语,讲述着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美好。她擅长于将那些看似平凡的场景,赋予了诗意的解读,让读者在不经意间,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与季节的连接。那种笔触,不是那种直白的科普介绍,而是带着浓郁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读起来完全没有距离感,让人感觉像是在和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长者对谈。这种深入骨髓的亲切感,是很多文学作品中难以寻觅的宝藏。

评分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文采斐然,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让枯燥的节气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生命力。它在展现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因为某个绝妙的比喻而停下来反复品味,那种文字带来的愉悦感,远超乎预期的收获。它成功地做到了雅俗共赏,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供人钻研,也有流畅优美的文字供人欣赏,真正实现了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件艺术品。初次拿到手中,就被它那种沉稳而又雅致的气质所吸引。封面选用的材质触感温润,仿佛能感受到时光流淌的痕迹。内页的排版布局也极为考究,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透露出一种古典韵味。尤其是那些插图,用色淡雅,线条流畅,每一幅都像是一幅精美的工笔画,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阅读氛围。它不像市面上那些追求花哨的图书,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质感和细节的打磨上,让人在捧读时,心中便涌起一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光是翻阅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是对“慢生活”哲学的身体力行。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