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附光盘)/从零学音乐入门丛书

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附光盘)/从零学音乐入门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琼 编
图书标签:
  • 音乐欣赏
  • 音乐入门
  • 音乐史
  • 音乐理论
  • 古典音乐
  • 艺术修养
  • 文化艺术
  • 教材
  • 入门级
  • 光盘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
ISBN:9787556600762
商品编码:29526789991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附光盘)/从零学音乐入门丛书
  • 作者:编者:吴琼
  • 定价:38
  •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
  • ISBN号:978755660076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5-10-01
  • 印刷时间:2015-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50

编辑推荐语

吴琼编著的《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附光盘)》试图从音乐各类体裁入手来帮助大家认识音乐作品。 书中尽量简化地为大家介绍了一些相关并且**的音乐常识,希望这些常识会对音乐爱好者们欣赏音乐有所帮助。 音乐欣赏离不开想象与联想的能力,因此,平时积累各个学科的知识也是必不可缺的事情。在人类音乐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的音乐大师,由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这些音乐作品题裁多样、形式多样、风格多样。

作者简介

吴琼,青年钢琴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钢琴艺术指导教研室讲师。 吴琼出生在音乐之家,4岁起在母亲的指导下接受钢琴启蒙教育。1994年起先后师承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姚世真教授和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谢华珍教授。 200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继续攻读钢琴演奏专业的硕士学位.2009年以优异成绩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8年任“***鄂尔多斯杯钢琴小提琴比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1年任“***钢琴小提琴比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2年任“梅纽因**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2年任“第十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3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卡丹萨杯”全国钢琴比赛评委。 2013年任“第二届杨通六**小提琴邀请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 2010年吴琼作为第二作者,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专著《钢琴艺术大百科》。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章 音乐
第二章 音乐欣赏
第三章 歌曲
一、叙事歌曲
1.瞿希贤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歌曲**”舒伯特与《魔王》
二、颂歌
王世光与《长江之歌》
三、抒情歌曲
1.赵元任与《教我如何不想她》
2.施光南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第四章 进行曲
一、苏萨的《星条旗进行曲》
二、匈牙利的《拉科齐进行曲》
三、瓦格纳与《婚礼进行曲》
第五章 圆舞曲
一、韦伯的《邀舞》
二、钢琴诗人——肖邦
三、肖邦的《华丽大圆舞曲》
四、约翰·施特劳斯与《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
第六章 特性乐曲
一、小夜曲
1.交响乐之父——海顿
2.海顿的《小夜曲》
二、夜曲
肖邦的《夜曲》0p.9~2
三、无词歌
1.幸福的音乐家——门德尔松
2.门德尔松的《纺织歌》Op.67~4
3.门德尔松的《春之歌》0p.62~6
四、摇篮曲与船歌
1.德国古典乐派*后的作曲家——勃拉姆斯
2.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3.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30-6
第七章 序曲
一、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二、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三、法国作曲家——比才
四、比才的《卡门》序曲
第八章 协奏曲
一、中国作曲家何占豪、陈钢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悲怆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
四、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Op.23
第九章 组曲
一、挪威民族乐派奠基者——格里格
二、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和第二组曲
三、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
四、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五、多才多艺的作曲家——圣一桑
六、圣一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七、柴科夫斯基舞剧《天鹅湖》组曲
第十章 交响诗
一、钢琴**——李斯特
二、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
三、“星期日作曲家”——鲍罗汀
四、鲍罗汀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五、捷克音乐之父——斯美塔那
六、斯美塔那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
七、罗马幻想家——雷斯庇基
八、雷斯庇基的交响诗《罗马的节日》
第十一章 奏鸣曲
一、古典乐派的先驱——斯卡拉蒂·多梅尼科
二、斯卡拉蒂奏鸣曲
三、斯卡拉蒂《g小调奏鸣曲》K30
四、乐圣——贝多芬
五、贝多芬《f小调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
六、大胆的革新者——舒曼
七、舒曼《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Op.11
第十二章 交响曲
一、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Op.68
二、音乐神童——莫扎特
三、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K551
四、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
五、交响诗人——柏辽兹
六、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第十三章 音乐知识
一、现代音乐简介
1.表现主义音乐
2.新原始主义音乐
3.新古典主义音乐
4.偶然音乐
5.十二音体系
6.序列音乐
7.电子音乐
二、交响乐队常用乐器简介
1.弦乐器
2.木管乐器
3.铜管乐器
4.打击乐器
附录一 乐器中英对照表
附录二 常用音乐术语


经典音乐的魅力:一部通往音乐世界的钥匙 《经典音乐的魅力:一部通往音乐世界的钥匙》 旨在为所有对古典音乐心生向往,却又感到无从下手的初学者,搭建一座坚实而友好的桥梁。本书摒弃了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学院派的刻板说教,以一种生动、流畅且极富启发性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西方音乐史的波澜壮阔,领略不同时代大师们的非凡创造力。 本书的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力求实现“易懂、有趣、深入”的完美平衡。我们相信,真正的欣赏源于理解,而理解的开端,往往是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 第一部分:音乐的源头与基石 本部分将追溯西方音乐的根脉,为读者建立起基本的音乐认知框架。 第一章:声音的组织——音乐的基本元素 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是音乐?”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本章将聚焦于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 1. 旋律(Melody): 如何将音符串联成令人难忘的线条?我们将解析线条的走向、乐句的结构,并探讨“主题”在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2. 和声(Harmony): 声音是如何叠加在一起产生色彩和情感的?从最基础的三和弦到复杂的调性关系,我们将解释和声如何烘托旋律,创造出紧张与释放的戏剧张力。 3. 节奏(Rhythm): 音乐的脉搏在哪里?我们将区分拍子、节拍和速度,并展示节奏变化如何驱动音乐的进行,赋予其生命力。 4. 音色与织体(Timbre and Texture): 不同的乐器如何发出独特的声音?我们将探讨单音音乐、复调音乐(对位)和主调音乐在质感上的差异,帮助读者分辨出乐队中不同声部的角色。 第二章: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信仰与人文的交响 音乐史的起点,往往是最庄严和纯粹的。 格里高利圣咏的宁静: 了解早期单音音乐(Monophony)如何服务于宗教仪式,感受其冥想般的氛围。 复调的诞生: 从奥尔加农(Organum)的萌芽,到文艺复兴时期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的完美和声。我们将侧重于理解“人声”在这一时期的至高地位,以及音乐如何开始摆脱纯粹的宗教束缚,关注人类的情感表达。 --- 第二部分:巴洛克到浪漫:风格的剧变与英雄的时代 这一部分是西方音乐的黄金时代,我们将聚焦于那些定义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古典音乐”的大师及其创作的革命性作品。 第三章:巴洛克时代的辉煌与严谨(1600-1750) 巴洛克时期是戏剧性、装饰性和对比度的时代。 歌剧的诞生: 探索蒙特威尔第(Monteverdi)如何将戏剧与音乐完美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协奏曲与奏鸣曲: 以维瓦尔第(Vivaldi)的《四季》为例,解析协奏曲中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对话。 巴赫的数学美学: 深入浅出地解析巴赫(J.S. Bach)的赋格(Fugue)结构。我们将通过聆听《平均律钢琴曲集》,理解对位法的精妙,感受其音乐背后的逻辑与宇宙秩序感。 韩德尔的宏大叙事: 探讨清唱剧(Oratorio)如何成为社会性的音乐事件,以《弥赛亚》为例,体会其震撼人心的合唱力量。 第四章:古典主义的清晰与平衡(1750-1820) 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构建了音乐的“完美建筑”。 奏鸣曲式(Sonata Form)的解构: 这是古典乐章的骨架。我们将详细拆解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的内在逻辑,让读者不再惧怕复杂的器乐曲。 海顿的幽默与创新: 他如何被称为“交响曲之父”?分析他如何在既定的形式中注入无穷的趣味。 莫扎特的天才之光: 探讨莫扎特(Mozart)音乐中无与伦比的旋律流畅性与情感深度,尤其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人物塑造。 贝多芬的革命: 伟大的转折点。从古典的严谨迈向浪漫的激情,分析《第五交响曲》中“命运敲门”的主题如何贯穿全曲,及其对人类精神的探索。 第五章:浪漫主义的狂热与抒情(1820-1900) 情感、个性和幻想成为音乐的主宰。 个人英雄的颂歌: 肖邦(Chopin)的钢琴诗篇,舒曼(Schumann)的内心独白。我们将关注室内乐和独奏乐器如何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私密载体。 德意志的史诗: 贝多芬的继承者——勃拉姆斯(Brahms)的内敛深沉,与瓦格纳(Wagner)的宏大“总体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形成对比。 程序的音乐(Program Music): 音乐如何讲述故事?通过李斯特(Liszt)的交响诗,学习如何通过标题和乐思的对应来理解叙事性音乐。 民族乐派的兴起: 德沃夏克(Dvořák)和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如何将本民族的民间元素融入世界性的音乐语言中,展现异域风情。 --- 第三部分:走向现代:多元化的探索与聆听指南 进入20世纪,音乐的疆界被彻底打破,充满了惊奇与挑战。 第六章:20世纪的冲击与实验 印象主义的色彩: 德彪西(Debussy)如何用模糊的和声和节奏描绘光影和水波,打破传统的清晰结构。 原始主义与节奏的回归: 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春之祭》如何用强烈的节奏冲击传统审美,引发历史性的“骚乱”。 调性的瓦解: 勋伯格(Schoenberg)的十二音体系(Atonality)是如何产生并试图组织无调性音乐的?这部分将引导读者理解,即使是“不和谐音”,也遵循着新的逻辑。 第七章:掌握你的聆听工具箱 为了让你未来的每一次聆听都充满乐趣,本章提供实用的“导览工具”: 1. 乐团结构图解: 详细说明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的构成、音域和主要功能,让你一眼就能“看到”乐队的布局。 2. 体裁速查表: 快速区分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四重奏)、清唱剧、歌剧的核心特征。 3. 推荐曲目精选列表: 根据不同的情绪(如:需要专注、需要放松、需要振奋)提供一份跨越不同时期的精选入门曲目清单,并简要说明每首曲目的“必听点”。 结语:发现你自己的音乐 音乐欣赏不是考试,而是一场终身的发现之旅。本书提供的只是地图,真正的风景需要你亲自去体验。鼓励读者带着这份基础知识,勇敢地走进音乐厅,或者打开音响,去追寻那些触动你灵魂深处的声音。你会发现,那些被时间淘洗下来的旋律,正是人类情感最真挚的结晶。 --- 本书特色亮点: 实例驱动: 每介绍一个概念或风格,都立即对应分析一首或一段著名的、可轻松获取的音乐范例。 可视化辅助: 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尤其用于解释奏鸣曲式和赋格结构,让抽象概念具象化。 对比学习法: 通过对比巴赫的严谨与莫扎特的优雅,或勃拉姆斯的内敛与李斯特的奔放,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捕捉不同大师的个性签名。

用户评价

评分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音乐欣赏不再纸上谈兵 我一直觉得,音乐欣赏这门学问,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是很难真正入门的。很多音乐书籍上来就是各种乐理公式和术语,看得人头昏脑胀,却依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某段旋律会让人感到悲伤,或者为什么某首曲子会让人感到振奋。《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书中不仅解释了什么是“奏鸣曲式”或者“赋格”,更重要的是,它会用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演示这些理论,并且通过光盘的配合,让你亲耳听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音乐中体现出来的。比如,在讲解“对比”这个概念时,书中会引导你去听一首曲子中不同乐章或者不同段落之间的差异,让你直观地感受到音色、节奏、旋律等元素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我以前听音乐,就是“从头听到尾”,很多细节都忽略了。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精听”,如何关注乐曲的织体、配器、甚至是细微的力度变化。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我深入音乐的肌理,让我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品味到其中的精致与奥妙。每一次的阅读和聆听,都让我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层,感觉自己真的掌握了一些欣赏音乐的“秘诀”。

评分

跨越风格与时代的音乐之旅,拓展我的音乐视野 我曾经是一个“音乐偏食”的人,只喜欢听自己熟悉的几种音乐类型,对其他风格总是提不起兴趣,觉得它们“不是我的菜”。《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固执。它就像一张精心设计的藏宝图,带领我在音乐的广阔世界里进行了一次令人兴奋的探索。从古典时期的严谨与平衡,到浪漫主义的奔放与抒情,再到印象派的朦胧与色彩,乃至近现代音乐的实验与革新,书中几乎涵盖了音乐史上各个重要时期和主要流派的作品。最关键的是,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这些风格,而是会深入浅出地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并推荐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光盘的演示,让我能够清晰地辨别出不同风格的差异,并理解它们为何会产生。我以前觉得爵士乐很嘈杂,但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开始理解爵士乐即兴创作的魅力,以及它如何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同样,我对电子音乐也曾不屑一顾,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电子音乐在音色设计和节奏创新方面的独特之处。这是一次真正的音乐视野拓展之旅,它让我明白,音乐的世界是如此的多元和包容,值得我们去倾听、去品味、去发现。现在,我的音乐播放列表变得丰富多彩,我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

跳出枯燥的乐理框架,体验音乐的生命力 我对音乐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喜欢感受事物的情绪和氛围,但之前接触的一些音乐类书籍,总是让我觉得过于学术和枯燥。它们更像是乐理的教科书,充斥着各种符号和定义,让人望而生畏。而《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音乐的生命力展现了出来。它并没有回避必要的音乐知识,但它将这些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了对音乐作品的解读中,让理论服务于感受,而不是让感受去适应理论。书中对于每一部作品的介绍,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色彩,它会告诉你作曲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所处的心境,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这部作品在音乐史上的意义。这种“带着故事去听音乐”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索音乐世界的兴趣。我发现,原来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思想的表达。通过书中提供的光盘,我能够将文字的描述与实际的听觉体验相结合,以前觉得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崇高感”或者“悲怆感”,现在我能够通过聆听具体的音乐作品而真切地体会到了。这本书让我摆脱了对乐理的恐惧,而是让我看到了音乐的美丽与力量,它让我学会用一种更感性、更自由的方式去享受音乐。

评分

初学者福音,轻松踏入音乐殿堂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对音乐一窍不通的“小白”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总觉得音乐欣赏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那些所谓的“大师作品”听起来总是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可《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音乐的构成元素,比如旋律、节奏、和声等等,让我这个“乐盲”也能明白其中的奥妙。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例子,并且配有光盘,可以边听边学,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太棒了!以前听古典乐,我总是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该关注什么,听完后也只是觉得“还不错”,但说不出好在哪里。现在,我能听出乐曲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甚至能分辨出一些简单的曲式结构。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音乐老师,手把手地引导我,让我不再害怕那些高深莫测的音乐术语,而是能真正地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音乐风格介绍的部分,从巴洛克时期的庄重典雅,到浪漫主义时期的热情奔放,再到近现代音乐的实验与创新,它让我看到了音乐发展的丰富多彩,也帮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听”,更教会了我“懂”,让我对音乐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评分

打开古典音乐世界的大门,重塑我的听觉体验 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怀有一种敬畏又有点距离感的情绪,总觉得那是属于少数人的高雅艺术,而我这样的普通人很难真正领略其中的魅力。直到我翻开了《从零起步学音乐欣赏》,我才意识到,原来古典音乐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这本书的作者并没有直接把枯燥的乐理知识倾泻而出,而是巧妙地将音乐史、作曲家故事与作品赏析相结合,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介绍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作者不仅分析了乐曲的结构和旋律,还讲述了贝多芬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路历程,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书中的配乐光盘更是点睛之笔,精准地匹配了讲解的段落,让我可以在聆听中对照书中的分析,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与作曲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曾经以为自己只能听懂流行音乐,但这本书的引导让我开始欣赏巴赫的严谨复调,莫扎特的轻快灵动,勃拉姆斯的深沉内敛。每一次的聆听,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强大力量,它能够唤起我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宁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音乐欣赏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耳朵去感受世界,用音乐去丰富生命的教科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