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致命天气
定价:38.80元
作者:Heidi Cullen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44738408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有担当国人必读良心书
全球温室效应科普专著
令人难以面对、更难以忽视的真相
五星级畅销书
世界气候学家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解读
***的气候预测模型直接展示鲜活的未来场景
公益广告里攀附在*后一块冰块上可怜的北极熊是否已让你感到麻木?
频频见诸报端的热浪、飓风、干旱、厄尔尼诺、物种灭绝、绿洲消失、珊瑚白化、洪涝、土壤沙化等一长串字眼,你是否已熟视无睹?
因为没有人告诉你,未来五十年,如果人类不做出任何改变,温室效应会对你置身其中的环境带来怎样具体的毁灭性影响。
1.作者是美国气候中心研究气候多年的气候学家,在该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2.利用严谨气候模型模拟未来天气场景,讲述全球温室效应的可怕前景,题材热门,关注度高,受众面广。
3.科普佳作,文字浅显易懂,同时不失严谨。
内容提要
本书是美国气候学家海蒂卡伦的作品,由对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总体性气候变化的概览展开,从全球范围内选取了七处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代表性地区,引入*的气候模型预测的研究成果,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目录
引 言部分 我们的天气即我们的气候 章 气候与天气密切相关 第2章 回顾过去的气候变化 第3章 预测的科学 第4章 天气剖析和未来 40 年预报第二部分 未来的天气 第5章 非洲萨赫勒地区 第6章 澳大利亚大堡礁 第7章 加利福尼亚中央谷 第8章 北极地区部分 : 加拿大(Canada)格陵兰因纽特(InuitNunaat)地区 第9章 北极地区第2 部分 : 格陵兰岛 0章 孟加拉国达卡 1章 纽约州 纽约市尾声 万亿吨附录 1 美国气候变化年鉴附录 2 纽约州的数据附录 3 世界上受损严重的地方感谢
作者介绍
海蒂·卡伦:气候学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为美国气候中心高级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访问讲师、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和美国气象学会成员、《天气、气候与社会》期刊副主编。曾在美国天气预报频道担任首席现场直播气候专家,并且帮助制作了首部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电视系列片《地球预报》。现居住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
文摘
序言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就浮现出许多关于天气变化的画面。童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曾经淹没了我们家的农田,那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未知的恐惧。长大后,新闻里报道的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多,从北极冰川融化到南部沿海城市的洪涝,再到欧洲的极端高温,这些无不让我深思。我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造成的深远影响。它或许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让我们普通人也能理解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评分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气候变化的挑战,并且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思考方向,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坏天气”的书,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我们行动的书。或许它会探讨一些关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或者呼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改变,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量。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知识、启发,甚至是一种责任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为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一种是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浩瀚的星空,上面点缀着一些若隐若现的云层和闪电的剪影,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与“天气”主题的关联。另一款则更加写实,描绘了一场极端天气事件的场景,比如飓风呼啸而过,卷起巨浪,或是干旱的大地裂开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口子。封面上印制的书名“致命天气”也颇具冲击力,字体粗犷有力,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而作者Heidi Cullen的名字则显得沉静而专业,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译林出版社的标志在一角,显得大气而稳重,暗示着这本书内容的严谨和学术性,同时又带着译林出版社一贯的优质出版风格。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将复杂科学问题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大众的作者深感钦佩。Heidi Cullen的名字给我一种熟悉感,我似乎在哪里看到过她,也许是在某个科普纪录片里,或者是某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深度报道中。她的专业背景和研究领域,想必能为我们揭示“致命天气”的冰山一角。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一些真实案例,比如某次灾难性天气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它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观测和模型来预测和理解这些事件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这样的故事,它们往往比枯燥的数据更能触动人心,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气候变化的紧迫性。
评分译林出版社在引进国外优质图书方面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他们的图书不仅内容翔实,翻译质量也普遍很高,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的精髓。这让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的翻译能够流畅自然,既不失科学的严谨性,又能保持原文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时,我对书中的插图、图表等视觉元素的呈现也抱有很大的期望。高质量的图片和图表能够极大地增强我们对复杂概念的理解,让原本晦涩的科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