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影像纪年2016
定价:88.00元
作者:视觉中国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02997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16年是媒体大转变的一年:自媒体地兴起,每个摄影师、爱好者都是一线记者的时代来临了,摄影的门槛不断降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影像创作者。与此同时,公众号等新媒体一味追求10W 的阅读量,影像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关注影像和事实的人,对新闻真相的追寻从未停止,越来越多的话题因为影像的存在变成公众关注的焦点;
回望2016年,那些影像依然刻骨铭心?是雾霾以排山倒海之势袭击京城,还是新疆的沙尘暴卷起数十米高的沙墙;是川普和希拉里的“深情对视”,还是朴槿惠和闺蜜的分崩离析;是趴在沙滩上死去的难民,还是喋血展馆的俄国大使;是科比金色的背影还是穆雷夺冠后的狂吼?经历岁月流转,史海沉沙,那些影像多年后依然能被称为经典?
我们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一天一天的挨过2106年。那些记忆,那些场景,会由影像而勾起回忆,哪些情感会籍由影像得以唤醒?
影像记录着每一个人,构建了公众记忆,并成为今人眼中一个时代的文化图景。摄影师执掌着光与影,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真相的传递,他们给予影像活力和想象力,并影响周围的人,影像的力量从来不受限于影像本身。
这本小画册,集中了全世界的500余位摄影师的作品。他们来自各大通讯社、媒体,包括GETTY图片社、路透社、法新社、CFP汉华易美、塔斯社、韩联社、英国国家通讯社、Splash、Corbis等等。让他们的辛勤劳动,带你用影像回望过去的一年。
内容提要
本书整合全球30余家知名媒体、通讯社、图片库的优质图片资源,汇集500余名中外摄影师的佳作,对2016年全年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以图片的形式进行梳理和总结。这些图片并不陌生,它们有的出现在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或主图位置,有的是华赛、荷赛、POYi全球年度图片等大赛的获奖作品。当我们回望过去这一年,回望这奔跑中的世界,希望这些影像能让我们的某些回忆更清晰,让我们的情感重新被唤醒。
“历史就在我眼前爆炸”,的摄影师在现场见证历史一刻;同样,的摄影师会在宏大叙事的片段里,记录时代变迁下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与际遇。(视觉中国总编辑柴继军)
目录
国际
体育
娱乐
时尚
历史
肖像
创意
作者介绍
视觉中国(Visual China Group)创立于2000年6月,是中国的视觉影像内容和整合营销传播服务提供商。视觉中国集团是以“视觉创造价值,视觉服务中国”为愿景的A股互联网文化创意上市公司。视觉中国以“视觉内容与服务”、“视觉整合营销传播”、“视觉创意计划社区”和“视觉数字娱乐”四大业务板块为核心。视觉中国拥有视觉内容互联网版权交易平台,同时为的主题公园、城市综合体提供的数字娱乐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促进产业融合,建设“国家智慧旅游”平台。旗下包括华盖创意(Getty Images China)、汉华易美(CFP)、东星娱乐(TungStar)、创意设计社区视觉ME(Shijue.me)、艾特凡斯(Advance)等业界品牌。集团拥有一万多名签约摄影师和艺术家,并同海内外数百家图片社、影视机构、版权机构广泛合作,为媒体、企业主、广告公司等各类客户提供专业的图片、影视、音乐、特约拍摄、创意众包,及以视觉为核心的整合营销等一站式服务。2014年12月,视觉中国成功中标国家智慧旅游项目,着手打造中国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
文摘
序言
《影像纪年2016》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真”。不是那种刻意去表现的真诚,而是一种不加掩饰、甚至有些笨拙的真实。作者似乎并没有刻意去雕琢自己的文字,而是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最直接的感受,一股脑地倾泻在纸上。有时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就像是作者写给自己的日记,只不过恰好被我看到了。我喜欢这种感觉,因为在如今这个充斥着“人设”和“包装”的时代,看到如此坦诚的文字,真的弥足珍贵。它没有炫技,没有套路,只是诚恳地记录着自己的观察和体悟。我尤其对作者在书中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印象深刻。它们不是宏大的叙事,也不是激烈的批判,而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比如,他对某个流行趋势的疑惑,对某种社会话题的困惑,又或者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观察。这些片段虽然不那么惊心动魄,但却异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觉得感同身受。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跟我聊天,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能触动我最柔软的心弦。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发出会心的微笑,或者在某个瞬间陷入沉思。它没有给我醍醐灌顶的顿悟,但它给我带来了平静和慰藉,让我觉得,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认真地生活,认真地思考。
评分一本意外的书,当我翻开《影像纪年2016》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只是在书店里随手抓起一本,因为封面设计很有吸引力,那种淡淡的复古感和现代的构图结合,让我想起一些旧时光的海报。然而,书一打开,就被里面的文字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叙事,也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而是以一种非常亲切、甚至可以说是絮叨的口吻,讲述着作者在2016年这一年里,所经历的、所看到的、所思考的点点滴滴。我特别喜欢它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比如早晨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的那种温暖,或者是在咖啡馆里听到的某个陌生人的对话,又或是路边小摊贩的叫卖声。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仿佛我身临其境,也能感受到那份空气中的味道、那份光影的变幻。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它能唤醒我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的情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有时读着读着,我会停下来,望向窗外,开始回忆自己2016年的时候,自己在做什么,又有什么样的心情。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过去,也启发着我对未来的思考。它没有给我明确的答案,但它提出了很多值得我深思的问题,比如“我们是如何与这个时代发生联系的?”“在纷繁的世界里,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这些问题,随着我阅读的深入,也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响,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的字面意义。
评分不得不说,《影像纪年2016》这本书的书写风格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叙事,而更像是一种片段式的、跳跃式的记录。作者似乎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而是将2016年这一年里,那些触动他的、让他印象深刻的瞬间,以一种散点的方式呈现出来。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甚至有些不适应,觉得有些零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这种跳跃式的叙事,反而更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我们的大脑,并非总是按照线性的逻辑来运转,很多时候,记忆和思考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通过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来展现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小确幸”的描写,比如一次偶然的邂逅,一次意外的发现,或者是一段意想不到的对话。这些小小的美好,被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来,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惊喜。此外,书中对孤独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回避孤独,而是坦然地面对它,甚至从中寻找力量。这种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记录,更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
评分拿到《影像纪年2016》这本书,我最先被它的标题所吸引。“影像纪年”,听起来就充满了画面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而翻开书页,我果然没有失望。作者的文字,就像一帧帧精心拍摄的电影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徐徐展开。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记录”画面,记录那个2016年,他所经历的、所感受到的、所思考的。书中对光影的描写尤为精彩,比如“夕阳把远处的山峦染成一片金黄,仿佛打翻了调色盘”、“路灯的光晕在雨后湿漉漉的地面上晕开,形成一圈圈温柔的光晕”。这些细腻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些场景的氛围。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的文字中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哲学思考。他并没有直接抛出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引人深思。比如,他对“时间”的思考,对“存在”的困惑,对“意义”的追寻。这些思考,看似是作者个人的情绪,但实际上,也触及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普遍焦虑。这本书就像一部慢节奏的艺术电影,没有激烈的冲突,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能在每一个细微的画面中,触动人心,留下深刻的印记。它让我重新学会了用“看”的方式来感受生活,用“思”的方式来解读世界。
评分《影像纪年2016》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能够如此精准地捕捉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我是在2016年之后才读到这本书的,但当我翻开它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书中涉及的很多社会热点、流行文化、甚至是人们普遍的情绪,都让我感到非常熟悉,仿佛那些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作者的观察力非常敏锐,他能够从日常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中,提炼出时代的共鸣。比如,他对某种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梗的调侃,对某个公共事件的侧面观察,又或者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变化的思考。这些内容,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立体的2016年画像。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作者的文字并没有刻意去“回顾”或“总结”,而是一种当下视角的记录。正是这种“身处其中”的视角,让这本书显得尤为真实和可信。我常常会读着读着,就联想起自己当时的经历,那些被我遗忘的片段,又重新浮现在脑海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一年的记录,更像是我们这一代人在那个特定时间点的共同记忆。它让我觉得,我们并不孤单,我们都在同一个时代的车轮上,经历着相似的欢笑与忧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