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经典书画丛书-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 |
| 作者 | 马骀 |
| 定价 | 28.00元 |
| 出版社 | 湖北美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9483658 |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马骀(1886-1937),清未民初画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字企周,又字子骧,别号环中子,又号邛池渔父。四川西昌人,寓居上海,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于画无不能,尤工北派山水,布置严整,渲染深秀,惟作家气较重。马骀幼孤贫,勤敏嗜学,酷好绘画而聪慧过人。稍长,从名师周开鉴学画,为周的入室弟子。其后离乡漫游,足迹几遍全国,既而东渡日本,回国后寓居上海,受到书法南宗曾熙的青睐,将他正式收列门墙为弟子。马骀有幸得这样的大师真传,学益大进,诗书画并称“三绝”。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马骀为习画者所作的教范画谱《马骀画宝》,初名《马骀自习画谱》,为石印本,1928年世界书局印影时更名,24卷,流传极广,且其后尚有多次影印再版。黄宾虹为该书作序,称“马君企周,画宗南北,艺擅文词,众善兼该,各各精妙”。康有为题词评价为“凤毛麟角”。本书据1928年世界书局《马骀画宝》影印,供美术爱好者研究、学习、临摹。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自从我开始涉足收藏领域,就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情有独钟。这套《中国经典书画丛书》中的“马骀画宝”,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尤其欣赏马骀先生在兰竹鸟兽画创作上的独到之处。他笔下的兰花,不同于程式化的描绘,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个性。有的挺拔劲健,有的清丽娇弱,每一种都仿佛有自己的故事。竹子更是意境悠远,疏影横斜,风过竹梢,仿佛能听到飒飒声响。而鸟兽的描绘,更是马骀先生艺术造诣的集中体现。他能够捕捉到动物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无论是展翅翱翔的鹰,还是悠闲踱步的鹿,都充满了灵动与野趣。这种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他精湛的笔墨技法,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作为一名收藏者,我深知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美学上的成就,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马骀画宝,就是这样一件能够穿越时空,连接古今的艺术珍品。
评分我是一名国画初学者,一直以来都对传统的写意花鸟画情有独钟。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捕捉物体的神韵和运用笔墨表现力方面。最近,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中国经典书画丛书-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简直如获至宝。书中的兰竹画作,笔法苍劲有力,线条变化丰富,墨色浓淡相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竹的清雅脱俗。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深厚的功力,让我看到了学习的方向和榜样。而鸟兽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马骀先生对各种鸟兽的刻画,不仅仅是外形的逼真,更是对生命活力的捕捉。他笔下的鸟儿,仿佛在枝头歌唱;他笔下的兽类,神情姿态都栩栩如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国画作品,不仅仅在于技法的精湛,更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观察。通过这本画谱,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构图、用笔、用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如何去观察自然,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笔墨之中。这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启发和鼓舞。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真正体现传统绘画技法精髓的资料。这次有幸接触到《中国经典书画丛书》中的“马骀画宝”,尤其是关于兰竹鸟兽的部分,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的每一幅画作,都展现了马骀先生炉火纯青的笔墨技巧。他对于兰花的勾勒,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墨色的变化丰富而微妙,仿佛能看到每一片叶子的脉络和每一朵花瓣的轻柔。竹子的描绘更是写意与写实的结合,既有竹子挺拔向上的气势,又有其内在的清雅韵味。而鸟兽的刻画,则更加令人惊叹。马骀先生对不同动物的习性、体态都了如指掌,无论是猛禽的锐利眼神,还是小动物的憨态可掬,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种对物象的深入理解,加上精湛的笔墨功夫,使得这些画作不仅仅是美丽的图画,更是一种生动的艺术再现。我常常对着这些画作反复琢磨,试图从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用笔用墨之道,感受那种“意在笔先”的创作境界。这套书对于提升我自身的绘画鉴赏能力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偶然翻到这套《中国经典书画丛书》,被“马骀画宝”这几个字吸引了。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对中国传统书画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总觉得里面蕴藏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这套书的装帧就透着一股雅致,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让人眼前一亮。翻开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画作,笔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刚柔并济,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兰花的描绘,那种疏影暗香,高洁脱俗的气质,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竹子的挺拔与坚韧,更是通过寥寥数笔便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一种君子之风。而那些鸟兽的刻画,更是灵动传神,无论是展翅欲飞的雄鹰,还是栩栩如生的松鼠,都仿佛被赋予了灵魂,观察入微,神态逼真。这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感受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细细品味,仿佛能听到竹林间的风声,闻到兰花的幽香,看到鸟兽的灵动,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评分我对中国传统绘画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在特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这次有幸能接触到《中国经典书画丛书》中关于马骀先生兰竹鸟兽画作的部分,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马骀先生的画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他笔下的兰花,并非是刻板的符号,而是带着一种自然的生命力,仿佛在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竹子的描绘更是充满写意精神,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竹子挺拔劲健的姿态,以及其内在的文人气质。而鸟兽的描绘,更是马骀先生艺术功力的集中展现。他对于动物的形态、神态把握得极为精准,无论是神采飞扬的鸟儿,还是憨态可掬的兽类,都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尤其欣赏他在表现鸟兽动态和眼神时所使用的笔墨技巧,那种精准而又富有韵律感的线条,以及巧妙的墨色运用,都让画面充满了生命力。这本画谱不仅仅是一本技法教程,更是一本艺术欣赏的指南,让我得以领略到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自然生灵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