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书画丛书-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9787539483658 湖北美术出版社 马骀

中国经典书画丛书-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9787539483658 湖北美术出版社 马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骀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画
  • 兰竹
  • 鸟兽画
  • 马骀
  • 书画
  • 绘画
  • 艺术
  • 传统艺术
  • 湖北美术出版社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9483658
商品编码:2953714402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中国经典书画丛书-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
作者 马骀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ISBN 9787539483658
出版日期 2016-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马骀(1886-1937),清未民初画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字企周,又字子骧,别号环中子,又号邛池渔父。四川西昌人,寓居上海,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于画无不能,尤工北派山水,布置严整,渲染深秀,惟作家气较重。马骀幼孤贫,勤敏嗜学,酷好绘画而聪慧过人。稍长,从名师周开鉴学画,为周的入室弟子。其后离乡漫游,足迹几遍全国,既而东渡日本,回国后寓居上海,受到书法南宗曾熙的青睐,将他正式收列门墙为弟子。马骀有幸得这样的大师真传,学益大进,诗书画并称“三绝”。

   目录

   编辑推荐
马骀为习画者所作的教范画谱《马骀画宝》,初名《马骀自习画谱》,为石印本,1928年世界书局印影时更名,24卷,流传极广,且其后尚有多次影印再版。黄宾虹为该书作序,称“马君企周,画宗南北,艺擅文词,众善兼该,各各精妙”。康有为题词评价为“凤毛麟角”。本书据1928年世界书局《马骀画宝》影印,供美术爱好者研究、学习、临摹。

   文摘







   序言

中国经典书画丛书——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 一、 传承千年墨韵,再现大家风范 《中国经典书画丛书》旨在汇聚历代书画名家之精华,以现代出版理念,将珍贵艺术遗产梳理、呈现,让中华民族璀璨的书画艺术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与传承。本次推出的“马骀画宝”系列,聚焦于近现代画坛巨匠马骀先生的艺术创作。而其中的《兰竹鸟兽画谱》,更是马骀先生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兰竹鸟兽题材的优秀范本。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马骀先生艺术成就的致敬,更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审美意趣的一次深度挖掘与再现。 二、 马骀先生其人:时代洪流中的笔墨大家 马骀(1878—1957),原名马咏,字骀,号味闲,浙江杭人。他不仅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画家,更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大家。马骀先生早年曾游学于日本,深受日本浮世绘等技法影响,回国后,他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绘画中的写实技巧相结合,开创了独特的“马骀画风”。其画作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尤以人物画成就斐然,被誉为“漫画圣手”。然而,在其艺术生涯中,他对兰竹鸟兽题材的描绘,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展现出扎实的功底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马骀先生生活于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他用画笔记录时代变迁,针砭时弊,寄托情怀。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文人雅趣,又不乏现代的写实精神,形成了既古典又具时代感的独特风格。他笔下的兰竹,坚韧挺拔,墨色变化丰富,寓意君子之风;他描绘的鸟兽,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热爱。 三、 兰竹鸟兽: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题材 兰、竹、鸟、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之一。它们不仅是自然的生灵,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符号。 兰花: 历来被视为“花中君子”,象征着高洁、典雅、幽香。古人赞美兰花“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常用来比喻君子的品德。画兰,不仅仅是形似,更在于传神,在于捕捉其“空谷幽兰”的意境。 竹子: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后尚虚心”,竹子以其正直、虚心、坚韧的品格,成为中国文人最喜爱的精神象征。画竹,讲究“节节高”,讲究墨色的浓淡枯湿,讲究风中摇曳、雨中挺立的姿态。 鸟类: 鸟类作为自然界中最灵动的生灵,在中国绘画中常被赋予吉祥、自由、生机勃勃的寓意。从高歌的百灵到展翅的鸿鹄,每一只鸟都可能成为画师笔下的一个生命故事。 兽类: 龙、凤、狮、虎、马、犬等,这些动物不仅是自然界的存在,更是中国文化中的图腾和象征。它们或威严,或祥瑞,或勇猛,在画家的笔下,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生命力与精神力量。 兰竹鸟兽题材的绘画,在历代画家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各种流派与风格。从唐代的薛稷、宋代的赵孟頫,到明代的徐渭、清代的八大山人,无不以此为题材,各抒胸臆,成就了中国画史上的辉煌篇章。 四、 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大家之笔,精妙之集 《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汇集了马骀先生在这一领域的创作精华。本书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法精湛,各有千秋: 兰花: 马骀先生笔下的兰花,既有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神韵,又吸收了西洋画的结构与色彩特点。他画兰,注重兰叶的起承转合,兰花的结构疏密,以及兰花的幽香意境。其用笔或简练枯劲,或遒劲有力,墨色浓淡变化万千,能将兰花“瘦硬”的姿态与“幽香”的气韵融为一体。画谱中详细展示了不同姿态、不同角度的兰花绘制方法,包括兰叶的勾勒、兰花的点染、兰梗的穿插等,对于学习者而言,是极佳的范本。 竹子: 马骀先生的竹子,一扫枯寂之气,充满了生命力。他画竹,或迎风摇曳,或雨中挺立,或疏密有致,或劲节冲天。其用笔或疾或缓,或粗或细,墨色或浓或淡,都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竹子的风骨与神韵。画谱中不仅有单竿竹、丛竹的画法,更有表现竹子不同生长状态和环境的技巧,如破土的嫩竹、雨后的翠竹、秋天的枯竹等,展现了其对竹子的深入理解与丰富表现力。 鸟类: 马骀先生的鸟类绘画,以写实为基础,又融入了生动的神态捕捉。他笔下的鸟,或栖于枝头,或振翅欲飞,或低语呢喃,都极具生命气息。他善于运用勾勒、点染等技法,准确地抓住鸟类的羽毛纹理、眼神神态、身体比例,使其栩栩如生。画谱中收录了多种常见鸟类,如麻雀、喜鹊、黄鹂、燕子等,并对其绘制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演示,从头、眼、嘴、翅、尾的刻画,到身体的结构把握,都为学习者提供了详实的指导。 兽类: 在兽类绘画方面,马骀先生也展现了极高的造诣。他笔下的动物,无论是写实的猫狗,还是象征性的狮虎,都充满了力量感与生命力。他对动物的骨骼、肌肉、皮毛纹理有着深入的了解,并通过精准的笔墨表现出来。画谱中收录的动物画,虽然篇幅可能相对较少,但每一幅都体现了他对动物形态的敏锐观察和卓越的绘画表现能力。 2. 风格鲜明,融合创新: 马骀先生的画风,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典范。在他的兰竹鸟兽画中,我们可以看到: 传统笔墨的功力: 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注重笔墨的运用,追求神韵的表达。其勾、皴、擦、点、染等技法运用自如,墨色变化丰富,意境深远。 写实精神的注入: 受西方绘画影响,马骀先生的作品在写实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他注重对物象结构的准确把握,对光影、色彩的细致观察,这使得他的兰竹鸟兽画在保持传统意趣的同时,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时代精神的体现: 马骀先生的画作,并非单纯的描摹自然,而是融入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笔下的兰竹,坚韧不拔,象征着民族精神;他描绘的鸟兽,生动活泼,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教学价值,传承有序: 《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不仅是一本欣赏性的画册,更是一本极具教学价值的画谱。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各种题材的绘画步骤、用笔用墨技巧、构图方法等。对于美术爱好者、初学者乃至专业画家,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与指导。 入门指南: 对于初学者,本书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从基本的线条勾勒到色彩的运用,再到整体意境的营造,一步步引导学习者进入兰竹鸟兽画的殿堂。 技法精进: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画家,本书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技法解析,以及对大师创作思路的解读,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绘画水平。 风格借鉴: 马骀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学习的资源,有助于拓展思维,丰富创作手法。 五、 湖北美术出版社与《中国经典书画丛书》 湖北美术出版社作为国内重要的美术类出版社,始终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此次推出的《中国经典书画丛书》,正是其肩负文化使命的体现。《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作为该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循学术性、艺术性和出版的高质量标准,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集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体的精品力作。本书的出版,将有力地推动马骀先生艺术的传播,促进中国传统绘画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六、 结语:墨香永传,艺海扬帆 《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不仅是一本画册,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激励后人不断探索艺术高峰的灯塔。马骀先生的笔墨,穿越时空,依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本书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品读和学习这位艺术大师的机会。在翻阅之间,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兰竹的清雅、鸟兽的灵动,更能感受到马骀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人文情怀。愿本书的出版,能让更多人热爱中国书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绘就艺术的锦绣前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我开始涉足收藏领域,就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情有独钟。这套《中国经典书画丛书》中的“马骀画宝”,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尤其欣赏马骀先生在兰竹鸟兽画创作上的独到之处。他笔下的兰花,不同于程式化的描绘,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个性。有的挺拔劲健,有的清丽娇弱,每一种都仿佛有自己的故事。竹子更是意境悠远,疏影横斜,风过竹梢,仿佛能听到飒飒声响。而鸟兽的描绘,更是马骀先生艺术造诣的集中体现。他能够捕捉到动物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无论是展翅翱翔的鹰,还是悠闲踱步的鹿,都充满了灵动与野趣。这种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他精湛的笔墨技法,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作为一名收藏者,我深知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美学上的成就,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马骀画宝,就是这样一件能够穿越时空,连接古今的艺术珍品。

评分

我是一名国画初学者,一直以来都对传统的写意花鸟画情有独钟。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捕捉物体的神韵和运用笔墨表现力方面。最近,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中国经典书画丛书-马骀画宝-兰竹鸟兽画谱》,简直如获至宝。书中的兰竹画作,笔法苍劲有力,线条变化丰富,墨色浓淡相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竹的清雅脱俗。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深厚的功力,让我看到了学习的方向和榜样。而鸟兽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马骀先生对各种鸟兽的刻画,不仅仅是外形的逼真,更是对生命活力的捕捉。他笔下的鸟儿,仿佛在枝头歌唱;他笔下的兽类,神情姿态都栩栩如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国画作品,不仅仅在于技法的精湛,更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观察。通过这本画谱,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构图、用笔、用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如何去观察自然,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笔墨之中。这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启发和鼓舞。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真正体现传统绘画技法精髓的资料。这次有幸接触到《中国经典书画丛书》中的“马骀画宝”,尤其是关于兰竹鸟兽的部分,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的每一幅画作,都展现了马骀先生炉火纯青的笔墨技巧。他对于兰花的勾勒,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墨色的变化丰富而微妙,仿佛能看到每一片叶子的脉络和每一朵花瓣的轻柔。竹子的描绘更是写意与写实的结合,既有竹子挺拔向上的气势,又有其内在的清雅韵味。而鸟兽的刻画,则更加令人惊叹。马骀先生对不同动物的习性、体态都了如指掌,无论是猛禽的锐利眼神,还是小动物的憨态可掬,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种对物象的深入理解,加上精湛的笔墨功夫,使得这些画作不仅仅是美丽的图画,更是一种生动的艺术再现。我常常对着这些画作反复琢磨,试图从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用笔用墨之道,感受那种“意在笔先”的创作境界。这套书对于提升我自身的绘画鉴赏能力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

偶然翻到这套《中国经典书画丛书》,被“马骀画宝”这几个字吸引了。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对中国传统书画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总觉得里面蕴藏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这套书的装帧就透着一股雅致,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让人眼前一亮。翻开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画作,笔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刚柔并济,都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兰花的描绘,那种疏影暗香,高洁脱俗的气质,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竹子的挺拔与坚韧,更是通过寥寥数笔便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一种君子之风。而那些鸟兽的刻画,更是灵动传神,无论是展翅欲飞的雄鹰,还是栩栩如生的松鼠,都仿佛被赋予了灵魂,观察入微,神态逼真。这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感受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细细品味,仿佛能听到竹林间的风声,闻到兰花的幽香,看到鸟兽的灵动,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评分

我对中国传统绘画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在特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这次有幸能接触到《中国经典书画丛书》中关于马骀先生兰竹鸟兽画作的部分,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马骀先生的画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他笔下的兰花,并非是刻板的符号,而是带着一种自然的生命力,仿佛在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竹子的描绘更是充满写意精神,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竹子挺拔劲健的姿态,以及其内在的文人气质。而鸟兽的描绘,更是马骀先生艺术功力的集中展现。他对于动物的形态、神态把握得极为精准,无论是神采飞扬的鸟儿,还是憨态可掬的兽类,都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尤其欣赏他在表现鸟兽动态和眼神时所使用的笔墨技巧,那种精准而又富有韵律感的线条,以及巧妙的墨色运用,都让画面充满了生命力。这本画谱不仅仅是一本技法教程,更是一本艺术欣赏的指南,让我得以领略到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自然生灵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