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国学(D12册) | ||
| 作者: | 开本: | ||
| YJ: | 3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12 |
| 书号: | 9787301259603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目 录
致小朋友 1
D一单元 德行篇 3
D一课 子罕弗受玉 4
D二课 诫子书(节选) 10
D三课 梁亭窃灌 17
D四课 巨伯高谊 23
D二单元 修学篇 29
D五课 劝学(节选) 30
D六课 永和拥卷 37
D七课 问说(节选) 43
D八课 曾国藩家书(节选)49
D三单元 抒情篇 55
D九课 滕王阁序(节选)56
D十课 岳阳楼记(节选)62
D十一课 秋声赋(节选)69
D四单元 世事篇 75
D十二课 介子推不言禄 76
D十三课 盲子坠桥 82
D十四课 马说 88
附 录 95
一、古诗词鉴赏知识 95
二、亲子诵读记录表 109
后 记 111
《国学(第12册)》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中国语言文字之美的全新认知。书中对古代诗词歌赋的解读,远比我以往的阅读体验要深刻得多。它不仅仅是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意象,更是挖掘了诗歌背后的情感,以及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唐诗宋词的赏析,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在书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解读,让我重新体会到了文字的魅力。例如,书中对李煜词的分析,让我不仅仅看到了亡国之君的悲凉,更体会到了他作为一个词人的细腻情感和艺术才华。同时,书中对古代散文和骈文的介绍,也让我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韵味和变化。那些优美流畅的辞藻,那些严谨对称的结构,都让我惊叹于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品味一壶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它让我对汉语这门语言,以及用汉语表达出来的文学作品,有了前所未有的敬意和喜爱。
评分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这次偶然翻阅到这本《国学(第12册)》,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宏大,但翻开之后,却发现它以一种非常亲切和易懂的方式,将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经典,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古代文人的章节,那些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形象跃然纸上。比如,书中对李白“诗仙”的解读,不再是简单罗列几首名篇,而是深入剖析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如何体现在他的诗歌中,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如何塑造了他的创作。还有对苏轼的描写,不仅仅是描绘了他的文学成就,更是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便是贬谪,也能从中找到乐趣,这种精神力量,在当下社会尤为可贵。书中的配图也十分精美,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写意,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文字的意境,仿佛能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份古韵。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与古人对话,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的智慧,每一次翻页,都充满惊喜和收获。它不枯燥,不乏味,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悄悄地注入我的心里,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深的敬意和理解。
评分读完《国学(第12册)》的某个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打破了我对“国学”的刻板印象。之前总觉得国学是高高在上的、晦涩难懂的,只有少数专家学者才能涉猎。但这本书用一种极其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和典故娓娓道来。例如,书中在讲述一些古代哲学思想时,并没有直接抛出艰深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些寓言故事、历史事件,甚至是一些文人的轶事,来引出核心观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仁”的讨论,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是通过孔子与不同弟子的对话,通过一些古代君王和士大夫的行为事例,展示了“仁”在不同情境下的体现,以及它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种解读方式,让我在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和人情味。我个人尤其喜欢书中对古代节日习俗的介绍,那些曾经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的关于元宵、端午、中秋的描写,在书中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仿佛我能听到街市的喧嚣,闻到节日的香气。这种将学术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的编排,让我这个对国学初学者来说,感到非常受益,也更有兴趣继续探索下去。
评分《国学(第12册)》带给我的,是一种涤荡心灵的宁静。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翻阅这样一本充盈着古老智慧的书,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书中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描绘,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它不仅仅是介绍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这些艺术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比如,在讲述中国山水画时,书中不仅仅是分析笔墨技巧,更是阐述了古人如何通过山水来寄托情怀,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如何追求一种超脱于尘世的意境。阅读这样的文字,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能够感受到那种古朴、悠远、宁静的美。同时,书中关于古代茶道、香道等生活艺术的篇章,也让我领略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那些关于品茗论道的场景,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记录,更是展现了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洗涤了我内心的浮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开始向往一种更加有深度、有内涵的生活方式。
评分读《国学(第12册)》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穿越历史的奇妙旅行。书中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探讨,让我对历史人物的决策和治国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书中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改革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长远影响。同时,书中对古代法律制度的介绍,也让我对古代社会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然而,最让我着迷的,还是书中对古代军事思想的解读。那些关于兵法韬略的讲述,不仅仅是简单的战术堆砌,更是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家们的智慧和哲学思考。书中对孙子兵法的分析,让我明白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深刻含义,以及如何将哲学思想融入到军事斗争中。这种将抽象的智慧,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来呈现的方式,让我觉得既生动有趣,又极具启发性。它让我明白,国学并非只是古代的书本知识,而是蕴含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