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家讲科学(第4辑)
定价:25.00元
作者: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640142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往往是生活中真善美的现场,好奇、怀疑和智慧运行的疆域。长期以来,那么多人让自己停留在动人的科学探索现场之外,多么遗憾!
——沈致远
内容提要
一个科学家,特别是“身经百战”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思想和科学方法很好的普及。于是编者们把编写的方式定为“科学家讲科学”,并以此作为丛书的名称。每辑刊载30篇左右适于中小学教师使用,并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科普短文。本书为第四辑,每篇讲述一项科学知识和过程,并在正文之外加旁注和跋作为导读,着重阐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究。 书中文章各自独立,一事一讲,互不牵制。不同学科之间的篇数上保持大致的平衡。文章分两类,一类是新的创作,是主体;另一类是若干科普佳作的直录。两者的正文均保持作者自己的风格,作者以及编者利用旁注和后跋以实现导读和提示。
目录
创新探索
张青莲教授与元素周期表
天地奥妙
日冕物质抛射
宇宙深处的迷星
聆听地球的旋律
重量与质量
蝇眼·雷达·计算机
生命活动的自动控制
探源究理
太阳系空间探测的意义
“毒”草为什么会“变坏”?
球状闪电之谜
善事之器
如何知道太阳的内部构造?
用化学研究生命
让信息乘上快速“交通工具”——浅谈调制和解调技术
前瞻溯望
小天文台也能做大事
面对自然灾害
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X射线的发现——100多年前的一篇记者访问记
用射电望远镜寻找地外文明
科学现在时
国际上基因工程发展的几个动向
让北京成为一座森林之城
弧线球中的物理学
太空生活中的科学
青霉素变脸
体验与启示
科学的责任
发现我国例睡眠呼吸暂停
警示与反思
中国的科学为什么落后?
小明求知
绿色塑料有多绿?
光活化农药的故事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时产生的是“钢花”
还是“碳花”
棒冰为什么外面甜里面淡
为什么老鼠掉进加有洗衣粉的水中会被淹死?
分子计算机的发明也能缓解能源问题
行万里路
极地生命面面观
读万卷书
希望“寂静的春天”永不会来——读绿色经典《寂静的春天》
“我为什么没有发现相对论”/陈克艰/168
献给好奇者的乐趣——荐《圆的历史:数学推理与推理宇宙》
专家导游
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
作者介绍
张青莲,1908年7月21日生于江苏常熟,无机化学家。1934年,张青莲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6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物理化学系深造,获博士学位,随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分离。1937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上海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38年
文摘
序言
一直以来,我对科学世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总觉得科学是揭示事物本质、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关键。这次偶然看到《科学家讲科学(第4辑)》这本书,它所传达的“科学家”与“科学”的结合,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了期待。我设想,这本书会邀请到各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们将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或许会有一位天文学家,为我们描绘星辰大海的壮丽图景;也可能有一位生物学家,带领我们探秘生命的奥秘;或许还有一位物理学家,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那些我们难以理解的物理定律。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互动性的内容,比如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或者一些能够激发思考的科学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更能让科学知识深入人心。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评分作为一名对自然界充满好奇的人,我一直相信科学是解开一切谜团的钥匙。这本书名《科学家讲科学(第4辑)》让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推测,在这本书中,科学家们会以他们专业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走进科学的殿堂。或许会讲述一些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分享那些令人振奋的科学发现是如何诞生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地球科学的内容,例如地质构造的形成、气候变化的成因、海洋生物的奥秘等等。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往往又隐藏在深厚的科学背景之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这些神奇的现象。我希望它能够点燃我对科学研究的热情,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对科学探索充满好奇,尤其喜欢那些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复杂科学概念的书籍。最近偶然在书店翻阅到这套《科学家讲科学(第4辑)》,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而且注意到是由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编写,这让我觉得内容应该很有针对性,适合对科学感兴趣的青少年,甚至像我这样保持童心的成年人。拿到手里,它的设计风格就给人一种专业而又不失趣味的感觉,封面色彩明亮,插图也很精美,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哪些有趣的科学现象被揭示,哪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科学原理。科学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有一个权威的、系统的平台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我对本书的内容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希望它能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向导,带领我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发现科学的魅力所在,也希望它能激发起更多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评分读这本书,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科学故事在眼前展开。从宇宙的奥秘到微观世界的奇妙,从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到化学反应的有趣变化,再到生物的进化与生命的多样性,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扇扇新世界的大门,等待着我去推开。我尤其喜欢那些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的科学解释,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雨滴是圆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都蕴含着令人惊叹的科学原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一定非常生动活泼,不会枯燥乏味,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听他娓娓道来科学的奥秘。我设想书中会有大量的插图和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让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能够通过阅读这样一本精心编排的书籍,来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对科学的认知,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我对书中可能出现的那些“原来是这样!”的瞬间充满了期待,相信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和启迪。
评分我想,这套书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家讲科学”,一定是因为它能够将深奥的科学理论用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前沿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让读者能够及时了解到科学世界的最新动态。无论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还是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或是新能源的探索,这些都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果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相关的科普内容,那将是极大的满足。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科学的本质在于质疑和探索,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那些渴望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