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区域地理论丛(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专辑)
定价:24.00元
作者:方修琦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303143368
字数:288000
页码:1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区域地理论丛(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专辑)》分为四个专题:地理学与大学地理教育、地理教师与教材、地理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和北京师范大学2011届地理师范生毕业论文选,对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使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领会地理教育和地理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厘清地理教育的相关概念、相关方法,领会现代地理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并将其付诸实施,同事为全国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经验以及一个交流的平台。
目录
地理学与大学地理教育
地理学ABC
张兰生
20世纪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思想及理念的点滴回顾
方修琦
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师范教学”网络模块建设
王静爱,邢晓明,张玉瑶
高等地理教育国际合作的探索与反思——以全球地理教育在线中心项目为例
蔚东英
地理教师与教材
自觉提高素养,争取持续发展——谈地理教师的成长与成才
王树声
打造“工具性”教材——十年初中地理教材改革实践及感悟
韦志榕
英国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区域地理内容的变化
陈红
有效的地理教师培训的内涵、要素与实施策略
张素娟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研修一体”实践
孟胜修
关于中学地理教材和教师的知识更新——以气候为例
曾早早
地理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模式
李通
初中阶段区域地理思维方法的培养
王丽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诠释地理课程标准
王燕津
地理学科课例研究的实践
宋颢
让绪论课学生走进地理之门
张素娟
初中地理“地图”的有效教学策略
徐立松
盲生“看”区域——以北京盲校学生地理学习为例
李艳梅
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吉小梅
2011届地理师范生毕业论文选
海河流域日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胡永伟
城市规划边界近缘“贴边建设”的成因及其隐患
胡廷字
师范生地图讲述能力训练研究
黄世仙
公费师范生地理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邓先武
国外地理教材分析——以英国《Horizo 1》教材为例
贺煜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区域地理论丛》确实如同一座打开的宝藏,让我沉浸在地理的广阔世界里。方修琦先生的视角独特,他并非简单地罗列地理知识,而是巧妙地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引发读者对地理现象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区域差异性的分析,不仅仅是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梳理,更深入探讨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多元因素如何共同塑造了一个区域的独特性。读到其中关于中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差异的章节时,我仿佛看到了地图上那条无形的界线,以及它所承载的复杂故事。作者在论述中常常引用生动的案例,无论是发达地区蓬勃发展的经济活力,还是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都描绘得细致入微,让我对这些区域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语言也极具感染力,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着我在地理的长河中探索前行,让我对“区域”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中国未来区域协调发展路径的无限遐想。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地理教育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方面的求知欲。方修琦先生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探讨了地理教育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他提出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而非仅仅灌输知识点,这一点让我深感认同。在我看来,真正的地理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分析和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如何用地理学的视角去解读新闻事件,去规划自己的生活。书中关于如何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实践,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GIS、遥感等)提升教学效果的探讨,都非常有启发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他认为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更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教育情怀,这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指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地理教育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手中的教鞭多了一份责任感,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热爱地理、善于思考的新一代。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然而,当翻开扉页,我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方修琦先生的笔触,带着一种沉淀多年的学术深度,但又不像某些专著那样晦涩难懂。他对于区域地理论述的严谨性,体现在每一个数据的引用,每一个观点的论证上,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区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作者通过对不同区域内产业分布、交通网络、人口流动等要素的细致描绘,揭示了区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发展规律。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个区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运转的。同时,我也被作者对于未来区域发展趋势的预测所吸引,他并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框架和思路,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学术佳作,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对我的学术研究和知识体系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审视世界的方式。方修琦先生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渗透进我的认知,改变了我对许多地理现象的看法。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尺度”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性的强调。从小区域的聚落分布,到大范围的全球联系,不同的尺度下,地理现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作者通过精妙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如何从不同的尺度去理解一个区域的特征和演变。例如,在分析一个城市的区域经济时,他会从内部的产业集聚效应讲起,然后拓展到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再到国家乃至全球的产业链分工。这种“由小见大”的分析方法,让我对区域的复杂性和 interconnectedness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一种思考地理问题的方法论,让我能够更具批判性和深度地去理解我们生活着的这片土地。
评分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区域地理知识的书籍,而《区域地理论丛》无疑满足了我的期待。方修琦先生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他从宏观的区域划分,到微观的区域特色,层层深入,逻辑清晰。特别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各个区域的案例分析,都充满了现实意义,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他对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模式关系的探讨,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有些地区物产丰富但经济却不发达,而有些地区自然条件一般却能蓬勃发展。书中对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地理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对于我们理解当前面临的环境挑战和经济转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区域地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探索世界各地地理特色的浓厚兴趣,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