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图鉴:158种蝴蝶与60种蛾类的特征与识别 9787553773230 江苏科学技术出

蝴蝶图鉴:158种蝴蝶与60种蛾类的特征与识别 9787553773230 江苏科学技术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壹号图编辑部 凤凰含章出品 著
图书标签:
  • 蝴蝶
  • 昆虫
  • 图鉴
  • 自然
  • 科普
  • 动物
  • 识别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蛾类
  • 生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73230
商品编码:29573791669
包装:平装-锁线胶订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蝴蝶图鉴:158种蝴蝶与60种蛾类的特征与识别

定价:32.80元

作者:壹号图编辑部 凤凰含章出品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732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蝴蝶图鉴》内容丰富,文字描述准确,插图清晰,是读者了解、欣赏蝴蝶和蛾类的理想读物,可供广大蝴蝶爱好者以及蝴蝶标本收藏家收藏和使用。

《含章·图鉴系列》内容丰富,涵盖了野菜、野花、恐龙、猫、名犬、鸟、蝴蝶、哺乳动物、观赏鱼、常见水果、常见蔬菜、药用植物、中草药、矿物与岩石等自然生物图鉴。全套共14册,每册均有丰富的文字图解以及高清鉴赏图片,图文结合,一目了然,便于了解和鉴别,同时也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读物。

1.装帧精美:32开,铜版纸全彩印刷,是您的超值之选。

2.清晰明了: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生物的基本信息及各部位图解,让您一目了然。

3.值得珍藏:专业、实用、科学,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

4.受众广泛:不仅是适合孩子、成人的家庭拓展阅读书籍,更是自然科普爱好者的专业工具书!

内容提要


《蝴蝶图鉴》共分为3大章节,分别为蛱蝶总科、凤蝶总科、灰蝶总科。书收录了近200种蝴蝶与蛾类的400多张图片,详细介绍了每种蝴蝶与蛾类的名称、别名、科属、翅展、特征、幼体期、分布、活动时间和食物等方面的内容,细致描绘蝴蝶、蛾类的各个部位的特征,以图鉴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此外,本书在专题部分,还系统介绍了蝴蝶的分类、形态、生长阶段、生活习性以及如何观察和饲养蝴蝶、保护与利用蝴蝶、区别蝴蝶与蛾等内容。

目录


10走近蝴蝶

11蝴蝶的分类

15蝴蝶的形态

16蝴蝶的生长阶段

18蝴蝶的生活习性

20蝴蝶的自我防卫

21如何观察蝴蝶

22如何饲养蝴蝶

23蝴蝶与花的关系

24蝴蝶的观赏及经济价值

26蝴蝶的生存状况与保护

28美丽蝴蝶精选

章蛱蝶总科

32黎明闪蝶

33月神闪蝶

34光明女神闪蝶

35塞浦路斯闪蝶

36太阳闪蝶

36三眼砂闪蝶

37美神闪蝶

37星褐闪蝶

38小蓝闪蝶

39梦幻闪蝶

40夜光闪蝶

41大白闪蝶

42傲白蛱蝶

42八目丝蛱蝶

43白双尾蝶

43白弦月纹蛱蝶

44白带锯蛱蝶

45蓝闪蝶

46黑框蓝闪蝶

47尖翅蓝闪蝶

48白星橙蝶

48白阴蝶

49豹斑蝶

49波纹翠蛱蝶

50橙色蛇目蝶

50大豹斑蝶

51美洲黑条桦斑蝶

51欧洲地图蝶

52透翅蛱蝶

52星斑透翅蝶

53亚洲褐蛱蝶

53一字蝶

54大帛斑蝶

55白纹毒蝶

56大蓝魔尔浮蝶

56短双尾蝶

57北美斑纹蛱蝶

57尖翅蓝魔尔浮蝶

58大紫蛱蝶

59斐豹蛱蝶

60红带蛱蝶

60红剑蝶

61红三色蛱蝶

61红狭翅毒蝶

62红锯蛱蝶

63黑脉金斑蝶

64孔雀蛱蝶

65枯叶蛱蝶

66黄带枯叶蝶

66蓝眼纹蛇目蝶

67琉璃蛱蝶

67浓框蛇目蝶

68琉球紫蛱蝶

69猫头鹰蝶

70银纹豹斑蝶

70缨蝶

71玉带黑斑蝶

71大陆小紫蛱蝶

72非洲大双尾蝶

72金三线蝶

73黄帅蛱蝶

73绿豹蛱蝶

74云南丽蛱蝶

75美眼蛱蝶

76青豹蛱蝶

76小环蛱蝶

77中环蛱蝶

77荨麻蛱蝶

78亚洲红细蝶

78真珠贝蛱蝶

79黄钩蛱蝶

79柳紫闪蛱蝶

80小红蛱蝶

81优红蛱蝶

82白带螯蛱蝶

83翠蓝眼蛱蝶

84宽纹黑脉绡蝶

84大绢斑蝶

85虎纹斑蝶

85孔雀纹蛱蝶

86黄边蛱蝶

86箭环蝶

87斜带环蝶

87斑珍蝶

88网丝蛱蝶

89端紫斑蝶

90啬青斑蝶

90串珠环蝶

91紫斑环蝶

91苎麻珍蝶

第二章凤蝶总科

94斑凤蝶

95达摩凤蝶

96非洲达摩凤蝶

97柑橘凤蝶

98极乐鸟翼凤蝶

99海滨裳凤蝶

100北美大黄凤蝶

100红斑锤尾凤蝶

101不丹褐凤蝶

101红星花凤蝶

102华夏剑凤蝶

102绿鸟翼凤蝶

103台湾宽尾凤蝶

103冰清绢蝶

104翠叶红颈凤蝶

105红鸟翼凤蝶

106红珠凤蝶

107金凤蝶

108喙凤蝶

109金裳凤蝶

110蓝鸟翼凤蝶

111美洲蓝凤蝶

112鸟翼裳凤蝶

113青凤蝶

114统帅青凤蝶

115曙凤蝶

116斜纹绿凤蝶

117亚历山大女皇鸟翼凤蝶

118荧光裳凤蝶

119三尾褐凤蝶

120红基美凤蝶

120碧翠凤蝶

121大黄带凤蝶

121非洲白凤蝶

122裳凤蝶

123旖凤蝶

124绿带翠凤蝶

125日本虎凤蝶

126美凤蝶

127巴黎翠凤蝶

128绿带燕凤蝶

129玉带凤蝶

130丝带凤蝶

131双尾褐凤蝶

131南美大黄蝶

132黑脉粉蝶

132黑脉园粉蝶

133端红蝶

134鹤顶粉蝶

135镉黄迁粉蝶

136红尖粉翅蝶

136红肩锯粉蝶

137灵奇尖粉蝶

137绿斑粉蝶

138斑缘豆粉蝶

139菜粉蝶

140红襟粉蝶

141阿波罗绢蝶

142山黄蝶

142橙黄豆粉蝶

143绢粉蝶

143君主绢蝶

第三章灰蝶总科

146琉璃小灰蝶

146亮灰蝶

147曲纹紫灰蝶

147红灰蝶

148橙灰蝶

149银缘琉璃小灰蝶

附录蛾

152蝴蝶与蛾的区别

154樗蚕蛾

155乌桕大蚕蛾

156绿尾大蚕蛾

156银杏大蚕蛾

157北美长尾水青蛾

157黄斑天蚕蛾

158尖翅天蚕蛾

158圆翅天蚕蛾

159北美天蚕蛾

159白星橙天蚕蛾

160黑带红天蛾

160真珠天蚕蛾

161柞蚕蛾

162长尾大蚕蛾

163欧亚环纹天蚕蛾

163条纹长尾蛾

164甘薯天蛾

164条背天蛾

165圆翅枯叶蛾

165黄带枯叶蛾

166李枯叶蛾

167大眼纹天蚕蛾

167榆绿天蛾

168芋双线天蛾

168巴纹天蛾

169咖啡透翅天蛾

169基红天蛾

170鬼脸天蛾

171黄豹大蚕蛾

172夹竹桃天蛾

173凹翅黄天蛾

173狭翅黄天蛾

174青眼纹天蛾

174小透翅天蛾

175红裙小天蛾

175顶纹天社蛾

176黄脉小天蛾

176非洲眼纹天蚕蛾

177圈纹灯蛾

177圆翅红灯蛾

178白纹红裙灯蛾

178红裙灯蛾

179红裳灯蛾

179黑褐灯蛾

180黄带黑鹿子蛾

180白网红灯蛾

181黑点白灯蛾

181带裙夜蛾

182非洲大黑蛾

182前橙夜蛾

183蓝带夜蛾

183黑带黄夜蛾

184榆凤蛾

184芳香木蠹蛾

185舞毒蛾

185红日蝙蝠蛾

186枯球箩纹蛾

187家蚕蛾

187锦纹剑尾蛾

188日落蛾

189索引

作者介绍


壹号图编辑部

所辖壹号图库网目前签约摄影师数百人,现存图片数十万张。壹号图编辑部策划编辑的一系列图书,既保证了图书易懂、易学、易操作,又保证了知识的专业性、准确性,受到市场一致好评。

文摘









序言



《蝶舞微羽:自然观察与艺术描绘的昆虫秘境》 前言 在自然界斑斓的画卷中,蝴蝶与蛾类以其瞬息万变的色彩、轻盈灵动的身姿,长期以来激发着人类无尽的好奇与遐想。它们是微缩的精灵,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图鉴,而是对这两个迷人昆虫类群一次深入的探索,旨在带领读者跨越物种的界限,走进它们各自独特的世界。我们将一同揭开它们鲜为人知的生命周期,领略它们在各自栖息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品味那些将它们定格在时光中的艺术创作。 第一章:超越表象的生命史诗 每一只翩跹的蝴蝶,每一只夜间飞舞的蛾,都孕育着一段令人惊叹的生命轮回。它们并非一夜之间羽化成人,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蜕变过程。本书将详细阐述从卵到幼虫(毛毛虫)、再到蛹,最终破茧成蝶/蛾的完整生命周期。 卵的秘密: 探寻不同蝶蛾种类卵的形态、大小、颜色及附着方式,它们如何被巧妙地隐藏在植物叶片、茎干甚至土壤中,以躲避天敌的搜寻。我们将研究不同种类卵的孵化策略,以及它们为即将到来的生命阶段所做的准备。 幼虫的茁壮: 幼虫,即我们常说的毛毛虫,是生命中最贪婪的阶段。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生长,一次次蜕皮,每一次蜕皮都标志着一次显著的体型和形态变化。我们将深入了解不同幼虫的口器结构及其进食习惯,从植食性到更复杂的捕食行为。同时,我们将探讨幼虫体表的花纹、颜色以及刺毛、棘刺等防御机制,这些都是它们在严酷环境中生存的智慧结晶。 蛹的静默: 蛹期是生命中最为神秘的阶段,外表看似沉寂,实则孕育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将详细描绘不同蝶蛾种类蛹的形态,从悬蛹(如许多蝴蝶)到土栖蛹(如许多蛾类),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丝线、土壤或植物组织进行伪装和固定。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解析蛹期内部发生的细胞重组与分化,是如何将一个毫不起眼的蠕虫,转化为展翅高飞的成虫。 成虫的绽放: 破茧而出的成虫,是生命旅程的最高潮。我们将聚焦于成虫的外形特征,包括触角、口器、翅膀的结构与花纹。然而,成虫的生命重心已从生长转变为繁殖。本书将探讨成虫的觅食行为,它们如何利用虹吸式口器吸食花蜜,以及一些特例,如不进食或以其他物质为食的种类。同时,我们将深入研究它们的求偶仪式、交配过程以及产卵策略,这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第二章:微观世界的生态足迹 蝶蛾类昆虫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们肉眼所见的飞舞。 植物的传粉者: 许多蝶蛾类是重要的传粉者。在它们汲取花蜜的过程中,花粉会沾染在它们的身体上,并被带到其他花朵,从而促进植物的繁殖。本书将探讨哪些植物高度依赖特定蝶蛾进行传粉,以及蝶蛾的视觉和嗅觉如何引导它们寻找花朵。我们将提及那些在自然授粉链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物种。 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幼虫还是成虫,蝶蛾类都是许多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鸟类、蝙蝠、蜘蛛、爬行动物,甚至其他昆虫,都将蝶蛾及其幼虫作为自己的猎物。本书将分析蝶蛾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伪装、警戒色、拟态等方式来规避捕食者。 生态健康的指示器: 蝶蛾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它们的栖息地、食物来源以及繁殖成功率,都与周围环境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因此,蝶蛾类群的增减状况,常常能够反映出当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程度。本书将探讨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农药污染等因素对蝶蛾种群的影响,以及它们作为生物指示器的价值。 分解者与营养循环: 部分蛾类的幼虫,尤其是那些以腐烂植物、动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种类,在分解有机物、促进营养物质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它们不如其他昆虫在分解中那样显眼,但其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第三章:艺术家的灵感缪斯 自古以来,蝶蛾以其瞬息万变的色彩、精致的图案和优雅的形态,成为无数艺术家、诗人、作家和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绘画与雕塑: 从古代壁画到现代油画,蝶蛾的形象屡次出现在艺术家的笔下。它们被描绘成自然的精灵、生命的象征,或是爱情的使者。本书将回顾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探讨艺术家如何捕捉蝶蛾的动态之美,如何运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其脆弱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姿态。 文学与诗歌: 在文学作品中,蝴蝶常常象征着自由、蜕变、短暂的美好,而蛾类则可能与神秘、夜色、追逐光明联系在一起。我们将引用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片段,分析作者如何借蝶蛾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哲思或叙事。 时尚与设计: 蝶蛾的翅膀图案和色彩搭配,为服装、配饰和室内设计提供了无穷的灵感。它们那精妙的几何纹理和鲜艳的色彩组合,常常被设计师们巧妙地运用,创造出独具匠心的作品。本书将展示一些受蝶蛾启发的现代设计案例,从高级定制礼服到日常家居用品。 文化符号与象征: 在不同的文化中,蝶蛾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蝴蝶常寓意着“福寿双全”或“比翼双飞”。在西方文化中,它们可能代表灵魂的升华或短暂的人生。本书将梳理不同文化中关于蝶蛾的传说、神话和民俗,展示它们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地位。 第四章:观蝶者与护蝶人 观察蝶蛾,不仅是一种怡情养性的爱好,更是一种对自然深刻的敬畏与理解。 野外观察的乐趣: 本书将为初学者提供一些基础的野外观察指南,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观察地点、时间,如何携带基本的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笔记本),以及如何安全、环保地进行观察。我们将强调尊重自然、不打扰、不捕捉的原则。 摄影的挑战与技巧: 捕捉蝶蛾的精彩瞬间,需要耐心、技巧和对光线的敏锐度。我们将分享一些摄影爱好者在拍摄蝶蛾时常遇到的挑战,以及一些有效的拍摄技巧,如如何对焦、如何运用景深、如何捕捉飞行中的动态。 家庭花园中的蝶翼: 即使在城市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花园来吸引蝶蛾。本书将介绍适合吸引蝶蛾的本土植物,它们不仅能为蝶蛾提供食物和庇护,还能丰富花园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让蝶翼在你的窗前翩跹。 保护我们共同的翅膀: 蝶蛾类群的生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了解它们面临的威胁,并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是我们作为地球居民的责任。本书将介绍一些保护蝶蛾的方法,从支持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到减少农药使用,再到参与公民科学项目,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灵贡献力量。 结语 《蝶舞微羽》是一次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艺术的沉浸式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激发您对周遭世界更深刻的关注,让您在看到每一只飞过的蝶翼时,都能联想到它们背后那丰富而动人的故事。它们是自然的馈赠,是生命力的赞歌,是值得我们去珍视、去守护的无价之宝。愿您在翻阅本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微观世界的辽阔与壮美。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封面设计实在太吸引人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停在一朵花上,画面非常唯美,瞬间就勾起了我对自然的热爱。拿到书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涵也丝毫不逊色于它的外表。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蝴蝶和蛾子生活史的详细介绍,从卵、幼虫、蛹到成虫,每一个阶段的形态变化都描绘得非常生动,配上精美的插图,简直就像在看一部微缩的自然纪录片。我以前只知道蝴蝶是从毛毛虫变的,但具体过程却不太了解,这本书让我对它们的“蜕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敬畏生命的奇妙。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有趣的蝴蝶和蛾子的行为,比如它们如何寻找食物、如何进行求偶,甚至是如何躲避天敌,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非常 fascinating。我尤其喜欢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蝴蝶迁徙的故事,感觉它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旅行者,跨越千山万水,去寻找更美好的家园。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有趣,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趣味性,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让人爱不释手。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自然的科普读物,能够激发我更深入地去探索和了解这个充满奇迹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手残党”量身定制的。我虽然喜欢大自然,但说实话,在辨认蝴蝶和蛾子方面,我一直是个“脸盲”。每次看到它们,总觉得长得差不多,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书中提供的“识别要点”和“易混淆种类”的对比分析。它不是简单地把图和名字放在一起,而是非常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区分它们最关键的几个特征,比如翅膀上的斑点数量、排列方式,或者身体的颜色深浅等等。这些“小窍门”真的是太有用了!我可以用它来对照我拍的照片,或者在野外直接观察,一下子就能找到关键点,大大降低了辨认的难度。而且,书中还附带了一些关于采集和保存蝴蝶标本的注意事项,虽然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但了解这些知识也挺有趣的,感觉自己离博物学又近了一步。我尤其喜欢书中最后关于“如何更好地观察蝴蝶和蛾子”的一些建议,比如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及如何与它们和谐共处,这些都体现了这本书的温度和人性化。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走进蝴蝶和蛾子的奇妙世界,让我从一个迷茫的观赏者,变成了一个能够自信辨认的小小爱好者。

评分

作为一名对自然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尝试过不少关于昆虫的书籍,但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它的编排结构非常合理,逻辑清晰,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让我能够系统地了解蝴蝶和蛾类的知识。我特别欣赏书中在介绍每种蝴蝶和蛾子时,都配有不同角度的清晰照片,这对于在野外实地观察和辨认非常有帮助。照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都很高,能够真实地展现出它们身上的细微特征。除了基本的形态特征,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种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分布、生活习性、以及在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等等。这些信息非常实用,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为何会出现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我曾经对某些蝴蝶的亚种区分感到很困惑,这本书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帮助我理清了思路。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蝴蝶和蛾类研究的背景知识,比如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这些内容让我对这些小生命有了更深的责任感和敬畏感。

评分

哇!拿到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对周围那些翩翩起舞的小生命充满了好奇,但总是分不清谁是谁,感觉它们都长着翅膀,五颜六色,美丽却又模糊。收到这本书后,简直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插画,每一只蝴蝶和蛾子都被画得栩栩如生,色彩鲜艳,细节之处都处理得非常到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种蝴蝶和蛾子基本特征的描述,比如翅膀的形状、颜色、花纹,以及身体的结构等,这些信息非常直观,让我能很快地对号入座。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图鉴,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蝴蝶和蛾子生活习性的介绍,比如它们喜欢的栖息地、食性、繁殖方式等等,这些知识点让我对这些小精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觉不再是冷冰冰的图鉴,而是有生命、有故事的生物。我尤其喜欢书中提到的一些辨识小技巧,比如观察触角的形状、翅膀边缘的锯齿等,这些细节让我在实际观察时更加得心应手,仿佛自己也成了一个小小博物学家,能自信地辨认出我看到的每一只蝴蝶和蛾子。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文字大小适中,图片清晰,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让我能够沉浸在其中,享受探索的乐趣。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在夜色中悄然飞舞的蛾子感到有些神秘,它们不像蝴蝶那样明艳,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因为它不仅仅收录了各种漂亮的蝴蝶,还详细介绍了60种不同的蛾类,这在市面上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我仔细阅读了关于蛾类的部分,发现原来它们的世界也如此丰富多彩。书中对每种蛾子的外形特征描述得非常具体,比如翅膀的纹理、触角的形态、身体的毛发等等,这些都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重要依据。我特别欣赏书中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而且,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区分相似种类的建议,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我曾经在野外看到过一些看起来很像的蛾子,却不知道如何区分,现在有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拥有了一本“秘籍”,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它们了。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蛾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比如作为传粉者或食物链的一部分,这些信息让我对它们的看法有了全新的改观,不再仅仅是“会咬衣服的虫子”,而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本书的插图质量也非常高,虽然是蛾类,但依然画得非常有艺术感,能够展现出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那种独特的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