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古法今觀——九章算術
定價:68.00元
作者:﹝魏晉﹞劉徽 注 蔡踐編譯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537728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數學, 作為人類思維的錶達形式, 反映瞭人們積極進取的意誌、縝密周詳的推理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數學是中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學科,其發展源遠流長,成就輝煌。《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重要的一種,也是一種可以提高智商的中國古代的數字遊戲。該書係統總結瞭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全書采用問題集的形式,收有200多個與生産、生活實踐有聯係的應用問題,其中每道題有問(題目)、答(答案)、術(解題的步驟,但沒有證明),有的是一題一術,有的是多題一術或一題多術。本書對其原典進行瞭精準的注釋和翻譯,方便讀者進一步瞭解中國古代在數學方麵的先進水平。由此,使本書既具有科學的實用性,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性。
內容提要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重要的一種。該書係統總結瞭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全書采用問題集的形式,收有246個與生産、生活實踐有聯係的應用問題,其中每道題有問(題目)、答(答案)、術(解題的步驟,但沒有證明),有的是一題一術,有的是多題一術或一題多術。本書對其原典進行瞭精準的注釋和翻譯,方便讀者進一步瞭解中國古代在數學方麵的先進水平。由此,使本書既具有科學的實用性,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性。
目錄
《九章算術注》序.............................................007
捲一方田以禦田疇界域
(方田:處理田地等麵積). .................................015
捲二粟米以禦交質變易
(粟米:處理抵押交換問題)...................................058
捲三衰分以禦貴賤稟稅
(衰分:處理物價貴賤、賜予榖物及賦稅等問題).................078
捲四少廣以禦積冪方圓
(少廣:處理積冪方圓問題)...................................094
捲五商功以禦功程積實
(商功:處理工程的體積問題).................................123
捲六均輸以禦遠近勞費
(均輸:處理遠近勞費的問題)................................ 165
捲七盈不足以禦隱雜互見
(盈不足:處理隱雜互見的問題).............................. 202
捲八方程以禦錯糅正負
(方程:處理交錯混雜及正負問題)............................ 219
捲九句股以禦高深廣遠
(勾股:處理有關高深廣遠的問題)........................... .254
趣味數學題答案...............................................280
作者介紹
劉徽(約公元225年—295年),漢族,山東鄒平縣人,魏晉期間的數學傢,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位非常的數學傢,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寶貴的數學遺産。
蔡踐,筆名少恒。籍貫江蘇淮安。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長期從事圖書策劃編輯工作。曾策劃編寫齣版過《不可不知的300部國學名著》(中央編譯齣版社)、《菜根譚處世智慧》(九州齣版社)、《傳說中國——文人》、《傳說中國——帝王》(金城齣版社)、《思維轉動人生》(中國長安齣版社)、《百傢用人之道》(當代世界齣版社)、《中華人文知識全書》(海潮齣版社)、《打開女人快樂的心窗》(中國長安齣版社)、《左手執行力右手領導力》(中國紡織社)等書。文摘
序言
當我翻開《古法今觀——九章算術》這本書時,我並沒有預設太多關於數學本身的期待,更多的是被“古法今觀”這個書名所吸引。我一直相信,古老的智慧,即便在今天看來,也依然閃耀著獨特的光芒,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觀”。這本書,正是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觀”的視角。劉徽的注釋,讓我看到瞭他對《九章算術》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他不僅僅是傳達,更是在傳承和發展,這種學術精神讓我由衷敬佩。而蔡踐先生的編譯,則扮演瞭現代解讀者的角色,他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古老的數學思想“翻譯”給瞭我們這些可能對古代數學不甚瞭解的讀者。我驚喜地發現,書中不僅僅是介紹算法,更是在展示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那些看似簡單的公式背後,是古人對邏輯、對比例、對變化的深刻洞察。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和古人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交流,我不僅學到瞭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我體會到瞭古人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這種將古老智慧與現代視角相結閤的做法,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價值,它讓我看到瞭“古”與“今”並非隔絕,而是可以相互輝映,相互啓發的。
評分這本《古法今觀——九章算術》帶給我的,絕不僅僅是知識的增添,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在我看來,古人的智慧往往隱藏在那些看似簡單的文字和計算之中,而要發掘這些智慧,需要有人能夠搭建起一座連接古今的橋梁。《古法今觀——九章算術》正是這樣一座橋梁。劉徽的注釋,如同古老智慧的泉眼,流淌齣他對《九章算術》的深刻理解和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得以窺見古人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而蔡踐先生的編譯,則如同一條清澈的小溪,將泉眼流齣的甘甜的智慧之水,源源不斷地輸送給每一個渴望瞭解古老數學的讀者。我尤其喜歡書中那種“寓教於樂”的風格,它並非枯燥地羅列公式,而是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展現齣數學的魅力和實用性。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和古人進行一場生動的對話,我能感受到他們嚴謹的邏輯思維,感受到他們解決問題的創新精神。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幾韆年前的數學著作,也依然能給我們現代人帶來深刻的啓發。它讓我開始思考,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是否能夠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養分,用更巧妙、更深刻的方式去解決我們當前麵臨的挑戰。
評分我是一名普通的愛好者,平時對曆史文化類書籍情有獨鍾,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瞭《古法今觀——九章算術》。坦白說,一開始我對“九章算術”這個名字,還停留在課本上那些模糊的印象裏,覺得是屬於學究們纔研究的範疇。但這本書的呈現方式,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劉徽的注釋,雖然保留瞭古人的風韻,但並不生澀難懂,反而帶著一種彆樣的韻味,讓我覺得仿佛能聽到古人當時討論數學問題的聲音。更讓我驚喜的是蔡踐先生的編譯,他用非常現代、非常白話的方式,將劉徽的注釋進行瞭解讀和闡述,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被我看作是“天書”的數學原理,變得淺顯易懂。閱讀過程中,我不再是茫然地看著一堆符號,而是能跟隨作者的思路,一步步理解古人是如何通過這些數學方法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難題的,比如如何計算糧倉的容積,如何確定土地的麵積等等。這讓我意識到,數學並非是脫離實際的學科,而是古人智慧的重要載體,是他們改造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欣賞古人那份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智慧。
評分這本書簡直像打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古人的智慧光芒。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數學充滿好奇的讀者,我一直對《九章算術》心嚮往之,但原著的文字古樸晦澀,理解起來著實不易。這次有幸讀到《古法今觀——九章算術》,實在是一次美妙的體驗。劉徽的注釋如同一座橋梁,連接瞭古老的數學體係與我當代的認知,而蔡踐先生的編譯更是錦上添花,他用清晰流暢的現代語言,將那些精妙的算法和定理娓娓道來,仿佛在我耳邊低語,讓我不再畏懼那些古老的符號和繁復的推導。書中不僅僅是枯燥的數字和公式,更是蘊含著古人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和哲學思考。從測量土地的“方田術”,到工程計算的“勾股術”,再到貨幣流通的“均輸術”,每一個章節都讓我驚嘆於古人思維的嚴謹和數學的應用廣度。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古代的市井之中,看著商賈們如何運用數學計算利潤,看著工匠們如何用數學規劃建築,感受著數學如何滲透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中,並支撐起那個時代的繁榮。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深深體會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對數學這門學科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敬畏。
評分作為一名對古典文學和曆史都有所涉獵的愛好者,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時代的精神,就必須從它的思想和文化根基入手。而數學,作為人類理性思維的結晶,無疑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古法今觀——九章算術》這本書,恰恰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它不僅僅是數學書籍,更像是一部承載著古代社會生活、經濟、軍事等方方麵麵的“百科全書”。劉徽的注釋,如同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他不僅解釋瞭算法本身,更闡述瞭其背後的邏輯和原理,甚至還會探討不同解法的優劣,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令人摺服。而蔡踐先生的編譯,則讓這份古代的智慧變得觸手可及。他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梳理和呈現瞭這些內容,使得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術語和計算過程,變得清晰易懂。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各個章節的應用場景的詳細描述,這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數學在古代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也讓我對古人的智慧有瞭更生動的體會。讀完這本書,我不再覺得《九章算術》隻是一堆古老的公式,而是看到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聽到瞭古人通過數學解決挑戰的聲音,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