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趣味力學
定價:21.00元
作者:彆萊利曼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341965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青年齣版社於20世紀50年始引進彆萊利曼的係列作品。早期齣版的係列作品影響瞭幾代讀者,廣受好評,多次獲奬,長銷不衰。然而,近年來,市場中也齣現瞭彆萊利曼作品多種多樣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寫版”,這樣的讀物破壞瞭作品的邏輯性、準確性和流暢,對學習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為滿足讀者對高品質圖書的需要,中國青年齣版社重新修訂已齣版的係列作品內容,全麵整理、甄選彆萊利曼的其他作品,組織翻譯瞭《趣味數學世界》等作品,還特彆收錄瞭《趣味迷宮》《趣味七巧闆》等單行專輯——這些趣味無窮的學習單元是與中國讀者見麵。經過重新改版整理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共1冊,分為三捲:物理捲、數學捲、天文捲。現在將*為、準確、全麵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奉獻給讀者,希望大傢能在這位科普大師的引導下輕鬆跨入科學之門。
內容提要
《趣味力學》是俄羅斯科普作傢彆萊利曼百餘部作品之一。力學,是關於運動和力的學說,是物理學研究的發端,是*廣義物理學的一個典型分支學科。但很多讀者對於它的認識又往往是極為含混的。考慮到一些讀者可能總是把已掌握的知識和漸漸忘記的知識弄混搞錯,本書力求能夠把這些無論由於好奇心或彆的什麼態度而産生的力學問題嚮讀者們清晰化、明確化。《趣味力學》的目標是——喚醒讀者沉睡的思維,培養他們對力學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時,作者在書中沒有迴避數學運算,沒有經過計算的推演而獲得的物理知識是不紮實的。通過這些其實很簡單的運算,讀者纔能從物理學尤其是力學中獲得有意義的啓示。《趣味力學》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本旨在通過習題和趣味的對比來提高讀者們對自然的興趣的圖書。為瞭引入實例來證明一些力學定律,書中的故事涉及到瞭體育、雜技錶演等等很多人們意想不到的領域。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瞭這樣的動力,熱愛知識的、聰明的讀者們就會自己找尋那些缺少的知識點,從而輕鬆地走進物理學的大門。
目錄
章力學的基本定律1.1兩隻雞蛋的題目 31.2木馬旅行記 41.3常識和力學 51.4船上的決鬥 61.5風洞 81.6疾馳中的火車 91.7怎樣理解慣性定律? 101.8作用和反作用 121.9兩匹馬的題目 151.10兩隻遊艇的題目 151.11步行的人和機車之謎 171.12怪鉛筆 191.13什麼叫做“剋服慣性”? 201.14鐵路車輛 20第二章力和運動2.1力學公式一覽錶 252.2的後坐力 262.3日常經驗和科學知識 292.4月球上的大炮 302.5海底的射擊 312.6移動地球 332.7錯誤的發明道路 362.8飛行火箭的重心在哪裏? 38第三章重力3.1懸錘和擺證明瞭什麼? 433.2在水裏的擺 453.3在斜麵上 463.4什麼時候“水平”綫不平? 473.5磁山 523.6嚮山裏流去的河 533.7鐵棒的題目 55第四章落下的拋擲4.1七裏靴 594.2肉彈 634.3過危橋 674.4三條路 694.5四塊石頭的題目 714.6兩塊石頭的題目 724.7擲球遊戲 72第五章圓周運動5.1嚮心力 755.2宇宙速度 775.3增加體重的簡單方法 795.4不安全的鏇轉飛機 825.5鐵路轉彎的地方 835.6不是給步行的人走的道路 855.7傾斜的大地 865.8河流為什麼是彎的? 88第六章碰撞6.1研究碰撞現象為什麼重要? 936.2碰撞的力學 936.3研究一下你的皮球 966.4在木槌球場上 1016.5“力從速度而來” 1026.6受得住鐵錘擊的人 104第七章略談強度7.1關於海洋深度的測量 1097.2長的懸垂綫 1107.3強韌的材料 1127.4什麼東西比頭發更強韌? 1127.5自行車架為什麼是管子做的?… 1137.6七根樹枝的寓言 116第八章功·功率·能8.1許多人對功的單位還不知道的東西 1218.2怎樣産生一公斤米的功? 1228.3怎樣計算功? 1228.4拖拉機的牽引力 1248.5活發動機和機械發動機 1248.6一百隻兔子和一隻象 1268.7人類的機器奴隸 1278.8不老實的稱貨法 1318.9亞裏士多德的題目 1328.10脆性物品的包裝 1348.11是誰的能量? 1358.12自動機械 1378.13摩擦取火 1398.14被溶解掉的彈簧的能 142第九章摩擦和介質阻力9.1從雪山上滑下 1479.2停下瞭發動機 1489.3馬車的輪子 1499.4機車和輪船的能量用在什麼地方? 1509.5被水衝走的石塊 1509.6雨滴的速度 1539.7物體落下之謎 1579.8順流而下 1599.9舵怎樣操縱船隻? 1609.10什麼時候雨水淋得更濕一些? 161第十章生命環境中的力學10.1格列佛和大人國 16710.2河馬為什麼笨重不靈? 16810.3陸生動物的構造 16910.4滅絕的巨獸的命運 17010.5哪一個更能跳? 17110.6哪一個更能飛? 17310.7沒有損傷地落下 17510.8樹木為什麼不長高到天頂? 17510.9摘錄伽利略的著作 177
作者介紹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個不能用“學者”本意來詮釋的學者。彆萊利曼既沒有過科學發現,也沒有什麼稱號,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瞭科學;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傢,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功的作傢艷羨不已。
彆萊利曼誕生於俄國格羅德諾省彆洛斯托剋市。他17歲開始在報刊上發錶作品,1909年畢業於聖彼得堡林學院,之後便全力從事教學與科學寫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後來創作的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奠定瞭基礎。1919~1923年,他創辦瞭蘇聯份科普雜誌《在大自然的工坊裏》,並任主編。1925~1932年,他擔任時代齣版社理事,組織齣版大量趣味科普圖書。1935年,彆萊利曼創辦並運營列寜格勒(聖彼得堡)“趣味科學之傢”博物館,開展瞭廣泛的少年科學活動。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彆萊利曼仍然堅持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但這也是他幾十年科普生涯的後奉獻。在德國侵略軍圍睏列寜格勒期間,這位對世界科普事業做齣非凡貢獻的趣味科學大師不幸於1942年3月16日辭世。
彆萊利曼一生寫瞭105本書,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經再版幾十次,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依然在全球範圍再版發行,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凡是讀過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讀物的人,無不為他作品的優美、流暢、充實和趣味化而傾倒。他將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完全結閤,將生活實際與科學理論巧妙聯係:把一個問題、一個原理敘述得簡潔生動而又十分準確、妙趣橫生——使人忘記瞭自己是在讀書、學習,而倒像是在聽什麼新奇的故事。
1959年蘇聯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傳迴瞭人類曆史上張月球背麵照片,人們將照片中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命名為“彆萊利曼”環形山,以紀念這位的科普大師。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敘事結構簡直是神來之筆,流暢而富有邏輯性,仿佛一條蜿蜒的小溪,自然而然地引領著讀者進入科學的殿堂。作者並沒有采取那種按部就班、綫性推進的模式,而是巧妙地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網絡。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切換時的過渡處理,銜接得天衣無縫,讓你感覺前後的知識點是如此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並非孤立存在。它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導遊,帶著你在知識的森林裏穿梭,時而停留在壯麗的風景前讓你駐足欣賞,時而又引領你深入幽靜的小徑,探索隱藏的奧秘。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我渴望知道接下來會遇到什麼。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構建瞭一個有機的整體,讓知識的脈絡清晰可見,更容易被理解和記憶。這種彆具匠心的結構,讓整本書讀起來毫不費力,反而充滿瞭驚喜。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所傳達的知識,更在於它所激發的那種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身邊的許多尋常事物,原來在那些看似平凡的現象背後,都隱藏著如此奇妙而深刻的科學原理。它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未知世界的大門,讓我開始主動去思考,去觀察,去探究。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因為發現一個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現象,或者理解瞭一個睏擾我已久的問題而感到興奮。這種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它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思想的啓迪。它讓我明白,科學並非是實驗室裏的冰冷公式,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方方麵麵的智慧。這本書給瞭我一種新的視角去看待世界,讓我變得更加敏銳,更加熱愛生活。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和裝幀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封麵設計充滿瞭復古的藝術感,色彩搭配大膽而和諧,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非同尋常的氣質。拿到手裏,那厚實的紙張和精美的印刷觸感,立刻就傳遞齣一種“正版”的重量感和質感。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燙金字體,在燈光下流轉著低調的光芒,還有內頁的排版,字跡清晰,行距舒適,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我一直對那些在細節上精益求精的作品情有獨鍾,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所有期待。翻開書頁,那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瞬間勾起瞭我讀書的欲望。我甚至可以想象,在很多年以後,這本書依然會是那個觸感、那個味道,承載著我閱讀時的那份愉悅。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外在美學有較高追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實體呈現,已經值迴票價瞭。它讓我相信,一本好書,從裏到外都應該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帶著一種獨特的幽默感,讓人在閱讀中不自覺地嘴角上揚。作者在講述看似枯燥的道理時,總能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來解釋,仿佛一位博學又風趣的朋友在耳邊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它那種“深入淺齣”的能力,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也沒有艱深術語的轟炸,而是用最貼近生活、最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一一剖析。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在聽一場精彩的單口相聲,隻不過內容是關於物理世界的奇妙法則。這種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大大降低瞭學習的門檻,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很多知識。它打破瞭我對科普讀物“嚴肅”、“枯燥”的刻闆印象,證明瞭科學也可以如此有趣,如此富有魅力。讀完每一章,我總會意猶未盡,期待著作者下一秒會拋齣怎樣的“包袱”。這種學習的快樂,是任何嚴肅教材都無法給予的。
評分這本書的插圖和圖解簡直是點睛之筆,將抽象的科學概念具象化,讓它們變得生動有趣、易於理解。我一直認為,好的插圖不僅僅是裝飾,更是教學的輔助工具,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每一幅插圖都精心繪製,綫條流暢,色彩鮮明,準確地錶達瞭文字所描述的內容,甚至有時候,一張圖比韆言萬語更能打動人心。我特彆喜歡它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場景來類比抽象的物理原理,這樣的圖解瞬間拉近瞭科學與生活的距離,讓我不再覺得科學是遙不可及的。它幫助我直觀地看到那些肉眼無法看見的微觀世界,或者感受那些難以想象的宏觀現象。這些精美的圖解,讓閱讀的過程充滿瞭視覺享受,也極大地加深瞭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於我這樣一個視覺型學習者來說,這本書的插圖簡直就是我的“救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